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西安各區老年餐廳「遍地開花」快看你們小區有沒?

2020-12-16 西部點評

連日來,華商報記者從西安各轄區民政部門了解到,未來幾年,各區對老年人就餐問題都有著明確的規劃和布局。

雁塔區

已開設老年餐廳18家

計劃每個街道建設1個綜合養老服務中心

雁塔區目前有老年餐廳18家,日均服務20000餘人次。其中由社區運營7家,分別位於:崇德坊社區、郝家社區、大唐社區、204所社區、3507社區、軍幹塔區秋蘭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西安市雁塔區天福居家養老服務站、西安市雁塔區永和坊日間照料中心、西安市雁塔區和愛有約養老服務中心。

雁塔區民政局指導社區採取自建、聯建、依託單位職工食堂、引進社會餐飲企業等模式,推進社區老年餐桌建設。比如:3507等板塊型社區採取聯建、引進社區餐飲企業方式建設老年餐廳;204等單位型社區採取依託單位職工食堂模式,開闢老年人就餐專區、建設老年餐廳;孝先生等社會力量採取市場化運作模式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多種多樣的供餐服務,深受轄區老年人歡迎。

未來幾年,雁塔區民政局計劃引入大型企業,鼓勵大型社會餐飲企業通過建立「遠郊中央廚房+冷鏈輸送+社區配送站」的社區老年配餐體系,包片為老年人提供配餐、助餐和送餐服務;計劃在每個街道建設1個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內設中央廚房和配餐設施,升級老年餐廳運營模式,轉變中央廚房、就餐點、配餐點、送餐助餐服務體系,為老年人提供營養膳食。

蓮湖區

正運營老年餐桌10家 即將運營5家

計劃開展社區「大配餐」服務體系建設

蓮湖區目前正常運營的老年餐桌有10家,分別為北院門街道橋梓口共享餐廳、環城西路街道西儀社區老年餐桌、西關街道解家村社區老年餐桌、土門街道融僑城社區老年餐桌、土門街道牡丹莊園社區老年餐桌、棗園街道萊茵小城社區老年餐桌、青年路街道青年路第一社區老年餐桌、青年路街道青年路第二社區老年餐桌、青年路街道習武園社區老年餐桌、青年路街道西北一路社區老年餐桌。

即將運營的老年餐桌5家,分別為棗園街辦曹家堡社區老年餐桌、棗園街道楊家圍社區老年餐桌、青年路街道東藥王洞社區老年餐桌、蓮湖區養老服務中心老年餐桌、虛擬養老院中央廚房。

對於老年餐桌服務規劃,蓮湖區民政局包裝策劃了「5930」多層級品質化養老服務PPP項目,項目總投資5.28億元,計劃用三年時間在蓮湖區分階段建設5家養老機構、9家街道級養老服務中心和30家社區日間照料中心,並在44個養老服務點配備老年餐桌,通過「虛擬養老院」的信息整合及需求對接,輻射周圍轄區老人的就餐需求。二是開展社區「大配餐」服務體系建設,「大配餐」服務採取1+3服務模式,即:以政府引導監管為核心,民非組織、餐飲機構、志願者多方參與,通過智能硬體+非智能硬體終端+雲端大數據的有效結合方式,構建「大配餐」平臺,實現餐飲機構整合與老人用餐需求對接,滿足各類老人的多場景點餐用餐操作,「大配餐」服務實施後將實現周邊80%的社區覆蓋率,有效解決居家老人就近就餐問題。並通過就餐縱深帶入康養服務、護理服務,社工定期回訪服務,完善社區內老人服務體系,提升社區老人的養老體驗感和幸福感。

