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獸家長、直升機家長、虎爸虎媽已經聽得很多了,但如果你見識了香港幼兒園家長的雞娃熱血。
海澱家長、灣區媽媽、浦東父母怕是都要退讓三分。
目睹了香港幼兒園的推娃盛況後,我內心慌得一批!
01
香港入幼兒園難過高考:還沒出生就要進輪候
先給大家科普下香港幼稚園,香港共有1000多家幼兒園,分為三類:
❶ 非牟利性質的宗教/慈善幼兒園(部分由宗教組織,慈善機構或志願團體開辦的,每年要求利潤<5%,有些還可以免費就讀)
❷ 私立幼兒園(每年要求利潤<10%,有時候政府會支助,這種每年學費在¥1W~10W左右)
❸ 國際幼兒園(外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理念偏西方,學費也是最貴的¥5W~17W)
香港幼稚園並不是按戶口或者居住地分配,而是需要提前至少一年申請。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去年火爆的紀錄片《贏在起跑線》嗎?
其中香港媽媽lrene她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抱著讓孩子自由自在成長的想法,沒有刻意早早去培養孩子的一些技能,導致了兒子到了上學的年紀沒有幼兒園接收!
這下lrene慌神了,她不得不跟上「催促」,逼迫孩子上各種興趣班以爭取能被還有名額的幼兒園錄取。
lrene說有些競爭激烈的名校,一年只收10個孩子,並且還得是1月份生的,所以,要上這些學校,能從A唱到幾不重要,什麼時候受孕,什麼時候出生才是硬條件啊!
「贏在子宮裡」算什麼,能「贏在射精前」,才是頭等重要的事情
吃過一次虧的lrene表示,她一定要讓還在肚子的女兒「贏在子宮裡」。
為了讓小女兒贏在子宮裡,她早早地開始英文胎教,每天對著肚子讀英語,從小灌輸到大。
女兒還未出生,lrene就大著肚子四處奔走,索要了五六十家幼兒園的報名表:
lrene只是很多香港媽媽的縮影。
為了進名校,計劃懷孕或提前剖腹(因為上半年出生的大B通常比較月份小的受歡)只是最基本的操作。
有實力的家庭甚至會提前搬至富人區(提高家庭隱實力)、信教(很多名校都是教會學校)....這些都見怪不怪。
02
名校門檻高到嚇人
申請十幾所學校,只有1、2家錄取
為了給孩子挑到好的幼稚園,家長們都擠破了頭。
一張報名申請表,就得提前一天來排隊,甚至還得全家出動,輪流排隊。
來自深圳的陸女士表示,有一次為了拿上水區一家幼兒園的報名表,整整排了5個小時的隊。
還有家長為了讓小孩進幼兒園讀書,不惜進學校當校工。
甚至為了幼兒園的一個面試機會,斥巨資砸50萬港元申請費:
而香港幼兒園的面試,也沒有想像中的簡單。
香港幼兒園主要通過面試錄取新生,面試分為口試和觀察兩個部分。
學校主要通過簡單口語對話、遊戲等形式考驗孩子的生活常識、基本自理能力。
一位內地的媽媽說,在面試過程中,因為自己的兒子比較調皮,不服從老師指令,外加總是試圖搶奪其他小朋友手中的玩具,被面試老師認為還沒做好上幼兒園的準備,無情地刷了下去。
所以,在香港申請幼兒園,不求最多只求更多。
拿下十幾家幼兒園面試機會是基本,為了保障,有些家長甚至拿下二十多家家幼兒園面試。
而幼兒園面試早已形如社畜申請工作「全面撒網、看運氣中獎」的模式,一次讓孩子面試6~10家幼兒園,哪家給offer去哪裡。
除了面試孩子,家長也是面試對象。
據說家長面試時的著裝也有講究,「攻略」上說爸爸要穿得像隨時準備上班的專業人士,媽媽要穿得讓人一看,顯得家裡既不缺錢,自己又有能力而且還不用出去工作。
這樣比較容易被選上。
但如果想要得到名校(例如:基督堂和寶山幼兒園)的面試機會,那簡直比考清華北大還要難。
英雄還是要論出身的,這類學校一般都是為香港政商、明星、富豪們準備的。
普通人家想都不要想,名校的家長都是正兒八經的非富即貴。
03
進了幼稚園還有一場「惡戰」
別以為挖空心思進了心儀的幼兒園,父母就能一下放輕鬆。
真正的「惡戰」還在後面。
香港幼升小除了按學區參與公立學校派位外,其餘的學校基本靠面試,跟我們求職一樣,一份光鮮的簡歷可以錦上添花。
比如,有位香港小朋友五歲半就考取了北京大學頒發的普通話證書。
套路在哪而都一樣,無外乎是參加一堆考級,遞上一摞證書。所以課外補習在香港也是家常便飯,更早在幼兒園時就開始了。
孩子們都會拼什麼呢?還是拿英語來說吧。
劍橋少兒英語共分為三個級別,分別是Starters、Movers和Flyers。
據一位香港本地媽媽形容,在申請小學時幾乎人手一份Starters證書,所以她兒子在4歲多就考了Movers,之前香港規定滿五歲才能參加考試,但這樣一來,就趕不及在申請小學時用上,於是便有幼兒園組團帶孩子一起去深圳參加考試。
論雞娃的熱血,恐怕灣區媽媽、浦東媽媽、海澱媽媽都要甘拜下風。
除了英語,各種高大上的興趣班,更是令人瞠目結舌。
在香港一檔節目《沒有起跑線》裡,幼兒園五歲的孩子竟然要學編程課,拿著電路板讓小孩子連接。
芭蕾、畫畫、編程、豎琴、騎馬等等,你能想到的興趣班都有可能是個不到5歲小朋友正在上的課。
據說每位香港幼稚園小朋友平均學3.5個興趣班。
可以說:
從孩子出生到擇校,香港媽媽們就像是打響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戰役。
備孕時,要按照「正確的月份」備孕,以免生出來一個「錯誤的孩子」。
懷孕後,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環境,物色學區房需要填寫資料、面試重重考驗。
接著,為了進入最好的幼兒園,媽媽們需要提前一年排隊加面試。
不止如此,等待她們的是孩子漫長的成長過程:
兩歲,孩子要上各種興趣班,學習音樂課程;
三歲,需要請家教,應對幼兒園嚴格的入學考和面試;
四歲,需要去上各種興趣班(騎馬、畫畫、鋼琴...樣樣不落下),參加各種競賽,(奧數、英語、編程);
...........
只想長嘆一聲!當個港寶真的好累啊!
【擇校精英說】匯集北上廣深杭等一二線城市500+多所知名國際學校信息,致力為精英父母提供一站式升學、備考、擇校服務
關注我,與精英父母一起,在擇校路上披荊斬棘,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