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反浪費提供法治保障(人民時評)

2021-01-07 環球網

好風氣的形成是一場持久戰,需要向法律要規範、向制度要動力,也需要黨政機關和黨員幹部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把體現中華民族勤儉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轉化為法律規範,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範作用,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食品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有利於更好弘揚新時代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

近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以法律形式制止餐飲浪費,邁出了重要一步。

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制定反食品浪費法,將近年來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規定,明確各相關主體的責任,有利於建立弘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社會風尚的長效機制。當前,法律草案初立,尚在審議階段,但相關報導甫一公布,就引來輿論熱議,受到廣泛支持。這足以說明,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社會氛圍日趨濃厚,依法制止「舌尖上的浪費」正在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用法治引領節約糧食新風尚,離不開全社會的參與。從法律草案公布的內容看,對餐飲服務提供者來說,應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對消費者來說,造成明顯浪費的,餐飲服務提供者可以收取處理廚餘垃圾的相應費用;對廣播電臺、電視臺、網絡音視頻服務提供者來說,製作、發布、傳播宣揚量大多吃、暴飲暴食等浪費食品的節目或者音視頻信息,會被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甚至被處以罰款。由此不難看出,無論哪個環節,都要堅持適量、適度、適中原則,減少餐桌上的浪費。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2018年發布的《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顯示,中國城市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為11.7%。從現實生活場景看,宴請點餐時為了面子,只管「多多益善」,無視剩下多少;網絡直播時為了博取眼球,「大胃王」不惜假吃、催吐……種種助長浪費之風的行為,理應堅決糾治。依法反對食品浪費,就是要促使食品消費回歸理性消費的正途;依法監管食品浪費,就是要給肆意浪費行為戴上「金箍」。從長遠看,法治將為涵養節儉品質、塑造樸素美德提供助力。

好風氣的形成是一場持久戰,需要向法律要規範、向制度要動力,也需要黨政機關和黨員幹部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早在201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為全社會狠剎奢侈浪費之風樹立了標杆。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嚴格公務活動用餐管理,推進單位食堂節儉用餐,「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改觀,特別是以前群眾反映強烈的公款餐飲浪費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反食品浪費法草案規定,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應當細化完善公務接待、會議、培訓等公務活動用餐規範,加強管理;公務活動用餐應當推行標準化飲食,科學合理安排用餐數量和形式。廣大黨員幹部理應走在前、作表率,貫徹落實好各項制度規定,為推動全社會節約糧食和資源作出應有貢獻。

