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中國若這樣做我們將束手無策

2020-12-16 澎湃新聞

澳媒:中國若這樣做我們將束手無策

2020-05-12 1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

本文系澳大利亞「對話」網5月11日文章,原題:中國很可能拒絕接收我們的大麥,我們或將束手無策

澳大利亞出人預料地呼籲在華開展對新冠病毒起源的調查,此舉引發來自中國與日俱增的報復威脅。中方警告,澳的立場或將激起中國消費者抵制。眼下中國正威脅對澳大麥出口加徵關稅,將包括最高達73.6%的「傾銷差價」和最高達6.9%的「補貼差價」。總加徵幅度可高達80.5%,這將無異於禁止澳對華出口大麥。

不僅是大麥。(澳方)一系列被視為反華的決定和反應,已將兩國關係推向歷史新低邊緣。近來例子包括澳因擔心中國影響力而將華為排除在5G網絡之外、即便疫情已蔓延到其他國家後仍把中國單拎出來實施旅行限制等。中國有充足理由針對澳大麥採取措施。中國是澳大麥出口的最大市場,2015至2018年,年均進口460萬噸澳大麥,價值13億澳元,佔澳大麥出口量的70%以上。加徵關稅將對澳大麥生產商造成嚴重衝擊,並對澳政府施加沉重政治壓力。與此同時,中國可選擇其他大麥供應國。

而且,與澳貿易部長的聲明恰恰相反,中國關稅並非缺乏法理依據。2018年11月,中國商務部就決定對原產於澳的進口大麥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澳方也常採取反傾銷措施針對中國。

在澳醉心於對中國鋼鐵等產品使用反傾銷措施等因素促使下,中國在疫情前就已展開相關調查,目前時機令該調查成為有用途徑,推動澳改變當前及未來的反華立場。媒體報導稱,自中國啟動調查以來,中國客戶就對購買澳大麥「變得非常謹慎」。真正加徵關稅將令澳蒙受更大損失。

澳能向中國調查發起挑戰的唯一合法途徑,是將此提交給世貿組織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但該機制已因美國拒絕任命上訴法官而接近停滯,且任何案件需多年時間審理且未必確保獲勝。最佳出路何在?澳需採取措施緩和對華緊張並加強雙邊經貿關係。有充足證據表明中國仍將是澳不可替代的顧客,這意味著與中國「脫鉤」既不可能亦不明智。澳須確保其未來決策不基於對華偏見。除了不再直接拒絕中國的有關投資,澳還應重新評估其5G網絡立場,以確保像英國和歐盟那樣僅關注與5G設備有關的風險,而非緊盯供應商的國籍。此類舉動將發出一種強烈的政治意願信號以修復雙邊關係。

