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呼籲重啟對華關係:「要擺脫我們給自己製造的困境」

2020-12-22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2月6日報導《澳大利亞人報》網站12月5日發表了題為《總理,您知道自己在中國問題上正在做什麼嗎?》的文章,作者為卡特裡娜·格蕾絲·凱利。文章稱,美國的關稅歷史和公開記錄顯示,是川普挑起了與中國的這場混戰。我們也許是不知不覺中被卷了進來。不過,川普即將離任,而我們的處境是:緊張觀望,想知道下一個垮掉的將是哪個行業。

今年是困難的一年,先是部分地區出現了嚴重乾旱。野火肆虐,隨後暴發大流行,還有災難性的封鎖措施。現在,隨著情況不斷好轉,大家急於恢復正常狀態,我們面臨與最大貿易夥伴的緊張關係不斷升級以及收入出現災難性減少的風險。我們不需要與中國打一場貿易戰,就像我們不需要在頭上鑿個洞一樣。

文章稱,您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這是業界領袖想問斯科特·莫裡森及其團隊的問題。我們的政治領導人顯然不稱職,總理本周對一張令人不快的圖片作出的憤怒回應給人以軟弱的印象。

我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出口收入來自對中國的銷售。西澳大利亞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模擬了澳中產品貿易關閉95%的影響。研究顯示,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因此下降6%,我們實際可支配收入的損失是14%。與此同時,中國的GDP和實際可支配收入分別只會損失0.5%和2.4%。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牛肉、煤炭、大麥、銅、海鮮、糖和木材生產商受到了災難性懲罰。有觀點認為,中國在澳學生的學業可能會受到影響,我們的葡萄酒行業也遭到了嚴重破壞。

文章還稱,如果有必要重啟我們與中國的經濟關係,通常說來,澳大利亞人會欣然同意。不過,這是一項重大任務,代價將是高昂的。莫裡森必須證明,他能做的不僅僅是把事情搞得一團糟。

另據澳大利亞「珍珠與刺激」網站11月27日發表的澳大利亞前外長加雷思·埃文斯的題為《澳大利亞與中國:擺脫困境》的文章稱,要想擺脫我們在對華關係問題上給自己製造的困境,對澳大利亞政治領導人來說,智慧的起點是認識到我們既要「與中國和睦相處,又要勇敢面對中國」。

我們在經濟上對中國的嚴重依賴讓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和睦相處。但是,對於北京的行為也存在多種合理關切,需要作出堅定而明確的回應。

文章稱,那麼,走出當前困境的正確策略何在?在我看來,它有五個要素。

首先要停止製造困境。不要讓中國大使館最近給我們列出的不滿清單增加更多內容。

第二是緩和我們的官方措辭。要記住,當我們對中國的行為提出合理批評時,在外交領域,言語就是子彈。

第三,當我們對與中國有關的任何問題採取負面立場時,領導人應該絕對清楚地表明,這是獨立的國家判斷,不是轉過頭去尋求帝國主子的指點。

第四,我們需要承認中國一些國際抱負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它最近的許多行為完全是一個經濟上迅速崛起、嚴重依賴貿易的地區超級大國預料之中的行為,這個超級大國在遭受一個多世紀的屈辱之後想要重新騰飛並且重現歷史上的輝煌,不應該將這視為軍事侵略的前兆。

文章還稱,最後,我們應該努力尋找真正具有共同點的議題。在氣候、核武器、維和、反恐、軍控以及應對大流行等領域,北京發揮了比人們普遍認識到的更相關、更具建設性和潛在合作性的作用。

