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絕不會讓婆婆來伺候

2020-12-17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健康就行

我儘量心平氣和的去寫這件事希望寶媽們說說我該怎麼做。

我和老公2011年結婚,四年半肚子都沒動靜,我壓力特別的大,在結婚第二年我婆婆曾想讓我老公和我離婚,被我老公狠狠說了頓,說即使離婚也絕不再找孤單一輩子,我婆婆嚇得沒吭聲了。他家家境不好,我婆婆還身患重病,當初我家是一百個不同意,是我和老公真心相愛才無奈同意了。我婆婆沒生病之前就是村裡人人怕的角色,罵街響噹噹,這些當初我真的不知道,掩藏的太好!她覺得我家家境好,一直以來都對我家不給買房子買車而有意見,總說他們那不重男輕女,嫁閨女的也有給房子的。不說這些了,切入正題。。我這個人也有毛病,我的毛病就是不會說話不會來事。

我因為產假到期了,親媽因為要照顧二胎嫂子所以無法幫忙,沒辦法把婆婆請來了,婆婆這個人雖然重病但很是勤快,她不會做飯我做飯,她負責收拾衛生,把我家收拾的乾乾淨淨的!可能產後額外敏感吧,她嘴碎的一天說好幾遍我兒子長得趕不上他兒子小時候,我之前說了我四年半才懷孕有孩子,四年半裡我身心俱疲,醫院跑了無數次,所以有這個孩子我特別的當寶貝,有些玻璃心,不願意聽不好聽的話,所以她說我兒子不如我老公長得好時我一直憋著氣,我私下跟老公說過讓她別說了我老公沒當回事!她是最東邊的城市人,我是西邊的,她來我家的第一天(我老公跟我來我家生活了)就「找事」,一路上嚷嚷這什麼破地方,種那麼多草啊樹啊的,悶死個人!拜託,這是小區綠化的好好嗎!來了之後就開始管起我們的行為了。首先是要求老公睡另一個屋她和我陪孩子睡,理由是兒子上班辛苦,要好好休息。這個我死活不同意,加上我老公也不同意這事就沒改變了。再就是以前我每天早上睡到七八點和孩子一起醒,現在每天六點就要起床做飯,大家要吃早飯。我老公給我說本來要照顧一個人現在成照顧倆了。沒來之前,我兒子每天晚上都能按時睡覺,她來後嫌我們不怎麼抱孩子她幾乎一直抱著,我們怎麼勸都勸不下,到點要哄孩子睡了她還說孫子眼睛睜得提溜圓睡個屁,就在一旁一直逗他玩弄得我兒子更不睡了!那天晚上孩子十點半才睡!以前八點準時睡覺的!

第二天我家人過來看她,拿的東西。她當著我家人的面又說了遍我兒子趕不上他兒子!把我奶奶氣的說你兒子不如你孫子白淨,她就說俺兒也不黑,小時候也挺白淨的,他真的趕不上。晚上老公回來了我們都在逗孩子玩她又說趕不上,還說老公的幾個姨都說不如她兒小時候。我已經快忍不住了,說就算是吧,比這個有意義嗎?老公也嘻哈的說就是,比這個沒意義!我以為這事就能給她個提醒了。第三天第四天仍然說。。。其實她對我還是不錯的,家裡收拾的不要太乾淨。她感冒了我拿我醫保卡給他去打吊瓶,打幾天後閒聊說起來診所的人冷淡,說都安安靜靜的打針沒個人寒暄寒暄問問病情聊聊天,然後就說人越往西越叼越往南越壞,尤其安徽人最壞最壞。我靠,我就是安徽人她能不知道?跟我說這些?!暗裡說我壞唄?我冤枉的不行,我怎麼著她了!打吊瓶這幾天就總念叨「你們這的人不行,差大的了!」「診所的醫生不是東西,給個小孩開頭孢,果然西邊的人就是心眼子不好使」「你們這的人都不互相走動,鄰裡鄰居都不串門嗎,活悶死個人」之類的,總之抬高他們那貶低我們這的。

剛開始我媽媽每天中午過來做飯給我們吃,她不愛吃。三天後的晚上跟我老公說我們這做飯真吃不下去,趕不上他們家做飯。我當時真想罵人了,我媽媽每天辛辛苦苦來給做午飯你丫愛吃吃不愛吃別找事行不!那天晚上是她自己做的麵條,吃完對他兒說來了這麼多天我終於吃頓飽飯了。我那脾氣蹭蹭的想冒出來!

