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古董拍賣詐騙公司:明知道是騙局,為什麼大多數業務員還是留下來了

2021-02-08 雲餘姚

近日,在一起古董拍賣詐騙案收網行動中,海曙警方抓獲的100多名嫌疑人,絕大多數都是電話營銷的業務員,有的入職才幾天時間。這些業務員還很年輕,小的18歲,大的也就30歲不到。

很多人難以理解,這種詐騙套路並非天衣無縫,身處其中的他們,難道就沒識別出其中的問題,而甘願淪為詐騙公司的幫兇?

辦案民警指出,剛招聘入職的時候,他們不知情,工作一段時間後,肯定知道這是在詐騙,但輕鬆的工作、較高的收入等誘惑,讓很多人捨不得離開,心存僥倖一騙再騙,最終淪為詐騙幫兇。

多名業務員默認了民警的這種說法,他們交代,自己其實也是知道的,就是不去想。這真的是騙別人的前提,就是先騙過自己。


小夥子入職四五天就發現有問題

但還是留了下來

8·26收網的當天,上午10點多,所有嫌疑人都被控制。這時一小夥子乘坐電梯來到5樓,他說自己當時愣了下,大白天的,公司的大門咋緊閉著呢?

小夥子推門詢問,被守門的兩名便衣民警一把拉了進去。看到那麼多人抱頭蹲在地上,小夥子急欲退出,被民警控制。

小夥子連呼冤枉。他掏出前一天來西安的車票等證據申訴,他是前來面試的,還不是公司的員工。小夥子說,他今年剛大專畢業,網上看到這家公司還蠻有實力,薪酬也不錯,就報了名,說好當天來面試,沒想到原來是家騙子公司。

被抓的100多名業務員,當初都是抱著跟小夥子同樣的想法,入職該拍賣公司。臥底民警小陳告訴記者,當初她應聘的時候,小組長說,公司已經開了4年,明年就要上市了,前景一片光明。業務員的待遇,除了底薪,還有很高的提成。

很多業務員就是衝著這份收入留了下來。小陳告訴記者,臥底期間,她結識了一個18歲的小男生。高中畢業不久,找過好幾份工作,但都不中意,後來就到了這家公司。小男孩承認,差不多工作了四五天時間,他就知道這家公司有問題,是騙人的,但因為工作輕鬆,收入也不錯,他實在捨不得離開。坐在有空調的辦公室裡打打電話,只要能把客戶忽悠過來,不會談沒關係,主管會幫他洽談。客戶交了會員費,他也有16%的提成,底薪加提成,有四五千元的收入。

就這樣,他選擇留下來,直到8·26那天被抓。

 

業績出色就能提拔

設多種績效獎勵刺激

在臥底民警小陳看來,公司留住業務員,激發他們的能力,確實花了不少心思。每天早上唱歌、喊口號,晚上要求觀看《士兵突擊》電視劇,還要寫觀後感。公司說法是,培養他們不拋棄、不放棄的韌勁。

月初月底衝業績開大會,銷售冠軍有獎金,連續做到銷售冠軍,公司還給頒發鑑定師的證書,送到外面去學習,並升職當主管。每每這個時候,業務員都會像打了雞血一樣亢奮。

為讓業務員長時間保持這種亢奮,公司除了底薪加提成,又推出日獎勵、月獎勵、月績效獎勵等多種刺激措施:當日業績達1萬元,獎500元;當日業績達6萬元,獎4000元……當月業績達10萬元,獎勵1萬元,再加一部華為最新款手機。

所有這些獎勵,都是在底薪和提成之外,而他們的底薪,也同開單會員掛鈎:客戶經理的薪酬待遇,薪資2500元,開單提成16%;當月2單會員,底薪3000元,每增加1單會員,底薪增加500元。當月10單會員,底薪提高到8000元。連續兩個月都是10單會員,底薪翻倍到1.6萬元。

