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來養殖場入住,原本是好事,為何養蜂人頭痛不已呢

2020-12-14 閩南蜂哥

馬師傅的「不講武德,耗子尾汁」真可謂是,一言激起千斤浪,鬧得是滿城風雨。江湖中的事件,一直與閩南蜂哥的文章,沒有太大的瓜葛,但是這個不講「武德」,卻讓蜂哥想起了野蜜蜂的一件醜事,養蜂人遇到這樣的事件,真的如馬師傅親身體驗,讓人心急如焚,眼圈疼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養蜂人又該怎麼辦呢?

事件緣由

在野外生存的蜂群,沒有人為的幹預,雖然自由自在,但是在環境惡劣或蜂群內部出現問題時,常常無法得到有效治理。此時,野生蜜蜂通常會選擇飛逃,來避免滅群危機的出現,所以在某些時期,經常有野生蜂群飛逃到養蜂場來入住。其實這本該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卻常常因為外來的蜂群不講「武德」,造成蜂群出現PK問題。

蜜蜂衝群損失慘重

每一群蜜蜂都有獨特的味道,養蜂人稱其為「群味」。不同蜂群之間有不同的群味,這種群味其實也是蜜蜂防禦外敵入侵,保衛自家巢穴不受偷襲的一種表現,但是這種群味卻將不同蜂群之間的交流,完全隔絕。

當某一天,一群蜜蜂飛進養蜂場,它們在養蜂場上空盤旋,卻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家園。這時,養蜂場內部蜂群巢門口的蜜蜂,會吸引在上空盤旋的蜜蜂前去探路,結果自然是有去無回,被巢門口守衛蜂「秒殺」了。在上空盤旋的蜂群,急需找到住處,所以會衝到某一群蜜蜂的蜂箱外面,結成一個大蜂團。此刻,外來的蜜蜂會與家養的蜜蜂,發生打架事件,造成大量的蜜蜂傷亡。

養蜂人如何解決

其實外來衝群的蜜蜂,目的很明確也很簡單,就是尋找住處重新開始,但是遇到蜂箱有其他蜂群,就只能衝入蜂箱內部,將蜂箱佔為己有或與原有的蜂群融為一體。由於每群蜜蜂只擁護自己家的蜂王,還有蜜蜂群味的問題,如果養蜂人放任不管,輕則,蜂王打死一隻,蜜蜂打死一些,重則,兩隻蜂王都打死,蜜蜂打死一大堆,所以養蜂人要及時進行處理。

首先,如果蜂群還在空中盤旋,就趕緊掛高收蜂籠,引誘蜂群前來投靠。如果個別蜂群巢門口有打架的現象,就先拿一塊木板遮擋一下巢門口,千萬別讓大部隊跟著過來結團。如果蜜蜂已經在某個蜂箱上結團,就第一時間關閉巢門,然後開始進行收蜂操作,在收蜂的過程中,要順便尋找蜂王。只要將蜂群收捕起來,再重新安排位置,並調給蜂群幼蟲脾,蜂群自然就能安家了。

其實養蜂場位置較好,外界蜂源又較為豐富的地區,常常會有此類事件發生,所以閩南蜂哥建議養蜂人,可以在養蜂場周圍放置一些淘汰或老舊的蜂箱,來引誘這些不速之客。另外,家裡的收蜂籠,可以掛在蜂場的高處,不僅能收捕自家分出來的蜂群,還能收捕外來投靠的蜂群。當然了,如果你認為蜂哥的方法不可取,那麼年輕人你就「耗子尾汁」吧!

