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孩子創新能力培養的人,
今天是日更的第48篇,突然想再發一遍舊文。
我也沒想到這篇文章關注度這麼高,直到今天還有不少媽媽和老師,從這篇文章開始關注Kitty老師,並來跟我探討很多問題。所以,我第一個感受就是,目前自然拼讀的熱度依舊是居高不下的,被大家認為是搞定英文啟蒙的神丹妙藥,有人可能在學習過程中覺察到一些不妥的地方,但又說不清楚哪裡不妥。或許,這就是這篇文章能一直受關注的原因吧。
這是這篇文章第三次在平臺發出,第二次發的時候是因為原文涉嫌違規被禁止顯示了,被人舉報了!我從來沒想到寫寫孩子的學習問題,也能被舉報。當然也怪自己不小心違反了一下小馬哥定的規矩,被人揪住小尾巴了。
這次發是因為這幾天接連碰到老師和家長諮詢我們《高效拼讀》的課程問題,其實打造這個課程內容的初衷非常簡單,就是覺得大批量中國孩子在學習拼讀這件事情上浪費了太多沒必要的時間。索性就做個高效課程,讓孩子們快速掌握核心就可以了。
(註:我們整個高效拼讀合伙人的計劃從下周一開始就會全面升級了,價位會從之前的2萬提升為5萬,還在關注猶豫的夥伴,原價位還有最後一天的上車時間哈!)
因為在我看來,拼讀對於大部分中國孩子而言,就是一個高效學習和記憶單詞的工具而已,沒有必要神話,也沒有必要耗在上面過度學習。工具需要快速掌握,掌握了不停地結合閱讀、結合詞彙學習去多多利用就可以了。
以下是正文
這篇文章的大部分內容和觀點,其實是兩年多前就寫出來的。但一直猶豫,沒有發布。
首先是因為自然拼讀過於火爆,背後的商業鏈條過於龐大,寫出來怕很快就被封殺和忽略掉了;其次那會兒充其量也就是個無業全職媽媽,總還是有些膽怯和不自信。覺得各路高大上的海龜精英專家都親自開班上課了,我的這點質疑會被人笑掉大牙。
公司創辦一年多後,感覺自己進步神速。勇氣慢慢回來了,也越來越敢于堅持自己的觀點了。
首先,我們專門實踐了一批學生,果然印證了我的假設,我終於有了實際案例做支撐。
其次,我看到了美國UCLA應用語言學博士王青博士的研究,我終於找到了科學理論做支撐。有種貧苦大眾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解放軍的喜悅感。期待此類靠譜專家學者多多寫點書吧!
目前中國的少兒英語培訓好像已經到了不談「Phonics」就會被所謂專業人士嗤之以鼻,或者被略有耳聞的家長質疑你不專業的程度了。
我就曾經碰到過一個四歲男孩的家長,因為我們沒有給這個年齡的孩子設置「Phonics」自然拼讀的課程,嚴重質疑我們課程不專業。任憑我們老師如何解釋,她就是很難理解。因為網上的主流聲音就是,Phonics是國外小朋友先進的英文學習方法,各類英文啟蒙學習的網站對於如何輔導寶貝在家學習自然拼讀,基本上都有五花八門的經驗貼以及大量豐富資源。
只是一個很普通的英文學習內容,快要變成拯救中國孩子英語的靈丹妙藥了。家長認為四歲才開始學都已經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了。對於家長這種被深深洗腦的狀態,我真的有很強烈的無力感。
曾經在一個媽媽群跟大家分享有關自然拼讀的問題。其中有個媽媽的提問特別棒。她的問題可能也是很多媽媽們心中的疑問。貼出來,統一跟大家做個解析。
從這些問題其實可以看出,媽媽對於自然拼讀已經做了不少功課。我覺得肯定還有特別多媽媽處於這種狀態。再加上近期越來越多媽媽告訴我,花了大價錢給英文零基礎的孩子報了自然拼讀班,問我這樣好不好?我突然產生了特別強烈的使命感,想急切地告訴大家有關自然拼讀的真相。
為了讓大家徹底搞清楚這些疑問,我想首先用儘量簡潔而且易懂的語言來告訴大家,「Phonics」究竟是個什麼鬼?
