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婚後生活是怎樣的?錢鍾書只說了27個字,卻讓很多人自愧不如

2020-12-11 育兒點金術

儘管生在亂世,但她始終與世無爭,如果用一種花來形容他,我覺得荷花最合適,清正堅貞,高尚謙虛,低調又優雅,非常符合她的氣質。她就是被認為成為「先生」的楊絳。她是一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比起同時期的才女,她可能並不出眾,但她的智慧與淡薄卻被世人所喜愛。

楊絳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是一名正義的法官,但對楊絳卻十分慈愛。楊絳愛讀書的習慣就是深受父親的影響,而溫柔則是來源於母親,楊絳的母親曾把中醫感動並在堅持不懈的照顧下奇蹟般的救活了楊絳的父親。楊絳父母的相處模式也對楊絳的婚後生活影響極大。

楊絳在清華初見錢鍾書時,覺得錢鍾書長得很一般,但錢鍾書卻看上了楊絳。但那時候校園裡卻有流言說錢鍾書訂婚了,楊絳也有男友了。這讓錢鍾書很慌,於是立馬行動,給楊絳寫信約她見面。見到之後第一句話就是他沒有訂婚,楊絳也說她沒有男朋友。於是兩人就在一起了,之後無話不談感情越來越好。

1935年7月,兩人在蘇州舉辦了婚禮。沒過多久,錢鍾書就要去英國留學,為了照顧他,楊絳也就跟著一起去了。在英國期間,楊絳承包了生活中的家務活,錢鍾書也非常欣慰感動,兩人一直相互扶持相互包容。

後來兩人喜得一女,三個人幸福的生活著。再後來女兒丈夫接連去世,三個人變成一個人,但楊絳始終沒有放棄自己,因為她想替丈夫和女兒好好活著。

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一直是讓人很羨慕的也是讓很多人自愧不如的,他們兩個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美的愛情好的婚姻。錢鍾書曾經說過:

「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過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

除了美好的愛情,楊絳一家三口的相處模式也是讓很多人羨慕的,女兒阿媛雖是獨生女,集所有寵愛於一身,但受到父母的影響,她心地善良,體貼父母,是個非常孝順的女兒

有一次錢鍾書出差,告訴女兒要把媽媽照顧好。有一天下大雪,阿媛知道媽媽怕觸摸貓屎,可是又要撮煤 ,於是一個人冒著嚴寒,把貓屎扣除乾淨後,才去找媽媽說:媽媽該撮煤了,煤球裡的貓屎我都摳乾淨了。

楊絳在《我們仨》中告訴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家。一家人只要和和睦睦,健健康康,相親相愛,相互體貼,一起歡笑,一起面對生活的困難,即使身處陋室,也是溫暖,即使粗茶淡飯也是幸福。

1997年到1998年,楊絳先後經歷了愛女和丈夫的離世,在送走女兒後,楊絳對病榻上的錢鍾書說:「我要寫一個女兒,叫她陪著我。」

錢鍾書病逝四年後,92歲高齡的楊絳先生出版了《我們仨》這本書,書中記述了一個三口之家63年的風雨坎坷和溫馨回憶。透過文字和照片我們確信錢鍾書和楊絳經營的那個小家就是美滿家庭該有的模樣。

書中記錄的一些場景即使多次重讀,也仍能給人以溫暖和感動。當錢鍾書經歷動蕩和妻女重聚時他發願:「從今以後,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

四歲的女兒錢媛打量著兩年未見的父親說「這是我的媽媽,你的媽媽在那邊。」錢鍾書笑問:「是我先認識你媽媽,還是你先認識?」錢媛回答:「自然是我先認識,我一生出來就認識,你是長大了才認識的。」

錢鍾書悄悄的在女兒耳邊說了一句話,從此父女倆十分友好,連媽媽都退居二線了,提起這段回憶,楊絳在書中感慨道:「鍾書到底跟錢媛說了什麼話我當時沒問,而現在已沒人可問。」

