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黃金水道的「前世今生」

2020-12-19 華夏經緯網

    耳熟能詳的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無不吸引了世界遊人的目光,然而北起北京市通州區,南至杭州的京杭大運河全長約1794公裡,比蘇伊士運河長10倍之多,流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六個省市,共17個城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裡程最長、工程最大、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堪稱中國古代的「黃金水道」,這條「黃金水道」不僅貫通了古代南北交通,而且影響著沿岸地區的興衰。如果想將這條擁有2500多年歷史的古運河開鑿變遷的「前世今生」說清楚,恐怕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雖然整條運河部分地區仍然處於乾涸狀態,但是運河沿岸的各個省市一直在為京杭大運河重新通航和申報世界遺產做著不懈努力。去年由國家旅遊局牽頭,京、津、冀、魯、蘇、浙六省市相關旅遊部門共同參與編制了《京杭大運河旅遊線路總體規劃》,並由山東省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競得京杭大運河旅遊線路總體規劃資格,規劃的整體思路是將京杭大運河打造成除萬裡長城、絲綢之路之外,中國的第三條線狀旅遊帶,成為吸引國內外遊客的一張「大名片」,此刻,京杭大運河再一次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其中北京、天津、德州、聊城、濟寧、杭州都在運河的開發保護上確定了獨具當地文化特色的定位,無論是繼續傳承古運河漕運文化,翻修漕運遺址,發展文化旅遊;還是圍繞運河打造新城,賦予運河生機,發展商務旅遊;或是全力打造運河沿岸的生態工程,大力發展生態休閒旅遊,京杭大運河無疑都將成為沿岸城市旅遊產業的一個亮點,遊客也可從中窺見古運河的「前世今生」。

    水鄉杭州,傳承運河文脈

  淅瀝帶秋坰,兩岸蒹葭響,何處漁舟螟未還,隔浦聞清唱。

  撩亂下枯槎,一夜苕溪漲,天目應添翠色重,回首看晴嶂。

  ———《卜算子·江橋暮雨》王洪

  王洪吟誦的「江橋暮雨」即是京杭運河杭州段的「湖墅八景」之一,杭州這座江南水城因為有了運河而熙攘起來,淅淅瀝瀝的雨水濺在運河水面上奏出悅耳的旋律,似乎在吟唱著悠長歲月裡的「前世今生」,雖然千年已逝,但杭州運河上繁忙的景象仍然煥發著生機,白牆灰瓦的古老建築還默默地陪伴在運河旁,氤氳暮靄下依然迴蕩著晚歸的航運船隻「水上人家」的清唱,於我而言,這一幕也成為數年前乘著水上巴士遊覽運河無比懷戀的記憶。

  也是一個夜幕低垂的雨後,我們在武林門碼頭登上杭州水上巴士,一路沿著運河駛向拱宸橋,運河兩旁楊柳垂岸,斑駁的城牆和屋瓦在初上的華燈中更顯滄桑,屋簷和拱橋上懸掛的紅燈籠在運河水波中倒影出點點紅斑,只有夜幕中若隱若現的高樓將身處其中的人們拉回到現代,否則一定迷戀上這充滿古韻味的江南水鄉中不知歸途。停靠在岸邊的貨船通常也是「水上人家」,船屋上張貼著紅紅的對聯和「福」字,當水上巴士與這些或停泊或緩緩前行的貨船擦肩而過時,正在貨船上洗漱的人們會與你對望,或者用應急燈打出光束,此時的運河充溢著濃鬱的水鄉生活氣息,讓我這個第一次走近運河的遊客回味至今。事實上,無論是遊客乘坐的運河水上巴士、漕舫,還是沿岸炫目的彩燈,這些都是杭州「運河綜合保護工程」的重點建設項目,遊客可以在漕舫上用餐、觀景,也可以到錢塘江和錢江新城遊覽。同時,杭州運河主城區核心段的綠化和亮燈工程均已完工,遊客可以沿著運河沿岸欣賞美景。

  富庶的杭州有很深的文化內涵和江南水鄉特色,杭州在治理保護京杭大運河杭州段上不僅傳承了京杭運河的漕運文化,而且規劃將運河與錢塘江、西湖、西溪、錢塘江出海口連接,形成「五水共導」,可以說運河是溝通江河湖海的重要紐帶,讓杭州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水城」。據杭州旅遊委員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2000年,運河的改造就已被列入杭州的重點項目,「運河綜合保護工程」的三個目標是還河於民、申報世界遺產、打造國際級的旅遊產品,還為此制定了《京杭大運河旅遊實施規劃》,今年是第5次提出新運河的綜合保護工程項目,而且每次推出運河『綜保工程』都會配合宣傳推廣活動,吸引國內外的遊客,去年推出的「運河—西溪溼地水上黃金旅遊線路」也在國內外進行了推廣宣傳,據不完全統計,京杭大運河杭州段每年吸引幾百萬遊客前來遊覽。

