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匯商圈上世紀80年代以百貨起步,至今已有近30年發展歷史。如今,徐家匯商圈已發展成為囊括購物中心、百貨商場、專業市場等多種形態的綜合性市級商圈,輻射整個浦西的消費人群。隨著商業地產大環境的變化,徐家匯商圈也經歷過幾輪轉型調整。即便如此,與近年來適當縮減零售、提升體驗業態比例的行業標準相悖,徐家匯商圈內各家商業的業態布局依然較為「老派」,整體以零售類業態為主,體驗感較強的休閒娛樂、親子兒童等業態佔比微乎其微。
根據贏商網實地走訪調查,並對商圈內港匯恒隆廣場、百聯徐匯商業廣場、太平洋百貨、上海六百、匯金百貨、東方商廈、美羅城、永新坊、騰飛大廈、百腦匯上海店等十家商場進行不完全統計獲悉,徐家匯商圈服飾業態佔主導地位,品牌數量超過1000家;其他零售(化妝品、珠寶首飾、時尚配件、家電數碼、家居用品、鐘錶、眼鏡、超市、書店等)業態其次,品牌總數量近400家;餐飲業態品牌數量近300家;而更能滿足體驗消費需求的休閒娛樂(美容護體、電影院、KTV、體育健身等)及親子兒童業態卻布局較少。據統計,休閒娛樂品牌數量不足50個;親子兒童品牌更是在商圈內80%的商場內是空白狀態,僅騰飛大廈和港匯恒隆廣場兩家商場布局16家品牌。
徐家匯商圈發展歷程
徐家匯商圈項目布局(業態統計樣本)
出租率和租金範圍來源戴德梁行2016年四季度數據
徐家匯商圈業態分析(贏商網獨家,數據為不完全統計)
一、餐飲業態
商圈各家商場及細分業態數量:
贏商分析:
1、徐家匯商圈涵蓋了中式、西餐、茶餐廳、日韓、東南亞、快餐簡餐、咖啡茶、小吃點心、美食廣場等全品類餐飲業態,共近300個餐飲品牌。
2、徐家匯小吃甜品品類數量最多,網紅店層出不窮。小吃甜點品牌總數在餐飲業態總佔比28%,尤其以面向年輕時尚白領群眾的美羅城數量最多。
3、百貨逐漸布局餐飲。匯金有6家;東方商廈在改造後的餐飲品牌數量是8個;太平洋百貨內共有餐飲品牌20個,佔比最多的是位於B1的小吃甜點品類。
4、很多主打服飾的樓層,比如2-4樓也穿插著進駐了餐廳,尤其以咖啡廳最受歡迎。比如百腦匯上海店從單純賣電子產品的商城變成了現在結合數碼、親子、娛樂和餐飲的綜合型購物中心,1樓和4樓都有咖啡廳、茶飲店作為購物之餘的休閒場所。
二、服飾業態
商圈各家商場及細分業態數量:
贏商分析:
1、徐家匯商圈集聚太平洋百貨、上海六百、匯金百貨、東方商廈4家百貨,鑄就商圈內服飾品牌數量巨大,總數達近千個。這4家百貨服飾品牌總數在整個商圈內的佔比超70%。
2、服飾品類覆蓋全年齡層。太平洋百貨、匯金百貨定位「年輕時尚中端」;六百則走「中老年實惠派百貨」路線;東方商廈走的是」高檔百貨與禮品相伴」的路線。
3、港匯恒隆廣場「獨挑」一線大牌,大力引進Burberry、chloe、GUCCI等一線國際大牌。從服飾業態品牌數量上看,港匯恒隆廣場同樣也不甘示弱,品牌門店數量超200家。
4、在寸土寸金的徐家匯商圈,ZARA、優衣庫、H&M、GAP四大國際快時尚品牌齊聚。此外,MUJI、C&A、New Look也有布局。從進駐物業上看,均在購物中心內。商圈內開店數量最多的快時尚是優衣庫。
三、休閒娛樂業態
商圈各家商場及細分業態數量:
贏商分析:
1、徐家匯商圈的休閒娛樂業態佔比較小,整個商圈品牌數量不足50個。其中,太平洋百貨、上海六百、東方商廈等百貨商場在此方面處於空白狀態。
2、美羅城細分業態最多,涵蓋了美容護體、電影院、KTV、體育健身及上劇場、愛油畫.吧、磨王手作等特色品牌;其次是港匯恒隆廣場和匯金百貨;匯金百貨是商圈內唯一引入休閒娛樂業態的百貨商場。
3、美容護體業態總數量最多,品牌共有25個,佔據徐家匯商圈休閒娛樂業態的1/2,是休閒娛樂業態細分領域的主力。電影院、KTV分別僅為2個,且KTV為重複品牌。
4、百腦匯上海店歷經半年轉型,引入了「樂之科技智能體驗館」、「電競館」、「電腦醫院」等新業態新模式,變身為智能生活體驗館,更加注重休閒娛樂功能。
四、親子兒童業態
商圈各家商場及細分業態數量:
贏商分析:
1、徐家匯商圈定位中高端綜合性商圈,強調購物功能,且商圈發展歷史較為悠久,地位穩固,商場租金較高,親子兒童業態較難承受這樣的高租金,鮮有布局。
2、徐家匯商圈中無論是老牌商場,還是近兩年改造的東方商廈、美羅城和百腦匯等,並沒有增加任何親子業態。整個商圈僅兩家商場有早教培訓、兒童樂園及攝影攝像的細分業態,填補了兒童業態在徐家匯商圈的空白。
