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盲人用耳朵做豆腐,4個小時能做出一鍋,能賣一百多元

2020-12-22 星空痕跡

農村盲人用耳朵做豆腐,4個小時能做出一鍋,能賣一百多元

本文素材來自網絡,內容完全原創,歡迎點讚、轉發和關注。

豆腐,據傳是漢朝的淮南王劉安發明的食材,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如今每家每戶的餐桌上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這樣食材,因為廉價美味又健康,所以製作豆腐來賣的人也很多,但是這位陝西的農民製作豆腐的方式卻和別人不太一樣,因為他是盲人,所以是用耳朵來做豆腐的。李大爺是陝西省石泉縣的一名村民,以前是一名電工,但後來患了眼疾,以為當時家庭經濟拮据,他也沒有去醫院治療,沒想到病情卻越來越重了,最後導致了失明。

失明之後李大爺立馬遇到了困境,自己還有兩個孩子要養活了,電工的工作自己已經做不了了,但是自己還有一大家子的人要養活,所以是不能在家歇著的,於是他便做起了豆腐來賺錢補貼家用,李大爺的祖上一輩是做豆腐的,而這個祖傳手藝也沒有丟,但是做豆腐是一件極其耗費體力的事情,正常人都不一定做得來,何況他還是個盲人,但是他沒有就此放棄,李大爺開始慢慢練習在黑暗中做豆腐,最初的時候很不習慣,而且會浪費很多黃豆,但是他十分有耐心,依然堅持下來了,最後他終於成功做成了豆腐,而且做出來的豆腐很好吃。

李大爺的女兒嫁到了外地,兒子也在外地打工掙錢,大爺為了不給兒子女兒拖後腿堅持自己一個人生活,並每天磨豆腐掙錢。他的豆腐一直都是由柴火來煮的,因為他認為這樣做出來的豆腐口感更好,李大爺除了眼睛看不見,還患有高血壓等疾病,而他的老伴身體也不好,前不久剛從醫院裡出來,家裡的人生活依然很貧困,當地政府給予了他們很大的幫助,李大爺說,沒有了視力,就要靠心和感覺來做豆腐。

他一天只能做一鍋豆腐,一鍋豆腐要用掉26斤黃豆,能產出來六十幾斤豆腐,而製造的每一個步驟,包括打磨、煮漿和最後的成型都是靠他自己一個人完成的,一套下來要花4個多小時,而且在做之前就得把黃豆在水裡浸上很久,一整天的時間就只夠做著一鍋豆腐。但是他的豆腐做工細膩,口感很好,所以很好賣,每天做完豆腐之後,由老伴挑到集市上去賣,不用多久就能賣完。李大爺覺得自己做的量少,收入也只夠勉強度日,但他相信,他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但是隨著年紀的不斷增長,現在年老體衰的他做完豆腐之後會很累,但是生活還是得繼續,所以他也不能不接著做豆腐,他的豆腐也只賣2.5元1斤的正常價格,小編在此希望李大爺家的日子能夠越過越好,希望這些勤勞質樸的人們,都能夠一份安穩平定的生活,也希望這些老人能夠老有所養,不要再背負這麼大的壓力走完一生。