用大家都容易理解的比喻來說,「Phonics」就是國外小孩學的「拼音」。它和中國的漢語拼音有相當多類似的地方。但整個體系和規則的難度遠遠高於漢語拼音。
有些媽媽因此覺得,自然拼讀需要儘早學才好,否則孩子就學不好了。其實,事實的真相是,對於中國孩子而言,自然拼讀並非每個孩子都必須要學的內容。尤其是英文剛啟蒙的孩子,絕對不建議把精力花費在自然拼讀的學習上。自然拼讀對孩子的英文學習是絕對有幫助的,但沒有你想像中以及宣傳中的那麼大。
我慢慢來告訴大家,究竟是這麼一回事。
下面大概舉例來告訴大家「Phonics」的教學內容。不知道自然拼讀怎麼回事的家長可以簡單了解一下。已經很清楚的,可以跳過以下內容。
首先先給大家普及兩個基本概念,Letter Name「字母名」和Letter Sound「字母音」。簡單地說,也就是英文的26個字母除了有他們本身的名字以外,比如字母Aa,這叫「Letter Name字母名」;在單詞裡他們還會發出各自不同的聲音,比如字母Aa在單詞cat和cake裡面的發音就是不一樣的,這叫「Letter Sound 字母音」。
Phonics的教學內容就是要教給孩子們不同的字母以及字母組合,在單詞裡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然後通過大量的練習,讓孩子們學習拼讀規則,把單詞的「音」和「形」對應起來。
首先孩子們會學習26個英文字母在單詞裡的常見發音。
給大家看一下美國著名拼讀網站starfall有關26個字母發音的學習計劃,
這是Pre-K級別的,也就是差不多3歲左右開始學習的內容。26個字母的發音完全學完,大概是25周的教學計劃。實際操作起來,還會配合聽音辨音以及Rhyming Words押韻詞彙的一些練習,基本學齡前的階段需要花費兩年左右的時間學完26個字母的發音。
在往上差不多一二年級的時候,再繼續學習比較複雜的發音組合,比如:bl,cl,sh,ch等輔音組合;ar,or,er,ir等元音組合;再複雜一點的還有air,are等等組合的發音規則。
因為這些規則裡面存在大量的特例,比如光是a的發音,在apple,cake,banana等不同詞彙裡面,發音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又會細分出一些不同的規則。因此自然拼讀的學習大概要到四年級才算完成。
如果你問總共要學習多少條規則,不同的系統總結的規則也不一樣。簡單點的也就十幾條或者二十幾條的樣子,據說最極端的有近四百多條規則。更恐怖的是,即使這麼多的規則,並非可以完全搞定所有的單詞,依舊有相當高比例的單詞是無法包括在這些規則裡的。
顯然,單純的規則學習,是相當恐怖的。從Starfall的學習計劃,大家也可以看出,國外自然拼讀是結合大量閱讀一起進行的。這也是目前國內自然拼讀學習和自主閱讀密不可分的根據來源。
既然如此,母語為英文的國家為什麼要費力總結這麼多複雜的規則?並耗費那麼長的時間讓孩子去學習呢?
