重慶智能終端產業「加速跑」

2020-12-17 人民網重慶視窗

  一秒鐘能幹什麼?眨一下眼,轉一下頭。

  但是在重慶,一秒鐘可以產出2臺筆記本電腦、3.3部手機——這就是今年上半年,重慶智能終端產業跑出的「加速度」。

  上半年,重慶智能終端產業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產出筆記本電腦3214.6萬臺、手機5146.8萬部、智能手錶860萬隻……全市智能終端產品總產量達到1.8億臺(件),同比增長5.3%;實現總產值1834.7億元,同比增長4.9%。

  「今年上半年,智能終端產業拉動全市工業增長約0.9個百分點。其中,筆電出口總量和出口值兩項指標居全國第一。」8月13日,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接受重慶日報記者採訪時說,在重慶工業經濟回暖的過程中,智能終端產業擔當起「領跑者」的角色。

  智能化

  提高生產效率 充分釋放產能

  8月12日,西部(重慶)科學城西永微電園,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的筆記本電腦生產線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

  自動傳輸帶上,一臺臺筆記本每經過一道「關卡」,就會安裝一部分電子元件。幾十米長的自動傳輸帶「跑」完,一臺臺筆記本電腦就「誕生」了。

  「按單位時間計算,一臺筆記本電腦『跑』完這些工序,約需半小時。但全公司多條生產線都開動起來,智能設備和工人們同時進行流水線作業,出產一臺筆記本電腦的平均時間,算下來只有13秒。」生產線上的相關負責人說。

  除了速度快,這些生產線也非常「聰明」——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的每個生產車間,均安裝了幾塊大屏幕,分別顯示不同的區域、數據、參數等,每5分鐘便刷新一次。通過這些屏幕,管理者可以對生產流程、設備運行情況、工人工作狀態等進行實時監控,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預警,然後立即反饋並快速解決。

  如此高效、「聰明」的生產線是怎樣建成的?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總經理尤三華回答:得益於智能化改造升級。

  尤三華介紹,公司剛剛入駐西永微電園時,筆記本電腦生產線的智能化率僅10%。生產效率較低不說,大量人員、設備的管理也非常麻煩。

  為此,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著手進行智能化改造升級。近年來,該公司每年投入5000萬元,用於購買新設備、升級生產線。如今,其筆記本電腦出產線的智能化率已達50%,貼片生產線的智能化率達到95%。

  智能化改造升級後,企業的生產效率提升15%-20%,產能得以充分釋放。今年1-7月,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產值達到355億元,同比增長16%。

  「目前,公司訂單充足,訂單量比去年同期多了20%。智能化改造升級,讓我們能夠遊刃有餘地完成這些訂單,預計今年產值有望突破600億元。」尤三華說。

  拉動力

  智能終端產業穩住工業基本盤

  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實現「加速跑」,是重慶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全球每3臺筆記本電腦、每10部手機,就有一個「重慶造」。電子信息產業是重慶工業的第一支柱產業,其產值佔全市工業的比重超過1/4。其中,智能終端產業佔全市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產業總產值近七成,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近兩成。

  「當前形勢下,以筆記本電腦、智慧型手機等為代表的智能終端產業,已成為拉動全市工業增長的主要動力。」市經信委上述負責人表示。

  然而,今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國內經濟全面受挫。2月份,重慶筆記本電腦產業當月產值大幅下滑59.3%。一季度,重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較去年同期重挫10%以上。

  從3月起,隨著在家辦公、「雲會議」「雲招商」以及在家上網課、「雲課堂」等工作學習新模式的興起,全球對智能終端產品的需求量大增,重慶筆記本電腦產業迅速觸底反彈:4月,其產值增速超過30%;隨後數月,繼續保持向好趨勢,惠普、華碩、華為等筆記本電腦龍頭企業,以及英業達、廣達等筆記本電腦代工企業在渝工廠的訂單量均十分飽和——「可以說,『重慶造』筆記本電腦是生產一臺賣一臺。」該負責人說。

  據統計,上半年,華碩、華為的筆記本電腦訂單量分別同比增長20.4%、134.6%。在龍頭企業帶動下,英業達、廣達等筆記本電腦代工企業及惠普內銷廠上半年實現產值1212.5億元,同比增長10.9%。