灞橋區

已開設19家老年餐桌

3年內將建7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

截至目前,灞橋區配有老年餐桌19家,分別為紅旗街道3家、席王街道1家、十里舖街道3家、紡織城街道2家、灞橋街道3家、洪慶街道7家。

近三年內,灞橋區計劃在轄區7個街道新建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每個養老服務中心內開設中央廚房和配餐設施,具備入託康復照料、配餐送餐、文化娛樂、精神慰藉、家政服務等多種服務功能。連結周邊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為老服務資源,承擔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輻射作用。以市場為主體,引入專業化養老服務機構或家政服務公司,採取連鎖化、品牌化運營,虛擬養老院、家庭養老,智慧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等模式進行優化組合。

今後,灞橋區按照「服務內容多樣化、運作方式市場化」的思路,培育更多的養老服務企業和社會組織,鼓勵社會組織和家政、物業等各類資本企業,興辦或運營老年助餐、社區日間照料、居家養老服務站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讓廣大老年群體享受到優質快捷便利的養老服務。

新城區

已開設「範大爺」品牌化老年餐廳8家

計劃明年累計開設約30家

目前,新城區已開設已經開設8家老年助餐點,分別為韓森寨街道新園社區助餐點、韓森寨街道東方社區助餐點、韓森寨街道愛民社區助餐點、韓森寨福邸銘門社區老年助餐點、解放門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助餐點、太華路街道紗廠東街社區助餐點、胡家廟街道陝建機施社區助餐點、胡家廟街道萬東社區助餐點。

2018年10月,新城區在新園社區成立首家「飯大爺」老年助餐點,嘗試採取「政府搭臺、社會參與、專業經營」的經營與發展思路,用競爭、靈活的市場機制為老年助餐發展提供可持續的內生動力,通過社區無償、低償提供場地,引入專業社會組織,根據老年人的飲食習慣,為老年人提供營養健康的助餐服務。

「飯大爺」助餐點採取「兩條腿」走路的經營方式,一方面,將「飯大爺」老年餐廳品牌化、連鎖化,通過適宜老年人胃口的飯菜、菜單化訂餐、周到的服務贏得老年人口碑,吸引轄區老年人辦卡,獲得老年群體「回頭客」,做大、做強老年助餐品牌。另一方面,利用錯時用餐、差別定價等方式,在保障老年人享受優質、廉價助餐服務基礎上,向市場開放經營,為上班族、小區居民等社會公眾提供市場價格(午餐14元,早晚餐自選定價)就餐服務,解決了長效運營的資金難題。

同時,在老年助餐服務方面,新城區圍繞打造「15分鐘養老圈」建設以「飯大爺」老年助餐品牌為代表的助餐配餐服務網絡,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獲得感。

2020年10月29日,新城區政府正式印發《西安市新城區關於推行「飯大爺」全域老年助餐服務工作的實施方案》規範老年助餐服務確保深入推進。結合實際需求,到明年累計將開設約30家,進一步解決高齡、空巢老人等群體的吃飯難問題,也為城市困難群體解困。

碑林區

成立「中央廚房」

老人可電話或在社區預約訂餐

為順應形勢發展,碑林區依託碑林區老年人綜合服務中心成立「中央廚房」(地址位於交大街2號南沙世紀花園3號樓),開啟了「預約登記、集中配送、分散助餐」模式,有就餐需求的老人可在社區登記訂餐,也可以自主電話預約訂餐,由「中央廚房」的專業配送團隊按時送達。特別是新冠病毒疫情發生以來,「中央廚房」採取「線上信息雲+一鍵呼叫+線下上門服務」方式,送餐服務到家,讓居家老人一鍵呼求即可「點對點」享受服務。同時,鼓勵有條件的社區與就近的餐飲企業籤訂合作協議,為社區困難老人提供餐飲服務保障。

下一步,碑林區將計劃推行「愛心助餐劵」補貼機制,向特困、空巢、獨居的困難家庭老人每月發放「愛心助餐劵」,將惠民措施落到實處。目前正在探索推行「碑林掌上養老院」App系統,可向轄區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潔、助醫、助浴、助行、助樂、助買和助急等服務,同步實現了「子女買單、老人享用」點餐程序,讓老人點餐、就餐更加靈活便捷。鼓勵引導老人參與到「碑林掌上養老院」服務中來,不斷增強群眾對惠民養老服務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未央區

