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學:探索大學新生特色主題教育新模式

2020-12-13 金臺資訊

大學一年級是學生從學生向公民、從高度注重分數向全面關注素質轉變的開始,打好新生教育的基礎,做好大學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僅對於學生成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助於推動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華僑大學承志新生訓練營以「承志」為名,既為紀念華僑大學首任校長廖承志先生,又寓意華園學子將繼承華僑先賢愛國愛鄉之情、立報效祖國之志。

承志新生訓練營以「發展能力」+「思想素質」雙提升為特色,按照新生問題的類型,以主題班會、知識講座、先進報告會、易班測試、素質拓展、朋輩分享、軍事訓練、影片賞析、校史館參觀、內務整理、心得撰寫、文藝表演、專項活動等方式開展,讓教育形式接地氣、教育內容有靈氣、教育效果有底氣。

新生訓練營之防詐騙反分裂講座華僑大學供圖

通過邀請現役軍官英模人物代表,電力、水務、環保、公安、銀監、衛生、心理等方面的專家學者,為新生開展國防教育、安全教育、心理調適教育、疾病預防教育以及環保教育等專題講座,包含國家安全形勢、國防現狀、防詐騙、預防非法校園貸、日常急救知識宣傳、心理健康知識普及、用電安全、節水教育、垃圾分類的宣傳以及專業解讀、校情校史分析等內容,針對學生的需求將課程成體系地開展新生入學教育,使新生在講座中感知大學,在學習中開始轉變。

華僑大學供圖

承志新生訓練營以穿越電網、激情節拍、鼓動人心、風中勁草、定向越野等豐富多彩的素質拓展遊戲,引導新生融入集體、適應生活。在素質拓展活動中,不僅有體力上的鍛鍊,也有內務整理、主題徵文、拉歌學習等,促進新生全面發展,提升自主能力。此外,承志新生訓練營以班級為訓練單位,組織學生設計班旗、班徽、口號,以統一的標識彰顯集體的力量,組織新生夜跑、創意團體操比賽、快閃排字等集體活動,使新生在參與中增強團隊意識,在奮鬥中凝結同學友誼。

華僑大學承志新生訓練營將學生個性化需求和集體觀念的增強結合起來, 幫助新生「扣好第一粒紐扣」,幫助新生重新出發,樹立「自立、自強、自尊、自愛」的觀念,讓新生懷揣著飽滿的熱情,更快地融入新集體中去。

(摘編自《立德樹人的福建探索》)

