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廣東代表團代表熱烈討論習近平總書記向大會所作的報告。代表們表示,習近平總書記作的報告既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發展大勢和當代中國現實,同時又關注老百姓的生活,充滿為民惠民情懷。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馮玲代表表示,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廣東不折不扣落實中央部署,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
馮玲說,作為一名群團工作者,深刻體會到群團工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組織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堅定不移跟黨走,既是時代賦予群團組織的使命,也是黨交給群團組織的任務。婦聯組織將認真學習領會報告精神,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圍繞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全面完成改革任務。婦聯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繫婦女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我們要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動員引領廣東5200萬婦女群眾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十九大報告精神上來,增強維護核心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決落實好、完成好中央作出的各項決策部署,為廣東實現「兩個走在前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巾幗力量。
顏柏青代表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多處提到民生工作,關注「三農」、關注基層、關注困難群體,作為一名基層黨員,聽了很受鼓舞、很是振奮,對國家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期待,完全贊同報告的內容。
「作為廣州市一名老環衛人,工作在一線,我親身經歷著廣州這些年巨大的變化和進步。」顏柏青說,近幾年,廣州市容市貌、城市秩序等各方面水平有了質的提升,這些成績的取得歸功於廣州市嚴格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做好城市環境治理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對環境治理和城市管理非常關注,提出「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我們要從這樣的高度落實好城市環境治理的各項工作。他表示,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代表,自己將繼續把本職工作做好,當好城市保潔的「繡花工」,在今後的工作中,一定要精細精細再精細,讓城市乾淨乾淨更乾淨。
梁鼓勁代表說,回村後,他將馬上把十九大精神傳達給村民,發動黨員群眾積極研究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進一步抓好文明村的建設。
具體要做好幾件工作:第一,結合對岸村臨海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完善以海興村、綠色發展的思路,帶領村民走以海致富的路子。在原來的基礎上再造一批漁船,發展深海科技捕撈,實現漁業產業轉型升級。第二,抓好村容村貌整治,管理好村生活汙水排放,生活垃圾整治,繼續完善村容村貌建設,建設休閒綠道和文體設施,讓村民儘快享有便捷舒適優美的環境。第三,培育良好的村風民風,今後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下功夫。第四,培育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村「兩委」幹部,引導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打造創新型基層黨支部,更好服務廣大村民。
「十九大報告是一個急民心之所急、應民心之所盼的報告,讓人對未來充滿期待。」李錦秀代表說。報告中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李錦秀表示,關西村所在的揭西縣是首批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之一,這令她更堅定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對老百姓來說,最關心的就是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孩子有書讀,而這些都在報告中得到了充分體現。」李錦秀說,她也向大會提出了來自農村基層的期盼,希望繼續關注、培養農村幹部,吸收更多年輕有為的人才投身基層農村,為民服務。「我們要加強學習,帶好班子隊伍,以釘釘子的精神做好各項工作,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來自高校的陳小花代表結合本職工作說,文化自信的建立與偉大夢想的實現息息相關。對於高校教師來講,要不斷創新形式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以接地氣的正確方式,引導大學生建立文化自信,使他們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力激發他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十九大報告提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陳小花表示,學習十九大報告精神,重在落實,重在貫徹。在今後的工作中,一定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牢記自己肩上的使命,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積極的努力,投身到本職工作中去,牢牢守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帶領青年學生堅定不移跟黨走,讓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校園蔚然成風。