風俗者,天下之大事也。把體現中華民族勤儉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轉化為法律規範,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範作用,為全社會確立餐飲消費、食品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有利於更好弘揚新時代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以此次立法為契機,引領帶動全社會構建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必能讓我國糧食安全更有保障,讓經濟社會發展更高質量、更可持續。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為反浪費提供法治保障
    ,有利於更好弘揚新時代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近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以法律形式制止餐飲浪費,邁出了重要一步。2020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制定反食品浪費法,將近年來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規定,明確各相關主體的責任,有利於建立弘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社會風尚的長效機制。
  • 為弘揚正氣提供法治保障(人民時評)
    白 龍 進一步明確正當防衛制度的適用規則,向社會傳遞「邪不壓正」的司法立場,體現了中國司法朝著「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方向不斷邁進  指導意見要求認定正當防衛「不能苛求防衛人」,在司法理念上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當人們遭遇不法侵害時,不敢採取防衛措施,或者正當防衛後面臨不利後果怎麼辦?
  • 「民法典時代」為踐行人民至上理念提供法治保障
    民法與國家其他領域法律規範一起,支撐著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保證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正常有效運行的基礎性法律規範,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和「保障民事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的編纂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編纂一部真正屬於中國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國幾代人的歷史夙願。
  • 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意義重大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不僅有利於遏制餐飲浪費行為,也具有大力弘揚傳統美德和提升社會道德水平的作用。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值得期待,有望進一步強化全民珍惜糧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觀念,在全社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12月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為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建章立制。
  • 為弘揚正氣提供法治保障
    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出臺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為公民依法行使正當防衛權利「撐腰」,為弘揚見義勇為的社會正氣提供法治保障。正當防衛權是我國刑法的一項重要制度。其立法本意,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賦予公民採取制止行為的權利。
  • 署名文章:推進反「獨」促統事業的堅強法治保障
    新華社北京6月7日電 題:推進反「獨」促統事業的堅強法治保障武漢大學副校長、教授 周葉中今年是《反分裂國家法》頒布實施15周年。通過規定國家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推進兩岸關係發展的具體措施,從法律層面印證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通向和平統一的正確道路」的基本論斷,為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新階段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障。三是「促進國家統一」。
  • 反食品浪費法、糧食安全保障法等列入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
    據介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修正草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修正草案擬由常委會決定提出議案,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行政處罰法(修改)、動物防疫法(修改)、鄉村振興促進法、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海警法、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反食品浪費法、反有組織犯罪法、監察官法、海上交通安全法(修改)、兵役法(修改)、軍事設施保護法(修改)、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案,明年安排常委會會議繼續審議,爭取早日出臺。
  • 觀察|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審議
    草案分別對食品和食品浪費的定義、反食品浪費的原則和要求、政府及其部門職責、各類主體責任、監管措施、法律責任等作出規定,將近年來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規定。  在袁傑看來,制定反食品浪費法有利於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建立制止餐飲浪費行為長效機制:「就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來說,我國糧食供求長期處於緊平衡狀態,需要在重視糧食生產的同時,高度重視防止浪費,通過立法整治浪費行為,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通過立法制止浪費很有必要,咱們國家取消糧票還不到30年,決不能未富先奢。」
  • 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法治保障(思想縱橫)
    更加注重發揮法治的重要作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一個鮮明特點。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並將其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予以有力推進。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門進行研究,作出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 人民時評 | 讓民法典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人民時評 | 讓民法典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2020-06-13 0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時評 |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
    人民時評 |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 2020-12-14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全民法治教育提供切實保障
    原標題:為全民法治教育提供切實保障 四中全會的召開,為編寫工作提供了最新指引和莫大動力。   「編寫好馬工程法學類重點教材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建設的基礎工程,是開展社會主義法治教育的基本遵循。高校法學學者特別是工程教材編寫組專家是法治建設的中堅力量,必須以建設法治中國的歷史使命吃透全會精神,編好工程教材。」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指出。   教材是一課之本。
  • 京彩好評: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意義重大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不僅有利於遏制餐飲浪費行為,也具有大力弘揚傳統美德和提升社會道德水平的作用。反食品浪費納入法治軌道值得期待,有望進一步強化全民珍惜糧食、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觀念,在全社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12月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為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建章立制。
  • 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為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海關總署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國境衛生檢疫工作依法懲治妨害國境衛生檢疫違法犯罪的意見》,明確不如實填報健康申明卡等六類行為以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定罪量刑,對織密境外疫情輸入的法治之網具有重大意義。
  • 觀點丨反食品浪費立法值得期待
    12月22日,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亮相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草案明確,餐飲服務提供者可以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處理廚餘垃圾的相應費用。草案還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應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規格選擇,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等。這意味著,備受關注的反食品浪費立法,已經正式進入日程,將為節約食品提供可靠的法治保障。
  • 為營商環境提供硬核法治保障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立足審判執行工作,創新方式方法,致力營造利民、服務、善意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近三年來,共審結民商事案件50874件,標的額149.9億元;執結48896件,執行到位213億元。
  • 為打擊網絡黑產提供法治保障
    ,上萬元積蓄被騙個精光,事後才知道遭遇了「殺豬盤」;……近年來,網絡黑產犯罪事件層出不窮,已經形成了上遊負責收集提供各種網絡黑產資源、中遊負責開發定製大量黑產工具、下遊負責將黑產活動「成果」進行交易變現的網絡黑色產業鏈。
  • ...好實施好維護好民法典為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自貿港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省委書記劉賜貴主持學習會並講話,強調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帶頭學習好、實施好、維護好民法典,加快構建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治體系,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為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自貿港提供堅強法治保障。省委副書記、省長沈曉明,省政協主席毛萬春,省委副書記李軍出席。
  • [人民日報]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 ——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
    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我們要堅持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高度重視道德對公民行為的規範作用」。
  • 《民法典》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
    為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對《民法典》的了解,幫助其實現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今日,科左中旗人民法院聯合科左中旗司法局在保康孝莊廣場開展《民法典》普法宣傳活動。 《民法典》是新中國歷史上首個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共7編、1260條,覆蓋每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對於推進依法治國、依法維護人民權益具有重大意義。普法幹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引導廣大群眾認識到《民法典》既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典,也是全體社會成員必須遵守的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