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蕭鋼構344億定單仍是謎 中基公司的前世今生

2020-12-16 搜狐網

   本報記者 於小娜 劉華 翁海華

  杭蕭鋼構(10.75,0.00,0.00%)(600477.SH)「344億定單」事件仍然是個謎。

  公眾最關心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件事上:一個是344億的「安哥拉安居工程」合同的真實性;二,是否有機構在二級市場上聯手炒作?就此問題,記者展開了調查。

  誰先找上誰

  在杭州蕭山,記者再次來到漩渦中心的杭蕭鋼構。該公司一位副總接待說:「首先,我們不接受採訪,我們要統一公告。其次,我們不能接受你一家採訪。」

  記者從多個渠道獲悉,杭蕭鋼構雖然近幾年發展迅速,但公司經營情況並不很理想。

  有消息稱,由於上市後為部分高管安排了股份,導致其核心創業團隊凝聚力渙散;2006年,其實際控制人單銀木夫婦因離異而產生產權糾紛,也影響了該公司的正常運營。到該年年底,因應收款回籠不及時造成資金緊張,單銀木曾四處聯絡杭城銀行界,但並未獲得滿意的信貸額度。

  就在此時,安哥拉項目進入了單的視線。有知情者對記者透露,該項目最先被杭蕭鋼構董事長單銀木看中,並由其總經理周金法經手操作。

  2月10日前後,二人趕赴中國國際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基」)香港總部籤訂協議。據傳,中銀(香港)公司為杭蕭鋼構提供了合同擔保。

  按照杭蕭鋼構的公告,公司與中國國際基金有限公司籤訂了《安哥拉共和國-安哥拉安居家園建設工程-產品銷售合同》、《安哥拉共和國-安哥拉安居家園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產品銷售合同總價計人民幣 248.26億元,施工合同總價計人民幣95.75億元,共計344億元。

  然而,國內鋼構行業率先提出質疑——杭蕭鋼構以生產輕工鋼結構為主,2004年、2005年其鋼構件產量僅為20餘萬噸和14.95萬噸,2006年也只有30萬噸左右。相對於目前國內每噸7400-7600元的售價,杭蕭鋼構獲得的248.26億元銷售合同意味著326.66萬噸的產量。按照其現有產能,絕不可能在兩年合同期內完成。

  而從財務報表上看,近三年來其經營情況一直羸弱不振。從2004年底至2006年三季度,應收帳款由4.1億元增至6.2億元,現金流量由6635.6萬元(2005年)減至-7463.96萬元,而資產負債率則由66%上升至76.9%。

  記者就此問題打通了杭蕭鋼構的董事長單銀木的電話。單在電話中稱,安哥拉的合同肯定是真實的,這個以公告為準。

  不過,單並沒有拿出信服的證據證明上述大單可靠程度。當記者提出進一步採訪時,單銀木表示,自己在外地有事,採訪以後再說。隨後匆匆掛斷電話。

  中基是誰?

  中基公司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公司?

  有消息顯示,中基公司的最終控制人是北亞公司,北亞的實際控制人是香港人徐京華(英文名SAMO)。北亞註冊了一家景瑞公司,再由景瑞註冊了中基公司。

  目前披露的信息顯示,徐在安哥拉經商多年,與當地軍政各界關係密切,並從安哥拉重建委員會獲得了交通、市政、電力、能源等一大批項目。

  3月22日,本報記者再次前往中國國際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基」)的辦公所在地香港太古廣場二期。

  在狹窄的過道盡頭,是香港中基公司辦公室,門面不大。面向過道的牆上,掛著「中國國際基金有限公司」的名字。

  記者跟隨辦公人員進門之後,在未表明身份之前,前臺小姐同意去叫中基公司人員出來,但在知曉記者的身份之後,又馬上說,該公司負責人不在。並很不客氣的說:「老闆說過,不能接受任何採訪。」

  據記者了解,香港很多公司在港註冊之後,實際並無真正辦公地點,而往往通過委託顧問或者會計師行的方式,請人代管公司傳真及聯絡事務,如有投資者或其它情況反映到該地址,則由顧問公司或會計師行負責轉達。該途徑既可以節省成本,還可以讓公司有一個「香港身份」,很多事辦起來就容易得多。

  根據公司註冊處所載公司秘書「金華顧問有限公司」(Golden China Consultants Limited)聯繫方式,記者致電詢問中基公司情況。

  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聽上去對該公司並不熟悉。在多次詢問中基公司全名之後表示,要記錄下記者的聯繫方式以及身份和致電目的,然後再轉告中基公司負責人,由負責人主動與記者聯繫,但「並不保證負責人會聯繫」。