  與筆電產業的走勢類似,進入二季度,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重慶工業開始穩步復甦,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實現由「負」轉「正」。其中,智能終端產業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48.1%。

  外貿方面,智能終端產業的表現也十分搶眼:上半年,以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錶等為主的智能終端產業實現進出口產值1386.4億元,同比增長3.7%,佔同期重慶外貿總值的一半以上;其中,筆記本電腦出口2550萬臺,同比增長7.9%,出口值724.8億元,同比增長4.9%,兩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

  新打算

  重大項目提速 持續「補鏈強鏈」

  疫情之下,重慶智能終端產業為何能如此快速、強勁地復甦?

  「一方面,是因為全球市場對智能終端產品的需求量大增;另一方面,是因為重慶早謀劃、早布局,智能終端產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十分完整,目前其本土化率達到九成。」市經信委智能終端和通信產業處相關負責人解釋說,這意味著,90%以上種類的零部件可在渝採購。

  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規模以上智能終端配套企業達到230家,較去年底新增16家。在智能終端龍頭企業的拉動下,配套企業的生產經營也「水漲船高」——上半年,全市筆記本電腦、手機配套企業共實現產值502.9億元,同比增長25.7%,鋰電池、攝像模組等配套企業也實現較快增長,這些配套為全行業逆勢增長提供了強力支撐。

  相關負責人表示,下半年,重慶智能終端產業將持續「補鏈強鏈」,進一步完善全行業產業鏈供應鏈。比如,研發拓展5G終端、服務機器人、智能家居等新型智能終端產品;引進培育並完善手機產業零部件配套體系,提升手機本地配套率;引導南岸、潼南發展5G終端、智能家居等智能終端高附加值產品……

  同時,一批智能終端產業重大項目建設將提速。比如重點推動華通電腦電路板二期擴建、瑞聲科技智能製造產業園、深科技智能生態產業園等在建的市級重點項目竣工投產。

  隨著重慶智能終端產業的發展,不少企業也有了新打算:翊寶、歐珀等企業將在渝設立研發部門;OPPO(重慶)智能生態科技園去年11月建成一期項目,二期項目將加速推進、力爭2024年建成……

  「廣達新近增加了3條SMT(表面貼裝技術)生產線,筆記本電腦日產量達到17萬臺/天,創下歷史新高。下半年,我們還要增加3條生產線,產能將進一步提升。」廣達相關負責人信心滿滿地說。

(責編:蓋純、張禕)