在抓捕行動中,民警還發現了一個現象:業務部安排了很多所謂的領導崗位,6個人一小組,設小組長。據落網的公司老闆黃某交代,這是為了留住好的業務員。業務員做了一段時間,如果得不到提拔,就留不住。好的業務員提拔當了領導,他下面的業務員的業務算在他頭上,他會更加努力地帶好下面的業務員,開發更多的客戶到公司入會。

小陳告訴記者,有個25歲的小姑娘,能說會道,短短四五個月,就升任小組長,目前公司正考慮提拔她做主管。這樣的快速提拔,讓小姑娘感覺人生價值得以實現,對公司有了很強的認同感。 


有人感慨:騙別人的前提,首先是騙過自己

當然,也有相當數量的業務員中途離開,所以公司人員的流動性非常大。收網那天,記者從公司前臺的員工登記表看到,3月中旬到7月底,不到4個月時間,離職人數達80多人。

臥底警察小陳告訴記者,離職主要兩種情況。一個是跳槽,這時候主管會開出更好的條件,比如升職加薪一類的,讓他留下,但別的公司往往條件會更好,所以最終還是留不住。還有種情況,就是有人做了一兩年後,掌握了古董拍賣的運作模式,跳槽出去「另起爐灶」。這次同時被搗毀的另一家拍賣公司,其老闆就是從國藝匯出去的。

第二個就是懂點法的,或者還有些良知的,不願意繼續騙人而離開的。有個業務曾向小陳坦言,把人家客戶忽悠過來,東西也沒賣出去,都是假拍,這是明顯的坑蒙拐騙,心裡真的很糾結。發現他有辭職的想法後,小組長找他做工作,直言不諱地說,那些人不到我們公司來,到其他公司仍然會被騙,也許還會騙得更慘……

但對大對數業務員來說,只要能賺錢就行了。在他們看來,雖然都是假拍賣,但公司有營業執照,是正規的公司,就以此自我安慰,心存僥倖。他們也承認,這其實是在自欺欺人,有的業務員因此感慨說,騙別人的前提,首先是騙過自己。