不知道各位讀者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和小編一起交流。

相關焦點

  • 陝西62歲盲人做豆腐養家 用耳朵聽豆漿是否煮沸
    2017年4月21日,陝西石泉,豆腐做好了,李祖鐵將豆漿機洗的乾乾淨淨,他說做食品衛生第一,你不洗淨變味了,做出來的豆腐味道就不純了。本文圖片均為視覺中國 圖  4月21日,石泉縣城關鎮二裡村,62歲的盲人李祖鐵開始做豆腐,26斤黃豆從打磨成漿、煮漿、過濾、點滷到將豆腐花舀入木框裡成型,用了整整4個小時。1斤黃豆出2.5斤豆腐,這一天李祖鐵也就能做65斤豆腐,想多做也做不動了,除了眼睛看不見,李祖鐵還患有高血壓、頸動脈受阻等疾病,做豆腐苦,盲人做豆腐更艱辛。李祖鐵說:「眼睛看不見了,我是憑良心和感覺做豆腐。」
  • 六旬盲人做豆腐養家用耳朵聽豆漿是否煮沸
    4月21日,石泉縣城關鎮二裡村,62歲的盲人李祖鐵開始做豆腐,26斤黃豆從打磨成漿、煮漿、過濾、點滷到將豆腐花舀入木框裡成型,用了整整4個小時。1斤黃豆出2.5斤豆腐,這一天李祖鐵也就能做65斤豆腐,想多做也做不動了。女兒遠嫁湖南,兒子到外地打工,做豆腐的事只有靠自己。
  • 男子用麵粉做的「冰激凌」小吃,20分鐘做一鍋,一鍋能賣190塊!
    男子用麵粉做的「冰激凌」小吃,20分鐘做一鍋,一鍋能賣190塊!說到冰激凌,大家一定都不會陌生,第一反應就是冰涼冰涼的甜點,但男子做的這道冰激凌小吃可是在火上面做成的,你一定沒有見過,做法更是簡單,20分鐘就可以做一鍋,男子的小攤上有一個六邊形的鍋,鍋裡還有一個一個的坑,男子把麵粉兌成麵糊,鍋放在火上燒一會,然後用勺子把麵糊舀在鍋裡。
  • 農村一種植物,葉子很臭,農民卻當寶貝,揉碎能做出「神仙豆腐」
    農村是一塊天然野生植物生長的寶地,不管農村的哪個角落都能見到各種各樣的植物生長著,這些野生植物看似對生長環境毫無挑剔,其實也是極會挑剔的,農村的環境沒有汙染,空氣土地都很純淨,因此農村的環境才是它們肆意生長的好土地,因此野生植物在農村的生長是極多的,但它們的生長也不是全然無用,它們除了可以給農民披上更美的一層景色
  • 農村用這種工具做出的豆腐和雞蛋羹一樣嫩滑
    打破村子的平靜;聽到這熟悉的聲音,老人和孩子各自會帶上小盆、湯碗、小桶等從各自的院落裡湧了出來;只見賣豆腐的拴著白色的圍裙,戴著白色的袖套,一根扁擔、兩頭挑著木桶、桶裡裝著白白嫩嫩的菜豆腐、臉上流露出燦爛的笑容;
  • 各種豆腐的烹飪方法你都會做嗎?沒想到豆腐也能這麼好吃
    各種豆腐的烹飪方法你都會做嗎?沒想到豆腐也能這麼好吃。還有各種家常菜你都會哪些?平時我不愛吃豆腐,但是也要分情況,比如我就特別的愛吃臭豆腐,還有麻婆豆腐,我也知道有一種豆腐是我爸爸叫我做的,但是我,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就是把老豆腐全部切成片。沾上雞蛋液。然後裹上一層幹澱粉。
  • 85後山妹子做豆腐蒸包子,夜裡只睡三四個小時,今年想掙10萬元
    安康嵐皋縣藺河鎮和平村,85後女子張梅做豆腐、蒸包子,夜裡只睡三四個小時,她今年的目標是掙10萬元。在別人看來,張梅真的是太辛苦了,但張梅說:「今年掙10萬應該沒問題,能掙錢就不覺得累。」藺河鎮地處巴山腹地,不管啥天氣,每天6點多張梅就騎著三輪車,走村串戶,去賣自己做的豆腐和包子,一天要跑五六十公裡。由於人長得漂亮,豆腐做得好,村民們都叫張梅豆腐西施。張梅說:「我年輕愛面子,這豆腐、包子要做不好,我都不好意思拿出去賣。」在山村想吃個包子不容易,自己包太麻煩,想吃沒地方買。
