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了香港幼兒園的推娃盛況,我內心慌得一批

2020-10-31 擇校精英說

怪獸家長、直升機家長、虎爸虎媽已經聽得很多了,但如果你見識了香港幼兒園家長的雞娃熱血。


海澱家長、灣區媽媽、浦東父母怕是都要退讓三分。


目睹了香港幼兒園的推娃盛況後,我內心慌得一批!


01

香港入幼兒園難過高考:還沒出生就要進輪候


先給大家科普下香港幼稚園,香港共有1000多家幼兒園,分為三類:


非牟利性質的宗教/慈善幼兒園(部分由宗教組織,慈善機構或志願團體開辦的,每年要求利潤<5%,有些還可以免費就讀)

私立幼兒園(每年要求利潤<10%,有時候政府會支助,這種每年學費在¥1W~10W左右)

國際幼兒園(外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理念偏西方,學費也是最貴的¥5W~17W)



香港幼稚園並不是按戶口或者居住地分配,而是需要提前至少一年申請。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去年火爆的紀錄片《贏在起跑線》嗎?


其中香港媽媽lrene她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抱著讓孩子自由自在成長的想法,沒有刻意早早去培養孩子的一些技能,導致了兒子到了上學的年紀沒有幼兒園接收!



這下lrene慌神了,她不得不跟上「催促」,逼迫孩子上各種興趣班以爭取能被還有名額的幼兒園錄取。


lrene說有些競爭激烈的名校,一年只收10個孩子,並且還得是1月份生的,所以,要上這些學校,能從A唱到幾不重要,什麼時候受孕,什麼時候出生才是硬條件啊!


「贏在子宮裡」算什麼,能「贏在射精前」,才是頭等重要的事情


吃過一次虧的lrene表示,她一定要讓還在肚子的女兒「贏在子宮裡」。



為了讓小女兒贏在子宮裡,她早早地開始英文胎教,每天對著肚子讀英語,從小灌輸到大。


女兒還未出生,lrene就大著肚子四處奔走,索要了五六十家幼兒園的報名表:



lrene只是很多香港媽媽的縮影。


為了進名校,計劃懷孕或提前剖腹(因為上半年出生的大B通常比較月份小的受歡)只是最基本的操作。


有實力的家庭甚至會提前搬至富人區(提高家庭實力)、信教(很多名校都是教會學校)....這些都見怪不怪。


02

名校門檻高到嚇人

申請十幾所學校,只有1、2家錄取


為了給孩子挑到好的幼稚園,家長們都擠破了頭。


一張報名申請表,就得提前一天來排隊,甚至還得全家出動,輪流排隊。



來自深圳的陸女士表示,有一次為了拿上水區一家幼兒園的報名表,整整排了5個小時的隊。


還有家長為了讓小孩進幼兒園讀書,不惜進學校當校工。



甚至為了幼兒園的一個面試機會,斥巨資砸50萬港元申請費:



而香港幼兒園的面試,也沒有想像中的簡單。


香港幼兒園主要通過面試錄取新生,面試分為口試和觀察兩個部分。


學校主要通過簡單口語對話、遊戲等形式考驗孩子的生活常識、基本自理能力。


一位內地的媽媽說,在面試過程中,因為自己的兒子比較調皮,不服從老師指令,外加總是試圖搶奪其他小朋友手中的玩具,被面試老師認為還沒做好上幼兒園的準備,無情地刷了下去。



