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即將來臨,藉此機會我在這裡與大家針對中考複習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第一階段:按塊複習,夯實基礎。重視課本,系統複習。夯實基礎,學會思考。重視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導。 重視對數學思想的理解及運用。
第二階段:專題複習,提升能力。培養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題的能力。要把培養學生能力這一思想貫穿整個複習的始終。狠抓重點內容,適當練習熱點題型。
第三階段:臨考複習,增強信心。戰前練兵,模擬中考。基礎知識查漏補缺。
(1)幫助學生養成自主複習的習慣。一是會經常概括所學的內容;二是會將自己的想法與同伴進行交流;三是會根據所學的內容自己找問題,提出問題。
(2)複習工作要面向全體學生,抓兩頭帶中間。一是要面向差生,要有保底意識;二是要注重中檔學生成績的大幅度提高;三是應注重對尖子的培養。
1、在教學設計中落實
複習課的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目標的確定、系統知識的梳理、例題練習題的選擇、評價測試的反饋等。
課堂教學目標的確立要適度,實施有梯度。系統知識的梳理要按照四個領域「數與代數」、 「空間與圖形」、「 統計與概率」、「課題學習」分塊進行,對每一塊再從「主要內容和要求」、「 在初中數學中的地位」、「 試題的特點及變化趨勢」等方面進行剖析。練習題的選擇一要重基礎,二要加強針對性訓練,三要與中考新題接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評價測試要想得到較好的效果,要做到「五個研究」: 第一、要研究考綱,明晰「考什麼」,這是增強複習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複習效率的重要前提。第二、要研究試題,明確「如何考」, 這是準確把握學業考走向,提高複習效率的重要基礎。第三、要研究學生,明白「教什麼」,準確了解學情,確定學習需要,這是提高複習效率的重要保證。第四、要研究資料,明確「怎麼練」,精選複習資料,這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複習效率的重要措施。第五、要研究方法,明確「如何教 」,精選教法,精講精練,分層教學、教給方法,這是提高複習效率的重要手段。
2、在教學過程中落實
課堂上針對要複習的考點,先以問題的形式展示,問題的數量、難易、形式以考試要求而定,然後限時動手動腦練習,教師要及時發現每位學生在解題中遇到的各種障礙,及時指點,讓學生說出結果,說出解題依據,通過學生的「說」,共同去發現某同學在思路上存在的不足及可能出現的片面性,並進行解剖,最終展示出正確的結果。最後適當提高題目的難度、深度,達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
3、在練習、訓練中落實
一般地,解題按照以下五步進行:
1)審清題意,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必要時列出要點, 畫圖幫助分析題意;
2)對選拔性強的題目,有時不能形成清晰可靠的解題思路,需要多次探索嘗試;
3)要選好突破點,無論是一點突破,還是多點突破,都要融會貫通,一氣呵成;
4)是解題時表述要嚴謹、規範、流暢、精練、有條理,少走彎路,儘量使用簡便方法;
5)每解完一道題,都要回過頭檢查一遍,看一看有無錯漏, 有無經驗教訓值得總結。
4、在批改、輔導中落實
學生在解題中常犯的錯誤有:看錯;想錯;算錯;寫錯;抄錯 。所以每天作業要以教師能改、學生能較好完成為度。以「改卷不過夜,講評不隔天」為準則。而且儘量增加面批的次數,讓更多的學生受惠。
5、在訂正、鞏固、反思中落實
領悟解題中所涉及的知識點,並使知識結構化、系統化;思考解題中的思維障礙在哪裡,思維的閃光點在哪裡,思考解題中易混易錯的地方,思考有沒有別的解題方法和求解途徑;回憶同類題,進行對比,找出解答這類題的技巧和方法。與此同時還要防止定勢思維的負效應,培養創新能力。
掌握應試技巧,要處理好四個關係:(1)審題和解題的關係 ;(2)會做與得分的關係 ;(3)求快與求準的關係 ;(4)難題與易題的關係
第一類是試卷講評課。實現「糾正錯誤、揚長補短、豐富經驗、提高能力」的目的。考試結束後,首先統計試題難度、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和每道題的得分率;卷面上典型錯誤或有創意的答題,做好記錄;錯誤較為集中的試題,分析後找出錯誤根源,定出糾錯辦法;有創意的答題進行整理,向學生介紹;根據學生對相關知識、方法的掌握情況,設計好針對性訓練題,同一知識點不同題型的再思考再鞏固;不同知識點同一題型的再思考再鞏固。
第二類是專題複習課 。以考試知識條目為線索,設計教學,進行專項複習。以綜合練習為主,進行模擬性、仿真性練習,查漏補缺。變以量為主到以質取勝,並突出中考「熱點」問題。
正確的複習方向,紮實的複習過程和良好的應考心態是中考取得圓滿成功的保證,希望在座的同仁們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