相關焦點

  • 曬亮點丨重慶智能終端產業「加速跑」 上半年筆電出口兩項指標居...
    上半年,重慶智能終端產業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產出筆記本電腦3214.6萬臺、手機5146.8萬部、智能手錶860萬隻……全市智能終端產品總產量達到1.8億臺(件),同比增長5.3%;實現總產值1834.7億元,同比增長4.9%。「今年上半年,智能終端產業拉動全市工業增長約0.9個百分點。其中,筆電出口總量和出口值兩項指標居全國第一。」
  • 平均每秒鐘「誕生」兩臺筆電,西部(重慶)科學城智能終端產業「加速...
    8月16日重慶日報頭版以題為《平均每秒鐘「誕生」兩臺筆電》的報導持續聚焦西部(重慶)科學城智能終端產業「加速跑」▲點擊圖片可查看原文一起來看看《重慶日報》今天點讚了重慶高新區哪些方面呢平均每秒鐘「誕生」兩臺筆電重慶智能終端產業「加速跑」,上半年筆電出口兩項指標居全國第一的背後一秒鐘能幹什麼?
  • 「科創板手機第一股」重慶傳音智能終端產業園奠基開工
    12月18日,重慶傳音智能終端產業園(一期)項目奠基暨開工儀式在渝北臨空前沿科技城舉行。這是渝北區加快打造千億級智能終端產業集群,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該產業園的建設,將為重慶構建智能產業「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建設「智造重鎮」和「智慧名城」貢獻新力量。區委書記唐川宣布開工。區委副書記、區長譚慶,傳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竺兆江致辭。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聯鐵,區政協主席彭建康,傳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副總裁葉偉強等出席。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廣榮主持。
  • 重慶傳音智能終端產業園在渝北奠基開工
    新華網發 重慶創新經濟走廊開發建設有限公司供圖    新華網重慶12月18日電(歐陽虹雲)12月18日,重慶傳音智能終端產業園項目奠基暨開工活動在重慶臨空前沿科技城舉行。該項目打造集研發、生產於一體,以智能終端、電子產品為主的智能終端產業園。
  • 培育壯大智能產業 重慶敲定五大關鍵詞
    科技巨頭科大訊飛今年將與重慶深度合作為了構建起智能產業上下遊生態圈,科技巨頭科大訊飛正在重慶下一盤「人才棋」。27日,科大訊飛西南區總經理婁超告訴記者,智能終端的誕生,就是要帶給客戶更好的體驗,這背後需要大量的科研和人才投入。
  • 2020年重慶經濟結構和產業分析:電子信息產業
    2019電子信息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經濟增加值的比重為16.6%,對重慶經濟增長貢獻率佔33.9%,是重慶經濟增長的第一大功臣。電子信息產業是重慶招商引資的典範,是被寫進教科書的成功案例。重慶圍繞構建「芯屏器核網」產業生態圈,通過招商引資,形成了包含計算機整機及配套、通信設備、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汽車電子、智能家電、LED及光伏、電子材料和新型元器件等在內的產業鏈體系。其中計算機及配套產業佔51.7%,手機及配套產業佔19%,電子核心部件、家電、機電、智能儀表等其它產業佔29.3%,初步構建多點開花、錯位發展、齊頭並進的產業結構。
  • 西南聯盛:加快智能終端產業集群 打造大健康產業基地
    未來,園區將加快假設智能終端產業集群,積極打造大健康產業基地,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新能量。加快智能終端產業集群西南聯盛產業園作為智能終端製造產業園區,緊隨5G發展的潮流,在製造的基礎上,專注於5G通信技術的自主研發,提升市場海內外市場的佔有率。
  • 按下「加速鍵」、訂單「逆勢上揚」!重慶電子產業加快復甦
    按下「加速鍵」、訂單「逆勢上揚」!廣達重慶製造城 廣達製造總部官網 供圖電子產業是重慶的支柱產業之一。廣達作為重慶電子製造業的龍頭企業,不僅迅速恢復產能,還新增了兩條生產線,日產量再創新高。復工復產,龍頭企業是關鍵。從2月10日復工開始,重慶電子產業產能恢復按下「加速鍵」,努力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造成的損失補回來。
  • 2020世界智能移動終端產業高峰會議在東莞舉行
    作為加博會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以 「智能移動,全球物聯」為主題的2020世界智能移動終端產業高峰會議同期舉行。本次高峰會議由中國加博會組委會、中國電子商會、中國工程院戰略諮詢中心主辦,中國加博會組委會秘書處、東莞市電子信息產業協會承辦。東莞市政府梁紹光副秘書長在致辭中說,東莞作為國際製造業名城,在智能移動終端產業中佔據重要的地位。數據顯示,2019年東莞智慧型手機產量共計40573.98萬臺,同比增長11.9%。
  • 45天,25億元 深圳智創欣智能終端產業項目落戶記