  • 現磨現做賣鹽滷豆腐
    記者 倪燕英 文/攝  「我們做鹽滷豆腐時間不長,經驗還不足,樣子不是很好看,但吃過的顧客都說好吃。試營業一個多月,已有了一批老顧客。」金華市區東萊路上的湯溪「哈麼」養生豆腐坊店長黃菁告訴記者。這個來自建德的22歲女孩,做的是很多女孩不會去做的生意———現磨現做賣鹽滷豆腐。
  • 豆腐到處都能買到,我們村為何還要自己做
    在我們村子,家家戶戶都會做豆腐,這是過年的時候必須要做的食物之一。在平時,如果遇上紅白喜事,都要做大鍋菜,而大鍋菜中,豆腐也是主角之一。遇上這種事情的時候,主家都會拿上黃豆,給自己關係不錯的幾家送去,讓幫忙做豆腐,用在白事或者喜事的當天燉大鍋菜吃,按說,現在買豆腐已經很方便了,為什麼還要自己做呢?
  • 冬天,白菜炒豆腐這樣做,不放肉也很香,冷天做一鍋,暖身還暖胃
    堅持親手為家人做一日三餐,用普通的食材做出美味的食物!喜歡美食的朋友們,歡迎關注我。導語:冬天,就愛這鍋白菜炒豆腐,不放肉也很香,冷天做一鍋,暖身暖胃冬天,是吃白菜炒豆腐的季節,我家餐桌上時常會有這道菜,雖說很家常,但卻不會吃膩,次次上桌依然能得到一家人的喜歡,白菜炒豆腐,先將豆腐事先煎一煎,再搭配白菜炒菜,吃著更加鮮香味美,這道菜不用放肉也能吃得香,冷天這樣做一鍋,讓家人吃的美味,而且還能暖身暖胃
  • 外邊賣的豆腐腦原來是這麼做的,用這個配方,新手也能做出來
    晃晃從小就愛吃豆腐腦,尤其是碰到湯汁濃鬱、食材新鮮的豆腐腦更是愛不釋「口」,真想一碗接著一碗吃個痛快,只可惜飯量有限,不能暴飲暴食。後來慢慢長大了,自己開始學著做飯,就想著自己要是能將這種美食學到手,想吃了在家隨手就能做,豈不是美美的。
  • 農村有一種神奇的樹,樹葉能做豆腐,人稱「觀音豆腐」,你吃過嗎
    農村有一種神奇的樹,樹葉能做豆腐,人稱「觀音豆腐」,你吃過嗎?我們平時吃的豆腐都是用黃豆,做出來的豆腐都是白色的,你見過綠色的豆腐嗎?我是沒有見過的,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種神奇的豆腐,它的外表很漂亮是墨綠色的,在民間被稱為「觀音豆腐」「鬼豆腐」「神豆腐」。
  • 大姐賣「懶人小吃」,5元一份,3個小時賣了500塊,也是不容易!
    大姐賣「懶人小吃」,5元一份3個小時賣了500塊,也是不容易!歡迎吃貨們來看本文文章,對美食來說,只要一句我喜歡,那麼一塊錢買來的可以是美食,一百塊買來的也可以是美食,自己製作的是可以美食,山上採的也可以是美食,都是因為我們自己喜歡,所以對美食,只要自己喜歡就夠了,別人怎麼看不重要,那麼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只要大家喜歡,這道菜就加上了美食的標籤。
  • 以前農村天天有人做豆腐,為何現在農村裡面很少人做豆腐呢?
    以前農村天天有人做豆腐,為何現在農村裡面很少人做豆腐呢?其實做豆腐呢,在農村這邊還是經常能夠看得到的,但是我們來說一說具體的,總體而言很少人做豆腐了,是為什麼呢?主要有以下4點:1、賣豆腐不掙錢。對於賣豆腐來說,賺錢的利潤非常少。再加上一個成本也比較高,所以現在很多人不做豆腐,大多數都是因為這個原因。畢竟很多事情可以做的時候,其他事情能夠掙得利潤都比做到副高的情況之下,很多人都會放棄做利潤比較低的行業,賣豆腐確實不賺錢。