有人說《我們仨》會讓你笑再讓你哭,還能教會你很多關於愛的事,而我讀完此書最大的收穫則是它讓我更加珍視那些微笑的幸福和身邊的人。

在這推薦大家讀一讀《我們仨》,願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相關焦點

  • 楊絳與錢鍾書的情書,信中只寫了一個字,但感動了很多的人
    楊絳出生的家庭在當時十分有名氣。並且她的相貌長得非常漂亮。她還非常的有文採。被稱作當時的女神。錢鍾書在第一次見楊絳的時候。就被她吸引住了。當時錢鍾書非常的想問怎麼聯繫楊絳。但他又不好意思說出來。結果說了一句我還沒有女朋友。楊絳聽完,取笑的回道我也沒有男朋友。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們兩個人就發展了讓大家非常羨慕的感情。很多人都說畢業就會分手。可是楊絳和錢鍾書。
  • 楊絳給錢鍾書寄去一個「慫」字,錢鍾書寄回一個字,楊絳感動落淚
    在民國時期的那些文壇大佬中,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故事是最完美的。在充斥著情感背叛、師生戀的民國文壇裡,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宛如一汪清泉,更值得人們欽佩。在他們數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始終把對方的感情需求擺在第一位,數十年的相濡以沫,十分的令人感動。而且他們的戀愛經歷,也非常的浪漫。
  • 楊絳給錢鍾書寄去一個「慫」字,錢鍾書寄回一字竟令其感動淚目
    楊絳和錢鍾書是公認的神仙眷侶,夫妻兩人一見鍾情,相伴到老,從未因為什麼紅過臉。楊絳給錢鍾書寄過一個「慫」字,就是想問問錢鍾書心上到底有幾個人,錢鍾書高情商的回一個「您」字,意為心上只有你一人,這般愛情真實舉案眉頭羨煞旁人。不愧是人間的「神仙愛情」!
  • 錢鍾書與楊絳的筆墨,滿滿書法味
    楊絳先生走了,105歲,即使在彌留之際,思維和言語中,始終不離「錢鍾書」三個字。高尚的節操,有目標有志趣的生活,任光陰流轉,萬物消長,而內心依舊篤定從容。1932年春天,楊絳考入清華大學並與錢鍾書相識。第一次見面,錢鍾書就說:「我沒有訂婚。」
  • 勢均力敵的愛情:楊絳寄「慫」字,錢鍾書一字回應,她感動落淚
    楊絳和錢鍾書是文壇的一對神仙眷侶,兩人有著同樣優秀的才華,在命運的安排下相遇了兩人一見鍾情,夫妻恩愛數載。錢鍾書和楊絳相識在大學校園之中,楊絳出身名門,長相漂亮不說,學識也很出眾。在學校裡,追求楊絳的男人很多。
  • 錢鍾書的情書,通篇只有一個字,為何卻能牢牢俘獲才女楊絳的心
    ——錢鍾書在中國近代史中被銘記的文人,沒有幾個在感情方面是絕對乾淨的,像魯迅、胡適、徐志摩、郭沫若,甚至就連「鄉下人」沈從文也有對高青子的精神出軌,所以錢鍾書和楊絳兩人的婚姻在那個時代絕對是一個奇蹟,兩人一直相濡以沫,一生沒有半點感情上的緋聞,生孩子也是只生了錢瑗一個女兒,因為怕生了第二個孩子就無法專心愛女兒了。
  • 人人皆知錢鍾書的天才 只有楊絳知道他的笨拙
    但很少有人知道從與親人離散到再次團圓的這條古驛道上四季交替中楊絳怎樣走完了她的人生,並以百歲高齡完成了錢鍾書生前未完成的心願。解說:在清華免上體育課的錢鍾書直到碰到楊絳才有「破例做春遊」之舉,而面對楊絳從不願多談童年生活的錢鍾書第一次敞開了心扉。
  • 楊絳的陪讀生活:幫錢鍾書複習功課
    楊絳(圖片來自網絡)   錢鍾書、楊絳夫婦哲人曉暢、嗜書如命的專業貢獻我們因熟悉而敬重;錢鍾書、楊絳夫婦遠離媒體的家庭生活我們因不熟悉而更加敬重。她有一個被時代熟知的稱號「錢鍾書夫人」,她是一個從容優雅的精神貴族,卻有著一個世紀令人感動的平民情懷。   102歲的宋美齡在得知她的舊居連同她的私人物品被一家美國公司騙購後說:讓那些美國人發不義之財吧。而102歲的楊絳,在得知有人想拍賣已故丈夫錢鍾書的手稿和書信時,毅然表示如不停止拍賣,將以百歲高齡親自走上法庭。這就是楊絳,她生命的底線就是家,家庭被她視為「人生的第一秩序」。
  • 錢鍾書與楊絳的一字情書:一個「慫」,一個「您」,說盡最美情話
    但是,錢鍾書自己的婚姻卻是一座他永遠不想走出去的城,他對楊絳說:「沒遇到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見你,結婚這事我沒想過和別人。」人世間最美好的情話不過如此,無需甜言蜜語,只是非你不可。(圍城劇照)發生在錢鍾書和楊絳身上的動人故事有很多,其中尤以「一字情書」最為後人津津樂道。據說,楊絳曾給錢鍾書寫過一封信,信中只有一個字「慫」。
  • 錢鍾書一生只在追求兩件事——學術和婚姻,與楊絳相伴64年
    有人評價兩人的婚姻是中國作家中最完美,幸福的一對,但實際上兩人既不門當戶對,生活上又有很多的差異。結婚後不久,錢鍾書就得到了出國留學的機會,但是他的生活能力非常差,此時楊絳還沒有畢業,而楊絳知道這個消息後決定陪同錢鍾書前去。
  • 娶了楊絳,錢鍾書「痴人有痴福」
