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婚姻繼承糾紛裁判案例17則

2020-12-20 騰訊網

來源 丨山東高法

景來律師導讀

隨著婚姻觀念、家庭關係的變化,婚姻家庭領域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新情況、新問題。《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以現行婚姻法、收養法為基礎,在堅持婚姻自由、一夫一妻、最有利於被收養人等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結合社會發展需要,修改了部分規定,並增加了一些新規定。本文彙編整理17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中與婚姻家庭、繼承糾紛相關的案例裁判規則,以供參考。(Jlls)

聲明:景來律師對推文的導讀設定及標題修定擁有權利。轉載推文時需標明轉自景來律師公眾號,否則為侵權。

1、鄒某蕾訴高某某、孫某、陳某法定繼承糾紛案

【關鍵詞】繼子女;撫養關係;繼承

【裁判摘要】離婚中,作為繼父母的一方對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明確表示不繼續撫養的,應視為繼父母與繼子女關係自此協議解除。繼父母去世時,已經解除關係的繼子女以符合繼承法中規定的「具有撫養關係的繼子女」情形為由,主張對繼父母遺產進行法定繼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20年第6期(總第284期)第40-43頁

2、劉青先訴徐飈、尹欣怡撫養費糾紛案

【關鍵詞】撫養費;夫妻共同財產權;非婚生子女

【裁判摘要】撫養費案件中第三人撤銷權的認定,需明確父母基於對子女的撫養義務支付撫養費是否會侵犯父或母再婚後的夫妻共同財產權。雖然夫妻對共同所有財產享有平等處理的權利,但夫或妻也有合理處分個人收入的權利。除非一方支付的撫養費明顯超過其負擔能力或者有轉移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否則不能因未與現任配偶達成一致意見即認定屬於侵犯夫妻共同財產權。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6年第7期(總第237期)

3、唐某訴李某某、唐某乙法定繼承糾紛案

【關鍵詞】婚內財產分割協議;物權登記;不動產物權

【裁判摘要】夫妻之間達成的婚內財產分割協議是雙方通過訂立契約對採取何種夫妻財產制所作的約定,是雙方協商一致對家庭財產進行內部分配的結果,在不涉及婚姻家庭以外第三人利益的情況下,應當尊重夫妻之間的真實意思表示,按照雙方達成的婚內財產分割協議履行,優先保護事實物權人,不宜以產權登記作為確認不動產權屬的唯一依據。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4年第12期(總第218期)

4、莫君飛訴李考興離婚糾紛案

【關鍵詞】共同財產;離婚協議;法律效力

【裁判摘要】婚姻當事人之間為離婚達成的協議是一種要式協議,即雙方當事人達成離婚合意,並在協議上簽名才能使離婚協議生效。雙方當事人對財產的處理是以達成離婚為前提,雖然已經履行了財產權利的變更手續,但因離婚的前提條件不成立而沒有生效,已經變更權利人的財產仍屬於夫妻婚姻存續期間的共同財產。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1年第12期(總第182期)

5、李維祥訴李格梅繼承權糾紛案

【關鍵詞】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繼承;遺產;集體成員權;消滅

【裁判摘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五條的規定,農村土地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其本質特徵是以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戶家庭為單位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家庭承包方式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屬於農戶家庭,而不屬於某一個家庭成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的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Jlls)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屬於個人財產,故不發生繼承問題。除林地外的家庭承包,當承包農地的農戶家庭中的一人或幾人死亡,承包經營仍然是以戶為單位,承包地仍由該農戶的其他家庭成員繼續承包經營;當承包經營農戶家庭的成員全部死亡,由於承包經營權的取得是以集體成員權為基礎,該土地承包經營權歸於消滅,不能由該農戶家庭成員的繼承人繼續承包經營,更不能作為該農戶家庭成員的遺產處理。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9年第12期(總第158期)

6、李雪花、範洋訴範祖業、滕穎繼承糾紛案

【關鍵詞】特留份;遺囑;無效;婚生子女;人工授精

【裁判摘要】夫妻關係存續期間,雙方一致同意利用他人的精子進行人工授精並使女方受孕後,男方反悔,應當徵得女方同意。在未能協商一致的情況下男方死亡,其後子女出生,儘管該子女與男方沒有血緣關係,仍應視為夫妻雙方的婚生子女。男方在遺囑中不給該子女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不符合繼承法第十九條規定,該部分遺囑內容無效。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6年第7期(總:117期)

