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篇 爸爸為女兒寫下4310篇成長日記(圖)

2020-12-14 人民網教育

吳小軍和女兒。

  為寶寶寫日記,很多新手爸媽都做過這事,但一直堅持下來的就不多了。浙江金華有這麼一位爸爸,從妻子懷孕開始,每天就寫孕期日記,堅持了263天,女兒出生後,又每天寫女兒成長日記,昨天是10月11日,女兒出生有4310天了,日記也就記了4310篇。

  這位爸爸叫吳小軍,是浙江金華一名老師,也是「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獲得者。

  吳小軍在日記裡不僅記下女兒的成長與變化,第一次獨自乘電梯、第一次吃自助餐、第一次不跟父母外出……還記下了許多他的育兒經驗。昨天他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應是健康的身體、陽光的心態、廣泛的興趣、積極的情感,而不是考試成績,對一個孩子的培養教育需要持之以恆的關注、引領和教育。」

  每天確保女兒10小時睡眠

  記者:今天是第多少篇日記?

  吳小軍:4310篇,女兒是2000年12月24日出生的,至今4310天。

  記者:我也為小孩記過日記,但現在已經是一個月才記幾篇,有時是沒東西可記,有時一忙又忘記了。

  吳小軍:對,有這個過程,我覺得我寫日記的意志力還可以,我現在每天寫3種日記:學生日記、工作日記和女兒成長日記,前面兩個日記一定在學校完成,女兒成長日記在家裡完成,一般臨睡前,此時萬籟俱寂,捧一個茶杯,撮三片茶葉,沏上熱茶,開點音樂,3片蘋果或者小番茄,那是一種享受,然後看書睡覺,有時累了或者遲了,我就第二天一早起來寫,那時大家還在夢中,我又沙沙地寫上了,真有一種「世人皆睡我獨醒」的愜意。

  記者:我看了部分日記,談學習的比較少?

  吳小軍:的確比較少,因為我覺得孩子如果養成了好的習慣、好的個性,學習是自然而言的事情。我的女兒是越大越不要我們操心,我不會要求她一定要考什麼名校,拿什麼分數,網上有網友評價我們說,這個爸爸有點毅力有點恆心,但女兒不咋的,我女兒確實不咋的,沒考這個考那個,但她現在12歲不到,個子已經有1.58米了,我每天會確保她10個小時的睡眠,吃東西也不挑食。

  在家裡,比如有什麼好吃的東西,我不會放在她面前,也不會說:女兒,你多吃點,而是我要和她搶著吃,我會表現出很喜歡吃的樣子,全家爭著吃。

  記者:您對她的原則是?

  吳小軍:簡單地說,中心就是確保身心健康;兩大要點就是做人和做學問。做人方面,我對孩子的底線要求是能自食其力,她的存在讓周圍人沒有危機感,高標準是她讓周圍人有幸福感。做學問,我希望中學不偏科,到了大學後選擇專業愛好,學問做好了,做事情自然問題不大。

  記者:會給她報很多興趣班嗎?

  吳小軍:我們不會逼她,現在很有意思,她看到同學上了會主動要求上,比如學英語,她很有興趣,還要報兩個班,後來我們覺得這樣她的學習壓力太大,就退了一個班。

  記者:上進心怎麼引導培養的?

  吳小軍:我家算是一個民主的家庭,許多事情大家商量著辦。比如添張沙發,質地款式也要聽取女兒意見;又如,臥室裡要不要安裝電視機的問題,經全家人討論,最後一致決定:為了不影響睡眠,不影響視力,臥室裡不安裝電視機。我只是給大家一個啟發,每個人的方法不一樣,需要順其自然、因勢利導,要有針對性地引領,而不是放任自流。

  教育是滯後的,不要目光短淺

  記者:您覺得父母之於兒女、老師之於學生的教育是什麼?

  吳小軍:我不喜歡用教育,我覺得是積極的、以身作則的引領,教育有時起不了作用。有人說,孩子是一張白紙,可以畫最美的圖案,可孩子並不是白紙,每一個孩子生下來,其實已經具備了遺傳、智力等許多的東西。有家長會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這個起跑線在哪呢,在肚裡嗎?還是在選擇對象的那一刻?