其實這是英文國家不得已而為之的「笨辦法」。說白了,自然拼讀就是用來解決英文「文盲」問題的,而且這個方法本身是存在巨大缺陷和爭議的。這是英文語言本身的局限性所導致的。對於他們而言,真的沒有更聰明的方法去「認字」了。
為了解決認讀問題,萌生了兩大派系,一是自然拼讀(Phonics)教學法,另外一個是整體語言(Whole Language)教學法。
有關兩大派系在美國的具體大戰情況,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去百度一下。
我也是在教學實踐中發現了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在尋找原因和解決方案時,無意中發現的這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美國PBS KIDS這個非常有意思的自然拼讀動畫片《Word World》(單詞世界)?除了佩服它的奇思妙想,我覺得這部動畫片真的是煞費苦心地在融合自然拼讀和整體語言教學。
利用這個動畫片,我跟大家簡單講一下兩大派系的大概內容。沒有看過的,可以先簡單看一集,這也是很棒的可以幫助孩子們積累詞彙的動畫片。
在這部動畫片中,基本所有的角色以及實物都是很巧妙的用英文字母拼成單詞組成的。整體語言教學法就是提倡把語言當作一個整體來學習。比如幼兒在家學習語言,絕對不是從一個字一個字這樣零碎的片斷開始的,而是從聽懂父母用完整的句子傳遞過來完整的意思開始。落實到單詞記憶上,整體語言派系的專家們認為應該將單詞作為一個整體去記憶。
但自然拼讀法是提倡掌握每一個字母或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然後根據發音規則,把單詞一一拼讀出來。這部動畫片的主要內容其實就是在教授小朋友自然拼讀法。比如b-all(球)
然後再讓這個單詞整體變成一個球的形狀幫助孩子們記憶。
看到這裡,不知道有沒有聰明的朋友已經開始竊喜。對於中國的學生而言,咱們的漢字本來就是象形文字啊,所以在單詞認讀方面,我們首先天生就擁有了整體語言教學法提倡的優勢;但英文為母語的孩子是沒有這種優勢的,英文畢竟屬於聲音文字,這可能也是整體語言教學法推行以後失敗的原因。
其實大家稍微過腦子思考一下就能很輕鬆的想明白,對於閱讀而言,究竟是哪一種方式更有利?看一眼單詞大概形狀就能了解其中的含義,還是挨個字母以及字母組合拼讀出來以後,再去腦海裡對應聲音,然後再對應出單詞含義,大家自己說,哪個方式更有利於閱讀?
老外難道不知道哪個更有利嗎?他們當然知道,所以整體語言教學法曾經大獲全勝。但推廣以後問題非常嚴重,文盲越來越多了。最終自然拼讀法重新一統江湖。
知道這段歷史,不知道中國家長有沒有暗爽?現在全世界就剩中文是象形文字了。中國孩子記憶整詞那可是天生優勢啊。那麼複雜的中文漢字,我們都能寫出來,更何況簡單的英文字母呢?
所以,單純就閱讀這個事而言,中國孩子完全沒有必要繞那麼大的彎去學個自然拼讀。
除了這個,我們還有更大的優勢,那就是大家一直沒有意識到的,強大的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是每個中國孩子必須要學會學精的內容。此處需要大家再次暗爽一下。
漢語拼音的出現,其實讓我們的孩子無形中又擁有了自然拼讀的優勢。中國孩子學英語,其實是完全可以把國外吵得沸沸揚揚的兩種教學方式一鍋端的。非常可惜的是,目前很少有人意識到了這一點。
舉個小例子:我們在教小朋友學「bed床」這個單詞的時候,給孩子們畫幅圖,孩子立馬就記住了。而且只需告訴孩子字母E在單詞裡的正確發音,這個和漢語拼音不大一樣,需要特別記憶一下。B和D都是一樣的,只要學過漢語拼音的孩子,基本一聽立馬自己就讀出來了。而且成就感十足啊。
雖然這是特別討巧的例子。但是對於從小學習象形文字的中國孩子而言,
根據形狀去記憶一個長單詞的模樣並非難事。但大部分美國孩子卻沒有這個能力。這可能也是為什麼會有很多優秀的中國留學生,他們的閱讀能力以及速度可以遠遠超越母語學生的原因。
中國孩子的英文差其實就是差在聽說能力上。說白了就是詞彙量的問題。
再透徹一點,就是聽力詞彙量以及聽力場景積累的問題。僅從詞彙量來說,中國的大學生過了六級才要求5000詞彙,而且大部分學生對這5000詞彙是死記硬背,基本沒有任何聽力積累的無效詞彙。但國外小朋友上學前基本就已經具備15000-20000個不同英語單詞的發音了。
你說,我們的英文那麼多年,究竟把時間都浪費哪裡去了?中國的英文教學偏就偏在研究語法的時間過多,無效背單詞的時間過多。如果把這些時間都節省了,集中精力去做好聽力教學,我們孩子的英文學習效率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
所以,英文啟蒙首先應該忙活些什麼,希望大家都已經心知肚明。
「磨耳朵」的提法,其實真的可以解救大批中國孩子的啞巴英語。雖然家長們操作的有些生硬,不科學的地方,但最起碼,我們下一代的英文學習充分認識到了聽力學習的重要性。
但隨之興起的「自然拼讀」以及「Sight Words」,這類內容的大行其道,其實又是新一代孩子英文學習的另外一個誤區。
自然拼讀法在美國的大獲全勝並不能完全彌補它本身的不足,所以新的自然拼讀教學體系中,又補充出來了Sight Words.好像已經有不少中國家長開始有所耳聞Sight Words,所以,不少三四歲的孩子已經迫不及待的踏上了學習的旅程。對此我也是巨汗無比!
