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昭和年間那些消失的行當(連載1)

2020-12-11 澎湃新聞
編者按:《消失的行當》描繪了一百一十五種如今已消失,或瀕臨消失的老行當,如鐵匠、桶匠、豆腐匠、燒炭人、雜耍藝人、澡堂搓背人……在那個沒有選擇的時代,工作就是為了吃飯。人們常常說「可惜」,東西壞了就修修再用,絕不簡簡單單換一個。這種樸實的生活中傳遞出濃濃的人情味道。如今,生活越來越便利,我們是否卻因之丟失了珍貴的東西?這些老行當不僅能喚起久遠溫馨的記憶,更可以讓人從中學習專心做一件事的幸福,回味傳統技藝的溫暖初心。本書作者為日本作家澤宮優,主要以努力生存的小人物為創作主題,代表作有《巨人隊捕手》《昭和的工作》《戰國廢城紀行》。

來自老行當的無聲吶喊

首先說一下本書提到的「昭和的行當」的含義。一種是昭和時代常見的庶民從事的職業,但現在已經消失。人力車那些昭和初年就不見蹤影的行當也包含在內。另一種是正在慢慢消失的工作,雖然現在偶爾還能看到,但最繁榮的時期是昭和時代。另外還介紹了作為謀生的職業雖已消失,但作為地區文化活動偶爾還能一見的行當,例如紙芝居屋。

我將這些象徵著昭和時代,或結束於昭和時代,或在昭和時代迎來全盛時期的職業全部包括在內,統稱為「昭和的行當」。

寫作本書之際,我再次認識到,這些老行當已經淹沒在時代的洪流中,要再次發掘出來非常困難。

古往今來,不管哪類工作,即便在某一時代曾經流行過,也會被更加方便的形式取代,之後慢慢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當時的記錄已所剩無幾,曾經見證過的人也日漸減少,那究竟是怎樣的職業,有的連內容都弄不清楚了。昭和的老行當幾乎都面臨這種宿命。不過在如今這個時代,那些早已失去作用的行當也有著屬於它們的不甘吧?如果能聽聽這些無聲的呼喊,想必除了實用價值之外,人們對這些工作還會有其他的認識吧?

的確,這裡所舉的職業,被取代的理由並沒有反駁的餘地。即便有,也只餘抱怨和嘆息。即便如此,那些過去的老行當,還有以此為生的人們無聲的吶喊,就註定要默默地消失嗎?在一心追求合理化,追求快速和便利的過程中,我們或許錯失了一些重要的東西。

即使是當代最尖端的職業,也面臨著像昭和的行當那樣最終消失的命運。如今興盛的職業也終將被更便利更低廉的方式取代。

那些無聲的吶喊到底說了什麼呢?我想請各位讀者自己思考一下。書中講述的這些職業遠比現在的工作更有人情味和溫度。

那不是被操作指南掌控的冷冰冰的關係,而是通過工作來交換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和情感的關係,昭和的老行當是在這種關係的基礎上形成的。這意味著無論是勞動者也好,客人也好,都不是孤獨的。雖然和現在相比,那些職業既不方便,效率也低,但其中有人情在。以人為媒介,工作才得以成立,所以人也會得到重視。不僅重視人的存在,同樣也重視物件的價值。昭和時代的人們經常說「可惜」,珍惜地使用各種東西,用壞了就修修再用,絕不輕易地換一個新的。可以說「可惜」一詞包含著一種支撐昭和時代的精神。

但這種精神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很快就消失了,到了今天,人們變得只重視便利。

經濟高速發展帶走的東西

從「可惜」這個詞又聯想到了「忍耐」。

那個時代不像現在,人們沒有充裕的時間去討論什麼天職或者合適的職業。首先,經濟上捉襟見肘,大家不得不想辦法努力維持生計。謀生是人們幹活的根本出發點。現在工作種類增多了,而在那個沒有選擇的時代,人們工作就是為了吃飯,這樣的出發點顯而易見。他們幾乎沒有餘力思考工作的價值,以及這份職業是否適合自己。即便酬勞不高,工作環境殘酷,人們也不得不忍耐著幹下去。

因為貧窮,也有人鑽法律的空子騙人,做些欺詐和違法的買賣。這在哪個時代都一樣,但追溯那些職業的源頭,也可以看到那個時代特有的悲哀。

日本不久後迎來了始於昭和三十年代後半期的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慢慢地脫去了貧窮的外衣。彩色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等陸續進入普通家庭,商品琳琅滿目。

但隨著城市越來越繁榮,曾經活躍在時代前沿的人們逐漸消失了。這一點在這個時代表現得最為明顯。

河上架起了鐵橋,以前運送客人去對岸的擺渡人去了哪裡?雨傘很便宜就能買到,依靠修傘謀生的那些人又去了哪裡?隨著電視機的普及,總是在傍晚時分逗得孩子們哈哈大笑的紙芝居的老大爺又到哪兒去了呢?