    1月6日,由深圳市智創欣實業和創源電子、梅開科技、涵泰供應鏈共同投資25億元的智能終端產業項目與鹹安區籤約,正式落戶鹹寧。作為今年招商引資首個「開門紅」項目,該項目從獲取信息到正式籤約歷時僅45天,創造出新的「鹹寧速度」。
  • 鄭州車輛購置稅智能POS終端上線 購車交稅「一次不用跑」
    河南日報訊(記者王延輝)對於鄭州市民而言,以後購買愛車時繳納車輛購置稅不用再跑稅務局了。「沒想到,不用到稅務局,在4S店就把稅交完了,真是太方便了!」6月30日,在河南智通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納稅人徐先生通過車輛購置稅智能POS終端繳稅後高興地說。為方便廣大納稅人繳納車輛購置稅,鄭州市稅務局研製了車輛購置稅智能POS終端,目前已陸續在市內汽車4S店和公安機關車輛入戶網點投入使用。消費者買車可以直接在4S店繳納車輛購置稅。作為省內首創,該款車輛購置稅智能POS終端也填補了我省自然人網上申報繳稅的空白。
  • 重慶引入幾米集團深耕物聯網 將向歐洲推廣終端產品雲端服務
    中新網重慶新聞12月28日電 (記者 劉賢)重慶兩江新區引入的幾米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是專注物聯網垂直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幾米集團西南研發中心28日在重慶開始運營,將向歐洲地區推廣從終端到雲端的產品和服務。圖為中共重慶市委常委,兩江新區黨工委書記、管理委員會主任段成剛體驗車載物聯網設備。
  • 第三代AI機器狗面世 實豐文化加速布局兒童智能終端市場
    分析人士指出,通過AI智能機器狗的上市,可以看出,「科技」是實豐文化從傳統玩具突破的標籤之一,近些年,實豐文化通過兒童智能產品開發與關聯渠道的搭建,布局兒童智能終端。實豐文化多年前就積極推進人工智慧在玩具領域的應用,打造出智慧機器人、智能語音互動寵物等具有智能語音交互、圖像/視頻識別、豐富情緒表達的智能產品,掌握了單片機編程技術、電路集成技術、2.4ghz無線遙控技術、高端設備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與玩具信號接駁及數據傳輸技術等,公司還是「國家火炬計劃汕頭澄海智能玩具創意設計與製造產業基地」首批骨幹企業之一。
  • 重慶構建支撐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全市經信系統將堅持以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根本目標,鞏固提升「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智能產業集群和以新能源、智能網聯為主攻方向的汽車摩託車產業集群,培育壯大裝備、材料、生物醫藥、消費品、農副食品加工和技術服務等特色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集聚發展,推動製造業向中高端邁進。
  • 觀察|疫情衝擊下,重慶電子信息產業全年目標不變 底氣從哪來?
    另一方面,重慶將狠抓產品市場開拓,重點支持有條件的智能終端企業以產業聯盟、項目合作等形式「抱團出海」,在東南亞、非洲、南美等條件便利、基礎成熟的地區,加快推進海外倉建設,建立健全國際營銷網絡,特別要重視線上銷售渠道的建設,努力提升擴大電子產品海外營銷能力。同時,推動本地手機品牌商與國內通信運營商加大合作,增加本地採購數量。
  • 從水電氣熱數字終端到供熱供氣「一張網」,智能表計和智能終端大有...
    其中指出:夯實新型基礎設施支撐,推進縣城公共基礎設施數位化建設改造,加快交通、水電氣熱等市政領域數字終端、系統改造建設。通知中並未就水電氣熱市政領域數字終端和系統改造有進一步的解釋和說明,依據小編的經驗,基於物聯網通信技術和數字傳感技術的智能表計和智能終端都應該在這個範疇中。
  • 重慶發起智慧家居產業聯盟,跨界群英會打造最強「智家生態鏈」造福...
    隨著物聯網和人工智慧技術的飛速發展,智慧家居早已擺脫燈光、馬桶、音箱等單品的智能,而變成以廚房、衛生間、客廳、臥室等生活空間多個終端產品的全場景智能。由是,通信、家裝和家電等以前看似「井水不犯河水」產業也踏上殊途同歸、互融互通的徵程。
  • 「智」在必勝 高質量發展為重慶插上騰飛翅膀
    出口新引擎  智能產品擔當「領跑」角色  疫情防控期間,隨著在家辦公、上網課及「雲會議」「雲招商」等工作學習新方式興起,全球對智能終端產品的需求量大增,4月起,以筆電等為代表的智能終端產業迅速反彈——
  • 酷比智能終端(宜賓)產業園正式投產
    7月31日,聚勢揚帆·共創未來——酷比智能終端(宜賓)產業園投產儀式在四川宜賓臨港智能終端產業園舉行。該項目全面建成後將年產整機3000萬臺,主板5000萬臺,創造就業崗位近5000個,將成為宜賓智能終端產業重要生產企業之一。
  • 渝北區:蓄力現代產業 2025年形成「五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重慶晨報-蓄力現代產業 2025年形成「五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渝北區委書記唐川渝北區委書記唐川介紹,渝北區對標重慶建設「兩中心兩地」目標,提出打造現代產業集聚區、協同創新引領區、內陸開放先行區、城鄉融合示範區的「四區」發展定位,聚力發展智能終端、現代消費走廊、兩江國際商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