  • 冬天豆腐這麼做實在太好吃了,隔三差五燉一鍋,每次上桌吃個精光
    豆腐的營養眾所周豆腐的營養眾所周知,比起通常的肉丸子來說,加入了豆腐來搭配,不僅能均衡營養,而且還能去除肉丸的油膩,既健康又營養。說起豆腐丸子,製作起來也很簡單,但一定要選用老豆腐來做喲,至於肉餡與豆腐的比例,完全根據個人口味來,也可是純豆腐做丸子。我家做的丸子是無油版本, 是用空氣炸鍋做的,更清爽少油膩,平時隨時取出來吃。 冬天白菜和豆腐是絕配,這麼做實在太好吃了,隔三差五燉一鍋,每次上桌吃個精光。家裡還有根鐵棍山藥,也加入菜品裡。
  • 教一些愛美人士,用四種蔬菜,也能做出一鍋鮮香味美的「素高湯」
    教一些愛美人士,用四種蔬菜,也能做出一鍋鮮香味美的「素高湯」像咱們平時吃麵,或者是吃火鍋,都離不開高湯。不得不說,高湯真的是這些食物的精髓所在,如果沒有高湯的加入,這些食物的鮮味就蕩然無存了。但是現在的好多養生人士,包括愛美人士都覺得高湯的熱量太高,因為大多數高湯都是用豬大骨或者是雞骨鴨骨等熬製成的,因此他們有時候可能會直接就是用清水涮菜吃,或者是做一些清湯麵。但如果讓小編這樣吃的話,真的是吃不下去,覺得太沒味道了。就是咱們自己在家,用常見的種蔬菜,就可以做出一鍋鮮香味美的素高湯,熱量低又營養,喝了還健康。
  • 豆腐和冬瓜做河北大鍋菜,這菜一般吃不到,每次都能吃兩大碗
    舒晨是土生土長的河北人,要說我印象裡能代表家鄉的美食只有一個,它的名字叫「大鍋菜」,這個大鍋菜一般都是吃不到的,在農村家庭裡,家裡如果有什麼紅白喜事,一般都會做一鍋大鍋菜來招待親朋好友,這個大鍋菜的內容是相當豐富,首先它肯定會有一種應季蔬菜,秋冬季節用白菜,春夏季節用冬瓜,再配上肥瘦相間的豬肉、煎過的豆腐、紅薯粉條等,經常是早早的做好,然後小火慢慢燉,把所有的味道都燉到湯裡
  • 吃了30年豆腐,才知道做法這麼簡單,2塊錢做出一鍋,3分鐘學會
    吃了30年豆腐,才知道做法這麼簡單,2塊錢做出一鍋,3分鐘學會今天霜降,早上買了牛肉,燉了白蘿蔔,晚上公公又請了一個喜歡下棋的棋友到家裡做客,都是平日裡經常碰面的街坊四鄰,家常便飯,所以公公說隨意一些,做兩個小菜便可。
  • 豆腐也能治病 豆腐的5大食療方法
    將豆腐與淡豆豉和蔥白共煮,能有效治療感冒症狀。        具體做法:    豆腐50克,淡豆豉10-15克,蔥白5根,共煮熱透,趁熱食用並蓋被發汗。    具體做法:    (1)豆腐500克,麥芽糖60克,生蘿蔔汁1杯,混和煮沸,1日2次分服。    (2)用豆腐120克,杏仁15克,麻黃30克,將後兩味藥用布包再與豆腐共煮,吃豆腐喝湯,一日2次。
  • 52歲大叔用一個「2米」大鍋煮一鍋湯,6塊一杯,一鍋能賣上千塊!
    52歲大叔用一個「2米」大鍋煮一鍋湯,6塊一杯,一鍋能賣上千塊!這一鍋湯不是普通的湯,而是用牛奶熬成的,每天只賣一鍋,來買的顧客也非常多,一起來看看吧!大叔的小攤上有一個很大的大鐵鍋,差不多有2米,大鐵鍋裡面裝滿了牛奶,牛奶裡面還放了一些堅果粉一起煮,大叔用一個長長的勺子在鍋裡不停的攪拌,慢慢的牛奶上面就漂浮著一層奶皮,大叔再把準備好的杯子擺在鍋的旁邊。然後再把煮開的牛奶舀在杯子裡,由於上面有一層奶皮,所以舀牛奶的時候要從中間煮開的地方開始舀,杯子裝滿後,再用一個鏟子鏟起一些奶皮放在杯子上面,這道美味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