如果美中緊張關係有所緩解,如果我們的領導人不「出頭」,並且自身行為也比本屆政府的常態稍稍成熟一點,那麼明年肯定有可能恢復大致正常的狀態,我對此非常樂觀。

相關焦點

  • 澳媒終於說了大實話,與中國關係緊張是澳大利亞自己製造的困境
    這次,澳媒終於說了大實話,與中國關係緊張是澳大利亞自己製造的困境。更讓莫裡森沒想到的是,原以為會伸出援手的英法美等國,如今成了搶佔澳大利亞在華市場份額的最大競爭者。近日,澳大利亞人報發表了一篇題為《總理,您知道自己在中國問題上正在做什麼嗎》的文章,表示澳大利亞主動卷進了川普挑起的「貿易混戰」,導致澳大利亞和中國的關係緊張,現在川普要下臺了,澳大利亞卻只能焦慮的觀望,擔心下一個垮掉的將是哪個行業。
  • 澳政客叫囂以牙還牙,呼籲民眾抵制中國商品,胡錫進:紙貓一個
    澳政客稱要還以顏色,呼籲抵制中國商品其實我國對澳大利亞所採取的反傾銷措施是合理且合法的,而且我國在2019年就已經對葡萄酒開始了反傾銷調查,明顯是正當的商業行為,卻被澳大利亞媒體解讀為對澳洲的蓄意報復。加上總理莫裡森一直在發表反華言論,澳大利亞一黨派領袖呼籲澳洲民眾應該在聖誕節抵制中國商品,改用澳大利亞本土商品。
  • 如何處理對華關係?莫裡森需審慎作答
    的文章指出,與中國在貿易往來上交惡,將對澳大利亞各行業造成嚴重損失,呼籲重啟對華關係,要「擺脫我們給自己製造的困境」。 文章發布之後,曾多次發表反華言論的澳參議院工黨領袖兼反對黨領袖、影子內閣外交部長黃英賢,一反常態批評起了莫裡森,稱其舉動使本就緊張的中澳關係「雪上加霜」,敦促莫裡森在和中國「抬槓」之前,要三思後行。
  • 【中國網評】如何處理對華關係?莫裡森需審慎作答
    12月5日,《澳大利亞人報》發表題為《總理,你知道自己在對中國做什麼嗎?》的文章指出,與中國在貿易往來上交惡,將對澳大利亞各行業造成嚴重損失,呼籲重啟對華關係,要「擺脫我們給自己製造的困境」;一天之後,曾多次發表反華言論的澳參議院工黨領袖兼反對黨領袖、影子內閣外交部長黃英賢,一反常態批評起了莫裡森,稱其舉動使本就緊張的中澳關係「雪上加霜」,敦促莫裡森在和中國「抬槓」之前,要三思後行。
  • 澳洲2大行業損失或達3000億,澳媒看清現實,期待中澳關係拐點到來
    在中澳關係不和和疫情反彈的加持下,澳大利亞在失去大量中國留學生的同時,也失去了中國遊客的青睞,這對澳大利亞的產業經濟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澳大利亞媒體開始認清事實並呼籲兩國關係拐點的到來。
  • 澳媒:總理,您知道自己在中國問題上正在做什麼嗎
    《澳大利亞人報》網站12月5日發表了題為《總理,您知道自己在中國問題上正在做什麼嗎?》的文章,作者為卡特裡娜·格蕾絲·凱利。文章稱,美國的關稅歷史和公開記錄顯示,是川普挑起了與中國的這場混戰。我們也許是不知不覺中被卷了進來。
  • 澳媒:中國若這樣做我們將束手無策
    澳媒:中國若這樣做我們將束手無策 2020-05-12 1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澳關係持續惡化,澳輿論呼籲要搞好關係:否則將「一代活得不如一...
    中澳關係持續惡化令澳國內的一些商界和學界人士憂心忡忡。他們呼籲澳政府搞好與中國的關係,避免陷入經濟衰退,否則將「一代活得不如一代」。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據澳大利亞《新日報》12日報導,澳大利亞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主席大衛·託馬斯當天在採訪中表示,澳企對澳中日益升級的緊張關係感到憂心忡忡,「他們當然感到擔憂,但眼下主要是噪音,」他對該媒體表示,「澳經濟如果想『迅速恢復』並避免長期痛苦衰退,我們需要與我們的最大貿易夥伴友好相處。中國是本地區的龍頭。
  • 澳媒梳理中澳貿易關係發現:中國市場無法替代
    為題發文梳理中澳貿易關係,並得出這樣的結論: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對葡萄酒和龍蝦有巨大需求的國家,中國留學生資源也是其他地區無法代替的。澳媒報導稱,由於中澳尚未找到解決方案,許多受影響的澳大利亞出口商正尋找其他可替代市場。澳大利亞貿易部統計數據顯示,日本是僅次於中國的澳大利亞第二大出口市場,約佔澳商品和服務出口的13.1%。
  • 澳《外交關係...
