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公派留學代表人物朱清時

2020-12-15 搜狐

  1978年,第一批52名國家公派留學生飛往美國,他們當中最年輕的32歲,最年長的已經45歲,這52位學生的起飛,代表了中國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在此後的10年間,以公派為主的留學生以每年3000人的數量走進了當時世界上先進的美、英、日、德、法,以及北歐、加拿大、比利時等國家。

  1978年

  中國政府派出第一批52名留學生赴美學習。

  1989年11月

  國家教育委員會在「關於出國留學若干方針政策問題的請示」中提出,在原來的「按需派遣,保證質量,學用一致」的方針中增加「德才兼備」的要求;在國家公派留學生的選拔方面,取消了將名額分配到具體單位的做法,實行「限額申報,專家評審,擇優錄取」,後來又實行了「按照項目確定人員,定向(項)派出」的方法;在留學生的類型方面,規定「今後除少數學科外,原則上不派出國攻讀學位的人員」。

  2002年

  中國留學服務中心為出國留學人士進行留學學歷認證達3000餘人。成立60多家留學人員創業園,14萬留學人員已經回國創業,創辦企業4000多家。

  「我做夢都沒有想過能出國留學。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公派出國留學人員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人物檔案」

  朱清時,1979年留學美國,是我國改革開放後送出的最早的公派留學生之一,1982年回國。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

  不同於其他大學的喧囂,位於安徽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給人的感覺是踏實、務實,更是一個安靜做學問的地方。中科大的現任校長朱清時,便是我國改革開放後送出的公派留學生之一。

  突擊半年仍是「英語啞巴」

  1978年的一天,朱清時正在實驗室裡工作,電話鈴響了,通知他參加出國人員英語培訓班。這也意味著他將有可能成為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公派留學生中的一員。

  炎熱的夏天,朱清時和同學們一邊一遍又一遍地聽錄音,練發音,一邊想像著美國的景象。

  在許多不眠之夜之後,朱清時終於坐上了飛往大洋彼岸的飛機。但朱清時說,初到美國,眼前的景象讓他和所有同學目瞪口呆:路上的汽車一輛接一輛,大廈直聳入雲,周圍人都講著聽不懂的英語———突擊了半年英語的朱清時,此時仍然只能當個啞巴。

  初到美國的艱苦是可以想像的。「偌大一個華盛頓市,我全靠兩條腿到處走。」朱清時談起來仍然覺得好笑。「中午寧可餓一頓或花一個多小時走回使館吃免費飯,也不肯花錢買點東西充飢,更不願出5角錢坐一次地鐵。寧可花一兩個小時一件件用手洗衣服,也不肯花幾角錢用一次宿舍的洗衣機。」為了省錢,他還專門買美國人不要的淨肥肉吃。很久以後,他這種窮怕了的心理才慢慢轉變過來,也終於意識到:自己的時間、精力和健康遠比省下的那點錢重要。

  最初一起去進修的中國留學生很「抱團」:吃、住在一起,學習在一起。這樣的生活雖然很有安全感,但慢慢地朱清時意識到,這樣不行,還是在一個小圈子裡,並沒有真正接觸美國社會。於是,他成了第一個從宿舍裡走出去的留學生。

  在美國教授家寄宿的日子,朱清時開始真正走進美國人的生活,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他的語言、觀念獲得了飛速的進步。

  從加州大學到麻省理工

  更大的困難還是在學習中遇到的。「差距實在太大了,那時國內甚至連好一點的插座都很少見,更不要說先進的設備了。」

  第一年朱清時在聖巴巴拉加州大學從事雷射激發螢光光譜研究。實驗室的設備多數沒見過,連用途都不甚了解,更無法下手使用。設備說明書裝了一柜子。要看一遍至少也得大半年。相關參考文獻更像天書般難懂。還有口語不流利,不能進行較深入的討論。

  「原以為出國是進天堂,卻不料來到地獄之門。」朱清時這樣形容當時的心情。

  每周的小組討論會是朱清時和一起去的中國留學生們最難受的時候,討論的問題聽不懂,自己更無話可說。那種尷尬的局面每天都在刺痛著他的心,朱清時的信心一度動搖,「當時想先學基礎課,然後再作科研。可走完這條常規的路,至少要一年的時間。」幾番思想鬥爭後,朱清時決定:正視現實,趕上去!

  當別的學生遊玩、休息時,朱清時穿梭於實驗室和圖書館之間。

  「當時真的很厭恨這種枯燥的生活:沒有樂趣,沒有假期。」朱清時說。然而,終於有一天,他看到記錄儀畫出自己期待已久的曲線!