14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提供助餐服務

將在10個街道建綜合養老服務中心 設中央廚房

近年來,未央區持續在全區各社區建設具備生活照料、康復保健、文化娛樂、配餐送餐等多功能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目前已建成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114個,其中14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為居民提供助餐服務。

下一步,未央區將在轄區10個街道建設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設立中央廚房或配餐設施,提供入託康復照料、配餐送餐服務、文化娛樂等多種服務。此外,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引入專業化養老服務機構,採取連鎖化、品牌化運營,滿足社區老年人助餐、助醫、助浴、助急、助行等各項養老服務需求。

長安區

已建成農村幸福院186個

新建兩家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有廚房配餐設施 計劃明年運營

長安區是一個以農村為主的行政區,共轄16個街道232個行政村,目前已建成農村幸福院186個,每個都設有獨立的廚房和餐廳。

此外,有9家民辦非企業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其中7個提供助餐服務。2020年新建的街鎮級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兩個,都設有廚房和配餐設施。

近年來,長安區不斷推進農村幸福院居家養老服務站,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並拓展服務項目。目前,186個農村幸福院基本能滿足農村老年人的就餐問題,但由於農村老年人收入水平較低、思想觀念陳舊,花錢在幸福院吃飯還不能完全接受,因此幸福院雖設有廚房,但運營問題難以解決,很多幸福院都提供免費餐,幸福院運營難以長久。目前各村都在積極解決運營中缺乏資金的困難,多重舉措進行宣傳,改變老年人思想觀念。

同時,已建成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48個,均由街道辦直接申報和管理,因場地不足、房屋面積有限、專職服務人員缺乏、開設的為老項目服務項目比較單一,因此只有兩個服務站開展了老年助餐服務,為社區周邊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務。目前,長安區已加強與街辦對接,進行實地督導,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運營老年助餐服務,為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提供免費或低償就餐、送餐服務。

民辦非企業日間照料服務中心有九個專為老年人提供方便、價格合理的養老服務 因受疫情影響,目前有七個提供老年助餐服務,分別屬於韋曲引鎮街道辦管轄範圍內。

2020年,新建街鎮級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兩個分別是五臺和炮裡街道辦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都設有廚房和配餐設施,預計明年可投入運營,並為周邊老年人提供免費或低償就餐送餐服務。

高新區

已有一家正式運營助老餐廳

100㎡中央餐廳預計年底投入運營

高新區現有一家正式運營的助老餐廳,位于楓葉苑北區南門東側,可為周邊老年人提供配餐服務。

除助老餐廳外,高新區鎮街級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養老服務組織也可為周邊老年人提供用餐配餐服務。目前,丈八街辦楓葉惠祥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細柳街辦紫薇田園都市社區合意日間照料中心就為周邊社區老年人提供配餐服務。

另外,魚化街辦鴻基新城社區、西柳街辦創匯社區正在積極開展鎮街級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的社會力量運營籤約、裝修工作,內設100平方米的中央餐廳,預計2020年底將投入運營,運營後,不但能為周邊老年人提供用餐服務,還能提供託養照料、理療康復、家政服務、心理慰藉等。

西鹹新區灃東新城

已開設9家老年餐廳

新建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均計劃開設老年餐廳

截止2020年11月17日,灃東新城依託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農村幸福院,在三橋街道啟航、王寺街道芊域溪源等社區開設9家老年餐廳,主要解決社區及周邊獨居老人、孤寡老人、無贍養老人的吃飯難題。

據了解,灃東新城現有常住人口約55萬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約7.4萬人,佔總人口的13.45%。自託管民生事務以來,已初步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充分發展、醫養有機結合的多元化養老服務體系。轄區現有養老院9家,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6家,農村幸福院3家。