這個內容在學齡前的親子啟蒙英文階段是絕對沒有必要特意花時間進行特別學習的。
Sight words其實就是一些不遵循拼讀規則的高頻詞,要求孩子能整體記憶,即一看見就可以讀出來的詞。其實它本身和自然拼讀沒有太大的聯繫,也不足以概括自然拼讀裡不符合規則的大部分詞彙。
更多了解可以看一下國外自然拼讀網站對Sight words的詮釋。
即使家長認為自己的英文水平不太好,但我估計這些sight words應該也都認識個八九不離十吧。這些詞彙對於中國孩子而言都屬於小菜一碟的內容。即使孩子英文成績不是太好,但這些也不至於會成為孩子的學習難點。體制內的英文教學,這些內容基本上屬於「大寶天天見」級別的詞彙。
他們也不是中國孩子在英文閱讀上的攔路虎。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這些單詞將是他們英文學習過程中,最先掌握並且熟練掌握的內容。所以,真的沒有必要,在孩子啟蒙階段來學習這些詞彙。不如把這個時間,都放在孩子的聽力詞彙擴充上。
所謂的自主閱讀,也沒有必要非得讓孩子學齡前就達成了。讓孩子有了一定詞彙積累以後,再去達成這個目標真的一點也不晚。
在此,送給大家一句話,「學習什麼時候都不晚,但有時卻太早了。」
臺灣和香港在自然拼讀教學上的失敗,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焦點放在了對自然拼讀規則的教授上。這些大量的規則讓孩子們背負了英文學習的雙重壓力,再加上學了以後,又沒有相應的使用環境,導致很多孩子學完規則以後基本忘光。並沒有充分發揮自然拼讀的功效。大陸早年的自然拼讀教學也存在了同樣的情況。
大家意識到這樣的做法是有問題的,於是開始引進各種配套自然拼讀的分級讀物,開始推廣Learn to read的理念,就是自然拼讀學習是為孩子的自主閱讀服務的。
很多媽媽也會說,我們學自然拼讀以及Sight Words這些內容,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可以早點自主閱讀啊。乍聽好像很有道理,實際也是完全經不住推敲的。前面在跟大家做自然拼讀法以及整體語言教學法的時候,
這個問題已經大概做了解析。為了讓大家把這個根深蒂固的觀念扭轉過來,跟大家繼續分析一下。
大家來想一下,我們為什麼要閱讀?獲取知識?學習方法?享受樂趣?
