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師傅的「不講武德,耗子尾汁」真可謂是,一言激起千斤浪,鬧得是滿城風雨。江湖中的事件,一直與閩南蜂哥的文章,沒有太大的瓜葛,但是這個不講「武德」,卻讓蜂哥想起了野蜜蜂的一件醜事,養蜂人遇到這樣的事件,真的如馬師傅親身體驗,讓人心急如焚,眼圈疼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養蜂人又該怎麼辦呢?
事件緣由
在野外生存的蜂群,沒有人為的幹預,雖然自由自在,但是在環境惡劣或蜂群內部出現問題時,常常無法得到有效治理。此時,野生蜜蜂通常會選擇飛逃,來避免滅群危機的出現,所以在某些時期,經常有野生蜂群飛逃到養蜂場來入住。其實這本該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卻常常因為外來的蜂群不講「武德」,造成蜂群出現PK問題。
蜜蜂衝群損失慘重
每一群蜜蜂都有獨特的味道,養蜂人稱其為「群味」。不同蜂群之間有不同的群味,這種群味其實也是蜜蜂防禦外敵入侵,保衛自家巢穴不受偷襲的一種表現,但是這種群味卻將不同蜂群之間的交流,完全隔絕。
當某一天,一群蜜蜂飛進養蜂場,它們在養蜂場上空盤旋,卻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家園。這時,養蜂場內部蜂群巢門口的蜜蜂,會吸引在上空盤旋的蜜蜂前去探路,結果自然是有去無回,被巢門口守衛蜂「秒殺」了。在上空盤旋的蜂群,急需找到住處,所以會衝到某一群蜜蜂的蜂箱外面,結成一個大蜂團。此刻,外來的蜜蜂會與家養的蜜蜂,發生打架事件,造成大量的蜜蜂傷亡。
養蜂人如何解決
其實外來衝群的蜜蜂,目的很明確也很簡單,就是尋找住處重新開始,但是遇到蜂箱有其他蜂群,就只能衝入蜂箱內部,將蜂箱佔為己有或與原有的蜂群融為一體。由於每群蜜蜂只擁護自己家的蜂王,還有蜜蜂群味的問題,如果養蜂人放任不管,輕則,蜂王打死一隻,蜜蜂打死一些,重則,兩隻蜂王都打死,蜜蜂打死一大堆,所以養蜂人要及時進行處理。
首先,如果蜂群還在空中盤旋,就趕緊掛高收蜂籠,引誘蜂群前來投靠。如果個別蜂群巢門口有打架的現象,就先拿一塊木板遮擋一下巢門口,千萬別讓大部隊跟著過來結團。如果蜜蜂已經在某個蜂箱上結團,就第一時間關閉巢門,然後開始進行收蜂操作,在收蜂的過程中,要順便尋找蜂王。只要將蜂群收捕起來,再重新安排位置,並調給蜂群幼蟲脾,蜂群自然就能安家了。
其實養蜂場位置較好,外界蜂源又較為豐富的地區,常常會有此類事件發生,所以閩南蜂哥建議養蜂人,可以在養蜂場周圍放置一些淘汰或老舊的蜂箱,來引誘這些不速之客。另外,家裡的收蜂籠,可以掛在蜂場的高處,不僅能收捕自家分出來的蜂群,還能收捕外來投靠的蜂群。當然了,如果你認為蜂哥的方法不可取,那麼年輕人你就「耗子尾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