昨天是她來的第十五天,我爆發了。

又是閒聊中,她說我兒頭型不好看,一直嫌我沒給睡好平頭,說她當初整天的不睡覺給孩子睡平頭,說我懶。我說我覺得頭圓圓的挺好看的,她說我眼光不好,於是叨叨無數遍的那句不如他兒又登場了。我真怒了!我抱著孩子對孩子說「兒啊,你可給老王家丟人了」我老公姓王,她說丟什麼人,我說真對不起了,給你們老王家丟人了。她就開始鬧了,說她多麼多麼不容易來到這拖著病身體伺候我家,說我說話太狠了,還說西邊人就是西邊人!我就那句話說孩子長得丟人了,她巴拉巴拉個沒完了!然後收拾東西就要準備第二天走。後來我怕她氣壞身子別發病了,再加上自己是晚輩就勸她別生氣,她又叨叨「我就是說實話你兒就是不如俺兒強你怎麼至於那麼大反應!」我說你說了多少次這個話了,我真忍受不了!然後又跟我吵起來了

晚上老公下班回家問到底怎麼回事,她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說她每天吃那麼點飯的情況下還能每天給你媳婦做飯讓她吃飽(後五天她做飯了)(做了三天方便麵兩天疙瘩湯),我辛辛苦苦收拾家務而你媳婦卻對我不敬!我老公哭笑不得說他媽媽「是我們不給你吃的了嗎?每天買那麼多吃的讓你吃你也不吃,那麼多水果擱你房間都壞掉了,你說你饅頭就鹹菜,那有飯你為什麼不吃,別說這個」話裡話外老公一直為我說話。

後來說著說著我老公圓場說這事就怪媳婦不對,讓她給你賠禮道歉。我知道這是給彼此臺階下,我說是我衝動了,做的不對你別往心裡去了。婆婆斜著瞅我一眼說「我不是那種打一巴掌給個甜棗吃就能糊弄住的人,沒門」!後來我老公也被逼急了,說「那你到底想怎麼著?想斷絕關係嗎?給你換個兒媳婦你就願意了?」後來還說了個你要是非要讓我給你換個兒媳婦那我就換,我換個對我不好對你好的行不?我就靜靜地聽他們母子說來說去的。後來八點多孩子該睡了,我摟孩子回屋了,他倆去的另一個屋,又聽見婆婆在那哭!心煩!整得是我欺負她了一樣!!我老公對他媽媽感情還是很深的,回來後沒跟我說話我也沒跟他說話就各睡各的。我睡不著了就寫下這個事讓大家幫我看看真的是我的錯嗎?你們能受得了婆婆說你孩子不好嗎?能受得了說你奶水不好遠遠趕不上她嗎?

還有我現在再考慮如果老公真的辭職回他老家我該怎麼辦,我好不容易才脫離那個苦海回到自己娘家又要跟著走?不跟著那肯定要離婚的,可孩子那麼小我不想孩子沒有爹啊!好矛盾。附上一張我兒子的照片你們看看我兒子真有那麼不堪嗎?!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