  截至發稿時止,記者並未接到任何來自中基以及該顧問公司的回電。

  據記者查證,中基公司早在2003年11月27日便向香港公司註冊處提交註冊登記材料,並於當年12月3日註冊成功。

  記者從中基公司2006年12月3日提交的最近一年《周年申報表》當中發現,該公司100萬港元法定股本當中,已發行股份為100股,而其中,1%的股份由一名為「羅方紅」的香港居民所有,而另外的99%股權,則由「大遠國際發展有限公司」(Dayu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Limited,下稱「大遠國際」)持有。

  香港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大遠國際一名是在2006年5月27日更改而來,此前,該公司亦有一次更名。

  大遠國際最初名稱為「北亞國際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北亞國際」),英文名為「BEI YA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LIMITED」,2003年8月29日在香港註冊成立,隨後不久,當年9月19日,公司英文名稱改為「BEIYA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LIMITED」,中文名則保持不變。

  2006年5月27日,「北亞國際」二度更名為「大遠國際」。

  資料顯示,北亞國際於2003年8月22日在香港註冊成立,原始股東當中,70%的股權由一家名為「輝創國際發展有限公司」的公司持有,而公司籤署人恰是「羅方紅」。另外30%的股權的歸屬人恰是北亞實業,而公司代表籤署人則是「武洋」。

  耐人尋味的是,北亞國際通過更名為大遠國際而將「北亞」二字隱去之後,公司2006年8月29日提交的最新周年報表中,該公司的第二大股東更是直接變更為「武洋」,北亞實業的身影至此徹底隱遁。

  2006年9月9日,創輝國際周年報表顯示,公司兩大股東當中,30%的股權再次歸屬「羅方紅」,而另外70%則由名為「馮婉筠」的香港居民所持。

  中基的北亞往事

  從中基公司的註冊材料可以看出,中基公司頻頻出現北亞國際的身影。 此北亞國際曾經跟A股上市 公司S*ST北亞(3.75,0.18,5.04%)有一段往事。

  「中基公司還在忽悠。」3月23日,一位已經離開S*ST北亞的人士在聽說中基公司在安哥拉擁有344億元的大單時,驚奇表示。

  「當時,中基公司曾經參與S*ST北亞的重組。」上述原北亞人士告訴記者,中基公司在2002年前後,曾收購S*ST北亞,當時劉貴亭都已經將公司交給中基公司打理。

  事實上,中基公司股東之一的武洋曾在一段時間內已經擔任S*ST北亞的總經理。按照此前的媒體報導,武洋曾經以S*ST北亞總經理的身份和東莞華廈經濟發展公司籤署過合作協議。

  上述原北亞人士告訴記者,在劉貴亭將S*ST北亞交給武洋管理的一段時間,公司的管理班子被「洗」了一遍。

  不過,最終劉貴亭發覺中基公司「收購是騙人的」,「那傢伙沒錢,後來就被劉貴亭趕了出去」。

  「當時我們問過劉貴亭,他說對方報的很大,但他了解後覺得很虛,所以就沒有合作。」

  據稱,武洋在S*ST北亞的時間很短,在S*ST北亞的各種資本運作中,中基公司只不過是過眼雲煙。

  這也可以解釋,在S*ST北亞的2002年以及2003年的年報中,為什麼公司高管名單中沒有武洋的名字。

  聯手做局?

  杭蕭鋼構跟中基公司發生的這一切,到底是不是事先設下的一個「局「呢?有人質疑,中基與國內券商聯手做局,炒作杭蕭鋼構股價。

  該股行情顯示,在2月15日的利好公告公布之前,其股價已經提前爆發。此後的多個交易日,杭蕭鋼構均開盤即封漲停。3月19日,卻突然以「因重要事項未公告」為由申請停牌。至此,該股已連續10個漲停,股價升至10.75元。

  來自上證所的交易信息顯示,2月12日—14日,三個交易日中累計買入杭蕭鋼構排名第一的營業部為長江證券杭州建國中路營業部,買入總額為3563萬元,而累計買入排名第二的營業部成交額不足353萬元。

  由於杭蕭鋼構第一個漲停板時的成交量約為885萬股,因而這位私募基金 經理分析認為,這雪藏的約500萬股不大可能是在第一個漲停那天買入。長江證券杭州建國中路營業部買入該股至少647萬股,成交在第三個漲停板價格上的應該很少,因為上證所提供的信息顯示,其絕大部分成交也是在此之前買入的。

  「除非長江證券的兩個營業部對杭蕭鋼構有先知先覺的本事,否則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操作。」一位私募基金經理表示疑惑。

