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全文共2084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年底了,希望不要再出什麼事了,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在網絡上鋪天蓋地的墜機消息下面,評論最多的便是這類內容。不久前,哈薩克斯坦一架載有100人的客機在阿拉木圖機場附近墜毀,截止目前,已造成15人遇難,但幸運的是,至少有60人倖存。
事故現場(圖片來源:今日俄羅斯)
01
15人遇難 66人受傷
空難最讓人絕望。北京時間12月27日上午,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稱,哈薩克斯坦貝克航空(Bek Air)一架載有100人的飛機在阿拉木圖機場附近墜毀,瞬間成為世界焦點。
最新消息顯示,阿拉木圖市衛生局局長阿比裡達耶夫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阿拉木圖墜機事故遇難人數為15人,66人受傷。俄塔社消息則稱,哈薩克斯坦副總理羅曼·斯克勒則在當天召開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客機墜毀的初步原因是飛行員操作失誤或發生技術故障。據了解,事故發生時客機上共有100人,其中95名乘客,5名機組人員。
哈薩克斯坦內務部表示,目前7名遇難者身份已確定,具體死亡人數和倖存者人數將在緊急救援行動結束後公布。在27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耿爽表示,目前,尚未收到中國公民在此次事故中傷亡的通報。隨後,央視記者向中國駐阿拉木圖總領事館確認,在Bek Air航空墜機飛機上有一名中國籍男性乘客,事故中沒有受傷,總領館已與其聯繫並確認,目前他已離開機場。
根據哈薩克斯坦工業和基礎設施發展部發布的消息,客機於當地時間27日早上7點22分(北京時間9時22分)墜機,這架飛機由阿拉木圖飛往哈薩克斯坦首都努爾蘇丹,據了解,這架飛機於當地時間27日早7點05分起飛,也就是說,飛機起飛不久後便已墜毀。
綜合多家媒體的報導,這架客機從阿拉木圖機場起飛不久後便從雷達上消失,起飛後撞上了機場附近的混凝土圍欄以及一幢2層建築。根據流出的現場照片及視頻,飛機斷成幾節,但殘骸相對集中,也沒有發生燃燒的痕跡。事故發生後,阿拉木圖機場便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一些人在事故中倖存下來,救援工作正立即展開,人員疏散工作也正在進行中,事故原因仍在進一步調查。
「我對今晨阿拉木圖附近墜機事件的遇難者親屬表示深切哀悼,將對傷者提供幫助,已組建由阿斯卡爾·馬明領導的政府委員會,將依法嚴懲所有責任人。」在社交媒體上,哈薩克斯坦總統託卡耶夫如此表示。此外,哈薩克斯坦總統的新聞秘書別裡克·庫爾曼加利表示,因阿拉木圖附近墜機事件,託卡耶夫總統宣布2019年12月28日為全國哀悼日。
02
23歲的福克-100
事故現場 (圖片來源:今日俄羅斯)
如託卡耶夫所言,目前哈薩克斯坦已經成了裡事故調查委員會,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而在事故原因調查結果出來之前,根據哈薩克斯坦內務部的消息,涉事航空公司貝克航空已經被該國政府暫停運營,並等待進一步調查。涉事機型也根據哈薩克斯坦總理馬明的指示,在哈境內被停飛。
綜合消息顯示,失事客機系哈薩克斯坦貝克航空的福克100(Fokker 100)客機。值得注意的是,資料顯示,失事客機註冊號為UP-F1007,機齡已達23.7年。貝克航空成立於1999年,是哈薩克斯坦境內的第二大航企,擁有14條以上的國內航線,共有10架福克100客機,其中機齡最大的福克100客機已達30.1年。
一個可以對比的數據是,哈薩克斯坦第一大航企為阿斯塔納航空公司(AirAstana),而阿斯塔納航空執飛平均機齡僅為8歲。據悉,福克100是荷蘭福克公司在福克-28的基礎上研製的一款噴氣客機,於上世紀80年代末推向市場,有108個座位,屬於中短程客機,失事客機生產於1996年,而這一機型的飛機則於1997年停產。
03
空難悲劇
福克100不是第一次出現問題。2016年3月27日,貝克航空的另一架福克100在努爾蘇丹機場降落時,起落架發生故障,雖然機上116名乘客和5名機組人員沒有受傷,但客機遭受實質性損傷。隨後,哈薩克斯坦交通總檢察院便以「違反運輸安全和航空運營規定」提起刑事訴訟,哈薩克斯坦投資發展部也成立了航空事故調查委員會。
當時,哈薩克斯坦投資發展部民航委員會便向貝克航空發出指令,要求後者對主要起落架、清潔系統和起落架發出設備及組件進行一次性技術檢查,同時向民航委員會和「哈空中航行」空中交通計劃總中心提交相關技術證書。此外,民航委員會還向「哈空中航行」下達命令,在不具備上述技術證書情況下,不得放行福克100。
不管這次空難原因最終指向何處,十幾條生命的逝去都是值得全世界警醒的。這場空難讓人忍不住將之與波音進行聯想,半年內兩起空難346條生命讓737 MAX遭遇全球停飛風波,至今復飛仍舊無望。美國飛航監管當局本月稍早還宣布,禁止波音737 MAX型飛機今年恢復飛航任務。在這之前,波音一度放出消息,預計今年年底737 MAX將復飛。
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停飛壓力之下,波音準備明年1月起暫停737 MAX的生產,緊接著,波音CEO米倫伯格也被迫辭職,CNBC汽車與航空產業評論家Phill LeBeau認為:「這應該是董事會的決定,他是被解僱了。」在他們看來,隨著737 MAX飛機停產和美國聯邦航空局的公開譴責所造成的壓力越來越大,再加上此前波音太空科技發射測試遭遇部分失敗,米倫伯格遭到解僱是「不可避免的」。
而波音的例子也給全球飛機製造商乃至航企提了一個醒,「害命」的後果沒人能夠承擔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