  要我說,是健康的身體、陽光的心態、廣泛的興趣、積極的情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而不是考試成績,教育是滯後的,不要目光短淺。我女兒是不咋的,但每個人是最好的自己就可以了,她以後掃地掃得好也值得我驕傲。 文/圖 本報駐上海記者周裕嫵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十年,父愛日記伴隨女兒成長
    (採訪對象供圖)  核心提示  從女兒出生那天起,遼陽的吳俊偉就堅持每天寫一篇日記記錄孩子的成長。為了支持丈夫寫父愛日記,妻子任宜秋也準備了一個小本子,隨時記錄女兒的童言童趣,為丈夫提供「素材」。10年來,吳俊偉已寫下約260萬字的父愛日記,這些文字記錄了女兒成長的每一個瞬間,也記錄了夫妻倆對孩子教育的探索和對孩子成長的期待及感悟。2017年,吳俊偉家庭獲得全國「最美家庭」稱號,今年又獲得全國「五好家庭」稱號。  9月1日,按照農曆算,是吳俊偉的女兒吳子鈺10周歲的生日。吳俊偉在日記中寫下對女兒的生日寄語:要健康,要奮鬥,要做個有夢想的孩子。
  • 爸爸痴迷手遊被女兒在日記裡吐槽 看後震撼又愧疚
    此時,他才意識到,在過去3個月中,他痴迷手機遊戲,幾乎不陪女兒,連檢查女兒家庭作業時也「機不離手」,自己的不稱職行為已影響到女兒的健康成長。當即,他拿出手機,讓女兒卸載了遊戲,當天下午帶著妻子出門陪女兒玩了半天。  此後幾天,李俊下班後回到家中便陪著女兒,女兒很高興,他決定從此不再玩遊戲。4月28日下午參加家長會後,次日便是五一小長假,他和妻子計劃如何讓女兒玩得開心。
  • 有愛爸爸為女兒畫漫畫記成長 充滿民國風(圖)
    今年央視春晚,大萌子和爸爸的30年合照伴隨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演唱,感動了無數人。在南京,一位34歲的爸爸,每天為女兒圈圈畫漫畫,記錄女兒的成長。  最近,「圈爸」將這些名為《圈圈繪畫日記》的漫畫發上網絡,頓時引起一陣不小的轟動。對於「圈爸」的這份用心,網友們羨慕不已,「太有才了」「每一張畫,滿滿都是愛!」
  • 《女兒成長日記》系列10
    大姨既有經驗,又有耐心,伺候月子和照看孩子肯定會比爸爸強,家裡人對大姨還是比較信賴和放心的。爸爸每天都會通過與媽媽視頻,了解小米和檸檬姐姐的活動情況,收集她們的成長變化情況和照片,繼續撰寫《成長日記》。
  • 切·格瓦拉被捕前一天平靜寫下最後一篇日記
    這個「權威版本」只是一個「節本」,因為其中有在1967年1月到7月之間的13篇日記的預設。當時的玻利維亞政府顯然對這13篇日記施行了特別的保安措施。  現在攤開在我眼前的是《玻利維亞日記》的第二個「權威版本」。這個出版於2006年的版本補足了上一個版本的預設,成為貨真價實的「新權威」。這個版本的編者保留了卡斯楚為第一個「權威版本」寫的長達23個頁面的前言。
  • 爸爸痴迷手機遊戲 小學生寫日記讓爸爸放下手機
    此時,他才意識到,在過去3個月中,他痴迷手機遊戲,幾乎不陪女兒,連檢查女兒家庭作業時也「機不離手」,自己的不稱職行為已影響到女兒的健康成長。當即,他拿出手機,讓女兒卸載了遊戲,當天下午帶著妻子出門陪女兒玩了半天。此後幾天,李俊下班後回到家中便陪著女兒,女兒很高興,他決定從此不再玩遊戲。4月28日下午參加家長會後,次日便是五一小長假,他和妻子計劃如何讓女兒玩得開心。
  • 父愛如山催人淚下 3年給兒子寫下1009篇抗癌日記
