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軍和女兒。
為寶寶寫日記,很多新手爸媽都做過這事,但一直堅持下來的就不多了。浙江金華有這麼一位爸爸,從妻子懷孕開始,每天就寫孕期日記,堅持了263天,女兒出生後,又每天寫女兒成長日記,昨天是10月11日,女兒出生有4310天了,日記也就記了4310篇。
這位爸爸叫吳小軍,是浙江金華一名老師,也是「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獲得者。
吳小軍在日記裡不僅記下女兒的成長與變化,第一次獨自乘電梯、第一次吃自助餐、第一次不跟父母外出……還記下了許多他的育兒經驗。昨天他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應是健康的身體、陽光的心態、廣泛的興趣、積極的情感,而不是考試成績,對一個孩子的培養教育需要持之以恆的關注、引領和教育。」
每天確保女兒10小時睡眠
記者:今天是第多少篇日記?
吳小軍:4310篇,女兒是2000年12月24日出生的,至今4310天。
記者:我也為小孩記過日記,但現在已經是一個月才記幾篇,有時是沒東西可記,有時一忙又忘記了。
吳小軍:對,有這個過程,我覺得我寫日記的意志力還可以,我現在每天寫3種日記:學生日記、工作日記和女兒成長日記,前面兩個日記一定在學校完成,女兒成長日記在家裡完成,一般臨睡前,此時萬籟俱寂,捧一個茶杯,撮三片茶葉,沏上熱茶,開點音樂,3片蘋果或者小番茄,那是一種享受,然後看書睡覺,有時累了或者遲了,我就第二天一早起來寫,那時大家還在夢中,我又沙沙地寫上了,真有一種「世人皆睡我獨醒」的愜意。
記者:我看了部分日記,談學習的比較少?
吳小軍:的確比較少,因為我覺得孩子如果養成了好的習慣、好的個性,學習是自然而言的事情。我的女兒是越大越不要我們操心,我不會要求她一定要考什麼名校,拿什麼分數,網上有網友評價我們說,這個爸爸有點毅力有點恆心,但女兒不咋的,我女兒確實不咋的,沒考這個考那個,但她現在12歲不到,個子已經有1.58米了,我每天會確保她10個小時的睡眠,吃東西也不挑食。
在家裡,比如有什麼好吃的東西,我不會放在她面前,也不會說:女兒,你多吃點,而是我要和她搶著吃,我會表現出很喜歡吃的樣子,全家爭著吃。
記者:您對她的原則是?
吳小軍:簡單地說,中心就是確保身心健康;兩大要點就是做人和做學問。做人方面,我對孩子的底線要求是能自食其力,她的存在讓周圍人沒有危機感,高標準是她讓周圍人有幸福感。做學問,我希望中學不偏科,到了大學後選擇專業愛好,學問做好了,做事情自然問題不大。
記者:會給她報很多興趣班嗎?
吳小軍:我們不會逼她,現在很有意思,她看到同學上了會主動要求上,比如學英語,她很有興趣,還要報兩個班,後來我們覺得這樣她的學習壓力太大,就退了一個班。
記者:上進心怎麼引導培養的?
吳小軍:我家算是一個民主的家庭,許多事情大家商量著辦。比如添張沙發,質地款式也要聽取女兒意見;又如,臥室裡要不要安裝電視機的問題,經全家人討論,最後一致決定:為了不影響睡眠,不影響視力,臥室裡不安裝電視機。我只是給大家一個啟發,每個人的方法不一樣,需要順其自然、因勢利導,要有針對性地引領,而不是放任自流。
教育是滯後的,不要目光短淺
記者:您覺得父母之於兒女、老師之於學生的教育是什麼?
吳小軍:我不喜歡用教育,我覺得是積極的、以身作則的引領,教育有時起不了作用。有人說,孩子是一張白紙,可以畫最美的圖案,可孩子並不是白紙,每一個孩子生下來,其實已經具備了遺傳、智力等許多的東西。有家長會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這個起跑線在哪呢,在肚裡嗎?還是在選擇對象的那一刻?
要我說,是健康的身體、陽光的心態、廣泛的興趣、積極的情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而不是考試成績,教育是滯後的,不要目光短淺。我女兒是不咋的,但每個人是最好的自己就可以了,她以後掃地掃得好也值得我驕傲。 文/圖 本報駐上海記者周裕嫵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