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在過去是一個很昂貴的愛好,只有極少數有錢有閒的人才能玩得起。現如今卻在網絡的推波助瀾之下,將古玩圈子擴大到一個極為龐大的數字。但很遺憾的是,雖然表面上號稱全國有上億的藏友,但真正適合玩收藏的人依然還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是被天價炒作吸引過來的。不過還是要經常給大家潑冷水,多清醒一下,下面這些家裡祖傳的古董,它們別說賣到一百萬,能賣一百塊就不錯了!
第一種:清代、民國銅元
有人說:「並不是銅元都不值錢,有那種存世量稀少或未發行的試鑄幣很罕見,價格非常昂貴。」確實是這樣,但現實是如今專業幣商都懶得炒天價銅元了,只炒那種幾百上千塊的特殊版本銅元。為什麼這樣呢?因為假貨多到專業人士都已經膽寒!從清末到民國,銅元作為最基本的流通貨幣,每一種常見品種都是上百億的發行量,如今藏友們家裡留下來的基本都是這些品種。而且大多數人都不懂收藏,也就不會保養,所以留下來的銅元品相都很差,很少有能賣到超過100元的。那些鋪天蓋地的炒作文章,都是騙前期費用的藝術品公司故意寫出來的,千萬不要相信。手裡如果有特殊版本的,別想走捷徑,買專業書籍好好學起來才是正道。
第二種:清代、民國老瓷器
連仿古做舊的人知道,哪怕是做贗品官窯,胎也要細膩、釉要溫潤、器型要對得上、底部做舊一定要做老,這些最基本的特徵做好了也能蒙到新手。但很多人拿著一些胎質粗糙,釉色暗沉,做工很隨意的老民窯瓷器,想賣高價,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雖然說古玩是不可再生之物,但也得分品種,老民窯瓷存世量巨大,家家戶戶都能找到一些。吃飯的碗、醃鹹菜的罐子還有擺設的花瓶等等,都是不太有價值的,差一點的不到一百塊,做工精良的也就上千塊。想等它們能賣到好價錢,估價沒個幾代人傳承是實現不了的。
第三種:郵票、糧票
前些年郵幣卡很火的時候,一張郵票或糧票上萬的好似比比皆是,像「祖國山河一片紅」這種稀世珍品甚至拍賣出幾百萬的天價。但藏友們興奮的在家裡仔細尋找,卻一種也找不到,為什麼呢?這樣說吧,因為這種藏品都是近現代發行的品種,很多人都有了收藏意識,只要發行的時候這些收藏家發現量很少,那麼有心之人早在當年就已經把稀有品種收入囊中了,最後值錢的品種基本都是在固定圈子裡面轉。而民間剩下的大多都是大家常用的流通品種,不值錢也就理所當然的了。玩收藏要有前瞻性和魄力,並不是在家裡隨便找到就能賺到錢的,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第四種:雜項
雜項有很多種,像鼻煙壺、銅器、雜玉、漆器、印章、牙角器等等,依然還是那句話,古玩收藏的高價值在於真品、精品和稀有。光是真品沒有用的,必須還得是做工精良,鎏金鑲銀,具備很大的文化藝術價值。而大多數藏友手裡的老物件,都是最基本的生活用品或者常見觀賞器。用句更通俗易懂的話來講,當年購買這些東西花的錢不高,那麼到如今也不會升值多少,那些具備很高升值潛力的古董,在當年肯定就已經是人們追捧的對象,只有極個別的例外,但一旦火起來依然還是被有先見之明的人提前收走了。所以如果你手上的藏品也是自己看著都不太漂亮的雜項,那麼就便宜處理掉或者留著傳給下一代吧。
第五種:「祖傳」寶物
最後還有一種所謂的「寶貝」,人人都說自己是祖傳的,什麼青銅器、高古玉、官窯、字畫、佛像等等,反正值錢的自己都有而且都是長輩傳下來的。但這些「寶貝」基本都是見光死,地攤都懶得賣的那種,這是為什麼呢?要說祖傳也不一定都是吹牛,可能是真的,但最多就傳了一代人,因為很可能是你家長輩過去在哪個地攤便宜「撿漏」的,或者是那種專門去農村賣假貨的販子,用這些假貨忽悠賣給你家裡人的。總之它們經不起半點考驗,哪怕一個稍微有基礎的藏友都能看出來是假貨,所以別再拿祖傳說事,假貨自古就有,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學識和眼力!
如今造假泛濫已經讓古玩市場走向衰退,很多真正的收藏家都不敢輕易出手。但無奈的是,因為騙局的大量存在,很多沒有基本收藏素養的人,還是被各種拍賣公司和假專家忽悠,拿著一件根本不了解底細的古董想賣高價,最後被騙了還把責任推給整個收藏界,卻從來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玩好收藏的第一步是戒貪,古玩收藏從來不是有價無市,真正的精品別人搶都來不及。之所以讓人們有這種想法,是很多人拿不值一百塊的東西非要賣一百萬,被騙局洗腦還不自知,當野心配不上能力,那麼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就很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