    她有一個被時代熟知的稱號「錢鍾書夫人」,她是一個從容優雅的精神貴族,卻有著一個世紀令人感動的平民情懷。  102歲的宋美齡在得知她的舊居連同她的私人物品被一家美國公司騙購後說,讓那些美國人發不義之財吧。而102歲的楊絳,在得知有人想拍賣已故丈夫錢鍾書的手稿和書信時,毅然表示如不停止拍賣,將以百歲高齡親自走上法庭。這就是楊絳,她生命的底線就是家,家庭被她視為「人生的第一秩序」。
  • 楊絳今日凌晨去世 與錢鍾書關係生前作品盤點
    「你們這一代知識分子,在一九四九年時完全可以離開內地的,為什麼留下了呢」的問題,答道:「很奇怪,現在的人連這一點都不能理解。因為我們愛我們的祖國。當時離開有三個選擇,一是去臺灣,二是去香港,三是去國外。我們當然不肯和一個不爭氣的統治者去臺灣;香港是個商業碼頭,我們是文化人,不願去。」「很多外國人不理解我們,認為愛國是政客的口號。政客的口號和我們老百姓的愛國心是兩回事。
  • 楊絳給錢鍾書寄信只有一個「慫」,他回復一字,讓楊絳感動落淚
    楊絳也趁機說明「坊間傳聞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門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說費孝通是我的男朋友,這也不是事實。」兩人很快就成了情侶,互相書信往來,有一次,楊絳便寫了一封信,讓錢鍾書帶去,並叮囑他中午休息的時候才能打開。
  • 初次見面,錢鍾書說:我沒有訂婚,楊絳回:我也沒有男朋友
    一些人從傳統的思想解放出來,他們深受西方思想的影響,對愛情、婚姻有著不一樣的認識,那時剛開始崇尚婚姻自由,但是很多人比較風流。風流文豪鬱達夫、郭沫若,有著好幾任的老婆,對自己的情史也是相當豐富;像徐志摩,與林徽因、陸小曼、凌叔華都有一定的關係。
  • 錢鍾書與楊絳動人愛情故事:一見鍾情的世紀佳緣(圖)
    拒絕費孝通,與錢鍾書「緣起一面」  1928年,楊絳十七歲,她一心一意要報考清華大學外文系,但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清華招收女生,但南方沒有名額,楊絳只得轉投蘇州東吳大學。費孝通與楊絳在中學和大學都同班,有男生追求楊絳,費孝通便對他們說:「我跟楊季康是老同學了,早就跟她認識,你們『追』她,得走我的門路。」
  • 錢鍾書:我這一生中,最滿意的事情就是娶了楊絳,她是最美的妻
    自此進入了大學校門,楊絳就成為了全校知名的人物,天生的靚麗加上詩書賦予的才華,讓楊絳成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氣質型美女,她的身邊也少不了追求者。但她與萬千少女一樣,楊絳有屬於自己愛情的定義。她不會刻意地去尋找,只憑著一顆淡定的心,等待著緣分的出現。不少傳聞錢鍾書與楊絳一見鍾情,其實不然。
  • 楊絳:錢鍾書心中「最賢的妻 最才的女」
    拒絕費孝通,與錢鍾書「緣起一面」1928年,楊絳十七歲,她一心一意要報考清華大學外文系,但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清華招收女生,但南方沒有名額,楊絳只得轉投蘇州東吳大學。費孝通與楊絳在中學和大學都同班,有男生追求楊絳,費孝通便對他們說:「我跟楊季康是老同學了,早就跟她認識,你們『追』她,得走我的門路。」楊絳念念不忘清華。
  • 錢鍾書的母親稱讚兒媳楊絳:筆桿搖得,鍋鏟握得,鍾書痴人痴福!
    1938年,錢鍾書夫婦帶著女兒回到了狼煙四起、風雨飄搖的國內。回國之後,錢鍾書受清華委派,前往昆明西南聯大講學,而楊絳則無法同行。因為那時,她的蘇州老家被日寇洗劫一空,母親去世,父親避難上海。為了照顧老父,楊絳只好帶著孩子定居上海。
  • 錢鍾書、楊絳育兒觀:書香門第的富養,你也能複製
    ​富養,跟錢沒關係「富養」這詞近年來很火,很多人說要富養女兒窮養兒子,那怎樣才算富養?而對於女兒的教育,楊絳與錢鍾書在日常的生活裡將「以身作則」的育兒法貫徹到底。錢瑗的閱讀習慣,也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錢鍾書不僅是錢瑗的爸爸,還是很好的玩伴,而且很會玩、很平等地玩,正如楊絳在書裡說的:「鍾書在,圓圓不乖了,和爸爸沒大沒小地玩鬧,簡直變了個樣兒。她那時虛歲五歲,實足年齡是四歲零兩三個月。向來只有人疼她,有人管她、教她,卻從來沒有一個一同淘氣玩耍的伴兒。」有一本書叫《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裡面說到:「孩子並不需要智力玩具或者電視節目,他們需要的是你。
  • 楊絳給錢鍾書信「慫」,錢鍾書回信「您」,這是什麼意思啊?
    楊絳給錢鍾書信「慫」,錢鍾書回信「您」,這是什麼意思啊?很多的人讀過楊絳的《我們仨》,楊絳在這本書中描述了她與錢鍾書的愛情,也是很多的人從這本書中了解楊絳。楊絳出生於名門世家,我們從其著作中可以看到她的書香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