  杭州市旅遊委員會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京杭運河杭州段目前的開發保護主要針對運河歷史文脈的傳承、生活環境的改善和商業業態的布局完善而展開。遊客在杭州城區運河上可以看到已恢復的運河歷史景觀,比如湖墅八景、拱宸橋西歷史街區、小河直街、橋西歷史文化街區等古街舊貌,歷史街區不僅保留了原始風貌,而且也延續了杭州歷史文化人脈,此外還有記錄運河歷史的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和為運河配套開放的運河文化廣場。2009年,被稱為「運河進杭第一香」的香積寺也已完成建設,重點發展運河沿岸的佛教文化旅遊,同時橋西直街重點開發中醫藥養生休閒遊,而運河邊的刀剪劍、扇、傘三大博物館也將成為杭州歷史文化的體現。今年,運河綜合保護工程將重點對「塘西古鎮」進行開發保護,恢復水鄉古鎮的歷史文化內涵,還有對原有運河旁的建築進行招商引資,完善運河商業業態的布局。

    通州:利用運河打造國際娛樂休閒區

  雲光水色潞河秋,滿徑槐花感舊遊。

  無恙蒲帆新雨後,一支塔影認通州。

  ———《古塔凌雲》  王維珍

  通州始建於西漢初年,古稱「潞縣」,取水路、陸路交通方便之意。通州是京杭大運河的北起點,貫通南北交通,歷為京東交通要道,漕運、倉儲重地。古時商賈行旅、水陸進京必經此地,促進了古代通州經濟的繁榮和興旺。兩岸的漕運遺蹟顯示了通州與運河的密切關係。「我們不僅保護了燃燈佛舍利塔、皇木廠古碼頭、通州御製石道碑、張家灣古城牆、三教廟等運河古遺蹟,在進行新城建設時也保留了過去極富漕運文化特色的地名,比如北關橋、運河橋、後南倉、中倉等。」北京市通州區旅遊局李金璽局長說。

  「一個城市有水就有了靈氣,更何況這條運河又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所以我們對通州運河旅遊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李金璽局長在介紹中說。根據去年通州區的統計數據顯示,每天都有七八百人坐船遊運河,另外還有很多人通過步行、騎自行車等方式,來通州感受生態運河的魅力。「我們從2009年開始,投資6.6億元在運河城市段下遊6.6公裡處建設萬畝濱河森林公園,發展生態休閒旅遊,計劃今年十月份建設完成。公園內運河段水面最寬達到380米,可以行船,同時景區內還配套建設有機動車道、自行車道、人行步道,遊人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遊覽運河。我建議大家走走『運河遺產小道』,看看運河岸邊的『鳥巢』,在這座天然大氧吧裡感受愜意寧靜的水岸生活。」

  剛剛在運河公園舉行的「草莓音樂節」讓通州運河畔成為了狂歡的海洋。李金璽局長說:「草莓音樂節僅三天的時間就吸引了國內外遊人7萬多人,對運河旅遊的拉動非常強。『中國·宋莊文化藝術節』自2005年創辦以來,已舉辦五屆,樹立了宋莊原創、生態藝術的形象。櫻桃採摘節、葡萄採摘節、宋莊鎮梨園採摘節這些傳統的旅遊節慶也形成了北京東部休閒旅遊一大特色。隨著自駕車旅遊的不斷普及,我們正在積極推進運河沿岸汽車露營地項目,讓更多的人遠離都市喧鬧,來運河畔接觸自然、親近自然。」

  「為了讓通州運河旅遊有更廣泛的認知度,我們提出『遊通州新城,走大運古河』的宣傳口號;圍繞通州和運河旅遊編輯《通州導遊》;舉辦通州禮物設計大賽,徵集具有通州地域特色的旅遊紀念品……通過多種形式打造與京杭大運河知名度相符的世界知名濱水城市休閒旅遊品牌。」李金璽局長說。

  除了深厚的運河文化底蘊、靚麗的運河風光、多彩的節慶活動以外,最讓人期待的莫過於即將誕生的通州現代化國際新城。根據通州區《京杭大運河北運河段休閒旅遊帶概念性規劃》顯示:「未來的通州新城是集多項重要功能於一身的現代化都市,北運河休閒旅遊帶可以說是通州新城建設、功能布置的南北大動脈。通州新城要成為運河文化承載地,實現遊憩、宜居、商貿、物流等功能,這自然與北運河休閒旅遊帶的開發休戚相關。」根據通州區旅遊局工作人員介紹,通州將建設成為一座「白天因商務而繁忙,夜晚因娛樂而繁華」的不夜城。運河濱水區是近期規劃重點,由文化商務休閒區、高端商住區和會展綜合服務區三部分組成。通州,將以運河文化為依託,全力打造彰顯運河文化特色的「國際娛樂休閒旅遊區」。

