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民法治教育提供切實保障

2020-12-17 人民網

原標題:為全民法治教育提供切實保障

  已經出版使用的馬工程法學類重點教材之一。資料圖片

  已經出版使用的馬工程法學類重點教材之一。資料圖片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一份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推動《決定》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一份擺在法學研究者與教育者面前的神聖職責。

  自2004年起,我國高校普遍開設的全部17門法學課程教材,都被納入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範疇,在中央統一指導下,匯聚了我國法學領域最為精良的學術力量,嚴格把關、精心編寫。今天,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依法治國作出全新部署,也對法學教材的編寫與修訂提出了新的要求。

  怎樣認識全會精神進教材的重要性?應當著力建設什麼樣的法學教材體系?如何切實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部署融入教材?日前,在教育部組織召開的馬工程法學類教材課題組專家座談會上,近百位法學類教材編寫專家濟濟一堂、踴躍發言,圍繞四中全會精神進教材發表了許多真知灼見。

  教材是開展社會主義法治教育的基本遵循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道路、法治理論體系和制度體系都是獨一無二的。應該通過法治教育引導青年樹立這種自信……」雖然已對全會精神瞭然於胸,《國際公法學》教材編寫組首席專家曾令良仍從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審議委員會委員張力對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的解讀中獲益良多。「四中全會公報、《決定》以及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等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和平發展的偉大徵程將步入全面法治的新時代。」曾令良心潮澎湃:「我們法學工作者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責任與使命之一,便是編寫修訂馬工程法學類教材。據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顧海良介紹,截至目前,由中央組織編寫的《法理學》《憲法學》兩本教材已投入使用,而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的其他法學課程教材業已完成教學大綱編寫,正在進入寫作階段。四中全會的召開,為編寫工作提供了最新指引和莫大動力。

  「編寫好馬工程法學類重點教材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建設的基礎工程,是開展社會主義法治教育的基本遵循。高校法學學者特別是工程教材編寫組專家是法治建設的中堅力量,必須以建設法治中國的歷史使命吃透全會精神,編好工程教材。」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指出。

  教材是一課之本。只有精心編好教材,才可能「用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全方位佔領高校、科研機構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陣地」。《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材編寫組首席專家應松年認為,四中全會首次在黨的全會決定中提出要「創新法治人才培養機制」「形成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學科體系、課程體系,組織編寫和全面採用國家統一的法律類專業核心教材」,而馬工程法學類教材就是「法律類專業核心教材」的重要部分,其重要性「怎麼理解都不為過」,所有參加編寫的專家學者都應感到自豪、全力付出,為培養造就熟悉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法治人才及後備力量貢獻心力。

  令工程諮詢委員會委員、重點教材《法理學》編寫課題組首席專家張文顯感到振奮的是,在四中全會文件起草過程中,法學界積極參與,專家建議稿中的許多觀點都在中央文件中有所體現。同時,在各大媒體的四中全會精神解讀欄目中,許多被邀請的解讀者都是馬工程專家。「可見工程在法治建設重大時刻發揮了關鍵作用,下一步,更重要、更廣泛的作用,一定是體現在工程法學類教材的編寫上。」

  法學教育水準大幅提升,社會主義法治自信尚待形成

  要更好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首先需對我國當前法治理論與法治教育發展水平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對此,專家們感受深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法學教育、法治人才培養不斷進步,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民法學》教材編寫組首席專家王利明總結道。他認為,30多年來,我國法學教材一貫強調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教材的內容也基本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的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應用於教學的基本效果是良好的,對於培養法治人才、提升法學教育功不可沒。

  張文顯指出,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和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的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話語體系也正在加快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話語體系,凝聚著法治的中國經驗,包含著法治的中國元素,彰顯了法治的中國精神,描繪了法治的中國道路,必將打破西方法治話語體系的規定,消解西方法治中心主義的影響,有利於增強億萬人民對社會主義法治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也將引起法學研究的深度變革,顯著提升中國的法治化水平。與之相應,我國法學教育也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現在活躍在法治工作當中的骨幹人才,80%以上都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們自主培養起來的」。

  然而,不足依然客觀存在。「從我國法學教育的實際情況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還未能全面貫穿於教材和課堂之中。」王利明指出。他以民法教材為例說明:「我國民法理論最初受前蘇聯影響較大,目前深受德國法的影響。近幾年在推進法學教育國際化的過程中,存在過度倚重西方文獻、輕視本土研究成果的現象。有的學者寫文章只注重援引外國文獻,甚至在研究中國法律制度的成果中,也著重以外國學者的觀點作為論證依據。」