    華輿訊 據澳洲網報導 據《先驅太陽報》報導稱澳洲國會通過《外交關係法》維州籤訂的「一帶一路」倡議很可能成為首批被取消的協議之一維州州長、財長喊話有必要重啟澳中關係澳媒稱這兩項新的立法或將在推圖事件之後引發澳中之間的新一輪緊張01《外交關係法》正式通過!
  • 澳政府對華政策面臨大考:撕毀還是保留合作協議,惡化還是改善關係?
    【環球時報記者 王未來 陳欣 甄翔】澳大利亞聯邦議會8日下午通過《外交關係法案》,賦予聯邦政府阻止或推翻州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大學與外國籤署協議的權力。這被視作莫裡森政府遏制外國影響力的最新努力。用澳媒的話說,這一法案直指許多與中國有關的協議,並不是什麼秘密。首當其衝的,可能是維多利亞州與中方籤署的「一帶一路」相關合作協議。
  • 澳媒算了一筆帳:莫裡森只有一條路走
    近期,澳總理莫裡森因一幅漫畫,蠻橫指責中國,並要中方道歉的舉動,令中澳關係雪上加霜。為了轉移澳國內和國際社會的視線,來給澳軍特種部隊遮羞,莫裡森不惜以中澳關係為「賭注」,在澳國內激起了巨大的漣漪。中青網12月7日報導,澳在野黨工黨領袖黃英賢在當地時間12月6日,猛烈抨擊莫裡森,警告其作為澳總理,應該在對華交往上時刻「調整校正」自己的應對方式。就在11月30日,黃英賢還大放厥詞,稱中方批評澳軍的行為「極具煽動性,應該被『譴責』」。她還刻意淡化澳軍所犯罪行,強調「澳士兵『理應受到尊重』」。
  • 澳媒緊急喊話莫裡森,別再與中國作對
    此外,澳大利亞國內一些政客為謀求政治利益,污衊中國對澳搞所謂的「幹預滲透」,對中澳兩國的正常交往與合作政治化、汙名化,並無端設限。這些做法在損害兩國互信,毒化兩國關係氛圍的同時,也破壞了兩國的務實合作。
  • 澳媒:澳大利亞是「那隻下場很慘的雞」
    澳媒:澳大利亞是「那隻下場很慘的雞」 2020-12-12 1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澳對華挑釁付出慘重代價後,俄媒總結真是一針見血
    而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川普在職時期一手建立的「反華遊戲」中的盟友,其中以「五眼聯盟」和「四國聯盟」為主,這幾個國家在川普卸任之後,與美國的關係都或將發生微妙的變化。而這其中目前為止結局最慘的,莫過於兩個聯盟都加入了的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在川普頒發一系列針對中國的政策後,馬上積極響應,並將中澳貿易關係置於冰點,絲毫不考慮後果如何。
  • 澳媒發現不對勁:對中國公開強硬,澳成了下場很慘的雞,暴露無能
    隨著中澳關係的持續惡化,澳大利亞正在自食惡果,迅速失去龐大的中國市場。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箴言又在澳大利亞身上應驗了。目前澳大利亞的西方盟友們,表面上頻頻作秀「援澳」,實際上卻在謀劃著儘快填補澳大利亞在中國留下的市場空白。
  • 澳前外長:澳過分扮演美國「副警長」角色,跟風傷害中國
    近期,澳大利亞國際事務研究所、洛伊研究所等智庫網站刊登多篇文章認為,面對複雜國際環境,澳大利亞迫切需要提升外交能力,以應對地區衝突、地緣局勢緊張等複雜態勢,部分專家認為澳應保持冷靜,妥善處理對華關係。文章認為,當前在外交資金短缺,援助和發展撥款減少的情況下,澳「外交困境」或將進一步加深。文章據此稱,澳有必要加強在外交支出、人才培養、對外援助等方面的投入,重組外交貿易部的職能與結構。
  • 澳男在華涉毒被判死刑!澳外交部出面反對!中國預警打擊澳洲痛...
    中新社·華輿訊 據澳洲網報導 就在昨晚多家主流澳媒同時報導:一名澳人在中國因運毒被判處死刑!對於這次的死刑決定,澳媒News還給出了令人隱晦的猜測...報導中指出,死刑決定或許與兩國之間緊張的外交關係有關,並給出了之前兩名加拿大人在中國被判死刑的例子,而在那個期間正是加拿大和中國關係惡化的時候。
  • 澳媒:澳大利亞應努力重建和穩定對華關係
    《澳大利亞人報》11月21日文章,原題:澳中關係需重建信任將中國當成我們的敵人,不符合澳大利亞國家利益。中國決定對澳進行比對其他國家更嚴厲的懲罰,也不符合澳大利亞國家利益。目前情況持續下去,將影響到澳大利亞的貿易、繁榮、安全和地區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