所以,在香港申請幼兒園,不求最多只求更多。


拿下十幾家幼兒園面試機會是基本,為了保障,有些家長甚至拿下二十多家家幼兒園面試。



而幼兒園面試早已形如社畜申請工作「全面撒網、看運氣中獎」的模式,一次讓孩子面試6~10家幼兒園,哪家給offer去哪裡。



除了面試孩子,家長也是面試對象。


據說家長面試時的著裝也有講究,「攻略」上說爸爸要穿得像隨時準備上班的專業人士,媽媽要穿得讓人一看,顯得家裡既不缺錢,自己又有能力而且還不用出去工作。


這樣比較容易被選上。


但如果想要得到名校(例如:基督堂和寶山幼兒園)的面試機會,那簡直比考清華北大還要難。


英雄還是要論出身的,這類學校一般都是為香港政商、明星、富豪們準備的。


普通人家想都不要想,名校的家長都是正兒八經的非富即貴。



03

進了幼稚園還有一場「惡戰」


別以為挖空心思進了心儀的幼兒園,父母就能一下放輕鬆。


真正的「惡戰」還在後面。


香港幼升小除了按學區參與公立學校派位外,其餘的學校基本靠面試,跟我們求職一樣,一份光鮮的簡歷可以錦上添花。


比如,有位香港小朋友五歲半就考取了北京大學頒發的普通話證書。



套路在哪而都一樣,無外乎是參加一堆考級,遞上一摞證書。所以課外補習在香港也是家常便飯,更早在幼兒園時就開始了。


孩子們都會拼什麼呢?還是拿英語來說吧。


劍橋少兒英語共分為三個級別,分別是Starters、Movers和Flyers。


據一位香港本地媽媽形容,在申請小學時幾乎人手一份Starters證書,所以她兒子在4歲多就考了Movers,之前香港規定滿五歲才能參加考試,但這樣一來,就趕不及在申請小學時用上,於是便有幼兒園組團帶孩子一起去深圳參加考試。



論雞娃的熱血,恐怕灣區媽媽、浦東媽媽、海澱媽媽都要甘拜下風。


除了英語,各種高大上的興趣班,更是令人瞠目結舌。


在香港一檔節目《沒有起跑線》裡,幼兒園五歲的孩子竟然要學編程課,拿著電路板讓小孩子連接。



芭蕾、畫畫、編程、豎琴、騎馬等等,你能想到的興趣班都有可能是個不到5歲小朋友正在上的課。


據說每位香港幼稚園小朋友平均學3.5個興趣班。



可以說:


從孩子出生到擇校,香港媽媽們就像是打響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戰役。


備孕時,要按照「正確的月份」備孕,以免生出來一個「錯誤的孩子」。


懷孕後,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環境,物色學區房需要填寫資料、面試重重考驗。


接著,為了進入最好的幼兒園,媽媽們需要提前一年排隊加面試。


不止如此,等待她們的是孩子漫長的成長過程:


兩歲,孩子要上各種興趣班,學習音樂課程;


三歲,需要請家教,應對幼兒園嚴格的入學考和面試;


四歲,需要去上各種興趣班(騎馬、畫畫、鋼琴...樣樣不落下),參加各種競賽,(奧數、英語、編程);

...........


只想長嘆一聲!當個港寶真的好累啊!


【擇校精英說】匯集北上廣深杭等一二線城市500+多所知名國際學校信息,致力為精英父母提供一站式升學、備考、擇校服務

關注我,與精英父母一起,在擇校路上披荊斬棘,乘風破浪!