  「越是如此,越要旗幟鮮明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佔領法學意識形態主陣地,指導法學教育和法律人才培養全過程。」張文顯認為,在推進法學理論創新的同時,要大力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掌握法治意識形態領域主動權,並重點打造一批政治立場堅定、理論功底深厚、熟悉中國國情的法治隊伍和教研團隊,編寫一批權威、準確、能夠有效應用於教育教學的法學核心教材。

  專家們一致認為,經過三十多年實踐積累,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開展十年來,我國已經建立起一整套成熟的教材編寫機制和審議機制,如實行首席專家負責制、明確主編和執筆者、健全教材審議流程等。這也是將法治思維運用到教材編寫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在此前提下,我們完全可以借鑑吸收西方理論,自覺抵制西方價值觀侵襲,把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及時準確地納入為教材體系。

  翻開法治中國建設新篇章

  認識落實到行動,才能帶來進步與提升。參加討論的專家學者來自法學學科各個領域,圍繞各課題組的具體任務,他們就教材編寫或修訂提出了許多可操作性建議。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材與全會《決定》中提出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六大任務直接關聯。全會提出的對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是『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這與2004年國務院發布的《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中所提六項要求基本精神一致,但提法上略有區別,編寫時要注意改變。」應松年指出,由於該教材還包括行政訴訟法內容,因此,編寫時不僅要根據新修訂的行政訴訟法,還必須融入四中全會《決定》關於公正司法的一些要求。

  針對《商法學》的學科歷史、發展現狀,編寫組首席專家範健向自己提出四個問題:如何把依法治國理念深入貫徹到我國商法體系和商法原則中;怎樣處理好政府監管的市場自由、企業自製之間的關係;如何吸收改革開放30多年來立法經驗中的教訓,補足短板;如何與時俱進,在商法領域中確定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貿易等的地位。尋求答案的過程,就是精心編寫、不斷深化教材內容的過程。

  曾令良則主張運用法治中國與國際法治相結合的思維方式編寫《國際公法學》教材。「《國際公法學》的編寫應闡明國際法是我國實施依法治國宏偉戰略中所遵行的『法』的組成部分,應適當強調中國法治與國際法治的密切關係,充分展現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法理論和立場,展示中國積極踐行國際法治的成就和貢獻,並遵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法治化』『合理化』原則,為提升中國在新的國際規則形成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提供與時俱進的國際法學理支撐。」

  努力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能在外國學者所構建的理論籠子裡「跳舞」;教材內容應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反映我國國情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並對社會生活中產生的現實問題提出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從而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作出貢獻;應及時更新教材內容,增加學術含量,使其時刻保持前沿性……王利明提出的教材編寫原則,得到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認可。

  「法治中國建設的新篇章已經翻開,中國法學教育和研究的春天也已來臨。理論工作者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為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法治人才、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全力全面推進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進法學教材作出應有貢獻。」專家們討論認為。

  (記者 張勝 王斯敏)

