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九百多年前的那個禮拜四的晚上,看似寧靜,其實卻醞釀著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風暴』,」4月2日,北京崇文門堂主立聖餐聚會上,孫麗華牧師如此描述主耶穌基督當時所面臨的情景。隨後,她分享了聖餐的三個意義:紀念恩主、學效恩主、愛的聯合。
孫麗華牧師指出,當晚,在耶路撒冷一個閣樓上,主耶穌即將結束自己在世服侍的旅程,最後一次與門徒享受愛的團契——共度晚餐。這就是逾越節的晚餐,也是主耶穌與門徒最後的晚餐,聖餐的傳承也由此而來。逾越節是紀念神帶領以色列人因著羔羊的血而得救贖的節日。在這一時刻,耶穌成了那逾越節的羊羔,他自己走向祭壇,為人類的罪流血犧牲。
孫牧師認為,「這是逾越節屬靈意義上的最終實現。」舊約逾越節的設立,最終就是指向耶穌基督,預表那將要來到世上的羔羊——耶穌基督的犧牲。耶穌在逾越節晚上所設立的聖餐禮,達到了逾越節的最高峰,詮釋了逾越節的最高代價——神的兒子在十字架上完全破碎犧牲。
那麼,聖餐有著怎樣的意義呢?孫麗華牧師認為有三個意義。
聖餐的第一個意義是紀念恩主。她解釋,紀念包括兩方面的含義。其一,紀念是信仰的傳承,穿越了時間與空間,讓所有在基督裡的人都知道耶穌的工作有著怎樣的價值和意義。因著神的信實,他紀念他與人所立的約,紀念他百姓所受的苦。她認為,我們以紀念來作為基督信仰的傳承和見證,紀念本身就是對上帝的敬拜。神的國度兩千年來的擴展、大使命的實踐、福音的傳遞,也是以紀念耶穌基督為根基的。
孫牧師認為,紀念的另一方面的含義是生命的感恩。她指出,如果僅僅停留在實踐範疇的概念中,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我們紀念主,是因為主將他的身體完全破碎賜給了我們,讓我們與他的身體完全聯合,這種聯合將人帶入全新的生命之中,將永生賜給我們,將我們從黑暗之地牽引到神的光明國度之中。
聖餐的第二個意義是學效恩主。孫牧師分享,在最後的晚餐中,門徒並不理解耶穌的傷痛之心,不明白耶穌所說的受害到底意味著什麼,他們心中所關心的話題仍然是誰才是最大的。然而,主教導他們,在世界上不是要爭論誰為大、誰做首,而是要謙卑地在地上服侍神。當一個人謙卑地服侍神的時候,神必然會讓他高升。
孫牧師告訴眾人,主耶穌期待我們看到這個世界外在的不可靠,而要單單看到主耶穌的寶貴。主在最後的晚餐上教導門徒,要謙卑地學像主的樣子。她還強調,基督徒在信仰上實踐的基礎就是謙卑,謙卑是教會的傳承,是主基督生命中深深的烙印。我們也應當謙卑地服侍主、服侍人。
聖餐的第三個意義是愛的聯合。孫牧師引用約翰福音13章指出,當門徒爭論誰為大之後,主親自教導他們如何謙卑,為門徒一個一個洗腳。這是教會濯足禮的來源,耶穌通過這種方式要他的門徒在愛中聯合。隨後,耶穌吩咐門徒要彼此相愛,並告訴他們做主的門徒的標誌是彼此相愛。
孫麗華牧師認為,只有彼此相愛才能把不同的人聯合在一起,擺脫世俗的偏見和固執,放下前嫌、彼此接納,在主耶穌的寶血裡面合而為一,將一切的仇恨淹沒,一同享受豐盛的生命。彼此相愛是完成主的命令和託付,使基督的國度在愛中被建立。
「一千九百多年前的那個禮拜四的晚上,看似寧靜,其實卻醞釀著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風暴』,」4月2日,北京崇文門堂主立聖餐聚會上,孫麗華牧師如此描述主耶穌基督當時所面臨的情景。隨後,她分享了聖餐的三個意義:紀念恩主、學效恩主、愛的聯合。
孫麗華牧師指出,當晚,在耶路撒冷一個閣樓上,主耶穌即將結束自己在世服侍的旅程,最後一次與門徒享受愛的團契——共度晚餐。這就是逾越節的晚餐,也是主耶穌與門徒最後的晚餐,聖餐的傳承也由此而來。逾越節是紀念神帶領以色列人因著羔羊的血而得救贖的節日。在這一時刻,耶穌成了那逾越節的羊羔,他自己走向祭壇,為人類的罪流血犧牲。
孫牧師認為,「這是逾越節屬靈意義上的最終實現。」舊約逾越節的設立,最終就是指向耶穌基督,預表那將要來到世上的羔羊——耶穌基督的犧牲。耶穌在逾越節晚上所設立的聖餐禮,達到了逾越節的最高峰,詮釋了逾越節的最高代價——神的兒子在十字架上完全破碎犧牲。
那麼,聖餐有著怎樣的意義呢?孫麗華牧師認為有三個意義。
聖餐的第一個意義是紀念恩主。她解釋,紀念包括兩方面的含義。其一,紀念是信仰的傳承,穿越了時間與空間,讓所有在基督裡的人都知道耶穌的工作有著怎樣的價值和意義。因著神的信實,他紀念他與人所立的約,紀念他百姓所受的苦。她認為,我們以紀念來作為基督信仰的傳承和見證,紀念本身就是對上帝的敬拜。神的國度兩千年來的擴展、大使命的實踐、福音的傳遞,也是以紀念耶穌基督為根基的。
孫牧師認為,紀念的另一方面的含義是生命的感恩。她指出,如果僅僅停留在實踐範疇的概念中,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我們紀念主,是因為主將他的身體完全破碎賜給了我們,讓我們與他的身體完全聯合,這種聯合將人帶入全新的生命之中,將永生賜給我們,將我們從黑暗之地牽引到神的光明國度之中。
聖餐的第二個意義是學效恩主。孫牧師分享,在最後的晚餐中,門徒並不理解耶穌的傷痛之心,不明白耶穌所說的受害到底意味著什麼,他們心中所關心的話題仍然是誰才是最大的。然而,主教導他們,在世界上不是要爭論誰為大、誰做首,而是要謙卑地在地上服侍神。當一個人謙卑地服侍神的時候,神必然會讓他高升。
孫牧師告訴眾人,主耶穌期待我們看到這個世界外在的不可靠,而要單單看到主耶穌的寶貴。主在最後的晚餐上教導門徒,要謙卑地學像主的樣子。她還強調,基督徒在信仰上實踐的基礎就是謙卑,謙卑是教會的傳承,是主基督生命中深深的烙印。我們也應當謙卑地服侍主、服侍人。
聖餐的第三個意義是愛的聯合。孫牧師引用約翰福音13章指出,當門徒爭論誰為大之後,主親自教導他們如何謙卑,為門徒一個一個洗腳。這是教會濯足禮的來源,耶穌通過這種方式要他的門徒在愛中聯合。隨後,耶穌吩咐門徒要彼此相愛,並告訴他們做主的門徒的標誌是彼此相愛。
孫麗華牧師認為,只有彼此相愛才能把不同的人聯合在一起,擺脫世俗的偏見和固執,放下前嫌、彼此接納,在主耶穌的寶血裡面合而為一,將一切的仇恨淹沒,一同享受豐盛的生命。彼此相愛是完成主的命令和託付,使基督的國度在愛中被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