  朱清時與合作者一同得出的研究成果,幫助美國宇航局和法國的科學家們確定了在星際空間中存在著氫氧化鈣自由基。

  一年後朱清時轉到麻省理工學院,從事半導體雷射光譜、紅外多光子離解和富利葉變換光譜研究,科研越做越順手。「美國學生通常要幹一年的工作,他幾周內就能做完。」在一次學術會上,朱清時的老師向與會者介紹朱清時說。

  「這句話給我的自尊心帶來極大的快樂,補償了第一年生活中的全部苦惱。」

  在麻省工作的一年裡,朱清時發表了涉及當時分子光譜學幾個前沿問題的論文。1981年6月,第36屆國際分子光譜學討論會舉行,朱清時成為一個會場的主席。

  「站在主席的位置上,我想著我是在代表中國。」

  「留學改變了我一生」

  1982年初,朱清時從美國回到了西寧。

  多年後,他還在為他當時所做的決定感到慶幸。「幾年後,我到美國參加學術論壇,見到當年一起出國的同學,他們都覺得在美國一直有一種飄泊而不是在家的感覺,所做的工作也多是服務性的,已經失去了搞科研的激情。」

  而朱清時在國內的科研工作因為受到國家的重視,經費和學生都不缺,不斷取得進展。「留學改變了我一生,讓我的眼界開闊,看到了巨大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這段歲月磨練了我不服輸的意志。」朱清時說。