2020年,灃東新城編制《西鹹新區灃東新城社區綜合服務用房設計指導標準》,將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納入社區綜合服務用房配套範疇,保障新建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全覆蓋。新建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均計劃開設老年餐廳,為老年人提供就餐、送餐服務。

2020年10月25日,灃東新城管委會在王寺街道芊域溪源社區建成首家公建民營型日間照料機構,引進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示範企業陝西省瑞泉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建設運營,依託智能設備和網際網路,建設灃東新城老年人信息管理平臺,採用「家庭廚房+智慧設備+政府購買+志願者」相結合的方式,重點為芊域溪源社區314名政府託底人員免費提供助餐服務。灃東新城將以芊域溪源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老年餐廳為示範樣板,加快在全區範圍內推廣。

航天基地

計劃2021年開辦6個老年餐廳

目前航天基地轄區沒有老年餐廳。未來有開辦老年餐廳的計劃,於2021年計劃在航天基地6個社區開辦老年助餐點,分別在航開路社區、神州六路社區、神州五路社區、航拓路社區、啟航路社區,高望路社區服務中心。

高陵區

已有5家老年餐廳

年底前將有3家養老服務站建成運營

截止目前,高陵區特困供養人員中老年人有136人,由政府兜底保障,其中34人在區五保戶集中供養中心入住,102人分散供養,由其監護人負責。高陵區有1家社區餐廳(位於涇渭街道龍鳳園社區,因場地重新規劃暫停營業),4家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設有老年餐廳,給老年人提供就餐及上門送餐服務,分別是涇渭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康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高陵區庭馨日間照料中心、高林區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其餘3家因市場需求不足,暫時沒有提供餐飲服務。另外,張卜街道東關村幸福院,為本村及周邊60歲以上老人提供上門送餐及其他服務,特別突出為留守、空巢老人及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服務。

2020年,高陵區新建的養老服務設施中,兩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分別為涇渭街道長慶西路1868號、鹿苑街道南新街印苑小區、1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昭慧社區鴻喜花園均設有老年餐廳,預計年底前建成運營,為轄區老年人提供就餐、日間照料、康復娛樂等服務。

臨潼區

各類養老服務設施227家

想法讓「老年餐廳」辦起來

2016年,臨潼區制定了《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臨政發【2016】24號),現臨潼區共建有各類養老服務設施227個,其中養老機構9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40個,農村幸福院176個,日間照料中心2家,基本建立起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的多層級養老服務體系。

為解決居家養老的老年人的吃飯問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和農村幸福院內開設「老年餐廳」,但在實際運行中,因運營成本高補助少、管理人員缺乏經驗、農村老人自給自足以及眾口難調等原因導致老年餐廳難以持續運營。

鑑於以上制約「老年餐廳」運營的問題,臨潼區民政局將從採取一是改變運營方式,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和農村幸福院交由社會力量來運營「老年餐廳」,實行市場化運作,提供午託和晚餐服務;二是爭取政府支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和農村幸福院配備專門管理人員;通過大力宣傳,使老年人轉變養老觀念,特別是孤寡老人、沒有贍養人的老人,動員他們到政府開辦的敬老院進行養老,得到更好的照顧;大力宣傳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和農村幸福院,大力宣傳敬老愛老的美德思想,統籌慈善資源,鼓勵村民、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愛心人士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和農村幸福院捐款捐物,奉獻愛心。

下一步,臨潼區民政局將採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使已經建成的社會居家養老服務站和農村幸福院更好的運營起來,「老年餐廳」開辦起來。

鄠邑區

城市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均設有老年餐廳

至2023年底 計劃再建7個

鄠邑區常駐人口45.6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約8.2萬人,佔比18.2% 。截止目前,全區有城市居家養老服務機構25個,其中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12個、城市社區日間照料服務中心13個,養老服務設施覆蓋城市社區率100% 。