不管你是何種目的,閱讀的本質肯定是理解。而且儘量高速。
自然拼讀可以教會孩子把一個單詞的大概發音念出來。請注意,是大概發音,而不是準確發音。
為什麼這麼說,舉個例子,大家就懂了。
在自然拼讀的規則裡,一般會教孩子們,
字母U發音為:
例如but,bus,cup,mud等詞彙。所以如果孩子在閱讀的時候第一次遇到student這個單詞,根據自然拼讀規則來念,我大概用中文和漢語拼音標註一下,大家自己拼拼,基本應該是「思達den特」;
美國孩子拼出類似的讀音以後,第二步會開始根據上下文的含義或者圖片開始在腦海裡自動搜索,很快孩子們會發現這個單詞原來就是自己平時一直聽說的「student」 。於是孩子們可以立即調整發音,正確讀出student。
反覆練習多次以後,孩子們一看見這個單詞,就可以直接對應,並最終學會認讀這個單詞了。這不是特例,類似的詞彙非常多。
那麼如果是中國孩子呢?大部分孩子的聽力積累是很難完成把類似讀音轉化成正確讀音這個過程的;更談不上根據讀音能知道單詞含義這個事情了。所以即使孩子利用自然拼讀讀出了全部文章,都有可能並不理解其中的含義。這種讀其實是「假讀」,對於閱讀本身這件事而言,意義不大。
拼讀教學法致力於幫助兒童認識到字母與發音之間的對應關係。是一種解碼過程。而解碼和閱讀是不同的,解碼只是兒童在閱讀過程中最早遇到的臺階之一。
目前拼讀教學法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很容易過分關註解碼而對意義重視不夠。用拼讀教學法所教的單詞應該都是孩子們口語已經掌握的單詞。在要求孩子練習之前,孩子們應該已經知道單詞如何發音了。
他們不應該同時學習單詞發音和自然拼讀規則。但實際上,目前基本都是混在一起的。就是因為孩子們本身聽力詞彙量還不足的情況下,家長們已經開始急吼吼地讓孩子學習自然拼讀了。所以,費時費力,效果一般。
那麼自然拼讀是不是就沒有任何價值了?讀到這裡,可能很多正在學習自然拼讀的家長們內心會特別糾結。尤其是剛給孩子報了自然拼讀班的。可能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孩子學了自然拼讀,會有什麼危害嗎?
這個大可放心,肯定不會的!
從實踐來看,自然拼讀對中國孩子最大的貢獻就是可以減輕單詞記憶負擔。尤其是小學生,作用簡直可以和「一貼就靈」的廣告直接掛鈎。是語言學習裡異常難得的速效產品。
其次,由於自然拼讀教學對母語國家的英文學習有著非同小可的重大意義。這方面的教學研發投入是相當巨大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數量繁多的而且質量極其優秀的各類歐美教學產品。書籍、視頻、軟體、遊戲、教具等等,基本上應有盡有。而且這些產品極其符合孩子的心理,基本都是本著寓教於樂的目標開發研究的。這對於本土優秀英文教學資源極度缺乏的中國孩子而言,絕對是大開眼界,樂在其中。不光孩子,成年人一看也基本上都被深深吸引了。
就比如我前文舉例的那部動畫片《Word World》,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直接就淪陷了,一口氣從頭看到尾,想知道他們還能把什麼單詞變成相應的圖畫。
從這個層面來講的話,自然拼讀的引進對激發孩子的英文學習興趣,促進中國孩子關注英文原版閱讀,開始大量練習聽說,有著功不可沒的巨大功勞。
那我囉嗦了那麼多,好像一會說自然拼讀有缺陷,一會又說自然拼讀功不可沒,我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呢?
就是本文的題目,
對於自然拼讀的學習請千萬不要盲目!
