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期間,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不少人選擇留在家中過年,廣州市民們對「一日三餐」的食品需求激增。近日,有市民反映商超部分商品、菜品短缺。為了探訪廣東省蔬菜、水果的真實供應情況,1月28日上午,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在華南地區最大的果菜批發集散中心——江南果菜批發市場實地了解到,春節期間,該市場的果菜供應不間斷,交易量高達5000噸/天,供應給大眾市場的蔬菜和水果儲備量充足。
供應商:價格穩定,果品類豐富新鮮
走進位於廣州市白雲區的江南果菜批發市場,在寬闊的開放式空間裡,一排排檔口前停著大貨車,車上整齊地擺滿泡沫箱或籮筐,其中裝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新鮮蔬菜。
9時許,是平日裡批發市場交易繁忙的時段。檔口的賣家張羅著將新鮮的蔬菜展示給來採購的客人,來自雲南的菜心、福建的茄子、海南的辣椒……品類豐富、琳琅滿目。
一位店主李先生告訴記者,這兩天蔬菜的銷量比較大,珠三角各個二級市場都有人來拿貨,然後再運輸到佛山、東莞、珠海等城市的二級市場分銷。由於供應量穩定,價格也相對穩定,較往年春節期間沒有太大的變化。
「我們這裡的幾家蔬菜檔口,一天賣貨量大約有30車,每車20噸,相當於一天銷量超過600噸。」李先生說。
記者在江南市場了解到,儘管時值正月,來自雲南、海南、廣東各地的新鮮蔬菜供應非常充裕,不存在供應緊缺的問題。「這些西芹菜是從珠海運過來的,批發價是一百公斤三百元,供應量非常充足,基本上要多少有多少。」一位店主胡先生告訴記者。
在價格方面,記者從檔口了解到,葉菜類蔬菜的價格有所上漲,而根莖類蔬菜如蘿蔔、土豆的價格則相對比較平穩。部分優質的品種漲幅較為明顯,如雲南菜心的批發價格超過6元/斤,生菜則因「生財」的諧音也備受歡迎,批發價約4元/斤。
不少店家反映,今年春節,江南果菜批發市場的客流量有所下降,但市場的需求仍然旺盛。「今天客人不多,受疫情影響,很多餐飲酒樓生意減少,取消了訂單。現在來拿貨的客人主要是市場上的零售商,以及農貿市場商販。」胡先生說,即便如此,一些受歡迎的品種到晚上均能售罄,每日都有新鮮蔬菜供應。
在批發市場的水果區,柑橘是逢年過節必備的水果之一,但隨著今年市民們走親訪友的需求減少,柑橘類產品出現了滯銷,不少檔口進行減價處理。「往年3元/斤的蘆柑,現在只要2.5元,還賣不出去。」店主說。
熱心市民 「自助」到批發市場採購
記者在江南果菜批發市場發現,前來採購的不僅有零售商,還有自發前往購買蔬菜和水果的廣州市民。家住白雲區的市民文先生就是自駕前往批發果菜的市民之一,他採購的蔬果包括紅蘿蔔、萵筍、生菜、大白菜、捲心菜、玉米等。
他告訴記者,這是他今年春節第二次來批發市場採購了。近日,小區中超市的商品緊缺,不少蔬菜出現了斷貨的情況,他便與鄰居商量,由他前往批發市場,為鄰居們集中採購新鮮蔬菜。
「這樣做的好處,一是減少小鄰裡的老人家下樓的不方便,也減少他們與外人接觸的機會,降低風險;二是我們自助採購食品,也能減輕超市商店的供應壓力。」文先生說,「現在是特殊時期,我們首先要學會自助。」
他建議,市民們買肉菜不要囤過量,批發市場購買蔬菜水果一般每件30斤起,如果自行採購最好與親戚鄰居「拼單」,以免造成浪費。「一般在家裡冰箱放夠兩三天吃的食材就夠了,放太久了食物不新鮮,不利於健康。」
一天5000噸交易量市民可放心在家打邊爐
記者觀察到,前往批發市場採購的人員以及檔口經營人員均戴上了口罩,批發市場的經營環境通風開放。江南果菜批發市場的辦公室主任謝曄表示,目前進入批發市場的人員均要求戴上口罩,在疫情期間將最大程度保障民生供應,保證市場環境與人員健康。
謝曄介紹,春節期間,該市場每天的果菜供應不間斷,24小時都有貨車源源不斷運輸新鮮蔬果。「新鮮的蔬菜一大早從生產基地發貨,預計當天晚上就能送達批發市場,保障每天的供應又快又新鮮。」
「現在部分蔬菜的批發價格比平時稍貴一些,可能是由於現在正處在春節期間,人力、運輸的成本都比平時高一些,屬於時節的正常波動。」謝曄說。
「昨天一天(年初三),批發市場的交易量就高達5000噸。有些市民在超市裡看到貨架上的蔬菜少,可能的原因是,今年春節大家多數市民『宅』家裡,對買菜的需求比較大,囤菜的情況也比較多。另一方面,現在大部分酒家在休假,餐飲業的需求減少了。從總量上來說,供應給大眾市場的蔬菜和水果儲備是足夠的。」謝曄建議,市民們不一定需要扎堆到超市購買蔬果,農貿市場的供應十分充足。「現在每天都有新鮮蔬菜水果源源不斷地運達,供應量以每天10%-20%速度增長。所以,市民們可放心在家打火鍋,廣州有充足的新鮮蔬菜供應。」
統籌:王溪勇 鄭佳欣 吳哲
南方日報記者: 歐志葵 唐子湉
攝影記者:董天健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