來源 寧波晚報


相關焦點

  • 文玩古董熱悄然興起,如何正確鑑定和拍賣「寶貝」,大多數收藏愛好...
    近年來,文玩古董熱悄然興起,如何正確鑑定和拍賣「寶貝」,卻是大多數收藏愛好者不擅長的。近日,瀋陽市公安局渾南分局經縝密偵察,偵破一起特大古董拍賣詐騙案件,打掉了一個以高價拍賣藏品文物為誘餌騙取高額服務費的詐騙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34人,涉案金額達1224萬餘元。今年10月10日,瀋陽市古董收藏者熊某來到渾南分局刑警大隊報案,稱自己被拍賣公司詐騙23800元。
  • 以「古董拍賣」為名詐騙!
    文、圖/羊城派記者 李曉旭 通訊員 周鋒一夥嫌疑人註冊公司,打著「古董拍賣」的幌子,通過網絡以知名「鑑定專家」、海外拍賣會及成交記錄等虛假「實力」宣傳,再用虛高估價為誘惑,誘騙古玩收藏者將古玩委託公司拍賣
  • 這樣的「古董交易」就是騙局!
    這樣的「古董交易」就是騙局!    1、騙子們從各種渠道打探、得知你手裡古董,並與你取得聯繫,告知你:我們拍賣公司裡的專家認為您的古董有很高的價值,而且他們有很多港澳臺藏家資源  3、藏品調包騙取真品:藏品交易不要離開視線,參加不正規公司拍賣謹防藏品調包勾當!騙子通常做法,你將藏品交給公司拍賣或展銷,如藏品是難得或稀有真品瓷器,很有可能會立即送到樊家井高仿作坊,騙子花1千多元將你的真品一模一樣複製,變為完全相同的仿品,將你的真品調包!
  • 假拍賣,真騙錢,作案7個月竟騙了500餘人!警方搗毀一「套路拍」團夥
    不法分子打著"古董拍賣"的幌子,層層設套騙取"運作費",7 個月詐騙金額超過千萬元!上個月底,隨著這起涉嫌"套路拍"詐騙公司第 7 個部門總監梅某被羅湖警方抓捕歸案,目前該團夥已有 30 人落網。
  • 犯罪窩點藏身寫字樓,高檔包裝專業攻心計,古董騙局一套接一套
    這是一家提供古董拍賣委託服務的文化公司,主打業務是給顧客帶來的古董進行鑑定,並給顧客聯絡各地的知名拍賣,會以便顧客手上的古董順利被拍賣高價出手。程飛宇(化名)通過網上的廣告,接觸到了這家公司。繳納了一筆不菲的委託金,委託這家公司給自己手頭的古董賣個好價錢。
  • 一場「國際拍賣會」全場都是演員 正規資質公司搞「假拍賣」斂財數...
    近日南京建鄴區人民檢察院辦理了一起文玩拍賣騙局案,受害人數量高達240人,涉案金額高達437.3萬元人民幣,而涉案公司竟是有資質的正規公司,聘請的人員也是專業鑑定人員。誘使客戶與公司籤訂委託拍賣合同並在境外組織虛假拍賣故意製造流拍,騙取每名被害人五千元至十餘萬元不等的「服務費」。
  • 瀋陽警方打掉特大古董拍賣詐騙團夥,被害人遍布29省份
    近年來,文玩古董熱悄然興起,這也給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近日,瀋陽市公安局渾南分局經縝密偵察,偵破一起特大古董拍賣詐騙案件,打掉了一個以高價拍賣藏品文物為誘餌騙取高額服務費的詐騙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34人,涉案金額達1224萬元。6日,瀋陽警方對外發布了該案情。
  • 這些家裡祖傳的古董,它們別說賣到一百萬,能賣一百塊就不錯了!
    但很遺憾的是,雖然表面上號稱全國有上億的藏友,但真正適合玩收藏的人依然還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被天價炒作吸引過來的。不過還是要經常給大家潑冷水,多清醒一下,下面這些家裡祖傳的古董,它們別說賣到一百萬,能賣一百塊就不錯了! 第一種:清代、民國銅元
  • 掃黑除惡中被掃除的「幾個我」之古董藝術品交易
    而我恰好栽倒在這3年之中,但到目前為止,我也不知道我是屬於「黑」?還是歸為「惡」?儘管上面解釋的非常清楚。高大上古董交易背後的騙局,合同詐騙裡的「我」(一)初次溝通,加微信,發照片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藝術品收藏愛好者和投資者達9000萬人之眾,藝術品的年交易額也在200億元左右,而且,藝術品收藏家和投資家每年都在以10%——20%的速度上漲。正所謂盛世古董,亂世黃金。
  • 被害人遍布29省涉案金額1200多萬元 瀋陽警方打掉特大古董拍賣詐騙團夥
    瀋陽市公安局供圖  中新網瀋陽12月6日電(王景巍)近年來,文玩古董熱悄然興起,這也給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近日,瀋陽市公安局渾南分局經縝密偵察,偵破一起特大古董拍賣詐騙案件,打掉了一個以高價拍賣藏品文物為誘餌騙取高額服務費的詐騙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34人,涉案金額達1224萬元(人民幣,下同)。6日,瀋陽警方對外發布了該案情。
  • 「古錢幣」估價坑去11萬,肥城警方揭開「古董拍賣」騙局
    其中,以高價拍賣古董,從中賺取鑑定費、保證金、展位費、佣金等各種手續費為名的詐騙屢見不鮮,雖有前車之鑑,但仍有不少人上當受騙。近日,肥城市公安局就成功破獲一起以幫助買賣古董為幌子的網絡詐騙案件,遠赴廣東省抓獲犯罪嫌疑人鄧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