    「我每天寫一篇寶貝抗癌日記,近3年寫了1009篇,88萬字,只要日記更新,就證明我兒子還活著,所以我要一直寫下去!」截至今年7月22日,他共寫了1009篇、883395字的日記。宋傑書說,他寫日記就是希望兒子有一天能看到這些日記,知道在他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坎坷以及愛心人士的幫助,他說,讓他堅持每天寫日記的動力,是因為兒子還活著,還在他的身邊。
  • 德州"70後"暖心爸爸為兒女寫下4萬字"成長日記"
    ……  這是今年38歲的齊海濤給一雙兒女9歲的齊瑞琳和2歲的齊瑞程製作的成長日記,是一個普通家庭9年的溫馨記錄,散發出濃濃家庭溫情。「我製作的成長日記在時間方面比較隨意,並沒有說必須一天一記錄或者一周一記錄的要求,也許間隔幾天也可能間隔一個星期。」齊海濤告訴記者,日記主要記錄孩子每一步的成長,並記錄下孩子充滿靈動的話語,用客觀的方式為他們留下成長的足跡。「每當孩子們做了一項有意義的事情或者學會一項技能,我都會記錄下來,有時候幾十字,有時候幾百字。日記並不像小說那樣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只是記錄簡單平凡幸福的生活。」齊海濤說。
  • 台州萌警察每日寫寶貝日記 文字溫馨幽默走紅網絡
    近日,一則名為《台州萌警察寶貝日記,看完心都醉了》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傳瘋了。從4月14日確定懷上二胎開始,這位萌警察每天在微信朋友圈裡寫2篇日記,一篇是寫給大兒子,一篇是寫給還在肚子裡的寶寶。裡面溫馨又幽默的文字讓大家看了心裡滿是感動。  這麼有愛的日記,作者其實不是孩子們的媽媽,而是爸爸。這位警察爸爸叫金華輝,是台州市公安局宣傳處的一位民警。
  • 董傑:一篇篇日記寫滿思念記錄成長
    40多天來,她幾乎每天在手機上寫日記,偶有例外是因為晚上加班到很遲,或者忙孩子的事給忘了。長長短短的文字,留下生活的細碎點滴、心緒的波動起伏。因與公婆同住,2歲半的女兒有老人幫忙照顧,董傑從2月6日起在小區當志願者,負責信息收集、記錄,在大門口做人員進出登記、量體溫。
  • 《爸爸陪著你長大——父親筆下的女兒成長經歷》(高中篇之三)
    陪伴孩子的成長,是最好的教育;記錄孩子的經歷,是最好的禮物。——作者「天才一定要晚成才好」(2016年9月11日)你開學已經兩個星期了,爸爸很是掛念。這個星期,爸爸在北京出差,與一位同事T伯伯吃飯時,他還問起「女兒最近怎麼樣」。爸爸的很多同事都知道你上高中了,也都表示出對你的關心。
  • 「最美媽媽」助養孤兒14年 寫下千餘篇成長日記
    劉抗美(右)夫婦和助養兒童她是10個孩子的「媽媽」,儘管只是助養,但她不僅給了孩子們家庭溫暖,還為他們寫下《成長日記》,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2005年開始,她默默地用行動告訴人們,助養不是花架子,需要真情的付出和恆久的堅持。
  • 小學生寫日記:爸爸放下手機陪我一起玩嘛
    「一回家,爸爸就拿著手機趴在沙發上打遊戲……手機像一個詛咒,把爸爸變了個樣子……爸爸您就放下手機,陪我一起玩嘛!」4月23日,看著正讀小學二年級的女兒所寫日記《我的爸爸》,內江市威遠縣城區的李俊內心十分震撼,滿是愧疚。此時,他才意識到,在過去3個月中,他痴迷手機遊戲,幾乎不陪女兒,連檢查女兒家庭作業時也「機不離手」,自己的不稱職行為已影響到女兒的健康成長。
  • 《安妮日記》姊妹篇德恩日記見證納粹屠殺(圖)