  針對市場關於杭蕭鋼構二級市場瘋狂走勢背後的猜測,3月23日,長江證券一位副總裁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長江證券與杭蕭鋼構暴漲事件沒有任何關係。他說,前幾天有媒體報導長江證券某營業部老總被召回,其實是子虛烏有,「事實是上周末公司所有部門負責人都回武漢開業務會議」。

  他告訴記者,目前有關下屬營業部已經接到來自交易所的核查函,並在積極配合交易所的核查工作。當記者問及究竟是什麼人在長江證券營業部買入了大量的杭蕭鋼構股票,他拒絕透露進一步信息。

  據了解,上交所、浙江證監局就杭蕭鋼構有關問題分別召開了專門會議。浙江證監局表示,已經開始對杭蕭鋼構進行調查,目前還無法作出結論。

  (本報記者華觀發、張勇、羅綺萍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馬明超)

相關焦點

  • 自己人團購通吃 杭蕭鋼構定增引發利益輸送猜想
    自己人團購通吃 「鄭紅梅」重現江湖  經歷2007年大牛市的投資者,不會忘記杭蕭鋼構安哥拉344億天價合同的內幕交易醜聞。6年後的今天,杭蕭鋼構悶聲打包3.45億元再融資的定增方案浮出水面, 9名擬認購對象清一色是公司「自己人」。
  • 杭蕭鋼構:「涸澤而漁」的經營模式
    公司在年報中解釋稱,主動放緩戰略合作的節奏,減少營業收入6.13億元,同比下降 77.30%。   主動減少營收的情況並不符合常理。事實上,這是公司不同尋常的經營模式導致的必然結果。   與眾不同的經營模式   簡單的數字背後,隱藏著杭蕭鋼構的特殊盈利模式:技術授權。
  • 杭蕭鋼構增發 高管攜親屬「包圓兒」
    停牌半月,杭蕭鋼構的再融資方案昨天揭開面紗。值得關注的是,此次非公開發行,增發對象全部是公司高管及親屬。   實際控制人父子攬八成   杭蕭鋼構股票5月23日起因籌劃再融資事項停牌,並於昨天發布定增方案。
  • 杭蕭鋼構創新技術獲肯定 發展模式受青睞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由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中國鋼結構協會指導,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蕭鋼構」)主辦的「鋼結構裝配式建築發展(江西)研討會」近日在江西贛州于都縣召開。杭蕭鋼構推出的「鋼管混凝土束組合結構成套技術」受到業內專家、行業協會、企業代表等一致好評。同時,杭蕭鋼構「以資源實施許可方式開啟的戰略合作新模式」備受業界青睞,給中國鋼結構建築帶來新發展機遇,為中國綠色建築產業健康發展添磚加瓦。「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王立軍對來自杭蕭鋼構的「鋼管混凝土束組合結構成套技術」給予肯定。
  • 溫商資訊|杭蕭鋼構與正泰網絡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近日,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蕭鋼構」)與杭州市溫州商會副會長單位正泰集團旗下正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泰網絡」)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旗下正泰網絡總經理南君俠、杭蕭鋼構集團總裁單際華作為企業代表籤署協議。
  • 杭蕭鋼構再獲建築鋼結構行業大獎
    圖:2020年度全國建築鋼結構行業表彰大會  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建築金屬結構協會建築鋼結構分會副會長單位,在中國鋼構結構行業綜合實力水平位居前列,會上榮獲「2019年度建築鋼結構行業科技創新優秀企業
  • 杭蕭鋼構:公司今年8月20日 已與浙江省北大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共建...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7日訊,有投資者向杭蕭鋼構(600477)提問, 公司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有什麼規劃?公司回答表示,公司今年8月20日,已與浙江省北大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共建綠色智能建築工業網際網路聯合實驗室。實驗室通過人工智慧、視覺技術、數位化仿真、機器人和自動控制技術、5G通用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打造公司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以此推動鋼結構人工生產方式為主向智能化生產方式的轉變。
  • 杭蕭鋼構戰略調整進行時:戰略合作從橫面拓寬到縱向深耕
    日前,杭蕭鋼構還以技術、品牌和管理等資源使用為基礎,與湖北楚雄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籤署了有關鋼結構住宅體系合作協議。截至二季度末,杭蕭鋼構已分別與河北中順基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溫商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湖北楚雄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籤署協議。
  • 鋼結構行業A股上市公司業績大比拼:中鐵工業/東南網架/杭蕭鋼構...
