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便當總給我一種非常冷安靜的感覺,也許是因為四四方方的一個便當盒裡,鋪著的冷食沒有一絲熱氣,不像那香噴噴的剛出爐麵包,香氣四溢,讓人五內肺腑饞發癢;不像是脆皮烤鴨還滋滋地響著,冒出一層的油花;還有那燙了小油菜的雞湯麵條,臥了一枚溏心蛋,用筷子夾成兩半,流出蛋黃如醬汁一般沾到麵條上。這些菜都給我一種很動態、生機勃勃感覺,與日本的便當截然不同。
雖說我並不十分了解日本的文化習俗,但是從日劇中看到日本的上班族或者學生每天所帶的便當都是直接食用的,並不會特意經過加熱。不會像國人這般熱衷吃熱乎乎的食物,就比如小編自己,若是在該吃正餐的時候吃了冷的食物,總還會覺得腸胃不舒服。可看那總看到日本小朋友帶便當,總還覺得特別好奇。所以就尋了這本吉井忍所著的《秋日便當》,看看這一方盒子裡盛著的食物,究竟與我們的食物有何不同。
大家有看過《小森林》嗎?在美如仙境一般的小森裡,女孩從城市裡逃脫,做著春夏秋冬一人食,返璞歸真的日式料理治癒了一大批人的城市焦慮。而在被霧霾籠罩的帝都,有一位吉井忍是旅居北京的日籍作者,在自己的小廚房裡搗鼓便當,把平凡生活裡的細膩巧思發揮得淋漓盡致。
讀外文的作品,時常覺得滋味不對,但這一位作者卻是直接用中文寫就的,讀來十分順暢。這本《秋日便當》每篇菜譜之前,都會有一篇與之相關的文章,或是作者的童年回憶或是一些來自生活的感觸。本為了這本書裡一上手就會的簡單菜譜,讀完全書,卻是這些小故事,給小編留下的印象更為深刻。比如說,在名古屋風味雞翅便當這一節當中,作者寫道自己在年輕而又迷茫的時候曾經不知為何非常想看一部電影,所以便一個人做電車去了名古屋,看了只在名古屋只有那一天上映的一部小眾電影。作者在那裡吃到了名古屋雞翅,隨後一個人泡了溫泉,一個人回家。
食物本就是承載著許多記憶的,除去食物本身的滋味而言,更重要的是曾經吃東西時發生的故事。與誰人?在何地?何種心境?這些都會都會影響記憶中食物的滋味。文中這樣寫道:"這次做名古屋雞翅時,我的心裡還是有點不好受。因為回想到當時的場景:年輕的熱情和體力不知道該擱置何處,只能突然跑去陌生的城市,看一部瘋狂的電影,之後回到一個人住的小房間裡。"小編想起年少的時候,老師對我的評語,就是自由散漫、注意力無法集中等,現在想來,不也是因為這年少的熱情和體力不知道該如何揮發嗎?
溫情、文化、故事、回憶、美食,皆囊括在此書之中,若是想看看菜譜,可以看這本書;若是想看看故事,也可以看看這本書;若是想了解一些日本文化,也可以看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