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江區「三舊」改造三年行動計劃項目分布(2020-2022年)
10月17日,施阿姨如願在萬科·金域國際選到心儀的房子,在裡村居住了一輩子的她最大的願望便是在裡村改造後能繼續在這裡生活,不僅是為了周邊的成熟「城芯」配套,更多是因為她離不開這裡熟悉的街坊,離不開對這座老城的情懷。如今,江門市中心城區的「三舊」改造項目如雨後春筍,一座座老城老村迎來了改造煥新的機會,這不僅是城市更新的需求,也是居住在這座城市裡的人們需求。
「三舊」改造項目遍地開花
今年8月,蓬江區對外公示了《蓬江區「三舊」改造三年行動計劃項目統計表(2020-2022年)》,公示內容顯示2020年至2022年蓬江區「三舊」改造涉及棠下鎮周郡村、荷塘鎮、杜阮鎮貫溪村、環市街雙龍片區、東升歧祥裡、裡村以及潮連街、白沙街水南六裡舊村等79個舊改項目,面積達4847畝。
環市街計劃改造項目共27個,約1748畝,包括裡村舊改、雙龍片區、迎賓大道3號地(玻璃廠)、蓬江區白石東升岐祥裡等。
白沙街計劃改造項目17個,約715畝,包括教育學院地塊改造、鳳陽裡舊村改造、水南六裡改造等。
杜阮鎮計劃改造項目共8個,包括杜臂村舊廠舊村改造、貫溪村舊村改造啟動區、那餈坑舊廠改造等。
棠下鎮計劃改造項目9個,包括周郡村、新昌科技園等。
荷塘鎮計劃改造項目12個,包括深圳科技園江門園區及六坊舊村改造等。
潮連街計劃改造項目共8個,包括人才島產業園一期,人才島研發產業服務中心、人才島國際生產技術中心等。
從公布的項目發現,當前蓬江區的「三舊」改造項目遍地開花,遍布在各街道、鎮。而且,其中大量項目為舊廠房、舊城鎮、舊村莊改為商業服務用地、商業住宅用地,未來有望讓這些「老城」通過改造重新煥發活力。
「三舊」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需求
2020年1月7日,江門市委第十三屆十一次全會做出「聚力建設中心城區產城融合示範區」的決策部署。4月26日上午,江門市中心城區產城融合示範區首批項目集中動工活動,其中就包括了裡村舊村改造項目。
五邑大學教授劉志堅接受南都採訪時曾表示,江門城市建設相對滯後,城市品質不高,由此帶來房地產吸引力不夠,相對於大灣區其他城市來說,從價格上說,江門還是地產「窪地」。建設「城市中有山水、山水中有城市」,宜居、宜業、宜商、宜遊的新江門,城市品質提升是核心任務。「相對於新區開發,我認為三舊改造慢了」「三舊改造需要加速,考量政府的開發魄力和利益取捨」。
以裡村舊村改造為例,2018年,萬科與裡村籤訂舊村改造合作協議,共同推進裡村舊改項目。經過兩年時間的打造,萬科打造的商業街在保留裡村古榕的基礎上,融入了網紅書店、大昌超市等現代化商業元素,成為了雙龍片區年輕人喜愛的熱門「打卡地」。
老街坊離不開成熟生活配套
「三舊改造「項目不僅是城市需要,也是市民需要。10月17日,裡村村民施阿姨在萬科·金域國際選到心儀的房子。早些年,她的兒子和女兒搬去了濱江新區,她卻堅持留在裡村生活。她說:「在裡村生活了一輩子,離不開這裡的街坊,搬出去很難適應。」
有這樣的想法並非只有施阿姨一位。32歲的村民施衛文與父母、妻兒於2017年從裡村塘淳裡137號舊房搬進了洋房。住了27年的舊房和老祖屋被劃入裡村舊改項目範圍內,原址將建起一棟棟嶄新的樓房。他希望有一天能住回去,因為他覺得這樣才算「回家」。
除了感情,吸引他們留在改造後的老城,不去新區的原因,還有新區無法比擬城區配套。
如萬科·金域國際擁有無可複製的區域價值,地處江門兩大動脈交通線交會處——江門大道和迎賓大道,距離蓬江區政府約900米,距江門市政府約2.3公裡。從項目出發直上江門大道,不出10公裡即可快速接駁濱江新區、江海及新會,交通便利,通達性強。項目5公裡內即可抵達江門益華商圈、育德商圈、匯悅城商圈、萬達廣場商圈,周邊有多達11所優質學校環繞。其中就包含建設中的裡新小學,未來將共享紫茶小學教育集團的優質資源。項目附近有四大公園環繞,距離項目約3公裡左右有東湖公園、蓬萊公園,約3.6公裡有元寶山體育公園,約5公裡有釜山公園,時刻為業主提供天然純氧的優越環境。
「三舊」改造激發「城芯」價值
劉先生在江門生活了近15年,見證了這些年來城市中心變遷。
他說,2005年,蓬江區房價平均不過2000左右,北新區的房價也還不到3000元/平方米。後來隨著濱江新區的規劃出爐,從2008年開始,蓬江區的房價特別是北新區的房價開始飆升。以北新區某天國際樓盤為例,單價三年時間就2005年的3000元/㎡飆升到了6000元/㎡。2010年左右開始蓬江的經濟增長開始提速,隨之越來越多人擁入新區購房。到現在,濱江新區的房價單價早已超過萬元大關。
許多人說,蓬江區未來投資的潛力依然在濱江新區,但也開始有人認為,隨著三舊改造越來越多,改造後的城區價值一點也不比新區低。究其原因,中心城區匯聚了城市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當「三舊」改造成功讓中心城區煥然新生,自然會激活城市CBD本來應有的價值。
文:羅忠明
製版:易福紅 李思萌 林泳希
劉豔蘭 嚴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