各城市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均建設有老年餐廳,可為轄區老年人提供集中就餐或送餐服務。但因受新冠疫情影響, 按疫情防控要求,鄠邑區各城市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暫未提供集中就餐服務,只提供送餐服務。

根據《西安市養老服務促進條例》和西安市市民政局打造」15分鐘養老圈要求「,鄠邑區計劃到2023年底,在畫展街社區、灃京社區、東新街社區、惠南社區、銀寧社區、國防學院社區、中心社區、澇店鎮社區建設7個城市社區日間照料服務中心,為轄區老年人提供託養康復、日間照料、配餐送餐、精神慰藉等服務,同時結合鄠邑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逐步完善老舊小區養老服務設施無償或抵償交由社會力量運營。

曲江新區

正選擇老年餐廳點位和餐飲企業

曲江新區衛建局正在甄選餐廳點位和餐飲企業,同時希望有相關需求的老年人可推薦合適的點位與企業。

華商報記者 馬群 楊平

作者/來源:二三裡資訊西安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西安各區老年餐廳布局和規劃公布 快看你們小區有沒?
    連日來,華商報記者從西安各轄區民政部門了解到,未來幾年,各區對老年人就餐問題都有著明確的規劃和布局。其中由社區運營7家,分別位於:崇德坊社區、郝家社區、大唐社區、204所社區、3507社區、軍幹塔區秋蘭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西安市雁塔區天福居家養老服務站、西安市雁塔區永和坊日間照料中心、西安市雁塔區和愛有約養老服務中心。  雁塔區民政局指導社區採取自建、聯建、依託單位職工食堂、引進社會餐飲企業等模式,推進社區老年餐桌建設。
  • 幾十社區都想辦老年餐廳,有你們社區沒?
    從10月底至今,華商報持續一個月關注了西安多個社區以開辦老年餐廳、中央廚房等形式,解決轄區老人用餐難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蓮湖區多個社區開辦老年共享餐廳、碑林區設置了轉為老人配餐的中央廚房、新城區遍地開花的「飯大爺」、高新區將娛樂與用餐合二為一的楓葉苑北區老年助餐點等逐漸被民眾了解,也為更多社區解決老人就餐問題提供了經驗和範本。
  • 讓老年人就餐環境更溫暖 西安各區「老年餐廳」布局和規劃公布
    雁塔區目前有老年餐廳18家,日均服務20000餘人次。未來有開辦老年餐廳的計劃,於2021年計劃在航天基地6個社區開辦老年助餐點,分別在:航開路社區、神州六路社區、神州五路社區、航拓路社區、啟航路社區,高望路社區服務中心。曲江新區曲江新區社區衛健局正在甄選餐廳點位和餐飲企業,同時希望有相關需求的老年人可推薦合適的點位與企業。
  • 明年起,西安小區物業費、停車服務費將有重大調整【11月10日...
    連日來,華商報關於西安部分社區開辦老年餐廳的報導,引起眾多市民關注。還有市民諮詢私人能否開辦老年餐廳,方便老人就餐。蓮湖區橋梓口社區主任賀西紅表示,開辦老年餐廳,必須適合老年群體的餐飲服務能力,在街辦、社區的監管下,才能開辦老年餐廳。如果私人想開辦,可以到社區諮詢。
  • 濱河東社區老年餐廳亮相半山公館
    荊波的家在半山公館小區17號樓1層,是一套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城區濱河東社區的老年愛心餐廳就設在這裡。從10月25日開業至今,雖然只有短短的10來天時間,但老年愛心餐廳已經在半山公館小區家喻戶曉,每天固定就餐的老年人就有二三十位。「飯菜的味道不錯,離家還近。」71歲的居民張書彬說。
