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崇文門堂主立聖餐聚會:聖餐的三大意義

2020-12-14 基督教資訊門戶網站
  • 北京崇文門教堂聚會(福音時報資料圖)

「一千九百多年前的那個禮拜四的晚上,看似寧靜,其實卻醞釀著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風暴』,」4月2日,北京崇文門堂主立聖餐聚會上,孫麗華牧師如此描述主耶穌基督當時所面臨的情景。隨後,她分享了聖餐的三個意義:紀念恩主、學效恩主、愛的聯合。

孫麗華牧師指出,當晚,在耶路撒冷一個閣樓上,主耶穌即將結束自己在世服侍的旅程,最後一次與門徒享受愛的團契——共度晚餐。這就是逾越節的晚餐,也是主耶穌與門徒最後的晚餐,聖餐的傳承也由此而來。逾越節是紀念神帶領以色列人因著羔羊的血而得救贖的節日。在這一時刻,耶穌成了那逾越節的羊羔,他自己走向祭壇,為人類的罪流血犧牲。

孫牧師認為,「這是逾越節屬靈意義上的最終實現。」舊約逾越節的設立,最終就是指向耶穌基督,預表那將要來到世上的羔羊——耶穌基督的犧牲。耶穌在逾越節晚上所設立的聖餐禮,達到了逾越節的最高峰,詮釋了逾越節的最高代價——神的兒子在十字架上完全破碎犧牲。

那麼,聖餐有著怎樣的意義呢?孫麗華牧師認為有三個意義。

聖餐的第一個意義是紀念恩主。她解釋,紀念包括兩方面的含義。其一,紀念是信仰的傳承,穿越了時間與空間,讓所有在基督裡的人都知道耶穌的工作有著怎樣的價值和意義。因著神的信實,他紀念他與人所立的約,紀念他百姓所受的苦。她認為,我們以紀念來作為基督信仰的傳承和見證,紀念本身就是對上帝的敬拜。神的國度兩千年來的擴展、大使命的實踐、福音的傳遞,也是以紀念耶穌基督為根基的。

孫牧師認為,紀念的另一方面的含義是生命的感恩。她指出,如果僅僅停留在實踐範疇的概念中,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我們紀念主,是因為主將他的身體完全破碎賜給了我們,讓我們與他的身體完全聯合,這種聯合將人帶入全新的生命之中,將永生賜給我們,將我們從黑暗之地牽引到神的光明國度之中。

聖餐的第二個意義是學效恩主。孫牧師分享,在最後的晚餐中,門徒並不理解耶穌的傷痛之心,不明白耶穌所說的受害到底意味著什麼,他們心中所關心的話題仍然是誰才是最大的。然而,主教導他們,在世界上不是要爭論誰為大、誰做首,而是要謙卑地在地上服侍神。當一個人謙卑地服侍神的時候,神必然會讓他高升。

孫牧師告訴眾人,主耶穌期待我們看到這個世界外在的不可靠,而要單單看到主耶穌的寶貴。主在最後的晚餐上教導門徒,要謙卑地學像主的樣子。她還強調,基督徒在信仰上實踐的基礎就是謙卑,謙卑是教會的傳承,是主基督生命中深深的烙印。我們也應當謙卑地服侍主、服侍人。

聖餐的第三個意義是愛的聯合。孫牧師引用約翰福音13章指出,當門徒爭論誰為大之後,主親自教導他們如何謙卑,為門徒一個一個洗腳。這是教會濯足禮的來源,耶穌通過這種方式要他的門徒在愛中聯合。隨後,耶穌吩咐門徒要彼此相愛,並告訴他們做主的門徒的標誌是彼此相愛。

孫麗華牧師認為,只有彼此相愛才能把不同的人聯合在一起,擺脫世俗的偏見和固執,放下前嫌、彼此接納,在主耶穌的寶血裡面合而為一,將一切的仇恨淹沒,一同享受豐盛的生命。彼此相愛是完成主的命令和託付,使基督的國度在愛中被建立。

「一千九百多年前的那個禮拜四的晚上,看似寧靜,其實卻醞釀著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風暴』,」4月2日,北京崇文門堂主立聖餐聚會上,孫麗華牧師如此描述主耶穌基督當時所面臨的情景。隨後,她分享了聖餐的三個意義:紀念恩主、學效恩主、愛的聯合。

孫麗華牧師指出,當晚,在耶路撒冷一個閣樓上,主耶穌即將結束自己在世服侍的旅程,最後一次與門徒享受愛的團契——共度晚餐。這就是逾越節的晚餐,也是主耶穌與門徒最後的晚餐,聖餐的傳承也由此而來。逾越節是紀念神帶領以色列人因著羔羊的血而得救贖的節日。在這一時刻,耶穌成了那逾越節的羊羔,他自己走向祭壇,為人類的罪流血犧牲。