我有以下三點需要重點提醒想要學以及正在學的家長們:
第一,沒有必要過早學習;如果正在學,請多關注聽力詞彙的積累,儘量避免大量的規則練習。
對於大部分的中國孩子而言,我的建議往往是至少學完漢語拼音,並且熟練掌握以後再做打算。就像前面媽媽關心的問題,Phonics會不會和孩子們學習的拼音產生混淆,誰告訴你不會混淆,基本都是胡說的。
從很多教學實例來看,尤其是孩子在同步學習Phonics和漢語拼音的時候,產生混淆是太常見的事情了。比如孩子們剛開始學習自然拼讀,你拿出一個小寫英文字母a想教給孩子們它在單詞裡的發音,基本上全班同學都會念拼音「啊」。
但這並不是一個多麼嚴重的問題。很多孩子隨著學習的深入,慢慢也就區分開了,不會產生多麼嚴重的後果。但的確也有孩子就是傻傻分不清楚。
在當下大腦直接混亂了。區分開需要用的時間相對較長一些。
但是,不僅僅是因為可能混淆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中國大部分家長都沒有意識到,漢語拼音對英文單詞認讀做出了多麼大的貢獻。
所有的中國孩子在進入小學以後,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學習拼音,而且是花很大精力和時間去學習的。相對自然拼讀,漢語拼音是中國孩子必學的內容。
自然拼讀的學習,對於國外孩子最大的難點就是如何把那麼多發音拼在一起。這也是我在看國外老師授課的時候意外發現的。印象最深的就是family這個單詞。
我大概用中文標註一下發音,孩子們的練習是這樣的,f(夫)-a(唉)-m(莫)-i(誒)-l(樂)-y(誒);family(夫 唉 莫 誒 樂 誒)要把6個發音連在一起讀出來。很多孩子讀完前3個,後面就忘了。老師一般會引導孩子,faster(快點),faster(再快一點) 。練習很多遍以後,終於把所有發音連一起念明白了。這個練習過程尤其對於學齡前的小孩子而言,更是難上加難。別忘了英文裡有些單詞是非常長的,很多孩子也就犯暈了。
也許有人已經發現了問題,明明3個發音單位就可以了啊。fa(發)-mi(米)-ly(麗)family(發米麗)。好吧,你這樣想,是因為你是中國人,學過漢語拼音。我們中文的發音單位基本都是一個聲母加一個韻母。類似英文一個輔音加一個元音。對此,我們在學漢語拼音的時候,做了大量的練習。這在我們眼裡是很正常的反應。但國外孩子是缺乏這個練習的。
再加上本身學齡前孩子對於規則類的東西學起來就是很費勁的,這估計也是國外自然拼讀教學依舊不理想的原因。
所以,中國孩子單純地去學個自然拼讀規則,的確是沒有必要的事情。而且沒有學過漢語拼音之前,去學自然拼讀,這種做法屬於扔掉自己本來的優勢,去花費巨大時間學習別人的笨方法,孩子遇到的最大困難也會是不知道怎麼把所有的音拼在一起。
除非是孩子本身英文聽說基礎打的特別好,在進入小學之前已經早早地開始對英文字母、單詞非常敏感,而且產生了強烈的認讀單詞欲望,這個時候便是自然拼讀最佳的學習時機。
但有這個聽說基礎的中國孩子應該屬於佼佼者了,至少不是大多數。同理,提前把Phonics完全學精學透的孩子,在學習漢語拼音的時候,也會感覺到省力。
其實我們大家都應該特別感謝漢語拼音系統的設計者周有光先生,漢語拼音的設計讓我們複雜的中文象形文字可以更加國際化。其實這也讓我們中國學生在英文學習方面具備了非常大的優勢,這個優勢甚至遠遠超過了母語為英文的國外孩子。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大部分的中國家長沒有意識到這點。卻在一味地追捧國外所謂先進的自然拼讀。
雖然自然拼讀和漢語拼音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語言學習,母語本來就對第二外語的學習具有遷移作用。雖然有正向,也有負向。
但真的建議所有的英文教學者以及家長們,多多重視以及多多利用漢語拼音對英文單詞認讀的正向遷移作用。對孩子們的幫助真的很大。減輕特別多的學習負擔。