  • 浙江溫嶺:數位化「飛地」科創平臺遍地開花
    原標題:溫嶺:數位化「飛地」科創平臺遍地開花   日前,浙江省首批30個數字經濟「飛地」示範基地公示名單出爐,溫嶺(杭州)產業創新中心和溫嶺(杭州)智能製造創新中心等兩個平臺名列其中。溫嶺也是台州唯一有項目入選的縣(市、區)。   異地築巢引鳳來。
  • 「硬科技」「軟實力」遍地開花 刷屏國內主流媒體 西安亮出多份...
    近一周來,西安「硬科技」「軟實力」遍地開花,亮出多份「硬核」成績單,迅速刷屏國內主流媒體。與此同時,西安硬科技助力嫦娥五號奔月、「奮鬥者」號逐夢深海,「博物館奇妙夜」啟幕,「陝味兒」電視劇《裝臺》精彩亮相央視等一大波好消息,被新華網、人民網、光明網等多家權威媒體爭相報導。
  • 為陝西街頭這些老年餐廳點讚!
    >目前有老年餐廳18家,日均服務20000餘人次。除了崇德坊社區、郝家社區、大唐社區、204所社區、3507社區的老年餐廳外,軍幹塔區秋蘭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西安市雁塔區天福居家養老服務站、西安市雁塔區永和坊日間照料中心、西安市雁塔區和愛有約養老服務中心也由社區運營。雁塔區民政局指導社區採取自建、聯建、依託單位職工食堂、引進社會餐飲企業等模式,推進社區老年餐桌建設。
  • 西安各區哪裡可以擺地攤?
    西安各區哪裡可以擺地攤?雁塔區:將公示擺攤區域-「地攤經濟」正在全國各地興起,我省也出臺相關原則性政策。如果想在西安擺攤,各區哪裡可以擺,又需要怎樣的申請流程呢?6月4日,華商報記者分別聯繫城六區、長安區、曲江新區和高新區諮詢,各區工作進度不一,政策不相同,曲江新區的6個集中攤點已滿;長安區雖還未公布集中攤販點,但已允許有條件的擺攤;城六區大都回應:這事還沒確定。
  • 重慶中醫診所遍地開花 看中醫的年輕人多了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採訪發現,一家又一家的中醫診所遍地開花,這既是中醫診所備案制所帶來的紅利,也反映出幾千年歷史的傳統中醫文化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中醫館遍地開花人們對中醫更認可、更青睞來自重慶市衛計委數據顯示,《暫行辦法》實施以來,截至2018年7月底,全市備案中醫診所125家,全市中醫類別診所增至2259家。中醫館遍地開花,今年35歲的何女士也感受到了這份火熱。
  • 南京文旅項目遍地開花,以後一出門就是主題樂園!
    未來南京人坐地鐵就可以暢玩這一主題樂園啦~山水主題小鎮就在最近,山水文旅投資(北京)有限公司投資的南京山水主題小鎮項目引起很多人的關注,該項目位於溧水。(華夏文旅西安度假區)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將建設南都古城景區、《金陵傳奇》秀劇場、海洋王國、水樂園,預計2018年上半年開工建設,力爭2020年上半年試運行
  • 西安最貴的小區在哪?西安富人區在哪?
    西安的富人區,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房價,房價綜合體現了地段、商業配套和環境等因素。那麼西安最貴的小區在哪,西安富人區在哪,小編一一為您介紹。西安最貴的小區在哪 ?西安的富人區在哪?但如果你問西安本地人,他們都會異口同聲的告訴你:曲江新區。是的,達官貴人,富豪明星都住在這裡。曲江新區是因為其轄區內有曲江池遺址公園而得名,原來屬雁塔區。著名的西安地標性建築大雁塔就在這裡。新區建設也是依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而發展建設起來的。