孫牧師認為,「這是逾越節屬靈意義上的最終實現。」舊約逾越節的設立,最終就是指向耶穌基督,預表那將要來到世上的羔羊——耶穌基督的犧牲。耶穌在逾越節晚上所設立的聖餐禮,達到了逾越節的最高峰,詮釋了逾越節的最高代價——神的兒子在十字架上完全破碎犧牲。

那麼,聖餐有著怎樣的意義呢?孫麗華牧師認為有三個意義。

聖餐的第一個意義是紀念恩主。她解釋,紀念包括兩方面的含義。其一,紀念是信仰的傳承,穿越了時間與空間,讓所有在基督裡的人都知道耶穌的工作有著怎樣的價值和意義。因著神的信實,他紀念他與人所立的約,紀念他百姓所受的苦。她認為,我們以紀念來作為基督信仰的傳承和見證,紀念本身就是對上帝的敬拜。神的國度兩千年來的擴展、大使命的實踐、福音的傳遞,也是以紀念耶穌基督為根基的。

孫牧師認為,紀念的另一方面的含義是生命的感恩。她指出,如果僅僅停留在實踐範疇的概念中,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我們紀念主,是因為主將他的身體完全破碎賜給了我們,讓我們與他的身體完全聯合,這種聯合將人帶入全新的生命之中,將永生賜給我們,將我們從黑暗之地牽引到神的光明國度之中。

聖餐的第二個意義是學效恩主。孫牧師分享,在最後的晚餐中,門徒並不理解耶穌的傷痛之心,不明白耶穌所說的受害到底意味著什麼,他們心中所關心的話題仍然是誰才是最大的。然而,主教導他們,在世界上不是要爭論誰為大、誰做首,而是要謙卑地在地上服侍神。當一個人謙卑地服侍神的時候,神必然會讓他高升。

孫牧師告訴眾人,主耶穌期待我們看到這個世界外在的不可靠,而要單單看到主耶穌的寶貴。主在最後的晚餐上教導門徒,要謙卑地學像主的樣子。她還強調,基督徒在信仰上實踐的基礎就是謙卑,謙卑是教會的傳承,是主基督生命中深深的烙印。我們也應當謙卑地服侍主、服侍人。

聖餐的第三個意義是愛的聯合。孫牧師引用約翰福音13章指出,當門徒爭論誰為大之後,主親自教導他們如何謙卑,為門徒一個一個洗腳。這是教會濯足禮的來源,耶穌通過這種方式要他的門徒在愛中聯合。隨後,耶穌吩咐門徒要彼此相愛,並告訴他們做主的門徒的標誌是彼此相愛。

孫麗華牧師認為,只有彼此相愛才能把不同的人聯合在一起,擺脫世俗的偏見和固執,放下前嫌、彼此接納,在主耶穌的寶血裡面合而為一,將一切的仇恨淹沒,一同享受豐盛的生命。彼此相愛是完成主的命令和託付,使基督的國度在愛中被建立。