7、單洪遠、劉春林訴胡秀花、單良、單譯賢法定繼承糾紛案

【關鍵詞】舉證責任;夫妻共同債務;對外債務

【裁判摘要】《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24條的規定,本意在於加強對債權人的保護,一般只適用於對夫妻外部債務關係的處理。人民法院在處理涉及夫妻內部財產關係的糾紛時,不能簡單依據該規定將夫或妻一方的對外債務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其他人民法院依據該規定作出的關於夫妻對外債務糾紛的生效裁判,也不能當然地作為處理夫妻內部財產糾紛的判決依據,主張夫或妻一方的對外債務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的當事人仍負有證明該項債務確為夫妻共同債務的舉證責任。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6年第5期(總:115期)

8、向美瓊等人訴張鳳霞等人執行遺囑代理合同糾紛案

【關鍵詞】遺囑執行人;代理協議;執行遺囑

【裁判摘要】遺囑執行人在遺囑人沒有明確其執行遺囑所得報酬的情況下,與繼承人就執行遺囑相關事項自願籤訂代理協議,並按照協議約定收取遺囑執行費,不屬於律師法第三十四條禁止的律師在同一案件中為雙方當事人代理的情形,應認定代理協議有效。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4年第1期(總:87期)

9、楊清堅訴周寶妹、周文皮返還聘金糾紛案

【關鍵詞】結婚登記;民間習俗;同居關係

【裁判摘要】我國婚姻法第七條規定:「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係。」由此可見,只有履行了結婚登記手續,才能結婚。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第三條規定:「自民政部新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施行之日起,未辦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按非法同居關係對待。」因此,雙方未辦結婚登記,而是按民間習俗舉行儀式「結婚」,進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構成同居關係,這種關係不受法律保護,應當依法予以解除。

同居生活期間的財產處理,根據若干意見第十條的規定,解除非法同居關係時,同居生活期間雙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按一般共有財產處理。同居生活前,一方自願贈送給對方的財物,可比照贈與關係處理。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2年第3期(總:77期)

10、人工授精子女撫養糾紛案

【關鍵詞】夫妻關係;人工授精;法律地位

【裁判摘要】最高人民法院於1991年7月8日在《關於夫妻關係存續期間以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的復函》中明確指出:「在夫妻關係存續期間,雙方一致同意進行人工授精所生子女應視為夫妻雙方的婚生子女,父母子女之間權利義務關係適用《婚姻法》的有關規定」。由此可見,(Jlls)在夫妻關係存續期間,經雙方同意以人工授精所生的子女,與婚生子女一樣,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1997年第1期(總:49期)

11、劉玉坤訴鄭憲秋離婚及財產分割案

【關鍵詞】夫妻共同財產;共同支出;人身性

【裁判摘要】夫妻雙方感情破裂且已分居一年之久,經多次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間參加殘疾人運動會獲得的獎牌,有特定的人身性,不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其所獲得的獎金,已用於製作假肢、治病等花費,屬於家庭共同支出。因此,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另一方要求平分獎牌和獎金的,於法無據。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1995年第2期(總:42期)

12、王健華等五人訴王汝範繼承糾紛案

【關鍵詞】繼承;虐待;繼承權喪失

【裁判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七條規定:「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由此可見,繼承人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不論是否追究刑事責任,均可確認其喪失繼承權。繼承人虐待被繼承人情節是否嚴重,則可以從實施虐待行為的時間、手段、後果和社會影響等方面來認定。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1993年第2期(總:34期)

13、謝東輝、鄭兆本訴陳世軍等繼承糾紛案

【關鍵詞】事實婚姻;共同財產;遺產繼承

【裁判摘要】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二條規定,1986年3月15日《婚姻登記辦法》施行之後,未辦結婚登記手續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如同居時雙方均符合結婚的法定條件,可認定為事實婚姻。因此,雙方在同居期間的財產,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我國繼承法第二條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遺產繼承,在繼承開始後,依據繼承法第十條第二款的規定,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能繼承;在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時,方能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1992年第3期(總:31期)

14、紀毛治訴紀亞琴房屋繼承糾紛案

【關鍵詞】收養關係;繼承權;扶養義務

【裁判摘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養子女與生父母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係的成立而消除。」由此可以看出,養子女不能作為生父母的法定繼承人來繼承其遺產。養子女對生父母盡了較多扶養義務的,依照繼承法第十四條關於「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的規定,可以給養子女分得生父母的適當遺產。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1988年第4號(總:16號)

15、莫美歡、岑潤明訴岑榮安、岑卓、林月弟繼承糾紛案

【關鍵詞】婚姻存續期間;共有財產;(Jlls)遺產認定

【裁判摘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三)智慧財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款規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因此,對於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由夫妻一方所承包經營的收益,依法認定為夫妻共有財產。對於該共有財產,在遺產認定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餘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1988年第1號(總:13號)