相關焦點

  • 目睹了美國家長推娃的盛況後,我內心現在慌得一批
    看了一個月,眼見著心儀的學區房一套套以光速賣出,老公坐不住了。說,我得親自飛過去看一看。睡了一覺起來,對方的合同竟然還沒發過來。我們有點慌了,趕緊去問對方中介,怎麼個情況了?我們在學區裡租了一套公寓,帶泳池帶露臺,租金也低得匪夷所思,讓人懷疑買房的意義。孩子每天一放學,就跟小區裡的小女孩一起遊泳騎車瘋玩。也是奇怪,讀到二年級了,美國老師還沒有布置任何家庭作業,國內可是從幼兒園大班就要每天抄漢字了。娃就這麼放羊一般,散養了幾個月,轉眼就到了第一次考試之後的家長會。剛考完,我問過娃:考得怎麼樣啊?
  • 目睹國內瘋狂家長後,這位華人爸爸也慌了......
    在上海就有這麼一幫家長,6歲讓孩子讀《哈利波特》,小學沒畢業考劍橋英語,各種興趣班豁出命來學,目睹這種國內瘋狂的家長後,一位華人爸爸也慌了……前段時間,妻子突然動了回國的念頭,「美國真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太無聊,要不,回去吧?」女人的想法總是變來變去,但既然下了最高指示,我就得吭哧吭哧去調研。
  • 推娃進藤校,算成功嗎?
    氣氛時而振奮,時而焦慮,我也頂著她爸快樂教育的反對壓力,加入了雞娃大軍。但我這個雞娃媽一直不那麼堅定,經常在放任和推娃之間搖擺。某天,我問一位媽媽:你說我們一定得把孩子推到藤校麼?那位媽媽堅定的說:你說笑話吧?我舍了五十萬年薪,和雙保姆伺候的生活,夫妻分居,來這裡每年交幾十萬的學費,修車搬水刷牆練成女漢子,不進藤校圖啥?我被一激又熱血沸騰了,回頭給孩子猛灌雞湯:你得好好讀書啊,你讀多少書決定了你的生活方式。咱家保姆小學畢業,她現在天天汗流浹背工作,你卻開著空調看著電視吃西瓜。憑啥?
  • 五本主角裝成大佬的小說,表面看著無敵氣勢強大,內心卻慌得一批
    今天給大家推薦幾本主角裝成大佬的小說,表面看著無敵,內心慌得一批,有笑點也有淚點,給人歡樂也有感動。吾靠做夢當女帝 作者:幻境真人短評:靈氣復甦流小說,主角明蓁本是普普通通的高中女生,父親失蹤意外覺醒做夢就可以獲得超能力,總是外出就能遇到超自然事件,大家都把她看作是超級強者,誰知內心是個嚶嚶怪。為了拯救父親,每天表面裝作是高冷的強者,慫的一批。
  • 中國家庭︱沒有起跑線的港式「推娃」
    寫在前面「推娃」不分國界,不分階層。從美國紐約曼哈頓上東區,到上海某校的家委會;從哈佛耶魯名校招生舞弊案,到舉全村之力培養大學生。精英希望階級再生產,普羅大眾希望向上流動。無國界爸媽共同關注的是,如何給孩子創造條件上好學校?香港不例外。
  • 慌的一批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慌的加強語了解一下
    慌的一批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慌的加強語了解一下時間:2019-08-06 13:48   來源:流行語百科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慌的一批是什麼意思什麼梗?慌的加強語了解一下 慌的一批的來源和意思 慌的一批其實是一個很早以前的流行語了,意思是慌的加強語句,形容非常慌張,但是又帶有一點點搞笑意味,使得本來很慌張的氣氛變得沒那麼緊張了,比如你晚上一個人在野外,很害怕,然後打   原標題:慌的一批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 我的世界:玩家遇見黑客慌得一批 假扮成Him狂打英文嚇唬人
    我的世界:玩家遇見黑客慌得一批 假扮成Him狂打英文嚇唬人 導讀:我的世界:玩家遇見黑客慌得一批 假扮成Him
  • 女朋友的突然來訪,瞬間,我慌的一批
    &本人男,天蠍座目前在北京工作,今天和大家分享下真實經歷了女朋友突然到來男生的內心活動!雖然以前我也這樣玩過,給過她驚喜和「失望」,(拿我玩過的套路還想套路我,小樣看我怎麼反套路)「親愛的你是不是正在去菜市場路上」(之前兩次我也這樣問過女朋友,
  • 金莎對盛況說「愛他」,玩笑中藏著真心話,男方回應暴露內心想法
    畢竟從各方麵條件來說兩人都十分般配,以至於此前金莎拒絕盛況時讓觀眾感到遺憾不已。本來還以為金莎和盛況會就這樣錯過沒有結果了,但沒想到的是盛況又重新回到了節目中與金莎繼續展開約會,這可讓一眾「金礦」CP粉激動得坐不住了,這也意味著他們倆還是有可能的。
  • 考試被安排《生僻字》題目嚇壞中學生 學生:我們現在慌得一批