相關焦點

  • 雲知聲CEO黃偉參訪華僑大學:深化校企合作,共建智慧華文教育
    5月28日上午,雲知聲創始人、CEO黃偉,雲知聲東南總部總經理陸陽到訪華僑大學,在與華僑大學副校長王麗霞等校方領導的座談中,雙方圍繞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共建智慧華文教育平臺等內容展開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黃偉表示,雲知聲擁有領先的算法和擁有將算法凝聚在晶片上的能力,更擁有將技術商業化落地的能力,在家居、汽車、醫療和教育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
  • 創新工作載體 探索國際本科新生入學教育新模式
    清華大學在全面推進中外學生趨同管理和交流融合的背景下,以「國際本科新生拓展營」為重要抓手,探索國際新生入學教育新模式,為國際新生入學教育的制度化、規範化和專業化提供經驗參考。1.加強頂層設計,探索國際學生入學教育新模式在全面實施中外學生趨同管理政策的背景下,從2017年開始,學校對國際本科新生入學教育體系進行系統改革,統一國內和國際本科新生的入學時間,在中國新生軍訓期間,同步舉辦「國際本科新生拓展營」(以下簡稱拓展營)。這是國內高校在國際本科新生入學教育中的率先嘗試。
  • 華僑大學港澳臺僑新生別樣迎中秋
    中新社泉州9月12日電 題:華僑大學港澳臺僑新生別樣迎中秋中新社記者 孫虹「這是我入學以來度過的第一個中國傳統佳節,第一次感受到這個節日背後的特殊意義,就是『團圓』。」華僑大學泰國留學生秀賢12日在福建泉州三道行藝術館參與中秋聯誼交流活動時如是說。作為大一新生,秀賢在短短半個月時間就適應了在中國的生活。「我從幼兒園開始學習中文,『秀賢』就是中文老師幫我取的名字,我很喜歡。」她告訴中新社記者,來中國求學是自己一直以來的心願,如今得償所願,還因此認識了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可謂收穫滿滿。
  • 華僑大學舉辦港澳臺僑新生聯誼活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福建泉州9月12日訊(記者薛志偉)品茗茶、賞南音、體驗提線木偶……9月12日,華僑大學港澳臺僑新生與福建省青聯委員中秋聯誼活動在福建泉州舉行。圍繞公益事業、非遺文化等主題,青聯委員與港澳臺僑新生進行了交流。
  • 華僑大學與中國銀行總行在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9月8日,在華僑大學60周年校慶即將到來之際,華僑大學與中國銀行總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北京中國銀行總行大廈舉行。中央統戰部副部長譚天星,中國銀行董事長劉連舸、行長王江,華僑大學黨委書記徐西鵬等出席並見證籤約儀式。
  • 「暨南大學奧園教育基金」成立 探索教育公益新模式
    9月23日,「暨南大學奧園教育發展基金」成立儀式暨教育公益論壇在暨南大學召開。「暨南大學奧園教育發展基金」專項成立了「梓文勵志獎學金」。  暨南大學校長宋獻中表示,「暨南大學奧園教育發展基金」的成立,既立足當下,又惠及長遠,對改善學校辦學、探索人才培養機制以及激勵學子求學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奧園集團董事會主席郭梓文表示,中國奧園將持續推動暨南大學校際交換和訪學項目、博士後人才創新發展、獎學獎教、學科建設與生命科學技術科研成果轉化等。
  • 湖南大學以生涯發展教育為主線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湖南大學以生涯發展教育為主線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2008-04-18   為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促進大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湖南大學堅持以生涯發展教育為主線
  • 華僑大學2019年「承志」境外新生訓練營落幕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8日訊(記者 侯智 通訊員 劉姣 冼欣庭)9月13日,華僑大學2019年「承志」境外新生訓練營暨《中國傳統文化專題》課程落下帷幕。為期11天的課程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寓文化體驗為一體,將不同學院不同專業的境外新生混合成班,旨在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幫助廣大境外新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增進團隊合作意識,儘快適應大學生活。 據了解,「承志」境外新生訓練營涵蓋了多種多樣的中華傳統文化課程。
  • 華僑大學40餘名港澳臺僑新生相聚共迎中秋
    幾名學生在現場學習南音打擊樂器 張為健 攝東南網9月12日訊(本網記者 傅心玫)12日,泉州團市委聯合華僑大學開展華僑、港澳臺學生與在閩全國青聯委員、省青聯委員中秋聯誼交流活動,43名華僑大學港澳臺、華僑大一新生參加本次活動。
  • 華僑大學在校境外新生體驗海絲風採
    日前,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僑聯聯合華僑大學旅遊學院,開展「一帶一路」沿線境外新生泉城尋根之旅研學考察活動。活動以「僑旅一家親,海絲情義濃」為主題,主辦方帶領60名華僑大學在校境外新生,參觀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豐澤區創新創業示範基地「領袖天地」,遊覽泉州南少林寺、晉江五店市等泉州優秀傳統文化展示點。在此次研學中,同學們參觀了「泉州人在南洋」展覽。
  • 「暨南大學奧園教育基金」正式成立 探索教育公益新模式