相關焦點

  • 燕京神學院高英牧師崇文門堂證道:聖餐的意義
    在基督教崇拜生活裡,有兩大聖禮,一個是聖洗禮,另一個就是聖餐禮。2月26日崇文門教堂主日崇拜上,燕京神學院高英牧師以「聖餐的意義」為主題證道,教導信徒聖餐的來歷、意義,以及我們領受聖餐應有的姿態。 高牧師指出,按照教會的傳統,我們現在進入了預苦期,就是預備紀念耶穌基督為我們受苦的日子。
  • 北京基督教各堂以聖餐聚會紀念耶穌設立聖餐
    2012年4月1日是棕枝主日,而4月5日,是受難周中耶穌基督為門徒洗腳並設立聖餐的日子。 每年的棕枝主日之後,普世的基督徒就進入了紀念主耶穌基督走向十字架的受難周。棕枝主日接下來的一周中,很多教會都會按照聖經中對耶穌每日事工的記載,舉行相應的紀念活動。
  • 石家莊市趙州基督教主恩堂舉辦洗禮、聖餐聚會
    新受洗的肢體領聖餐 開始的主日聚會是由馮摩西牧師主持,孫彥霞牧師讀經,魏來恩長老以馬可福音16:14-18和馬太28:18-20為主證道《信而受洗必然得救》。告訴大家:1. 只要信,不疑惑;2. 受洗的意義; 3. 得救是神的恩典和憐憫。洗禮開始,馮牧師誦讀了《馬太福音》28:18-28;《馬可福音》16:16;《羅馬書》6:3-4的經文,並做了祝水成聖的禱告。
  • 外國基督徒的北京宗教生活:一樣的聖餐和讚美詩
    來自美國的劉愛倫已經92歲,每個星期天她都要到北京崇文門基督教堂參加禮拜活動。劉愛倫1950年在美國嫁給一位中國人,1986年移居北京,她和丈夫、兒子都是基督徒。劉愛倫說:「剛來北京時,參加禮拜活動都是在東單的北京基督教青年會。上世紀80年代末,我開始在崇文門堂參加聚會。我很喜歡崇文門堂,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教堂,這裡的氣氛和環境很好,基督徒們的生活也很好。」
  • 觀察與思考丨疫情下的聖餐
    現今因著疫情的緣故,教會出於公民責任和公共安全的考慮,及保護弟兄姊妹的身體健康,就暫停了線下實體聚會。但是聖經又很明確的教導基督徒不可停止聚會,另外基督徒的屬靈生命也同樣需要神話語的餵養,所以教會不得不將聚會形式由線下轉到網絡線上。因為採取的是網絡雲端的方式將弟兄姊妹聚集在一起聚會,所以也被稱為「雲聚會」。講道、聽道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之下,普世教會都一致認為暫時可以通過網絡這種形式。
  • 依舊不明白的聖餐
    (可14:22,24-25)關鍵詞句:這是我的身體……這是我立約的血心得: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一時間幾乎所有性質的人員聚集都被終止了,這其中當然也包括了各地教會的聚會,甚至是主日的崇拜而它的後果之一,就是許許多多的基督徒,在連續幾個月的時間裡,都沒有領受聖餐。問題是,對於基督徒們而言,他們是否真的會覺得這是一個大問題呢?他們又是否真的認為,聖餐是基督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呢?
  • 基督徒如何看待聖餐?
    當我們參加聖餐儀式或主的睌餐時,請緊記以上三點:一在背後要有愛;二在外面要有見證;三在裡面要有團契。我們參加時,絕不能做「不合乎體統」的事。故此,每次參加聖餐聚會時,態度必須嚴謹;當以感謝、讚美的心來領受神的厚愛,以敬虔的心來省察己罪,還有,要讓全體都同心在主前敬拜,彼此相愛、互相激勵。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個內容《如何看待聖餐》。
  • 鹽城市基督教真道堂舉行洗禮和聖餐聚會
    2017年7月29日,江蘇省鹽城市基督教真道堂舉行了神聖的洗禮與聖餐聚會。全天的聚會在敬拜讚美中拉開了帷幕,由聖詩二班代表會眾向主獻上盡情的讚美。安牧師以「信而受洗,必然得救」為題,對將要受洗的肢體們進行了真理的栽培與澆灌。顧牧師代表教會對41位受洗的人員再一次勸勉與提醒。
  • 山西陽城教會主日舉行聖餐禮拜
    7月16日下午2時整, 陽城縣基督教兩會在縣城教會舉行了聖餐禮拜,參加信徒400餘人。本次聖餐聚會由都燕平擔任主禮,隨著優美的殿樂聲,詩班緩緩步入禮堂,聖餐扶禮執事和牧師等人緊跟其後。詩班獻唱《寶血宏恩歌》後,牛天平牧師分享了《路加福音》22章7至23節的經文,向大家講述了《聖餐的屬靈意義》。
  • 基督的誡命六|聖餐
    我們必須象主一樣擺上聖餐,因為這是他設立的,不是我們。為什麼領受聖餐請讀林前11:23-34,回答下列間題:主說餅和杯是什麼?關於領受主的聖餐,主說了些什麼?誰能領受聖餐?耶穌告訴我們餅是他的身體,杯是用神他的血與我們立的新約。在這個晚餐中,我們知道主離我們很近。神與我們立的新約使我們靠著耶穌,能靠近他。在基督耶穌裡,我們有一個新的,聖潔的,永恆的生命,這是靠著聖靈的能力而有的。你在徒2:38和希9:15中可以看見這一點。通過領受主的聖餐,我們在神的恩典中鞏固我們的信心。
  • 三啟基要課第九講:聖餐的意義