相關焦點

  • 為弘揚正氣提供法治保障
    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出臺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為公民依法行使正當防衛權利「撐腰」,為弘揚見義勇為的社會正氣提供法治保障。正當防衛權是我國刑法的一項重要制度。其立法本意,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賦予公民採取制止行為的權利。
  • 平涼市政法系統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原標題:挺起政法力量的「硬核」擔當——平涼市政法系統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周密部署 壓實工作責任  疫情發生後,平涼市委政法委制定下發《關於切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全市政法機關主動履行政法綜治職責,以戰時狀態和機制,以最嚴措施和手段,做好疫情防控各項法治保障工作,堅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全市各級政法領導幹部深入社區、醫院、企業等基層一線,督戰疫情防控、維護社會穩定和保障群眾生活等工作。
  • 「民法典時代」為踐行人民至上理念提供法治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權益。作為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立法任務,編纂民法典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適應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發展和全面依法治國深入推進的新形勢,順應了人民群眾和社會各方面對編纂和出臺民法典的熱切期盼。
  • 以法治為綱 聚保障之力——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疫情防控紀實
    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題:以法治為綱 聚保障之力——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疫情防控紀實新華社記者法治,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應對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重要手段。(小標題)以法為綱 為疫情防控注入法治正能量堅持依法防控,是中央提出的明確要求。2月5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關於依法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見》。
  • 劉奇:切實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法治思想 以更實舉措建設高水平的...
    我們要以高度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切實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領會和把握其重大意義、精神實質、科學內涵、實踐要求,以更實舉措建設高水平的法治江西,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描繪好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提供堅強法治保障。易煉紅、姚增科等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參加學習會。
  • 高端訪談|王東峰: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提供法治保障
    王東峰:習近平法治思想博大精深、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河北省委旗幟鮮明講政治,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刻把握「十一個堅持」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增強貫徹落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以實際行動堅決當好首都政治「護城河」。
  • 為弘揚正氣提供法治保障(人民時評)
    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出臺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為公民依法行使正當防衛權利「撐腰」,為弘揚見義勇為的社會正氣提供法治保障。  正當防衛權是我國刑法的一項重要制度。其立法本意,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賦予公民採取制止行為的權利。
  • 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為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海關總署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國境衛生檢疫工作依法懲治妨害國境衛生檢疫違法犯罪的意見》,明確不如實填報健康申明卡等六類行為以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定罪量刑,對織密境外疫情輸入的法治之網具有重大意義。
  • 龍巖中院切實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司法保障
    11月2日,記者從龍巖市中級人民法院了解到,為紮實服務「六穩」「六保」工作,進一步優化法治營商環境,龍巖中院立足疫情防控常態化新形勢,堅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切實為企業正常開展生產經營、復工復產提供司法服務保障。3000萬元凍結款的「騰挪」「你好,我們公司想要用基本戶進行招投標,可以先將我們被凍結的資金劃撥到其他帳戶嗎?」
  • 人民日報:為反浪費提供法治保障
    來源:人民日報作者:張向陽好風氣的形成是一場持久戰,需要向法律要規範、向制度要動力,也需要黨政機關和黨員幹部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把體現中華民族勤儉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轉化為法律規範,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範作用,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食品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
  • 黃南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認真學習《民法典》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為深入學習貫徹民法典頒布實施的重大意義,做好政策法規的「知情人、宣傳人」,更好的為全州廣大幹部群眾做好住房公積金服務工作,8月20日,黃南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領導組織大家參加了州政府組織的學法專題講座,州政府邀請到了全國律師協會委員、北京市律師協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張青松律師。
  • 全民法治宣傳教育之——「文明創城 法治同行」基本常識
    一憲法日的有關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將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根據司法部和山東省司法廳的部署,威海市在每年12月份開展憲法宣傳周、法治宣傳教育月活動。二全民法治宣傳教育的重點內容除了憲法,還有民法典宣傳、防範電信詐騙、精準脫貧、掃黑除惡、教育就業、醫療衛生、徵地拆遷、食品安全、環境保護、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安全生產、森林資源保護、非法集資、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防金融詐騙
  • 為營商環境提供硬核法治保障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立足審判執行工作,創新方式方法,致力營造利民、服務、善意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近三年來,共審結民商事案件50874件,標的額149.9億元;執結48896件,執行到位213億元。
  • 書香機關|馬一德:以民法典實施強化全民法治信仰
    今天,我們分享全國人大代表、致公黨中央法治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智慧財產權學院二級教授馬一德的文章《以民法典實施強化全民法治信仰》。這些具體嚴密的規範,對刑事法律難以調整的行為加以規制,為權利人提供了尋求民事救濟的基礎,有助於應對新技術對公民權利帶來的挑戰,切實回應人民的法治需求。民法典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制定民法典、完善民事法律體系,就是為了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 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法治保障(思想縱橫)
    更加注重發揮法治的重要作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一個鮮明特點。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並將其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予以有力推進。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門進行研究,作出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 ...好實施好維護好民法典為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自貿港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省委書記劉賜貴主持學習會並講話,強調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帶頭學習好、實施好、維護好民法典,加快構建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治體系,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為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自貿港提供堅強法治保障。省委副書記、省長沈曉明,省政協主席毛萬春,省委副書記李軍出席。
  • 為反浪費提供法治保障(人民時評)
    好風氣的形成是一場持久戰,需要向法律要規範、向制度要動力,也需要黨政機關和黨員幹部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把體現中華民族勤儉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轉化為法律規範,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範作用,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食品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有利於更好弘揚新時代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近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
  • 讓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全民信仰
    這次會議主題重大,意義重大,最重要的是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這是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大事。在這一背景下,今年的「憲法宣傳周」將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與憲法宣傳緊密結合起來,確立了「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大力弘揚憲法精神」這一鮮明突出的主題。
  • 青田矯正|法治教育共建基地 攜手弘揚法治精神
    法治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質、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也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政治任務。為全面推進法治青田建設,深入貫徹落實《社區矯正法》,不斷提高教育矯正質量,切實增強社區矯正對象法律意識,豐富社區矯正理論,預防和減少再犯罪。12月11日上午,青田縣司法局與青田縣人民法院法治教育共建基地籤約、揭牌儀式在青田縣社區矯正中心舉行,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專職審委會委員劉建中,縣司法局黨組成員、政治處主任王小維現場籤約,並共同為法治教育共建基地揭牌。
  • 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
    大家表示,習近平法治思想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接下來,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義、明確工作要求,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