    縱觀鋼結構A股上市公司營收情況,共有8家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1家營收在100億元以上,營收最低的為3.35億元。其中中鐵工業位居前三季度鋼結構A股上市公司營收排行榜榜首,前三季度營收114.67億元,遙遙領先其他企業。東南網架前三季度營收共計53.73億元,排名第二。精工鋼構前三季度營業收入46.42億元,排名第三。
  • 杭蕭鋼構:把握雙循環戰略東風 推動建築行業數位化轉型
    (原標題:杭蕭鋼構:把握雙循環戰略東風 推動建築行業數位化轉型)12月17日,由萬郡綠建主辦,母公司杭蕭鋼構(600477)協辦的「首屆全國綠色建材行業供需交流會」在杭州蕭山萬郡綠建智慧展示中心召開,數十家採購需求企業以及優質建材供應商來到現場,需方細說採購需求
  • 杭蕭鋼構:上半年淨利潤約4.78億元,同比增加131.95%
    每經AI快訊,杭蕭鋼構(SH 600477,收盤價:5.5元)8月10日晚間發布半年度業績報告稱,2020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4.78億元,同比增長131.95%,營業收入約為27.89億元,同比增長4.22%,基本每股盈利0.222元,同比增長131.25%。
  • 杭蕭鋼構屋漏偏逢連夜雨:三季報增收不增利 董事長疑涉官員貪腐案...
    因捲入內蒙古相關官員涉嫌貪腐案,杭蕭鋼構董事長單銀木被有關部門帶走協助調查。10月30日,時代周報記者多方核實後,確認上述信息。10月29日,杭蕭鋼構公告稱,「接到公司控股股東、董事長單銀木先生家屬通知,單銀木先生個人正在配合內蒙古自治區監察委員會調查。
  • 杭蕭鋼構:實際控制人單銀木解除質押8267萬股及質押7000萬股
    每經AI快訊,杭蕭鋼構(SH 600477,收盤價:3.72元)6月14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單銀木將質押的公司股份約8267萬股解除質押。單銀木於2020年6月9日質押7000萬股,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7.74%。
  • 能源掮客中基公司遊刃非洲 非洲買礦華爾街買樓
    [網友有話說][往期相關報導]神秘中基公司70億美元投資幾內亞|中基公司與杭蕭鋼構344億定單之謎 -China Economic &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先後展開對中基公司的研究,希望理清這家神秘公司的背景,以及它為何能在中國及非洲之間擁有如此罕見的影響力。  2010年8月13日,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將中基公司曝光,稱這家公司與在非洲的夥伴控制了中國最重要的石油來源渠道。
  • 杭蕭鋼構網際網路+打通建築產業鏈 助力房地產業轉型升級
    近日,國內工業化綠色建築集成專家與領導者,鋼結構住宅產業化推動者與領導者杭蕭鋼構及其旗下控股子公司萬郡綠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受邀參加以「創新·蛻變·領軍」為主題的「2017-2018(第十五屆)中國地產風雲榜」盛典,並分別收穫「中國房地產部品供應商綠色採購十大首選品牌
  • 杭蕭鋼構喜籤昆明空港國門商旅區一期鋼結構工程
    今日,杭蕭鋼構(600477)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蕭鋼構」)喜籤昆明海誠空港國門商旅區一期鋼結構工程合同。杭蕭鋼構將一如既往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致力追求該項目的品質建造。
  • 杭蕭鋼構方鴻強:驅動之力應融入到建造中的每一個環節
    日前,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副總裁方鴻強在參加第十八屆中國建築企業高峰論壇時表達了如上觀點。第十八屆中國建築企業高峰論壇由中國建設報社、山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共同主辦,在山西省太原市召開。圖: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副總裁方鴻強方鴻強在論壇現場還介紹了杭蕭鋼構作為先行者,從智能製造邁向智能建造的過程中的一些經驗。杭蕭鋼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不斷研發創新技術體系,目前已形成自有的技術體系集成與產業鏈,以「高標準、高質量、短交期」為核心競爭力。
  • 杭蕭鋼構:融資淨償還264.61萬元,融資餘額2.41億元(01-12)
    摘要 2021年1月12日杭蕭鋼構融資淨償還264.61萬元,融資餘額2.41億元
  • 杭蕭鋼構:萬郡綠建就是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為平臺用戶提供一站式交易...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25日訊,有投資者向杭蕭鋼構(600477)提問, 近期,國家層面提出要加大力度推動線上線下有機融合,消費雙向提速,萬郡綠建在這方面有什麼規劃?
  • 京杭大運河,黃金水道的「前世今生」
    如果想將這條擁有2500多年歷史的古運河開鑿變遷的「前世今生」說清楚,恐怕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雖然整條運河部分地區仍然處於乾涸狀態,但是運河沿岸的各個省市一直在為京杭大運河重新通航和申報世界遺產做著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