相關焦點

  • 1項養蜂小細節,西方蜜蜂要餵鹽,中華蜜蜂也需要餵嗎
    野外生存的中華蜜蜂,從來就不需要人為去餵養蜂群,即使是後來人們將其養殖在木桶箱裡,也都是任由蜜蜂自己發展。但是自從西方活框養殖蜜蜂技術的傳入,中華蜜蜂養殖,也開始學習人工餵養蜜蜂。餵養蜜蜂主要有花粉、蜂蜜、糖水、水、鹽等。給蜜蜂餵花粉,主要是為了補充蛋白質。
  • 定點養蜂如何管理?一個人能養多少箱蜜蜂?
    定點養蜂一個人能管理多少箱蜜蜂?定點養蜂是相對於流動式養蜂而論的,受地理位置所限,定點養蜂適合離退休人員、養蜂愛好者等人群,一般作為副業發展,而流動式養蜂則多為蜂農、專業養蜂人,一般作為主業發展,對蜂蜜產量有較高要求,會全年追逐花期,並無定所,那麼定點養蜂一個人能管理多少箱蜜蜂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古法養蜂遭遇困境,90後網紅回鄉創業打造蜜蜂王國
    規模化養蜂,一年能採四五次蜜,一個蜂箱一年差不多就能產八九十斤蜜,是古法養蜂產量的五六倍,因此當地從事古法養蜂的人不多,養殖規模也很小。 從來都沒人規模化的古法養蜂,麻功佐卻要這樣做。家人朋友聽說後都很震驚,也都很不看好,但麻功佐卻執意要這樣做,這是為什麼呢? 這還要從麻功佐小時候說起。
  • 你認為養蜂專家真的會養蜜蜂嗎?養蜂人:能養好蜜蜂的未必是專家
    養蜂專家真的會養蜜蜂嗎?這是個頗具諷刺意味又非常現實的話題,關鍵要看這「專家」的含金量。蜂語語認為,既然能被稱為養蜂專家的,一般會養蜜蜂,但不一定都能養好蜜蜂,而真正會養蜜蜂並且能養好蜜蜂的,未必都能成為專家。
  • 公交站發現幾千隻蜜蜂 他們請了「養蜂人」來收服
    於是乘客向歡樂谷公交站調度室工作人員反映情況,工作人員查看情況後,立即撥打119求助,消防工作人員帶來「裝備」,本想讓馬蜂「團滅」,誰知,竟是一個蜜蜂窩,只得請了「養蜂人」來收服!蜜蜂能採蜜,毒性不強,一般也不主動攻擊人,剛好調度室有個同事的朋友,是個專業的養蜂人,於是就請養蜂人來收了這窩蜜蜂。陳君說,養蜂人收走蜜蜂,一來能解決安全隱患,二來也算是救了這窩勤勞的蜜蜂。
  • 新收捕的蜜蜂滿天飛是啥原因?如何處理?養蜂人告訴你方法
    由於蜜蜂分開的時候都有在附近結團的習性,所以對於我們喜歡蜜蜂的朋友來說,這個時候比較容易發現蜜蜂的分蜂團,收捕到蜜蜂的朋友也比較多有的朋友在收捕蜜蜂以後,過箱以後發現蜜蜂滿天飛,找不到蜜蜂究竟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該如何處理。那麼我們怎麼來處理呢?蜂部落認為可以採用排除法來解決。
  • 海口永興鎮:探秘蜜蜂王國裡的養蜂人[高清]
    據養蜂專業戶陳昌卓介紹,海口市羊山地區養蜂產業年產達12萬箱蜂,釀蜜約240萬公斤,產值8000多萬,養蜂專業戶年收入可達10萬元。  在這裡,養殖蜜蜂基本不用飼喂,不佔耕地,幾個月的時間就能創造豐厚的利潤。「蜜蜂繞花轉一轉,釀出蜂蜜甜又甜;不施肥來不耕地,小小蜜蜂掙錢來,養一箱蜂勝過種一畝田「……這段順口溜,就是當地養蜂人養蜂致富的真實寫照。
  • 夏季養蜂,為何蜜蜂不採蜜?如何處理?老蜂農這樣做
    導讀:關於六月天為何蜜蜂不採花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個問題與我們養殖的區域、蜜源植物的分布和溫度有關。蜜蜂雖然有較強的調節能力,但是如果氣候太惡劣,蜜蜂還是會停止活動的。我們來仔細看一下。養殖區域對於我們養蜂的地方來說,六月屬於高溫季節,這個時候往往外界流蜜植物比較少,如果我們養殖蜜蜂的地方溫度太高,蜜源植物少或者沒有,那麼蜜蜂自然是無法採花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應該注意給蜜蜂進行輔助餵養,尤其注意餵水,同時注意遮陰降暑,有條件的進行轉場。
  • 夏季有人養蜂,養蜂人搬離之後,沒來得及回到蜂巢的蜜蜂會怎樣?
    在氣候溫暖的時期,我們經常在農村或者一些花卉比較多的野外,看到很多的蜜蜂和一些養蜂人。有時候會發現養蜂人已搬離,還有一些蜜蜂在盤旋。一些工蜂離開巢太晚,不能及時回來。另一方面,養蜂人在花開完之後就離開了去了別的地方。
  • 現階段養蜂,買來蜂糧蜜蜂可以長期餵嗎?
    現階段養蜂,「蜂糧」可分為蜜蜂製作的天然蜂糧和人工根據蜜蜂所需的營養配製的代用蜂糧。前者是蜜蜂將花粉採集回巢並卸放在巢房中,然後內勤蜂將花粉團咬碎,並用頭部將其務實,最後吐蜜潤溼。在乳酸菌的作用下,將糖分轉化為乳酸,以防止蜂糧腐敗變質。
  • 飼養蜜蜂的白糖水如何配製?養蜂新手絕對拿不到的配方