    《安妮日記》姊妹篇德恩日記見證納粹屠殺(圖) 曾經轟動世界的《安妮日記》(作者是另一個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如今有了姊妹篇。  日記訴衷腸據報導,德恩被關進荷蘭菲赫特集中營時只有18歲。為了向男友範登伯格傾訴衷腸,她用一本當年學校裡常見的綠色筆記本把在集中營裡的經歷如實地記錄了下來。為了掩人耳目,德恩在筆記本上特意寫上「物理」二字。
  • 老師筆下的10篇孩子成長日記
    他是一位年輕的大學老師,也是一位溫情有愛的爸爸。從孩子出生起,他給自己提出了要求,為孩子親自書寫成長日記。如今孩子滿周歲了,他的日記已經寫了將近200篇,字裡行間處處流露著「堅守」、「溫暖」、「相信」、「陪伴」,還有「愛」。今天,我們擷取於友鵬《陪伴芽芽的日子》中的一部分,一起感受這滿滿的父愛!
  • 16歲少女昏迷500天續:媽媽寫100篇成長日記 幫女兒找回丟失的記憶
    2014年那次騎行摔倒後,小怡生命進入昏迷狀態,這500多個日夜裡,媽媽劉純莉帶著女兒輾轉泉州、福州,經歷大小手術幾十次,變賣房產,花費七八十萬,從鬼門關將女兒拉了回來。這一切,在劉純莉為女兒寫下的100多篇成長日記裡,可以看見。  自小怡1歲3個月起,劉純莉就開始為她寫成長日記了,一筆一畫,記錄著關於女兒的點點滴滴,她的幽默和機靈,她的喜悅和悲傷,在媽媽的筆下,都顯得那麼俏皮可愛。
  • 《女兒成長日記》系列12
    2020年8月24日(出生第14天)早上,爸爸單位的人把《成長日記①》這本爸爸期盼了很久的珍貴書籍從黑河捎到了孫吳,爸爸終於看到了自己耗時3年撰寫的《成長日記》。為確保日記早日印刷成書,今年上半年爸爸在卜文豹叔叔的幫助下,利用疫情封閉期間進行了長達3個多月的校對,媽媽印刷廠利用近1個月時間進行了排版設計。爸爸計劃是在小米出生前印刷完這本日記,結果小米在預產期前7天出生,而排版設計稿發到哈爾濱後又拖了一段時間,所以印刷成書遲了一些天。爸爸看著凝聚自己三年之久心血的《成長日記》書籍,感覺特別有成就感,為自己一直以來的堅持自豪。
  • 媽媽無意看了女兒日記,爸爸的小秘密被曝光,爸爸吐槽女兒是臥底
    這不,馬上就要開學了,她才想起老師布置的日記還沒有寫,所以現在只能抓緊時間補上了。媽媽知道女兒的日記一直沒寫,所以她對於女兒現在寫的日記是比較好奇的。就在媽媽監督女兒寫作業的時候,下意識向女兒的日記本瞥了一眼,上面的內容立馬就吸引了媽媽的注意力。
  • 回家前一天,他們寫下最後一篇馳援日記
    回家前一天,他們寫下最後一篇馳援日記 3月19日,在返回家鄉的前一天,錦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首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含淚寫下最後一篇馳援日記……  在武漢奮戰55天,每個人每一天的馳援日記都有著不一樣的故事,那些與患者相處的日日夜夜,都是那樣珍貴。3月19日這一天,他們的日記記錄著同樣的內容、同樣的心情,卻又有些與眾不同。
  • 80後辣媽手繪漫畫記錄女兒成長 引網友「追劇」(圖)
    80後辣媽手繪漫畫記錄女兒成長 引網友「追劇」(圖)   「親子漫畫」引發年輕爸媽關注  專家:這是一種親子互動  近日,新浪微博上網友「柏柏BJ」的「BJ親子漫畫」在網上引發熱議,在她的筆下,一幅幅可愛的圖畫講述著自己與先生一起陪伴女兒成長的點滴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