相關焦點

  •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的話,我想回到……算了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的話,你想回到什麼時候?其實,我也不知道想回到哪裡。因為好像就算回到那個時候,結果還是一樣的。我還是希望能認識你,畢竟,認識你無悔啊!時間如果能重新開始,就算我知道結果是這樣,我還是願意,因為,畢竟你是我想認識的你。
  • 「如果能重新再選一次,我絕對不會讓親媽伺候我坐月子...」
    關於「月子」話題屢見不鮮,其中「該讓誰伺候月子」成為了重中之重!為什麼有人會選擇昂貴的月嫂伺候呢?又為什麼有人願意一擲千金選擇規範化的月子中心?說實話,那不就是為了討個清閒,舒舒服服的享受一下月子該有的待遇嘛!
  • 坐月子時,婆婆和親娘讓誰伺候來更好?
    有錢人坐月子可以找一家高檔的月子中心,讓別人幫忙安排月子餐和伺候月子。但大部分都是平民百姓,沒那資金去消耗在月子中心,所以一般會喊婆婆或者親娘幫忙照顧坐月子。然而問題也來了,在坐月子時,婆婆和親娘讓誰伺候更好?這樣選雙方都滿意!
  • 暖心文案|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希望我們來日方長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想再看你一眼If time goes back, I want to see you again你總是以為我沒有那麼喜歡你,其實恰恰不是,只是以前的我不善言辭。在至尊寶成為孫悟空之前,他是說:如果上天能給他再來一次的機會,一定會對你那個女孩兒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個愛加上一個期限的話,我希望是1萬年。
  • 婆婆,我不會讓你來伺候我坐月子,我媽來了,你不用裝病了
    我和老公結婚有些年頭。當初我們結婚的時候,可以算是「裸婚」了。沒有房沒有車,彩禮錢也不過一萬左右,什麼東西都需要自己拼。好在老公比較努力,拼了命工作,工資也越來越多。我也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兩個人一起努力,還沒三年,就湊夠了一套房子的首付。到現在我都記得,我們提房的那一天,我的內心有多麼的激情澎湃。我想有了房子才是家,以後終於可以開始新的生活了。而且自己家,想怎麼裝修就怎麼裝修,不用想著有一天會從這裡搬出去。我以為這是幸福生活的開始,可讓我沒想到的是,買了房以後婆婆便搬過來住了。她的身體不是很好,想留在這邊養病,我就算是想拒絕,也實在說不出口。
  • 「老婆,你怎麼不管伺候我媽?」「她沒伺候我坐月子!」婆婆哭了
    03當時這個問題我回答完有高達200多條評論,大多數人和我的觀點一樣都是贊同婆婆伺候兒媳的,當然也少數人持不同意見,以下是網友評論:1,如果不能兼顧,我選擇女兒,因為女兒是我生的,無關偏心誰,如果媳婦實在沒人照顧,儘量按排在一起照顧,畢竟都是孩子,都在最難時都需要照顧,論心裡疼誰,當然還是疼自己生的
  • 生老大婆婆伺候月子,生老二老公伺候月子‖親身感受老公伺候為好
    傳統觀念和習俗,嫁到別人家了,月子都是婆婆伺候。但是現在不同了,有些婆婆不願意伺候,有些兒媳不願意婆婆來伺候,有些直接請自己親媽,有些乾脆請月嫂。君不見,為了這個婆婆是否伺候月子問題,「月子仇」這個詞語都出來了。
  • 媳婦坐月子 婆婆不會燉魚湯頓頓小米粥伺候 一場大病後如夢初醒
    但我們要說,婆婆和親媽是不一樣的。親媽對自己的付出是不求回報的,而婆婆的付出明面上不求回報,可畢竟你不是她的親閨女,無形中你應該對她有一種情感回報,她的心理才會得到平衡。再來看看媳婦不是女兒這一層面,女兒可以在親媽面前任性,可以對親媽大吼大叫,但在婆婆面前可不能輕易任性。因為她不是你的親媽,親媽不記仇,婆婆會。
  • 婆婆帶著大哥家的熊孩子來伺候我坐月子,淘氣的孩子讓人心煩意亂
    網友來稿:大家好,我是一位正在坐月子的寶媽,坐月子期間發生了一點不愉快,可能是我想多了,大家聽聽我的故事吧。半個月前,我生完孩子後婆婆從老家過來伺候我坐月子,我以為我可以清淨清淨,誰曾想家裡成了兒童遊樂園!我老公是兄弟倆,還有一位哥哥,哥哥嫂子工作忙,一直是婆婆幫他們帶倆孩子。
  • 兒媳要3萬才肯伺候癱瘓婆婆,婆婆:當年她坐月子,我也這麼說的
    兒媳要3萬才肯伺候癱瘓婆婆,婆婆:當年她坐月子,我也這麼說的麗華和丈夫東明結婚五年,前一段時間她剛剛生產,生了一個男孩。在坐月子期間,因為麗華沒有辦法出去工作,東明又要出去賺錢,家裡就只有麗華和婆婆兩個人,麗華希望婆婆能幫忙照顧她和寶寶,她本以為婆婆會很樂意幫忙,沒想到婆婆卻對她說:「我沒有義務照顧你,想讓我照顧你也可以,給我三萬塊錢,你出去請月嫂也是這個價,還不如給自家人呢。」