  • 搶車位搶得老小區地鎖遍地 這個結該怎麼解
    之所以氣憤,還有一個原因,有一次她好不容易在小區裡見縫插針停了一回車,沒想到車子被劃,輪胎被扎。  最終,馮女士撥打了杭州市長熱線12345,想讓相關部門重視起來。「小區裡的地鎖真的該管管了。我建議全部拆掉,重新劃車位,大家公平一點。」
  • 新城區中山門街道東三路社區「飯大爺」老年餐廳開業
    西安新聞網訊 12月15日,新城區中山門街道東三路社區「飯大爺」老年餐廳正式開業,吸引了周邊不少老年人少來就餐。據了解,該餐廳開業後將輻射轄區近萬名60歲以上老年人,為他們提供早中晚配餐服務,自12月10日試運營以來已登記、辦卡近百人。
  • 「三舊」改造項目遍地開花
    「三舊」改造項目遍地開花 今年8月,蓬江區對外公示了《蓬江區「三舊」改造三年行動計劃項目統計表(2020-2022年)》,公示內容顯示2020年至2022年蓬江區「三舊」改造涉及棠下鎮周郡村、荷塘鎮、杜阮鎮貫溪村、環市街雙龍片區、東升歧祥裡、裡村以及潮連街、白沙街水南六裡舊村等79個舊改項目,面積達4847畝。
  • 城市「口袋公園」遍地開花 為居民休閒健身提供好去處
    色彩布置明豔亮麗,地面有荷花彩繪引路,曲徑通幽,迴廊影綽,成了市中區口袋公園的標配。若不是工作人員介紹,很難想像,違章建築曾讓周圍百姓苦不堪言。2017年,濟南市全力開展拆違拆臨工作,考慮到拆違地塊周邊環境、群眾生活訴求等因素,市中區在全市率先提出了集綠化、美化、休閒、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口袋公園」理念。
  • 海南樓盤遍地開花,而我偏愛碧桂園海棠盛世
    海南樓盤遍地開花,而我偏愛碧桂園海棠盛世。經過幾個項目的挑選,幾次的看盤,我和家人最終一致定下碧桂園海棠盛世,這就是命中注定的緣分吧。這個項目無論是在地段、配套、升值空間、戶型等方面均符合我們的購房要求。我本人是來自甘肅的,之前通過海南樓盤網聯繫上了置業顧問小王,說是想考慮地段好、配套完善些、有升值空間的項目。
  • 好吃又實惠,又一家「老年餐廳」開業啦!
    」王大爺將面前的飯菜一掃而光豎起了大拇指2019年12月25日,榮華·歡樂頌牡丹莊園社區老年餐廳在榮華·歡樂頌牡丹莊園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盛大開業!「我們通過對社區老年人進行問卷調查,根據老年人的需求及喜好,最終確立在牡丹莊園社區內的居家養老示範站開辦社區老年餐廳,今天剛開業,老人們就排起了長隊。這周內,我們將根據牡丹莊園社區這個點輻射到周邊融僑城、桃園三坊、萊茵小城等7個社區進行同步配餐,形成老年餐廳這個面,真正實現老年就餐15分鐘全覆蓋。」榮華歡樂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劉強介紹到。
  • 豫南大別山區,靠什麼高考遍地開花?
    在豫南山大別區,信陽市下面的幾個小縣城,除淮濱、息縣外,都是在山區,今年高考,各縣城中學可謂是遍地開花,捷報頻傳。
  • 港貨店在廣州城「遍地開花」 貨物真假存疑問
    沒有香港進貨到內地的正規憑證 銷售商品來源真假成謎  近日,有市民反映號稱專營香港奶粉、零食、日化用品的港貨店在廣州城內幾乎「遍地開花」。更有業內店主爆料,有些店內售賣的港貨近八成都是貼牌假貨。  文/廣州日報記者杜萌、李貝  自稱「走水港貨」卻無任何中文標識  近日,有市民向本報記者反映,號稱專營香港奶粉、零食、日化用品的港貨店在廣州城內幾乎「遍地開花」。昨日,記者走訪東曉南路的一家港貨店時發現,這裡的部分商品並沒有簡體中文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