第二,學習自然拼讀的時間不需過長。
經過大量的教學實踐,我始終認為,自然拼讀對中國孩子最大的幫助就是教孩子正確拼寫單詞。
請注意一點細節,不是幫孩子擴充詞彙量。而是幫孩子把已經掌握了的聽力詞彙正確拼寫出來。
很多孩子上小學以後,老師會要求孩子認讀單詞、默寫單詞。這是很多孩子很頭大的地方。這個問題,用自然拼讀來解決,是效果最顯著的。
目前中國小學生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所以,我們在做自然拼讀教學設計的時候,基本就是針對已經學完了漢語拼音,小學一二年級以上的孩子。
就是短期集訓,專門解決單詞認讀和默寫這個問題。
因為孩子有漢語拼音基礎,我們一般用15次課,每次課2個小時的時間,
授課內容總計30個小時,基本就幫孩子們把問題解決了一大半。當然,還需要孩子們課下適當做一些練習鞏固。
所以真的要學自然拼讀的話,的確沒有必要像國外孩子那樣,耗費如此長的時間和精力。當然你學了,也不會有害處,這樣的學習途徑依舊可以把英文學出來。
只是作為一個專門從事少兒英文教學的工作者,我一直認為我們的責任就是幫助孩子和家長找到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案,如果我模稜兩可地告訴家長,大量輸入,靜待花開,我覺得這是不負責任的。我們的工作也就完全沒有意義了。
至少我可以告訴大家,你需要學習哪些內容,怎麼學可能花費的時間最少,但效果最好。其他的就要看孩子個人天賦以及努力情況了。
第三,自然拼讀對發音沒有幫助,無法代替國際音標的作用。
如果非要說自然拼讀的罪狀,我認為首當其衝的就是讓太多人否定了國際音標對中國孩子英文學習的重要作用。通過前面如此多的分析,我相信不少朋友應該可以感覺到了,自然拼讀教學法其實是無法幫助孩子學習正確發音的。
我們英文差的原因,主要是沒有把英文當成聲音來學習。現在大家普遍重視聽力了,但是聽力不是簡單的聽聽就會有效果,大前提是你要知道每個單詞的精準發音,知道英文裡面的發音習慣,連讀,弱讀,失音等情況大概怎麼回事,你的聽力訓練才會有效果。同時,你個人的發音才會比較精準。
從這個角度去講的話,大家都認可的一點是,孩子小的時候對語音的敏感度比較高,能夠聽準詞彙,並形成標準發音。這個實踐過程也是如此。
但英文裡有不少發音是漢語裡沒有的,是需要教授細節,簡單調整的。比如th的發音母語人士都是咬舌發出來的。中國人的類似發音裡面是沒有這個細節的。是否從小磨耳朵的孩子,可以聽出這樣的細節?
這個我真的不知道,所以不敢亂說。
但類似的細節,只要你學習了正確的國際音標,並能進行一定量的練習,你是很容易掌握每個單詞的正確發音的。而且可以清晰地知道英美音的發音區別。這些都是國際音標的巨大威力。即使你已經是成年人了,你依舊可以通過國際音標練就一雙敏銳的耳朵。我個人的學習經歷對此有非常深刻的體會。
當然,你也不要一聽國際音標意義重大,就急忙又去給孩子啟蒙去了。這個也是沒有必要的。國際音標的學習很簡單,一般建議四五年級的孩子抽出一點時間來,把國際音標搞明白怎麼回事就可以了。
它起到最大的作用是就是修正發音。孩子的重點學習方向還是聽力詞彙的積累。有了這個大前提,其他的工作都比較容易進行。
最後說一個有趣的事情,結束本文對自然拼讀的討論。學過一段時間英語而且具有一定聽力的中國學生,在壓根不知道什麼是自然拼讀的情況下,
不用教自己就能掌握大量英語拼讀規律,並順利應用拼讀規則來實現閱讀。所以,在中國花費那麼大的時間和精力,讓孩子從小啟蒙就開始研究自然拼讀的意義真的一點都不大。
重新整理了一遍,不敢相信當時竟然吐槽了這麼多!完整看完還來跟我討論的媽媽們,真的是佩服啊!
本文為Kitty老師原創,歡迎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並及時告知,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