3、騰飛大廈在區域內承包了大多數的親子品牌,其中1-5樓均有兒童業態商戶入駐。兒童業態佔商場所有各類品牌數量的27%。
4、在不多的幾個細分業態中,兒童樂園所佔比例最高,總共有8家。除了騰飛大廈外,港匯恒隆廣場也布局4家。
五、其他零售業態
商圈各家商場及細分業態數量:
贏商分析:
1、徐家匯商圈零售業態佔主導地位,品牌總數近400個,多為化妝品、珠寶首飾、時尚配件、家電數碼/家居用品、鐘錶/眼鏡等,書店和超市也是商場的重要部分,品類較為豐富
2、具體到零售細分業態,家電數碼和家居用品最多,佔據零售業態的24%;其次,數量最多的為化妝品業態,且多數為國際化妝品,定位相對高端。
3、珠寶首飾、家電數碼/家居用品、鐘錶/眼鏡這三個細分業態中,個別品牌重合率較高,尤以珠寶首飾最為明顯,如周生生、周大福、英皇珠寶。
4、東方商廈、美羅城、百腦匯升級調整後,新引入了不少新興品牌。東方商廈引入了Leme 生活鮮超,主打進口生鮮食品;百腦匯上海店由數碼市場轉變為智能生活體驗館;美羅城則引入了多個網紅店,原有的業態發生了不小的改變。
行業聲音
上海道賓商務諮詢有限公司首席顧問 TB Seow
徐家匯商圈業態齊全,尤其是購物類,從中檔到高檔品牌都有,消費者可以在徐家匯逛街、購物、用餐、娛樂,玩一天。作為市級核心商圈,徐家匯商圈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它可以吸引除徐匯區以外上海其他區的消費者,可以吸引全國其他城市來上海的消費者,可以吸引外國消費者。比如,楊浦的消費者會去徐家匯逛街,但徐匯區的消費者去五角場逛街消費的機率就比較小。
商圈的發展與單個商場的發展不同。每個商圈有不同的定位,市級核心商圈中,南京東路商圈是旅遊購物定位,豫園商圈是旅遊文化定位,南京西路商圈是奢侈品高端商圈定位,徐家匯商圈則是中高端綜合性商圈定位。商圈定位不同,自然容納的業態不同,目前徐家匯商圈還是以零售類業態為主,目前的這種商圈定位是正確的,未來也會延續這個方向。目前徐家匯商圈內營業到較晚的酒吧、娛樂類項目相對缺少,未來這一塊需要一些彌補。當然,徐家匯商圈也有新的商場在醞釀中,如果新鴻基的徐家匯中心未來可以在引入奢侈品高端品牌的同時,也打造出類似新天地或外灘的餐飲娛樂場所,那麼徐家匯商圈的整體實力會進一步增強。
同濟大學複雜工程管理研究院研究員 範宜昌
徐家匯商圈內的商業項目錯位經營形成了他們各自的客戶群體,如東方商廈走」高檔百貨與禮品相伴」路線;港匯恒隆廣場走「年輕時尚高端、奢侈品牌與休閒餐飲娛樂」路線;太平洋百貨走「年輕態時尚百貨」路線;第六百貨走「中老年實惠派百貨」路線;匯金百貨走「年輕時尚中端」路線;而美羅城是屬於「類百貨購物中心」,經營方式介於百貨與購物中心之間,吃喝玩樂比重高於純百貨、但低於一般意義上的購物中心。而百聯徐匯商場、永新坊與騰飛大廈因位於徐家匯十字路口圓圈之外,他們更多是為圓圈內六大商場拾遺補缺的功能。至於百腦匯還是以電子產品為主,與上述商場只是互補而不存在相互之間競爭關係。
徐家匯商圈內體驗、兒童業態比例相對較低的現狀是歷史原因形成的。首先,徐家匯商圈形成早,早年的商場還是以「購物」為主要功能;其次,徐家匯商圈內百貨佔比較大,物業硬體、停車配套老舊等不太適應開設大型娛樂體驗項目。且兒童業態租金承受力不高,與徐家匯整體商圈定位不匹配。不過,形勢比人強,為了求生存,越來越多的體驗性業態與兒童業態將會被引入徐家匯業態。
CBRE華東區顧問及交易服務部|商業部資深董事 範紅娟
徐家匯在歷經30多年的發展後已成為上海相當成熟的核心商圈之一,消費基本面非常好。現下,商圈內優質購物中心項目稀缺和一鋪難求的現狀亦使得商鋪租金持續增長。根據世邦魏理仕研究部監測,2016年末徐家匯商圈零售物業空置率僅為2.7%,整體出租率較高。
近年來,消費升級的浪潮不斷推進零售業由傳統的「購買商品」向「休閒娛樂」等生活方式類消費轉型,「健康生活」和「家庭娛樂」成為當下零售市場的新標籤。2015年以來,徐家匯啟動了大規模的商圈改造,基於商圈內主力消費人群的特性——來自高端寫字樓的時尚白領和周邊高品質小區的居民等,我們認為,融入更豐富的零售業態、引入更多的文化、休閒、娛樂等體驗式商戶是該商圈未來發展的重要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