  •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不會傻到羊水破了幾天還不自知
    作者:寶寶知道 嘉寶麻現在回想起生孩的過程,到現在心裡還是有點隱隱作痛,我特別恐懼生娃,還特別怕疼,小時候的我生病了,要打針之類,針還打,人就先哭起來。寶寶是2016年4月5預產期的。寶寶提前了五天到來。
  • 「我誰也不伺候」,女兒跟兒媳婦同時坐月子,婆婆做法彰顯高情商
    坐月子是女性一生中的特殊時期,如果做得不好,容易落下各種毛病,可以說是後患無窮。而誰伺候產婦坐月子也非常重要,畢竟「月子仇」是許多矛盾的導火索,例如婆媳矛盾等。一般來說,坐月子時主要是婆婆或親媽來照顧。但如果一個老人既是婆婆又是親媽,而自己的女兒和兒媳婦同時坐月子,這時候該伺候誰呢?
  • 婆婆來城裡伺候我坐月子,看到我吃的飯菜,老公卻送我回了娘家
    婆婆來城裡伺候我坐月子,看到我吃的飯菜,老公卻送我回了娘家。可是那段時間,婆婆總是跟我說,她頭疼,腰疼,胳膊疼,腿疼。老公都生氣了,我安慰老公說,肯定是婆婆剛跟我們分開不習慣而已吧。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不能正常的生活,後來老二結婚了,娶了個城裡的媳婦,入贅了她們家,婆婆心裡更加不高興了,每次見到我都說,你看看,白給人家生了個兒子,你說,要這樣的兒子有什麼用啊?以後生了孩子要跟人家姓,說著婆婆就想哭,可是我也想哭啊,你有心疼過我嗎?
  • 坐月子讓親媽伺候還是讓婆婆伺候?過來人的講述很真實,別犯糊塗
    出於實際情況考慮,很多家庭會讓孩子外婆或者奶奶來照顧新媽媽坐月子,可到底誰更適合來承擔這份「伺候」新媽媽和新生兒的工作呢?婆婆過來伺候月子 家裡整天「雞犬不寧」橙橙生下兒子後,老公便讓婆婆過來照顧她們娘倆。
  • 我跟婆婆說,我絕不會讓你住進我家的
    肖玲心疼,寶兒可以說是肖媽媽一手帶大的,帶了兩年多,自個兒媽腰也彎了頭髮也白了。好不容易寶兒大點了,肖玲也想自己媽能有點輕鬆的生活。不然請個保姆?肖玲和戴浩商量,保姆不便宜,又沒知根究底的人。也是難辦。要麼,請我媽來吧。猶豫猶豫,戴浩提議到。
  • 婆婆住院讓我陪床,床前伺候婆婆吃飯,看到弟媳我扔下繳費單走人
    1我叫麗敏,和老公結婚了五年。這五年來,我覺得自己真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雖然老公愛我,可老公再愛我,一旦涉及到婆婆的事情,老公就會翻臉不認人。正因為老公的愚孝,結婚這五年來我沒少吃苦頭。2我心疼老公,自然也不會再為了房子彩禮而跟公婆斤斤計較。只是我的忍讓和通情達理,在一年後,卻成為了笑話。小叔子弟媳比我們晚一年結婚,想到我們結婚婆家沒出一分錢。而公婆又時常在老公面前哭窮,我就自然認為小叔子結婚,公婆應該也不會出一分錢。
  • 月子期間婆婆和親媽誰來伺候月子,你如何選擇?
    李瑾玫老師說過「做月子一定要自己的親媽來伺候」,月子期間到底是婆婆和親媽,誰來伺候比較好?我來說說個人的經歷。這個問題真的困擾我們很多人,我也想了再想,考慮到媽媽的年齡比較大,擔心身體支撐不下去,最終跟老公商量讓婆婆來。
  • 親媽和婆婆一起伺候月子,產後16天,我哭笑著勸親媽回老家
    @月亮媽媽:一般都是婆婆伺候兒媳坐月子,婆婆不能來的情況下,才讓親媽過來。@熙熙的額娘:還是親媽伺候月子實心實意吧!我當初是讓我媽伺候的月子,萬事好商量。@家有兩個娃:請月嫂也行的,大概萬八千,去月子中心好幾萬,得看你的經濟實力嘍!
  • 「來伺候我媽」「不好意思,我已經跟你家沒關係了」
    婆婆身體不好,生了一場病,蘇先生幾乎沒去看過,只讓張女士床前床尾的伺候。蘇先生說:「還好沒有孩子吧,不然你哪有功夫伺候我媽,還要我媽來帶小孩。」 張女士覺得這樣的想法有些不可思議,但沒有說什麼。
  • 坐月子婆婆來伺候,才幾天我就要瘋了,翻臉讓她走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我自己是公司白領,年薪也是近十萬,不缺錢,家也在城裡。我老公家在農村,考上大學,在城裡安頓下來了。公公很少來城裡看我們,婆婆常來,每次大包小包,土雞蛋,土雞之類的。我也不會看什麼是土雞土雞蛋,覺得都差不多。但是她每次來,我也很禮貌對她很客氣,並沒有因為城裡鄉下人的區別看不起她。所以結婚一年多,我跟婆婆也沒吵過紅過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