16、王貴學等三人與王遠德繼承案

【關鍵詞】直系血親;代位繼承;遺產份額

【裁判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對於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一條的規定,應當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他的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因此,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其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依法享有代位繼承權。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1985年第4號

17、華枝熙等與華寧熙等遺產繼承案

【關鍵詞】撫養關係;繼承權;代理;限制行為能力人

【裁判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夫妻之間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第二十條規定:「在舊社會形成的一夫多妻家庭中,(Jlls)子女與生母以外的父親的其他配偶之間形成撫養關係的,互有繼承權。」

我國繼承法第六條關於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繼承權的行使中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的繼承權,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或者徵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後行使。法定代理人代理限制行為能力人行使繼承權時,其不得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根據《意見》第八條規定,明顯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應認定其代理行為無效。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報》1985年第4號

相關焦點

  •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婚姻家庭、繼承糾紛」案例裁判規則17則
    隨著婚姻觀念、家庭關係的變化,婚姻家庭領域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新情況、新問題。《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以現行婚姻法、收養法為基礎,在堅持婚姻自由、一夫一妻、最有利於被收養人等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結合社會發展需要,修改了部分規定,並增加了一些新規定。本文彙編整理17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中與婚姻家庭、繼承糾紛相關的案例裁判規則,以供參考。
  • 最高法關於婚姻家庭、繼承糾紛裁判規則 63 條
    導讀 裁判規則不僅是案例的核心內容,也是靈魂所在。本期法信乾貨小哥摘編了最高法關於婚姻家庭、繼承糾紛案件裁判規則 63 條,並根據案由進行了歸類,希望能為法律工作者將"抽象到具體"的法律適用轉化為簡明的從"具體到具體"的確切參照。
  • 民法典重點法條類案裁判規則系列⑫:關於代位繼承的相關裁判規則...
    】該系列圍繞《民法典》中的新增和實質性修改法條解析條文變遷和影響關聯法條推送類案裁判規則和案例要旨幫助法律人從案例實務中學習領會民法典條文今天乾貨小哥推出第十二期《關於代位繼承的相關裁判規則》案號:(2013)朝民初字第38119號來源:趙敬賢、宣璇編著:《婚姻家庭、繼承案件審判參考》,人民法院出版社2018年版2.代位繼承只適用於法定繼承——徐靜代位繼承糾紛案案例要旨:代位繼承只適用於法定繼承,在遺囑繼承中不適用。
  • 婚姻家事 | 彩禮返還問題精析——典型案例裁判要旨
    典型案例裁判規則:01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案例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公布10起婚姻家庭糾紛典型案例(山東)之一:張某某、趙某婚約財產糾紛案審理法院:山東省濟寧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02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同居的案例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審理法院: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人民法院案號:(2014)嘉秀民初字第173號裁判觀點:被告黃某甲進行人工流產手術花費相應醫療費
  • 婚姻家庭糾紛典型案例 7 則
    遺產分割前,繼承人放棄繼承,無需經其配偶同意遺產分割前,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因對應遺產尚未形成夫妻共同財產,故繼承人配偶無權主張放棄繼承行為無效。07 .案例索引:廣西柳州城中區法院(2011)城中民一初字第838號「姚某與覃某探視權糾紛案」,見《姚某與覃某探視權糾紛案》(周冕),載《人民法院案例選》(201202/80:89)。
  • 市婦聯舉辦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培訓班
    上午,由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師事務所專家顧問、盈科律師事務所民法典宣講團講師李志金進行《民法典新時期下婚姻家庭糾紛調解技巧和法院裁判規則》主題講座,李志金講師從「婚姻家庭糾紛為什麼要重視調解?」引發學員討論,繼而以實際案例出發,分享婚姻家庭糾紛調解技巧,並深入淺出地解讀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十大亮點,向學員闡釋家事領域熱點、難點裁判規則。
  • 婚前婚後丨離婚後財產糾紛:典型案例+裁判觀點+成因、提示