相關焦點

  • 公派留學,與新中國同行
    江澤民、李鵬、錢其琛、周光召、宋健等都是這一階段留蘇學生中的優秀代表。1966年,受「文革」影響,國家公派出國留學工作全面停滯,直至1972年下半年才逐漸恢復。與此同時,1950年,隨著新中國接受的首批33名東歐留學生抵華,中國也開始為許多國家,特別是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培養大批急需人才,為鞏固中外關係、增進中外人民友誼、營造良好的國際發展環境作出了積極貢獻。
  • 朱清時 「慘勝」
    在採訪中,他向《人物》記者重複了曾反覆出現在媒體標題欄的說法,「我就是要為中國高教改革做一場實驗。」一些熟悉朱清時的採訪對象傾向於將其退休後再任校長的原因歸結為某種「壯志未酬」。朱清時曾經的秘書回憶,朱在中科大時期就流露出南科大改革措施的很多傾向,比如學習哈佛等名校的「書院」制度,讓老師與學生同吃同住,隨時解答問題。
  • 人物 朱清時:南科大五年,艱難的改革
    兩年後的今天,朱清時卸任南科大校長。從2009年籌辦到2014年卸任的五年間,為南科大的各項改革努力的朱清時身心俱疲。其間,圍繞他的爭議一直未間斷。港科大三教授、耶魯大學副教授鍾偉民等人曾批評他急功近利、違背基本教育規律,但又有眾多的學生和家長是他堅定的支持者。一名家長對媒體說:「如果當時朱校長走,我們也就走了。屁股一拍,想都不用想。」
  • 為何許可馨可以公派留學?公派留學有什麼要求?
    許可馨是江蘇人,在中國藥科大學本科畢業後,在家庭的幫助下順利申請到研究生助學項目,如今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留學。相傳其父親為蘇州市政府領導,母親為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從她的微博可以看出來她的這個留學申請還是有好多水分。
  • 出國交換一次就能公派去留學?
    因為它不僅代表著你的成績優異、被學校認可,更重要的是,它能讓你在有學校做擔保的前提下安心地去國外見世面、盡情地感受異國文化的魅力。而且對於一心就想要出國的留學黨們來說一段本科期間的交換經歷絕對是你文書中一段極大的亮點。
  • 留學基金委公布《2011年國家公派出國留學申報指南》
    留學基金委公布《2011年國家公派出國留學申報指南》 ↓ 步驟2:查閱2011年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出國留學項目一覽表及項目指南,確定「留學身份」、「申報國別」、「申報項目名稱」、「可利用合作項目名稱」和「受理單位名稱」;
  • 供給側改革視角下的國家公派出國留學
    [關鍵詞]國家公派;出國留學;供給側改革國家公派出國留學是國家提高綜合國力、提升經濟、政治與文化水平的基本政策之一,應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之中。1996年,國家對公派出國留學進行改革,成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留學基金委」),國家公派出國留學從此走上法制化軌道。
  • 這些學生,無緣公派留學
    近期康石石寫了不少關於公派留學的文章,不少同學在後臺詢問自己的情況是否可以申請公派留學,情況各異。 所以今天康石石撰文專門給大家分析一下,哪些情況無緣公派留學申請,便於同學們對號入座,對於想申請公派留學的學生也可以自行對照,若滿足條件,也可先行準備。
  • 如何申請公派留學獎學金?
    問:我明年碩士畢業生,準備申請去美國攻讀社會學博士學位,想申請國家公派留學獎學金,想了解一下應該如何申請?    王若亞    答:關於國家公派出國留學項目的申請和錄取流程如下:    首先,查閱2011年選拔簡章,確定是否有資格申請;     其次,查閱2011年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出國留學項目一覽表及項目指南,確定「申請留學身份」、「申報國別」、「申報項目名稱」、「可利用合作項目名稱」和
  • 留學基金委發布2010年國家公派出國留學申報指南
    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1月5日發布了《2010年國家公派出國留學申報指南》。
  • 社會人員可申請公派留學研究生
    本報訊 今年國家公派出國留學將大幅增加研究生計劃,申報研究生報名首次與訪問學者等分開報名,非在校的社會人員也可直接向國家留學基金委申請。記者獲悉,國家留學基金委專門制定的公派留學研究生選派辦法已經出臺,研究生報名從3月15日開始。
  • 公派出國留學的申請流程
    現如今出國留學成為一種潮流,準備去的朋友,在做好準備的同時,一定關注獎學金申請的問題,特別是公派獎學金的申請流程,下面讓我們隨智課小編一起來看看關於國家公派項目的申請和錄取流程:首先,查閱選拔簡章,確定是否有資格申請;
  • 2019年國家留學基金委(CSC)公派留學工作啟動
    11月末,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簡稱CSC)在各地召開「2019年國家公派出國留學選派工作培訓會」,報告指出,國家公派工作面對新時期新課題將進行改革,2019年國家公派工作將有重大調整。2019年國家留學基金委(CSC)公派留學一、管理方面變動:(1)選派環節由「評人」向「評項目」轉變;「評人」項目也由唯分數論轉向申請人的綜合素質考核
  • 2020公派留學計劃啟動 將選派3萬名公派留學人員
    新京報訊(記者 方怡君)2020年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出國留學各個項目選拔工作陸續開始。日前, 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留基委)已在官網公布最新選派計劃,預計2020年計劃選派各類國家公派留學人員30000名。
  • 雲南35人獲國家公派留學資格,有你認識的沒?
    雲南35人獲國家公派留學資格,有你認識的沒?2、部分留學人員在辦理派出手續前,須提交相關補充材料,經國家留學基金委審核同意後再辦理派出手續。具體由留學人員登錄國家公派留學管理信息平臺(http:// apply.csc.edu.cn)查詢是否須提交補充材料,如須提交,請按提示上傳相關材料。3、派出前,留學人員須按要求籤訂《國家公派出國留學協議書》(以下簡稱協議書)。
  • 2020年國家留學基金委(CSC)公派留學工作啟動
    2020年國家公派出國留學選派工作培訓於11月26日-27日在蘇州舉行。12月起,各大高校陸續發布了2020年國家留學基金委(CSC)公派項目的申報通知。1月公派項目申報、派出時間等出現調整,部分高校公派博士、聯合培養項目要求提前校內篩選,請各位訪問學者、博士後、聯合培養博士申請者多加注意,早作準備。
  • 教育部介紹公派出國留學及來華留學工作有關情況
    於是當時的國家教委,就是現在教育部的前身開始考慮怎樣用一個轉變機制的辦法,改革國家公派出國留學的管理辦法,當時也走訪了許多世界上其他的國家,也了解到有許多國家這類項目都是由一些非官方的機構代表政府操作。
  • 2016年國家公派出國留學常見問答
    5月26日,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在京召開2016年國家公派出國留學人員行前集訓視頻會議。據了解,2015年,國家留學基金共資助5.46萬餘人出國留學,其中派出2.6萬人。2016年計劃派出各類國家公派出國留學人員2.9萬人。
  • 《國家公派出國留學研究生管理規定(試行)》印發
    為加快高層次人才培養,進一步規範國家公派出國留學研究生派出和管理工作,提高國家公派出國留學效益,現將《國家公派出國留學研究生管理規定(試行)》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以下簡稱公派研究生)派出管理工作,提高國家公派出國留學效益,制定本規定。
  • 2021年國家公派出國留學選派工作培訓在西安舉辦
    2021年國家公派出國留學選派工作培訓於11月30日-12月4日在西安舉辦。此次培訓由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留學基金委」)主辦,西安交通大學承辦。結合疫情防控需要,培訓分兩場進行,每場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