我家旁邊有一家帶停車場的大型便利店。二十年前剛搬到這裡時,附近有水果鋪、豆腐店、酒鋪、文具店、點心鋪等,各種小店鱗次櫛比。隨著大型超市和便利店的登場,這些店鋪都消失了蹤影。生活的確是方便了。但是,那些小店還在的時候,顧客會和店裡的人們聊聊天,進而形成一種地區共同體般的關係,為社區增加活力。如今,便利店的周圍雖然人流密集,整個社區卻靜悄悄的。當然,這種便利店裡沒有人與人的交往,只有簡單的購物行為。

這樣發展下去真的好嗎?每次回顧各種各樣的昭和的老行當,我的腦海裡就會閃過類似的思緒。

一位流浪詩人從事過的工作

我對昭和時代的行當感興趣,是遇到人稱流浪詩人的高木護(昭和二年出生)之後的事情。他出生於熊本縣,和我有著同鄉之誼,我甚至有幸撰寫了他的傳記《流浪與土地及文學》,還在雜誌《AERA》上發表了一篇名為《現代的肖像》的文章,裡面也寫到了高木。從二戰結束後不久,到日本進入經濟高速發展期的昭和三十八年前後,他一直在九州一帶流浪,幹過大約一百二十多種工作。那些職業基本以體力勞動為主,現在都已經消失了,例如濁酒鋪、紙芝居屋、燒炭人、算卦先生、樵夫、砍竹人、碎石工人、礦工、劇場經理、三輪車夫、乞丐、碼頭裝卸工人、小工、澡堂搓背工人、拾荒人、工讀學生、隱坊等。其中也有稱不上生計的工作,不過追循他工作的經歷,可以感受到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們無法言說的人生悲哀。

以高木幹過的那些工作為線索,再根據對他年幼時聽聞的一些職業的調查,匯集成了於二一年出版的《昭和的工作》,書裡我著重描寫那些勞動者的人生。本書可以看作《昭和的工作》的姊妹篇,在前作的基礎上主要聚焦於這些工作的具體內容。書中網羅了廣義上的昭和時代(一部分跨越了明治、大正時代)一百一十五種庶民從事的工作,還添加了詳細的工作內容與酬勞等數據,進行深入描寫。這本書寫作的過程,也是進一步思考那些工作為什麼消失的過程。

同時,本書還有另一位作者—實力派插畫家平野惠理子,通過她的插畫,讀者可以更直觀地了解這些職業。這是本書的一大特點。

關於工作的分類,以現行的《日本標準產業分類》為基準。頁面設計上也趣味十足,請各位好好欣賞。

還請各位讀者聆聽如今已經消失的,或者正在消失的一百一十五種職業無聲的吶喊。如果各位能從中了解昭和時代的側面,得到些許在現代和未來的社會生存的啟示,便是我身為作者的無上光榮。

另外,本書的出版還得到了下列各位人士的大力幫助,再次致以深深的感謝—紀田順一郎、石井孝雄、黑木聖司、麥島勝、高木護、早瀨輝美、佐藤健士,以及熊本市博物館等。另外,還要感謝原書房編輯部相原結城的大力協助。(未完待續)