    (林前11:23-26 )【摘要】本講先簡短地介紹聖餐的定義和設立的目的,接著介紹三種主要的聖餐觀念:化質論、合質論、記念論。其中,重點圍繞被傳統福音派所接受的「記念觀」而展開較為具體的介紹。最後反思聖餐對基督徒的重要性,提醒不可停止聖餐聚會,要一代代傳承下去,直等到主來。【定義】聖餐是基督教極其重要的兩大聖禮之一。
  • 167-藉著聖餐領受健全
    我們領受聖餐,要明白聖餐的意義,不要迷信聖餐。如果你是因為看到別人領受聖餐而得到醫治,你也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讓神醫治的話,我建議你還是先聽一聽關於聖餐的講道吧!你相信聖餐的力量後再去領受,這樣會有各樣的神跡在你身上彰顯出來的,神要祂的子民憑信心而領受,所以明白聖餐的意義是極其重要的。
  • 教會在領受聖餐時當學習「公筷」的做法
    隨著新冠病毒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最近不少學校和娛樂場所陸續開放,這就意為著教堂的聚會不會太久遠了。新冠病毒引發的感染事件,使得全社會對公共衛生的意識有了很大的提升。最近社會上不斷傳出公共場合就餐要採用「公勺公筷」的呼聲。聯想到教會的集體活動,我想教會有必要對這一話題引起足夠的重視!今天就此話題,著重說一說教會領聖餐的活動。
  • 今天是受難周第五天也稱設立聖餐日我們默想主耶穌設立聖餐的意義
    深愛著我們的主耶穌啊,今天是受難周的第五天,被稱為「設立聖餐日」,也被稱為「濯足日」、「團契日」,因為你在今天為門徒洗腳,與門徒共進晚餐進行團契,並在最後的晚餐上設立了聖餐這個聖禮。主耶穌為門徒洗腳,為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讓我們時刻記得,在天父的世界裡,應當是大的服侍小的,服侍的人才是真正的主人。主完全謙卑了自己,雖然是我們的主,卻甘心情願做了最卑微的僕人。
  • 江蘇太倉浮橋教會舉行「2016施洗暨聖餐」禮拜
    太倉瀏河基督堂浮橋教會在11月份的第三個主日(20日)的下午,舉行了「洗禮暨聖餐」禮拜。禮拜由朱申執事主禮,錢牧師講道並為正式加入教會的信徒施洗暨頒發聖餐,朱執事、斯姊妹襄禮。牧師以《受洗的意義》為題,向會眾、特別是接受洗禮的弟兄姐妹闡明,洗禮是教會的兩大聖禮之一,它表明教會對已經悔改,接受主耶穌為救主的人,按照「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的應許,為他們舉行聖禮。
  • 河南新密周樓基督教會舉辦主日崇拜暨聖餐禮
    圖:yibianyixie微信 8月14日,yibianyixie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中介紹了河南新密周樓教會的主日禮拜暨聖餐禮拜概況,並在閱讀原文處附有證道音頻周樓教會每周日上午、下午都有禮拜聚會,並且兩場禮拜的證道內容不同。在14日的主日證道中,韓堯萍老師分享的主題是《從痛苦到尊貴》。她引用歷代志上四章九至十節的經文分四個部分進行講解,分別是甚願你賜福與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和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在另外一場禮拜中牧師講解了聖餐的意義,並且主持此次的聖餐禮。更多信息請訪問yibianyixie微信公眾號。
  • 遼寧鞍山綠化街教會舉行年末聖洗禮聖餐禮
    在2019年12月1日、本月的第一天、也是一周開始的禮拜日,遼寧鞍山綠化街教會分早晚兩場舉行了年末聖洗禮和聖餐禮兩大聖事。禮拜日的綠化街教會上午,從一樓到四樓、從主堂到副堂,前來參加聖事的會眾匯聚一堂,讚美、讀經、禱告。
  • 大連豐收堂迎來五月聖餐禮 感恩成一體
    2019年5月19日在細雨霏霏的五月中旬最後一天,基督教大連豐收堂迎來了本月的聖餐禮拜,會眾帶著感恩的心情領受聖餐,弟兄姊妹同分一個餅、同飲一祝福的杯,同為主內一體。大連豐收堂在堂的牧師、教師、執事和各團契負責人參加了聖餐禮拜。
  • 早期教會聖餐禮:以耶穌的復活為中心 充滿喜樂與希望
    為了讓信徒們更好地了解教會歷史的發展,上海國際禮拜堂青年聚會靈修閱讀組於7月20日晚對胡斯託·L·岡薩雷斯所著《基督教史》進行章節閱讀,由郭峰牧師帶領,分享了初期教會基督徒的崇拜習俗。
  • 大連西山福音堂舉行年中感恩聖餐禮
    2019年6月16日禮拜日,基督教大連西山福音堂舉行了年中的聖餐禮拜。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既是禮拜日又是父親節、聖餐禮拜。信徒們滿懷熱忱崇拜的心,來到上帝的聖所,思念在天上永遠父的恩典,感恩聖子主耶穌基督為我們的救贖,在聖餐禮拜前,會眾就開始讀經靈修、禱告、讚美敬拜,聚會現場被聖靈充滿,洋溢著神的大愛、肢體互相之間的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