    「梓文勵志獎學金」揭牌儀式  設計教育發展基金 探索人才培養新機制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作為暨南大學校董、傑出校友,郭梓文更是心系杏壇,情牽暨南,為學校長遠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奧園先後多次向暨南大學捐贈善款,持續支持學校建設、教育事業的高質量、高水平發展,迄今已累計捐贈逾 3200萬元。  此次成立的「暨南大學奧園教育發展基金」,擁有獎勵金最高、覆蓋面最廣、管理最規範、影響力最深遠等「四個最」標籤,助力暨南學子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 華僑大學接受泉州華光職業學院整體捐贈
    華僑大學接受泉州華光職業學院整體捐贈  閩南網6月26日訊 6月26日下午三點,華僑大學接受泉州華光職業學院整體捐贈新聞發布會在華僑大學陳嘉庚紀念堂二樓會議室舉行華僑大學校長賈益民、副校長吳季懷,泉州華光職業學院董事長吳其萃出席發布會。泉州市臺商投資區黨工委書記吳漢宗、泉州市教育局副局長孫銀聰應邀參加了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上,泉州華光職業學院董事長吳其萃宣布,將華光職業學院整體捐贈給華僑大學。華僑大學校長賈益民代表學校同意接受泉州華光職業學院的整體捐贈。
  • 中國銀行與華僑大學在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9月8日,中國銀行與華僑大學在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中行董事長劉連舸、行長王江、副行長林景臻,中央統戰部副部長譚天星,華僑大學黨委書記徐西鵬、校長吳劍平出席籤約儀式。  劉連舸對中央統戰部、華僑大學多年來的支持和信任表示感謝,對華僑大學建校近6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熱烈祝賀。
  • 廣西華僑農場負責人組團調研 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
    廣西華僑農場負責人組團調研 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
  • 三本大學排行榜: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三本院校)
    三本大學排行榜: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三本院校) 2013-07-03 13:42 來源: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 作者:
  • 華僑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順利召開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大會和研...
    【MBA中國網訊】華僑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順利召開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大會和研會推介會為使新生儘快適應研究生生活,熟悉校園環境及學生管理制度,2019年9月1日,華僑大學材料學院在 E5
  • 東華大學積極探索「網際網路+徵兵宣傳」新模式
    東華大學將大學生進入軍營歷練作為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積極探索「網際網路+徵兵宣傳」新模式,齊心協力做好大學生徵兵工作。創新宣傳形式。依託網際網路平臺,發起「來吧,我們不一樣」等特色活動,直播「軍裝換裝」過程,用「軍裝」承載的軍旅文化,向大學生傳遞參軍入伍正能量。
  • 中國大學MOOC上線教師慕課 探索在線教育新模式
    像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的汪瓊教授在中國大學MOOC開設的《教你如何做MOOC》課程,通過6個單元的學習,專注為教師提供MOOC課程的教學設計理論、策略和方法。  除了汪瓊老師之外,教師教學MOOC專題還邀請到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尚俊傑、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沈書生、華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教授焦建利、西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院教授張筱蘭、浙江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劉徽、北京教育學院副教授紀方等教學研究領域的專家共同參與本次專題的建設,全力探索在線教育新模式,提升一線教師的教學能力。
  • 華僑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
    華僑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9月21日分別在泉州校區和廈門校區室外舉行。因疫情防控需要,800多名在境外的新同學以及親友們無法到現場參加開學典禮。學校通過新浪微博進行全程視頻直播開學典禮,讓他們在「雲端」共同參與和見證這一重要人生時刻。
  • 廈門大學+集美學村+誠毅科技館「勵志探索文化科技」主題研學二日營
    通過對集美學村、華僑紀念館的參觀,了解華僑的創業史,體會嘉庚精神,激發愛國之情。行程安排13:00-13:30  誠毅科技探索中心門口集合籤到,檢票進園;中國航天科普體驗基地,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廈門市科普教育基地。航天英雄楊利偉親臨指導並為「天宮一號」展項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