澤宮優

二一六年二月八日

相關焦點

  • 那些初代日本女神們,第一位是昭和年間的第一美人,古典精緻的美
    那些初代日本女神們,第一位是昭和年間的第一美人,古典精緻的美 第一位:吉永小百合 她被日本媒體稱為昭和年間的第一美人,她是那個時代的唯一寵兒。
  • 北海道消失的車站,與難忘的昭和風景
    塗裝剝裂的火車頭木質的溫暖車站將站臺映成橙色的白熱燈以及沉默寡言卻總是以微笑迎接乘客的站長北海道的鐵道風景,在過去30年間,已經消失了很多。上世紀80年代,日本開始廢棄赤字嚴重的地方鐵道,運營方由國鐵向JR轉移,北海道首當其衝。
  • 日本歷代年號中「昭和」使用時間最長
    (觀察者網訊)日本當地時間11時40分(北京時間10時40分)左右,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召開記者會宣布新年號定為「令和」。日本共同社也梳理了從「大化」到「平成」為止的共247個日本年號,其中「昭和」持續時間最長使用了62年零13天。
  • 東京新宿西口重建,昭和氣息的「深夜食堂」會消失嗎?
    日本長期連載電視劇深夜食堂的老闆 儘管「深夜食堂」這部劇以及原創漫畫是21世紀之後的作品,但是無論是畫風還是影視劇中的攝影風格 03 「昭和氣息」會不會就此消失? 因為這裡的地方小、店面多,所以不得不面臨的就是進出店時都要對擦肩而過的其他食客說聲「ごめんなさい(不好意思)」。
  • 小慄旬《罪之聲》破解日本昭和年間最大懸案
    小慄旬新片要破解日本昭和年間最大懸案】8月19日,懸疑電影《罪之聲》發布了一支全長正式預告。影片由《墊底辣妹》的導演土井裕泰執導,《非自然死亡》的編劇野木亞紀子擔任編劇,小慄旬和星野源主演,松重豐、市川實日子、阿部純子、古館寬治等出演。
  • 昭和六十年間全集出版熱一 再勃興
    不久古田病倒入院,出版社只能再維持-年半 載,代理社長悄悄問策於白井,得到八個字:現代日本文學全集。這套全集自一九五三年刊行,一箭中的,原定五十六卷,擴充為九十九卷,累計印行一千二百萬冊。後來又續編了三十八卷《新選現代日本文學全集》。從此,築摩書房在全集出版上獨樹一幟,贏得「全集出版社」聲譽。昭和六十年間,全集出版熱一 再勃興。
  • 日本北海道之旅——昭和新山(活火山)
    昭和新山 如期名,是日本昭和年間才出現的新山 ,這個地方原本是田,在昭和18年(1943年)因為地震,使原有的地隆起,形成了這座火山 ,就以「昭和新山 」命名。之後的兩年,因為餘震不斷,使得這座山越來越高(目前標高約407米),並於1957年指定為日本國家的特別天然紀念物。
  • 5分鐘了解日本「昭和時代」歷史
    1926年12月25日至1989年1月7日一共64年,但因為始於年底終於年初,嚴格計算的話使用時間為62年又13天,但無論怎麼計算,仍是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昭和中期開始,進入各種復興建設,人民試圖在經濟上與心理上重新站起來,1964年時的東京奧運可說是一劑重大的強心針,各種溫柔與溫暖的故事,在各個角落發生。隨後各行各業漸上軌道、欣欣向榮,在昭和末期時達到最高點,但物極必反,由於經濟活動過於發達,甚至造成了許多投機行為,一度引發「泡沫經濟」,影響日本後來在平成年間的經濟大蕭條時期。
  • 日本盛行錢湯裸體泡澡,這裡還原日本昭和時期錢湯池
    昭和是日本天皇裕仁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時間為1926年12月25日—1989年1月7日。昭和是日本年號中所用時間最長的。圖為日本洞爺湖度假村裡的昭和時期錢湯池門面。日本人為什麼喜歡泡溫泉?當地人解釋:「泡溫泉的時候要脫掉衣服,不用穿著表示自己身份的衣服,變成了『一無所有』的狀態。也就是說,泡溫泉的時候沒有了平常生活中的上下級關係。
  • 昭和前期的日本批評
    也就是說,從日俄戰爭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文學和思想或多或少逃避著國際的緊張,並暴露出了「日本式」的土壤,這本身是處在當時的世界語境中的。我想姑且將「昭和的東西」看作一種轉向。昭和初期十年間,通常是作為無產階級文學及其崩潰、轉向來講述的。真正看到這個意義上的轉向問題或抵抗問題的,毋寧說是昭和十年代。昭和初期重要的「轉向」,可以說是從「大正的東西」的轉向。
  • 日本旅遊攻略:昭和紀念公園,東京西郊的大型公園!