    導讀:5月3日,北京三中院召開離婚後財產糾紛案件審理情況新聞通報會,介紹典型案例和裁判觀點,分析糾紛成因並提出建議。 典型案例 01 裁判要點 雙方有離婚協議,一方未按照協議內容履行義務的,另一方有權請求履行。
  • 類案裁判方法|繼承糾紛中涉宅基地房屋拆遷案件的審理思路和方法
    【編者按】為全面提升法官的司法能力和案件的裁判品質,進一步促進類案價值取向和適法統一,實現司法公正,上海一中院探索類案裁判方法總結工作機制,通過對各類案件中普遍性、趨勢性的問題進行總結,將法官的優秀審判經驗和裁判方法進行提煉,形成類案裁判的標準和方法。
  • 實務乾貨!如何處理公司債券糾紛?看這28個裁判規則就夠了
    在《紀要》發布之初,編者精選了二十餘個經典案例,從債券違約案件的管轄、當事人適格、債券交易的成立、債券違約的類型、發行人的違約責任範圍以及發行人破產等熱點領域進行深入研究,形成二十八個債券糾紛案件的裁判規則,以回應實務界朋友的關切。
  • 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審理要點+17個裁判標準
    (四)《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二條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債權人以屬於夫妻共同債務為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 關於開展民法典關於婚姻與繼承新規的解讀及案例分享活動的通知
    其中,《民法典》對有關婚姻家庭、財產繼承等方面的法規進行一系列的改動,意味著國家順應了新時代的婚姻家庭觀念,以審慎的精神回應婚姻家庭領域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同時也為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法治保障,鞏固了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
  • 【收藏】法院對婚姻家庭糾紛案件51個相關法律問題裁判意見!
    一 程序問題 1、婚姻家庭糾紛案件如何確定管轄? 第一審婚姻、繼承、家庭案件,一般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 關於代位繼承的相關裁判規則5條
    ——閆鵬某訴閆某京代位繼承案案例要旨:確定代位繼承人的遺產份額時,應考慮被代位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是否盡到主要的贍養義務。——劉吉寧、劉鳳凰、劉鳳英、劉躍明訴楊金葉法定繼承案案例要旨:代位繼承人不等同於第一順序繼承人本身。
  • 2020法院版: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審理要點+17個裁判標準
    夫妻對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 繼承產生的遺產分割糾紛
    專欄《民法典(物權編)》第17章 繼承物權糾紛(繼承產生的遺產分割糾紛)一、繼承物權糾紛民法典第230條 【因繼承取得物權】因繼承取得物權的,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因繼承或受遺贈可以取得物權,現實生活中,繼承物權糾紛多發,遺贈物權糾紛不常見,故民法典去掉物權法第29條中的「遺贈」事項。繼承開始時是指被繼承人死亡時。死亡包含自然死亡與宣告死亡,宣告死亡,從法院判決確定的死亡之時繼承開始。
  • 婚內夫妻財產分割案例分析報告(附典型案例裁判要旨)
    鑑於實務中要求婚內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糾紛日益增長,研究小組?特收集了《婚姻法司法解釋(三)》施行以來的相關案例,並在此基礎上對典型案例和裁判規則進行了分析、整理。一、檢索背景及裁判概況(一)婚內財產分割糾紛案件數量逐年增長以《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4條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截止2020年10月25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所公布的涉及該條文的裁判文書共計552份,呈逐年增長趨勢。
  • 涉夫妻共同債務的典型案例裁判規則彙編
    二、經典案例1.夫妻一方所借債務是否共同債務的舉證責任——陳金科等訴徐銀栓等借款合同糾紛案【來源】《人民司法·案例》2018年第32期【關鍵詞】夫妻共同債務;個人名義;舉證責任【裁判規則】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所借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債務
  • 【以案釋法】關於代位繼承的相關裁判規則5條
    類案裁判規則1.確定代位繼承人的遺產份額時,應考慮被代位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是否盡到主要的贍養義務——閆鵬某訴閆某京代位繼承案案例要旨:確定代位繼承人的遺產份額時,應考慮被代位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是否盡到主要的贍養義務。
  • 與「親子鑑定」相關的司法案例數據分析報告
    圖1 案由分布1.民事案由與「親子鑑定」相關的9419例民事類司法案例,除未涉及海事商事糾紛之外,婚姻家庭、繼承糾紛、侵權責任糾紛、合同、無因管理、不當得利糾紛、物權糾紛、人格權糾紛、勞動爭議、人事爭議、適用特殊程序案件案由、與公司、證券、保險、票據等有關的民事糾紛及其他這9類案由均有涉及,其中尤以婚姻家庭、繼承糾紛最多,有7536例,總體佔比為80%;侵權責任糾紛次之,有701例,總體佔比為7.4%;再次是合同、無因管理、不當得利糾紛有427例,總體佔比為4.6%;剩餘755例,總體佔比為8%的案例分散在其他6類案由中。
  • 民法典重點法條類案裁判規則系列:關於代位繼承的相關裁判規則5條
    法信· 類案裁判規則1.確定代位繼承人的遺產份額時,應考慮被代位繼承人對於被繼承人是否盡到主要的贍養義務——劉吉寧、劉鳳凰、劉鳳英、劉躍明訴楊金葉法定繼承案案例要旨:代位繼承人不等同於第一順序繼承人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