王登碩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王佳

相關焦點

  • 赫爾佐格&德梅隆建築事務所公布杭州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概念效果圖
    ——赫爾佐格&德梅隆建築事務所由赫爾佐格&德梅隆建築事務所設計的京杭大運河博物館近日公布最新的概念效果圖。該方案旨在建立博物館空間與鄰近水系間的互動關係,以此去講述大運河的前世今生,從而完美地詮釋杭州蘊含的豐富中國文化和自然景觀。
  • 歷史性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
    歷史性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文·背著背包的旅行小編今天要和大家講的是我國歷史性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我相信熟讀歷史的各位一定對這個名字很是熟悉吧。因為京杭大運河加強了我國古代的南北經濟交流和交通,對中國古代的經濟發展水平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因為在古代的時候交通發展的非常不便捷,一些貨物想要從南方運送到北方非常困難,地形難走,車馬勞頓。所以,在京杭大運河開鑿後便有了水上交通,此後水上交通佔據了主要交通的一大半,大大促進了我國古代的交通發展。
  • 三千裡京杭大運河何日實現申遺夢
    編者按:京杭大運河是中國惟一南北走向的長河,也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它與長城一起被視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兩大工程奇蹟。然而,這條大運河一直徘徊在世界文化遺產的門外。    前不久,全國政協召集了200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及文物、水利、古建築、歷史學等學科的專家學者,對大運河進行了全面考察。5月22日至24日,專家學者們與運河沿線18個城市的官員聚首杭州,達成《京杭大運河保護與申遺杭州宣言》。此舉標誌著京杭大運河的申遺行動邁出實質性一步。
  • 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在京開幕
    「運河轉漕達都京,策馬春風堤上行。」縱貫祖國南北的中國大運河,已在廣袤的土地上流淌了2500多年,從南到北奔流3000多公裡,孕育著燦爛、多彩的運河文化。9月23日,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以下簡稱「2020京杭對話」)在京開幕。
  • 地圖看京杭運河的前世今生(江蘇段)
    邗溝地圖實現了大運河第一次大溝通,對京杭大運河的貢獻最大。唐宋維護和大規模疏浚以及改建部分航道。元朝開鑿了會通河,北通衛河,南接泗水、黃河,從根本上改變了淮河以北大運河的格局和走向,大運河不再流經洛陽,疏浚了揚州運河與鎮江運河,形成了南北直行的走向,縮短航程千餘裡。
  • 「淮左名都」揚州市,一座因京杭大運河興起,也因運河衰落的城市
    「淮左名都」揚州市的興衰我們先來看看揚州市的現狀,揚州市是江蘇省的一個地級市,地處長江和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位於江蘇省陸域地理幾何中心,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遺產城市、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風景旅遊城市
  • 京杭大運河影響老北京格局
    京杭大運河積水潭港舊址立碑/張帥攝  文|張帥  今天北京中軸線上的萬寧橋,在橋東西兩側的石泊岸上,元、明兩代共六尊石雕鎮水獸依然栩栩如生根據歷史學家考察,萬寧橋橋西曾設澄清閘,可以使沿京杭大運河北上的漕船直抵積水潭碼頭(什剎西海),對保障京城供給至關重要。  什剎海是京杭大運河漕運的北段起點,作為京城唯一的開放性水域,百年前曾以「穀雨開航,寒露收船」的傳統,成為標誌性的文化符號。而這也一度影響了老北京格局。
  • 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方案敲定 2023年底建成
    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方案敲定 2023年底建成 2019-12-19 09:03 來源:錢江晚報 / 記者:餘雯雯 / 編輯:姚曹潔
  • 千年運河 百年水文丨京杭大運河百年水文聯盟活動在杭舉行
    近日,杭州市林業水利局會同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以「千年運河、百年水文」為主題,倡議並發起「京杭大運河百年水文聯盟」活動,聯合京杭大運河沿線14座具有百年歷史的水文站共結聯盟,使百年水文站成為運河文化帶的重要窗口,講好水文故事、展望水文現代化,弘揚時代水利精神,煥發新的時代風採,共同打造一條流動的河
  • 京杭大運河背景介紹——地理概述
    京杭大運河背景介紹——地理概述 房地產門戶房天下
  • 京杭大運河背景介紹——運河開鑿
    除靈渠外,我國在內河航運佔有重要地位的,還有一條著名的運河,就是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米,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縱貫南北,是我國重要的一條南北水上幹線。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經過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六省市,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在歷,不僅便利了南量物資的運輸交換,也有助於我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 京杭藝術家泛舟大運河:以雅之名 集河之蘊