吳遠芳代表說:「在農村基層工作生活,我親眼看到五年來村裡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加快改善,村民們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村民們住進了小洋樓,喝上了自來水,不少村民還買了小汽車。一些村民辦起了農家樂,收入節節攀升。村容村貌發生很大好轉,村民們在致富奔康路上闊步前進。」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吳遠芳表示,要認真學習十九大報告,特別是要把涉及農業農村農民的內容學深學透,到村民中間宣講大會精神,把十九大描繪的宏偉藍圖講給父老鄉親們聽,增進基層群眾對十九大報告精神的理解領會,牢固樹立堅定不移跟黨走的信念和決心,努力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貢獻力量。
費英英代表提出,作為一名基層黨員,深刻感受到過去五年的基層黨建工作有了顯著改善,從嚴治黨落實到了每個支部。黨支部組織生活更加規範嚴謹,專題學習會、主題黨日活動、黨課等按時按質開展,支部活動豐富多彩。黨組織的服務功能更加凸顯,深圳各個社區設立了黨群服務中心,把社區內各類組織、各類人群、各種服務資源統籌在一起,為轄區居民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努力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費英英說,這要求我們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我們一定要學習領會好十九大精神,當好宣講員,做好實踐者。
徐文堅代表表示,作為一名來自農村的基層代表,能夠參加黨的十九大,感到十分激動和光榮。黨代表的身份既是崇高的榮譽,也是壓力與擔當。他說,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十九大報告,深刻把握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明確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全面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完全符合全國人民群眾的新期盼,他完全擁護這個報告。
徐文堅說,他非常關注農民和基層黨組織的發展,報告中提到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等內容,為他未來工作指明了方向。下一步,九嶺村黨支部將引導群眾喚醒「沉睡」的資源,發展鄉村旅遊業,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陳燕華代表說,在現實生活中,她聽到最多的是硬底化道路多了、寬了,交通更便利了,生活質量提高了,還有各級政府為民服務的水平不斷提高……「這些都是最平凡、最真切的心聲,也是我們來自基層每位代表共同認可的事實。」她表示,病有所醫、老有所養,都歸功於黨和國家的政策好。每次黨和國家召開大會,都會帶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都是造福人民的佳音。
作為來自一線的基層工人代表,陳燕華深感責任重大。「在基層崗位中,我將認真學習和領會十九大報告精神,當好溝通橋梁,把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做好本職工作結合起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待。」
程祖彬代表說,報告提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他也有自己的初心和夢想,就是要「不斷努力進取、不斷認真學習、不斷挑戰極限、不斷奉獻愛心」等積極、進取、拼搏的人生價值觀。
報告提出,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中國製造2025」已經吹響了號角,中國要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就需要培養更多的勞模加工匠,我們要培養「人人勇當勞模」「個個爭做工匠」的良好社會氛圍。報告提到,「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中」「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企業與職工之間的關係就是魚與水的關係,報告對企業家精神的激發和保護,是間接對廣大勞動者的保護。下一步,他將好好傳達十九大報告內容及精神,為黨、為國、為職工群眾多做事、做實事、做好事。
馮金英代表在討論報告時說,身邊群眾對政府提出的發展舉措更加支持,近年來,在韶關大力推進的以丹霞山為龍頭領舞全域旅遊、挖掘「韶文化」等工作中,其所在的韶關仁化縣的群眾通過加快發展農莊、家庭農場、特色民宿、特色種養殖以及組建志願服務隊伍等多種形式,大力支持黨委政府的工作舉措,黨群、幹群關係進一步密切,基層發展呈現勃勃生機。
馮金英表示,報告還提出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加快發展,令人振奮。韶關仁化縣是廣東革命老區,「紅色文化」成為仁化發展旅遊的一張名片。接下來將認真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十九大精神,緊密結合基層工作實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加強技術改造,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逐步實現以水發電、以電護林、以林涵水的生態保護良性循環,為保護好家鄉的綠水青山貢獻一份力量。
作為來自農村基層的少數民族代表,雷玉英對報告中提到的「過去五年的歷史性變革」體會深刻。她說,現在農民的日子越來越好、農村的面貌越來越靚、農民腰包越來越鼓。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項惠民政策在基層農村都得到了落實。比如精準扶貧工作,「我們眼看著一個個貧困老鄉在市、縣黨委政府的幫助下擺脫了貧困,過上了小康生活。」
雷玉英介紹說,在惠州市的支持下,他們畲族村所在的博羅縣建設了一批農村示範點,把農村建設得漂漂亮亮,像公園一樣,並以此為基礎發展特色鄉村旅遊,讓村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雷玉英深刻感受到中央、省以及惠州市對少數民族工作的重視,讓畲族村的生產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文化傳統得到傳承和發揚。希望各級黨委政府繼續關注支持少數民族地區的新農村建設。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