    昭和紀念公園簡介昭和紀念公園(日語:昭和記念公園/Shōwa Kinen Kōen,英語:Showa Memorial Park)位於日本東京都多摩地區的立川市(Tachikawa),乘火車從東京市中心出發只需要30分鐘。
  • 昭和的命,昭和的病|從日本看民族主義失控的後果
    但是,失控的民族主義成為日本膨脹並走上毀滅之路的一個重要因素。昭和時期日本的案例,值得每一個走在大國路上的國家借鑑。 無可否認的是,從明治維新一直到昭和前期(二戰結束),日本的外交政策一直都是擴張性的,而這種擴張型的國家政策不僅給周邊國家帶來了深重的苦難,最終也把日本拖向了毀滅的深淵。當二戰結束時,日本近70年的發展成績幾乎被戰爭徹底抹滅。因此,日本的擴張政策,不論從其自身還是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最終都只帶來了災難。
  • 盤點日本昭和時代公認的四個傾國傾城的神顏
    熟悉日本明星文化的人大概都知道,日本的昭和時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眾星崛起,璀璨生輝。一個又一個的美女橫空出世,點亮了那個時代的娛樂星空。那個時代可沒有開刀整容一說,都是純天然的小姐姐,那是個頂個兒的漂亮。接下來,大糖塊就給大家盤點一下日本昭和時代,四位傾國傾城擁有曠世神顏的小姐姐!(主要是大糖塊心目中的四個位置是這四位,呦呵呵呵呵呵呵)
  • 日本昭和最大懸案 被搬上了大銀幕
    電影改編自塩田武士的同名推理小說,故事圍繞昭和年間最大的未解決事件展開,小慄旬飾演追查案件的記者阿久津英士,星野源飾演經營裁縫店、與該事件有關聯的曾根俊也。《罪之聲》以真實發生的「格力高·森永事件」為原型,雖然是小說,但綿密的取材、嚴謹的推理,都讓讀者大呼:這就是事件的真相吧!
  • 日本票選代表平成時代的周刊少年 Jump,第一要連載到下一個時代
    大家好,我是斯文君最近的十一區可謂是各種神奇的事情都在發生,之前日本預定要是在 2019 年的 4 月末現任明仁天皇退位,然後繼任開始新天皇即位,同時將年號告別平成,迎來下一個新的年號,在 2019 年
  • 日漸消失的老行當|理髮十元,芒市這家老式理髮店即將關門成為回憶
    日漸消失的老行當|理髮十元,芒市這家老式理髮店即將關門成為回憶 2021-01-07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日本新年號定為「令和」 揭秘日本年號那些事
    當地時間2019年4月1日,日本東京,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4月1日上午宣布,「令和」被選為日本新年號。「平成」也有「達成和平」的意思,日本當年選擇它,反映了在國內和國外維繫良好關係的願望。「平成」之前的年號是「昭和」,有「昭示和諧」之意,其間在位的是裕仁天皇,「昭和」時期長達64年,包括二戰和日本的戰後復興。
  • 日本發行的《二十世紀回顧》系列郵票
    (1)1929年:長野群馬縣內的淺間山火山爆發;(2)1929年:日本無產階級文學的代表人物小林多喜二(1903-1933)的《蟹工船》發表,小林多喜二因為其日本共產黨的活動被日本警方逮捕,並被迫害慘死在監獄中;(3)昭和初期,日本服裝受到歐美潮流的影響,女用手提包和男式開襟襯衫流行
  • 熱烈祝賀優聲國際優秀學員史繁熙考入日本昭和音樂大學!
    經過3年的努力學習,於3月被日本最權威的音樂學府,昭和音樂大學錄取 △史繁熙同學演奏身姿 昭和音樂大學 昭和音樂大學(英語:Showa University of Music)位於日本 神奈川縣川崎市麻生區上麻生1-11-1,為日本私立大學
  • 日本TDK、昭和電工擬與中國合資生產稀土磁石合金
    日本TDK、昭和電工擬與中國合資生產稀土磁石合金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TDK、昭和電工擬在中國建廠,合資生產電力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發動機所需的稀土合金。雖然日美歐已就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問題向WTO提起訴訟,但是雙方的爭議預計將長期化。以避免出口數量限制,TDK、昭和電工決定在中國當地生產,確立穩定供應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