    考試被安排《生僻字》題目嚇壞中學生 學生:我們現在慌得一批時間:2019-01-21 17:48   來源:天天快報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考試被安排《生僻字》,題目嚇壞中學生,學生:我們現在慌得一批 期末考試都想要一個好的成績吧,可以過一個好年!
  • 香港小孩是咋過的?幼兒園就得吃三種「苦」,大人都累得喘不過氣
    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從我小時候就聽過,大多都是一些補習班的座右銘,但是在香港,這卻是父母們默認的一種育兒口號,在人口高度密集,經濟高度發展的香港,人們更能感受到種種壓力,那麼在父母高度危機意識下出生的香港小孩,他們過得又會是怎樣呢?
  • 推娃工具小分享(二)
    不好意思有一些不是推娃工具,不過也是有用的工具哦分享5:小程序-粵省事前段時間去HK,坐著高鐵去到西九龍過關,猛然發現我的籤注次數竟然是0!於是只得無奈買票坐回福田,再跑出站尋找最近的籤注點,籤完回去等下一班車,浪費了一上午的時間,多花了好多人民幣,最後才終於去了HK。都怪我偷懶沒有查詢自己的籤注狀態。所以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小程序非常有用。
  • 我們推娃這麼費勁,乘風破浪姐姐們為嘛帶娃毫不費力?
    2,遊戲一直在表揚我很棒,我打得很好!3,打遊戲沒有負擔,沒作業,也不用考試,而且沒有爸媽拿著卷子暴跳如雷!其實孩子從出生就是個完美孩子,從幼兒園畢業時我們還都是個百分寶寶,但是一上學,不僅發現娃和人家的孩子拉開了距離,更要命的是你開始發現他滿身的缺點!
  • 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娃,資深幼師「慌得一批」,原來不都是好事
    當孩子到了三歲以後,就需要上幼兒園了,而這個時候很多的家長都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分離焦慮,孩子進入幼兒園的時候會因為和爸爸媽媽的分開而哭泣不止,尤其是有的小朋友早上剛剛送到幼兒園的時候哭得特別兇,這讓家長非常的心疼。
  • 「老師,你當我媽媽好嗎?」幼兒園老師答應了,媽媽慌不慌?
    「老師,你當我媽媽,好嗎?」正在畫畫的悅悅對彭老師說:「行!我當你的老師媽媽。」彭老師爽快地答應了,悅悅高興壞了。悅悅抱著彭老師:「我喜歡你。&34;悅悅「嘻嘻嘻&34;被彭老師這麼一問,悅悅就開始「巴拉,巴拉」地說原因了。
  • 世界盃吐槽:賈努扎伊慌得一批,一腳玩死比利時?牙醫快樂打臉
    世界盃吐槽:賈努扎伊慌得一批,一腳玩死比利時?劉語熙:我認真的說一句:英格蘭贏比利時,巴拿馬贏突尼西亞,日本贏波蘭,塞內加爾平哥倫比亞。」英國踢得bai人品, 下場哥倫比亞踢si他?這是其本屆世界盃唯一的上場機會?賈努扎伊的這一腳 ,讓小日本面對的是7個歐美大漢!日本那小身板兒,盧卡庫的餅得吃成啥樣。再見了!
  • 葡萄牙政壇慌得一批:一名部長新冠檢測呈陽性,兩名部長被隔離
    雖然隨後兩次檢測均呈陰性暫時安全,但一番折騰雖似有驚無險,相信也會令那些曾與總統有過密切接觸的各界人士慌得一批。周四上午,再度傳出勞動、團結和社會保障部長安娜·門德斯·戈迪尼奧(Ana Mendes Godinho)covid-19檢測呈陽性的消息。消息稱,部長呈現輕度症狀,正在居家隔離,其職位已由勞工和職業培訓國秘暫時接替。
  • 育兒經濟學告訴你:瘋狂「推娃」的真相是1%的焦慮,99%的理性
    全世界「推娃」最瘋狂的兩個國家,一個是中國。另一個就是美國了。為什麼會這樣?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世界曾經一度流行寬容式育兒,現在完全行不通了呢?因為育兒環境發生了變化,《愛、金錢和孩子》一書試圖解釋育兒環境是如何影響父母的教養決策的。重點是試圖理解父母行為背後的動機,而非直接給出育兒建議。這本書詳細論證了家庭會如何影響孩子的社會和經濟命運。
  • 香港家長打敗阿聯、新加坡,出人意料啊
    託舉孩子,苦樂參雜其實隨著社會的高度發展,地球村的居民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我們也可以對比一下,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國外的父母們都是如何「推娃」的。香港沙田區一家替小學生和中學生補課的補習社在接受報名後,出現700人排隊報名的「盛況」,部分家長更是帶著子女通宵排隊等待。一位家長從凌晨6點起便開始排隊才最終替兩個孩子報上了中英數暑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