    由於消費者對蜜蜂餵養白糖很在意,很多養蜂的朋友們直接不敢談蜜蜂餵養白糖的話題,所以很多新養蜂的朋友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來餵養,或者就是根據社會傳言蜜蜂不能餵養白糖而放棄,最後導致蜜蜂大量死亡,養殖創業失敗。蜂蜜是蜜蜂的主要飼料,但是蜂蜜被我們吃了,所以我們只能給蜜蜂吃白糖,那麼究竟蜜蜂吃的白糖水是如何來配置的呢?
  • 4萬隻蜜蜂住在成都一小區裡 養蜂人稱為了科研
    在小區的一個僻靜角落,他養了4箱蜜蜂,數量多達4萬隻。對於他的這些「寵物」,小區居民卻認為是「定時炸彈」,擔心有人會被蟄到。  「歐巴馬都在白宮養蜜蜂……」李念周解釋,自己是為了搞科研,而且養蜂在許多國家已經是一種時尚,自己養的中華蜜蜂,不會隨意蟄人,相反,蜜蜂能對周圍環境進行監測,並將小區的花粉資源利用起來。當地社區工作人員也表示,住在裡面的居民反映強烈,社區也上門協調過多次。
  • 蜂蠟用途那麼多,為何養蜂人寧願20元一斤賣掉?養蜂人告訴你真相
    導讀:說起蜂蠟相信很多朋友都不陌生,不管是養殖中蜂還是意蜂,在我們養殖蜜蜂的過程中都會產生蜂蠟,網絡上有網友說蜂蠟20元一斤不要賣,養蜂人留著有大用途,但是似乎在實際養殖中養蜂人真正把蜂蠟留下的並不多,大多都是賣掉或者直接不提煉,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把中華蜜蜂當成寵物養殖的項目,市場空間如何?養蜂人告訴你答案
    為什麼會有把中華蜜蜂的養殖當作寵物養殖來發展,所以在我們沒有透露我們商業模式的核心的情況下,蜂部落只能從蜜蜂的習性來看究竟把中華蜜蜂當成寵物養殖有沒有市場空間,我們具體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看。既然我們想要用中華蜜蜂來作為一個寵物項目,那麼從一定程度來說,我們是發現了把中華蜜蜂作為寵物項目這個想法中有錢可賺,也就是我們從中華蜜蜂的養殖過程中發現了有中華蜜蜂作為寵物養殖的商業模式痛點,而且這個商業模式的可行性是高的。
  • 如何捕捉野外蜂群,怎麼吸引蜜蜂,讓養殖戶低價飼養蜜蜂呢?
    如今人們對於養生越來越注重了,所以有不少人開始吃蜂膠,喝蜂蜜水了,使得蜜蜂的經濟效益日漸增高,而蜂蜜的需求量還在不斷的增加,所以養殖蜜蜂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想要養殖蜜蜂除了去購買以外,還有什麼其他的方法嗎?
  • 竹山智慧養蜂造福6000餘蜂農
    在竹山,高科技養蜂已不是新鮮事。走進擂鼓鎮紅巖村蜂農全軍的養殖場,130多口蜂箱排布在路邊。2019年初,國家菸草專賣局扶持竹山縣發展中蜂產業,在全縣推廣「智慧養蜂」方式——採用新式蜂箱和活框養殖技術,給貧困戶提供蜂箱和蜜蜂,由養蜂專業合作社包技術培訓、跟蹤服務、回收蜂蜜。
  • 怎樣才能做個養蜂人,從蜂窩中引蜜蜂出來自己養殖?
    想要自己養蜂,那麼蜜蜂從哪裡來呢?主要有兩種方式獲取蜜蜂,一個是從蜂窩獲取,一個是從養蜂場購買現成的蜜蜂。那麼問題來了,自己要怎樣從野生蜂窩中獲取蜜蜂呢?
  • 蜜蜂養殖場,出現意料之外的事情,蜂群全部飛出來形成大蜂團
    比如:一群蜜蜂出現異常,飛出箱外結團,結果其他蜂群也跟著飛出箱外結團,更糟糕的是,所有飛出來的蜂群合併成一個大蜂團,讓養蜂人不知所措。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嗎?遇到這樣的事,又該如何處理呢?
  • 社會:現在可以用高科技監視器幫助養蜂人跟蹤蜜蜂活動了
    【社會:現在可以用高科技監視器幫助養蜂人跟蹤蜜蜂活動了】保持蜜蜂蕁麻疹健康和可行的挑戰正在以一些新的高科技工具的形式得到幫助。即使從蜂群衰竭失調的潛在的災難性的影響之外,所有類型的養蜂-業餘愛好者,專業人士和研究人員-面臨多種挑戰,但新行配置單元監測工具可以允許減少兩個應力的蜜蜂和養蜂人,同時還添加了對健康和活動的蜂巢指標的訪問權限,以及對殖民地威脅的實時警報。
  • 養蜂人告訴你要牢記這五種蜜蜂天敵,重則蜂群飛逃,防治是關鍵
    導讀: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養蜂人對待每一隻蜜蜂都是小心翼翼的,為了提高蜂蜜的產量,就要想盡辦法增加蜜蜂的出勤率,而最能夠提高蜜蜂出勤率的辦法就是增加蜜蜂的繁殖數量,也就是說蜂群要足夠大,而且越大越好。但是在實地蜜蜂養殖過程中,一些原本很強的蜂群,到了準備取蜜時才發現此時的狀況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強群,跟當初預想的情況相差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