作者Weihuan Zhou,丁雨晴譯

了解《環球時報》的三觀

原標題:《澳媒:中國若這樣做我們將束手無策》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龍蝦在中國遭遇清關延遲,澳媒炒作:將是下一個打擊目標
    據澳媒《雪梨先驅晨報》當地時間11月1日報導聲稱,目前有成噸的活澳大利亞龍蝦正滯留在中國機場,面臨來自中國海關的清關延遲問題,許多出口商擔心他們的龍蝦在變質前無法運抵餐館和商店。 由於澳方此前曾提出所謂的「新冠疫情獨立調查」和插手香港事務,導致中澳關係持續滑坡。這家澳媒如今更是炒作,龍蝦或成為中國針對澳大利亞的「下一個貿易打擊目標」。
  • 中國籤署10億噸訂單,澳媒:沒有我們名字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合作尤為重要,當然我國也清楚認識到這一件事情,非常重視與我們進行合作的國家。但是有些國家往往是與我們想法不同的,明明可以互利共贏,他們卻非要將這和諧的局面給打破,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如此,澳大利亞徹底「沒」戲?中國籤署10億噸訂單,澳媒:沒有我們名字。
  • 中澳貿易衝突 澳媒:中國現在可匹敵美國 憑什麼被澳說三道四 換作...
    原標題:澳媒:北京憑什麼不生我們的氣澳大利亞廣播公司11月22日報導,原題:從澳大利亞對華貿易衝突看北京的力量意味著什麼 中國共產黨創造了經濟奇蹟,30年來,把一個貧窮國家變成經濟強國,數億人脫貧。共產黨問:為什麼要被澳大利亞這樣一個繁榮離不開中國的國家說三道四?中國是澳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經濟實力以及對我們資源的需求,支撐了澳大利亞30年不間斷的經濟增長。當坎培拉事先未與中方溝通卻要求對新冠病毒起源進行調查時,北京憑什麼不會生氣?中方當然要報復。當澳宣布與日本籤署新軍事協議時,北京感到被侮辱。
  • 澳媒嘲諷:沒澳煤炭,中國要斷電!事實公布,很打臉...澳木材行業:沒...
    澳媒嘲中國供電出現問題被打臉    圖源:ABC news  此前,澳媒曾報導稱,中國多個地區已經出現電力短缺的情況,  澳媒還報導稱,湖南和浙江居民已經收到通知,規定「有序用電」,以及其他的一些電力限制
  • 澳媒梳理中澳貿易關係發現:中國市場無法替代
    為題發文梳理中澳貿易關係,並得出這樣的結論: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對葡萄酒和龍蝦有巨大需求的國家,中國留學生資源也是其他地區無法代替的。澳媒報導稱,由於中澳尚未找到解決方案,許多受影響的澳大利亞出口商正尋找其他可替代市場。澳大利亞貿易部統計數據顯示,日本是僅次於中國的澳大利亞第二大出口市場,約佔澳商品和服務出口的13.1%。
  • 澳媒發現不對勁:對中國公開強硬,澳成了下場很慘的雞,暴露無能
    隨著中澳關係的持續惡化,澳大利亞正在自食惡果,迅速失去龐大的中國市場。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箴言又在澳大利亞身上應驗了。目前澳大利亞的西方盟友們,表面上頻頻作秀「援澳」,實際上卻在謀劃著儘快填補澳大利亞在中國留下的市場空白。
  • 剛剛,澳媒揭露「中國高價澳牛」的醜聞!讓中國無數吃貨大跌眼鏡
    導讀:剛剛,澳媒揭露「中國高價澳牛」的醜聞!讓中國無數吃貨大跌眼鏡序言:在我國賣的最受歡迎的澳洲特產是啥?保健產品?嬰兒奶粉?UGG?都不正確,反而是——澳洲牛肉!但就在今天,澳媒卻揭開了一篇有關我國澳牛的醜事,讓成千上萬中國吃貨瞠目結舌1.「澳洲牛肉」50%是假的?我國,是一個人口數量強國,與此同時又是一個肉類食品進口的強國。
  • 澳總理莫裡森:我們支持中國大力發展經濟,咱們談談吧
    他表示,澳大利亞「支持中國大力發展經濟」,中澳貿易協商還在繼續,所以澳方歡迎與中方官員之間恢復直接對話。「一切磋商都是無條件進行的。」澳媒再次藉機炒作中國媒體一篇報導,直戳澳方痛點早在10月份,有關「中國叫停澳煤炭進口」的消息被多家外媒報導和熱烈討論,同樣引起了澳政府官員的高度關注。
  • 澳大利亞要把中國告到WTO 澳媒潑冷水,澳農叫苦
    圖源:Getty海外網12月17日電 澳大利亞政府16日宣稱要就中國對澳大麥徵收關稅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然而澳媒指出,裁決過程將曠日持久,且可能沒有效果。澳農民也擔心訴訟期間的長期對峙將造成更嚴重的經濟損失。澳大利亞《新日報》15日刊文稱,WTO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對中澳貿易爭端做出裁決。貿易訴訟可能是一個曠日持久的過程,而且可能沒有什麼效果。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羅蘭·拉賈表示,訴訟不會是一蹴而就的解決辦法。中國歷來遵守WTO判決結果,但判決需要很長時間。
  • 中國諷刺漫畫再次觸動西方神經,澳媒辯駁:我們是美國最大盟友