    王剛 攝戲曲表演、書法繪畫、詩朗誦、藝術交流……8日,大運河京杭雅集活動在浙江杭州大運河畔舉行,京杭兩地藝術家泛舟大運河杭州段,以雅之名頌古今,集河之蘊流新芳,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大運河文化交相輝映。運河畔,曲韻流觴。「南碼頭,北碼頭,戲班日日隨水流。中國戲曲自古就有『水路傳播』的說法。」
  • 中國古老京杭大運河成為電煤南運關鍵通道(圖)
    新華網南京2月3日電(記者石永紅)在目前中國南方近50年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中,古老的京杭大運河成為從中國北部向南方運送用於發電的煤炭的關鍵通道,在抗雪救災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於水運受雨雪冰凍天氣影響較小,曾經在歷史上發揮過巨大作用的京杭大運河再次成為人們青睞的運輸工具。  「目前江蘇所需電煤中超過90%通過大運河輸送。」江蘇省交通廳廳長潘永和告訴記者,為全力保障電煤供應,京杭運河江蘇段目前超飽和運輸,運輸量已超過通航設計能力的3倍,每日運輸量達江蘇全省需求量的91.3%。
  • 南北流向的京杭大運河,東西走向312國道被常州市改造在一起越城
    常金大橋,武進大橋,龍城大橋,青洋大橋都是同時跨越京杭大運河和312國道的,這南北向的京杭大運河和東西向的國道怎麼在常州能夠靠在一起一會南北向,一會東西向結伴而行的?帶著這個疑問在鄒區加油站休息時,問問常州老年騎遊隊的騎友們,今天一起騎行的騎友有82位,最大的86歲了,都是老常州了,騎友們七嘴八舌詳詳細細告訴我:原來京杭大運河與312國道在常州交會,並沒有靠近過,十多年前,常州市政府自籌資金,將穿越主城區的京杭大運河和312國道從鄒區鎮改道擴建成了繞城段,新擴建了10多座大橋橫跨京杭大運河和312國道繞城段。
  • 世界第一,中國這條「黃金水道」相當於9條蘇伊士運河,起於杭州
    比如我國的長城,是世界上最長的人造建築;故宮,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古建築群;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不僅是我國最長的人工運河,還是世界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全長約1797公裡,相當於9條蘇伊士運河。京杭大運河從開鑿至今已經2500多年了,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
  • 揚州大運河博物館正式定名
    11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在中國政府網公開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揚州大運河博物館冠名問題的函》,同意將在揚州建設的大運河博物館定名文「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位於運河三灣風景區,佔地200畝,總建築面積79373.59平方米,主體由博物館和大運塔兩部分組成。博物館的展覽將從全時段、全方位展現中國大運河的歷史和文化。
  • 大運河可不等於京杭大運河 通州運河號子為啥成北京文化符號?
    2014年大運河申遺成功,成了全世界認可的中國寶藏。然而,時至今日,關於大運河的重要文化遺產點還存在很多模糊的認知。比如,這條世界文化遺產的大運河就是京杭大運河嗎?北京域內的大運河文化帶有哪些遺產點有待保護和挖掘?與北京大運河文化帶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又有哪些?
  • 京杭大運河的地緣政治意義究竟有多大?
    京杭大運河當然,中國江南被納入以「中原」繼而「華北」為重心的中國地緣政治視野,並成為中國北方政治不可或缺的戰略支撐地帶,其首功可歸於隋朝開鑿的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與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的開通一樣,是改善中國國內地緣政治環境的大事。
  • 蘇州新區段27.9公裡,這裡將是京杭大運河「最精彩的一段」!
    昨天,蘇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虎丘區委書記方文浜主持召開京杭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專題會。會上,區文體旅局、城鄉局、住建局、城管局、資規分局、滸墅關經開區、獅山橫塘街道、楓橋街道相關負責人詳細匯報了京杭大運河文化帶高新區段工作進展情況。方文浜指出京杭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
  • 京杭大運河,中國太陽城,九達天衢,神京門戶,天下第一雞
    山東德州,京杭大運河由北往南進入山東的第一座城市,歷史上自從大運河開通後,德州就是運河沿岸的重要碼頭,南北文化交流和商貿往來的重鎮,尤其是自元朝以後,德州是從南方九省往北京運輸貨物非常重要的漕運碼頭,必經之地,自古德州便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