    近期有關中澳關係的新聞中,最火爆的莫過於中國漫畫破防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令後者氣急敗壞到惱羞成怒。而這似乎是中國諷刺漫畫走向國際的起點,最近,《環球時報》又發布了一張構圖頗為有趣的漫畫:牆壁前站著一隻袋鼠,但是當光線照到袋鼠身上再投射到牆壁上的時候,映出的卻是一個鷹頭。寓意很明顯,澳大利亞正在被美國、被白宮所操控。對此,不少澳媒進行了讓人摸不著頭腦的駁斥。
  • 澳媒:被澳大利亞說三道四,「北京憑什麼不生我們的氣」
    世界從未出現過這樣的情況。中國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其崛起一直是和平的,加入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秩序。中國是世貿和世衛組織成員,還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是《巴黎協定》等全球協定籤署國,並參與維和與人道主義行動。 無論從什麼標準看,中國都是一個全球大國。中國現在可匹敵美國。共產黨問:為什麼要被澳大利亞這樣一個繁榮離不開中國的國家說三道四?
  • 澳媒:莫裡森表示澳大利亞不站隊,但為了利益希望中國手下留情
    澳媒報導稱,澳大利亞的總理莫裡森在周一聲稱,選擇陣營對誰來說都沒有好處,世界大國們應當給與夥伴或者盟友多一些利益空間。這次發言被澳媒解讀為:澳大利亞不會去選哪邊進行站隊,也希望中國能夠在貿易這方面手下留情,給他們一個能夠發展的機會。最近澳大利亞與中國雙方的貿易往來,一直處於一個停滯的狀態。
  • 蔡英文拿「中國特工」做文章,澳媒跟著起鬨,這種把戲騙得了誰?
    11月23日,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報導了一則爆炸性新聞:「潛伏香港的中國特工王立強叛逃澳大利亞」!香港一眾黃媒也跟著搖旗吶喊,臺灣的蔡英文迫不及待地蹦出來親自呼應:「中國要影響臺灣這次大選的意圖是非常明顯的,我們每一次的選舉都看到有中國介入的影子,而且越來越明顯、越來越清楚。」這則新聞跨越了千山萬水,連接了三個輿論場。西方反華媒體、香港黃媒、民進黨喉舌,像是商量好一樣,上演了一場輿論狂歡!
  • 澳媒:澳大利亞是「那隻下場很慘的雞」
    澳媒:澳大利亞是「那隻下場很慘的雞」 2020-12-12 1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闢謠】出車禍16歲華裔女學生,根本不是自己逃出學校的,澳媒竟然這樣報導!
    昨天,澳媒不是報導了一篇,關於一位在車禍中喪生的澳洲華裔女Amy Chen嘛。。。然後。。。隨著今天的調查發現。。原來Amy並沒有逃課,並沒有飆車,澳媒寫的全部都是不實報導。。。澳媒體為何如此報導呢?為了博人眼球嗎?《每日電郵》需要嗎?這個理由實在是不值得信服。可能還是因為那份Amy的朋友所寫的信。也就是澳媒中,所引用的。
  • 澳媒:澳大利亞牛肉行業盼與中國恢復貿易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澳媒:澳牛肉行業盼與中國恢復貿易澳大利亞廣播公司12月9日文章,原題:中國對澳牛肉禁令造成數億澳元損失並導致從業者失業 中國對數家屠宰場進口牛肉的禁令,已經給該行業造成數億澳元的損失
  • 5國集體「退群」,拒絕被澳大利亞支配,澳媒:中國將從中得利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澳媒用中國成語提醒莫裡森
    近日,澳媒提醒本國和其他國家記住中國的一句古老成語,「有時你必須殺雞儆猴」。並稱,問題是在這句成諺語裡,對於澳大利亞而言,下場很慘的是那隻雞。澳大利亞《商界新聞》網站12月8日刊發題為《我們應該怎麼與中國打交道?問問我們的鄰國》的文章,對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的對華政策提出質疑:「這是澳大利亞唯一的選擇嗎?這種做法是否過於簡單化?」文章寫道,中方宣布對澳大利亞紅酒加徵最高可達212%的關稅,「此舉有效懲罰了澳大利亞政府公開強硬的對華立場」。
  • 澳媒用中國成語提醒莫裡森
    近日,澳媒提醒本國和其他國家記住中國的一句古老成語,「有時你必須殺雞儆猴」。並稱,問題是在這句成諺語裡,對於澳大利亞而言,下場很慘的是那隻雞。澳大利亞《商界新聞》網站12月8日刊發題為《我們應該怎麼與中國打交道?問問我們的鄰國》的文章,對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的對華政策提出質疑:「這是澳大利亞唯一的選擇嗎?這種做法是否過於簡單化?」文章寫道,中方宣布對澳大利亞紅酒加徵最高可達212%的關稅,「此舉有效懲罰了澳大利亞政府公開強硬的對華立場」。
  • 澳媒終於說了大實話,與中國關係緊張是澳大利亞自己製造的困境
    這次,澳媒終於說了大實話,與中國關係緊張是澳大利亞自己製造的困境。更讓莫裡森沒想到的是,原以為會伸出援手的英法美等國,如今成了搶佔澳大利亞在華市場份額的最大競爭者。近日,澳大利亞人報發表了一篇題為《總理,您知道自己在中國問題上正在做什麼嗎》的文章,表示澳大利亞主動卷進了川普挑起的「貿易混戰」,導致澳大利亞和中國的關係緊張,現在川普要下臺了,澳大利亞卻只能焦慮的觀望,擔心下一個垮掉的將是哪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