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運河 百年水文丨京杭大運河百年水文聯盟活動在杭舉行

2020-12-19 金臺資訊

近日,杭州市林業水利局會同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以「千年運河、百年水文」為主題,倡議並發起「京杭大運河百年水文聯盟」活動,聯合京杭大運河沿線14座具有百年歷史的水文站共結聯盟,使百年水文站成為運河文化帶的重要窗口,講好水文故事、展望水文現代化,弘揚時代水利精神,煥發新的時代風採,共同打造一條流動的河、安全的河、美麗的河、智慧的河、幸福的河。

與會領導和代表合影留念

大運河最南端的杭州拱宸橋水文站,始建於1920年,今年恰逢建站100周年。11月29日,「京杭大運河百年水文聯盟」活動在拱宸橋水文站舉行。

浙江省人民政府彭佳學副省長,水利部水文司張文勝副司長,太湖流域管理局吳文慶局長,浙江省水利廳馬林雲廳長,中共杭州市委佟桂莉副書記,杭州市政府王宏副市長等省市領導出席活動。京杭大運河沿線6省市水文部門和14座百年水文站代表、杭州市級相關部門領導、全省11個地市水文部門代表、在杭媒體代表150餘人參加了現場活動。

彭佳學副省長一行參觀杭州林水百項成就圖片展

彭佳學副省長一行現場參觀拱宸橋水文站

彭佳學副省長一行現場參觀拱宸橋水文站

在活動儀式上,彭佳學副省長宣布「京杭大運河百年水文聯盟」正式成立,佟桂莉副書記、水利部張文勝副司長、太湖流域管理局吳文慶局長共同見證六省市匯水結盟,王宏副市長致歡迎詞、馬林雲廳長致賀詞。與會領導為14個百年水文站授牌。杭州市林水局錢美仙局長代表聯盟發布《京杭大運河百年水文聯盟杭州宣言》,江蘇省水文局辛華榮局長作為聯盟代表發言。

彭佳學副省長宣布「京杭大運河百年水文聯盟」正式成立

佟桂莉副書記、張文勝副司長、吳文慶局長見證六省市匯水結盟

六省市匯水結盟

與會領導為14個聯盟水文站授牌

王宏副市長致歡迎詞

馬林雲廳長致賀詞

江蘇省水文局辛華榮局長代表發言

杭州市林水局錢美仙局長發布《京杭大運河百年水文聯盟杭州宣言》

活動儀式後,舉行了百年水文與運河文化研討交流,水利部水文司張文勝副司長、河海大學崔廣柏教授、太湖局水文局孟慶宇局長、運河申遺專家王水法教授分別圍繞水文十四五規劃、水文與城市、水文新基建、大運河文化作主旨演講,共謀水文事業新發展。活動開始前,與會嘉賓還觀看了杭州林水百項成就圖片展,參觀了具有百年歷史的拱宸橋水文站。

張文勝副司長作水文十四五規劃演講

崔廣柏教授作水文與城市演講

孟慶宇局長作水文新基建演講

王水法教授作大運河文化演講

(來源:「杭州林水」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14座百年水文站結盟
    浙江在線12月1日訊 (記者 劉健 周逸 通訊員 徐志剛) 近日,京杭大運河百年水文聯盟活動在杭州大運河畔舉行,杭州拱宸橋水文站、北京通縣水文站、天津九宣閘水文站、河北捷地水文站、山東四女寺閘水文站、江蘇蘇州覓渡橋水文站等6個省市的14座水文站成立「百年水文聯盟」,共同把百年水文站打造成運河文化帶的「重要窗口」。
  • 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在京開幕
    「運河轉漕達都京,策馬春風堤上行。」縱貫祖國南北的中國大運河,已在廣袤的土地上流淌了2500多年,從南到北奔流3000多公裡,孕育著燦爛、多彩的運河文化。9月23日,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以下簡稱「2020京杭對話」)在京開幕。
  • 京杭大運河為什麼傍著湖走,而不是直接利用湖面作航道呢?
    因為京杭大運河的意義,並非是旅遊觀光,卻是扛起中國歷代南北地區的物資輸送。這個關乎國運的大事裡,航運更不能有半點馬虎。倘若直接利用湖泊搞運輸?就算將幾個湖泊全打通,不靠譜處也是一抓一把:首先是水文條件,別看大運河這條線上,各個湖泊都水量充沛,但只要季節氣候不對,枯水期就難免到來。哪怕有一處枯水,整個航線就要癱瘓。
  • 京杭大運河影響老北京格局
    京杭大運河積水潭港舊址立碑/張帥攝  文|張帥  今天北京中軸線上的萬寧橋,在橋東西兩側的石泊岸上,元、明兩代共六尊石雕鎮水獸依然栩栩如生根據歷史學家考察,萬寧橋橋西曾設澄清閘,可以使沿京杭大運河北上的漕船直抵積水潭碼頭(什剎西海),對保障京城供給至關重要。  什剎海是京杭大運河漕運的北段起點,作為京城唯一的開放性水域,百年前曾以「穀雨開航,寒露收船」的傳統,成為標誌性的文化符號。而這也一度影響了老北京格局。
  • 京杭大運河,黃金水道的「前世今生」
    去年由國家旅遊局牽頭,京、津、冀、魯、蘇、浙六省市相關旅遊部門共同參與編制了《京杭大運河旅遊線路總體規劃》,並由山東省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競得京杭大運河旅遊線路總體規劃資格,規劃的整體思路是將京杭大運河打造成除萬裡長城、絲綢之路之外,中國的第三條線狀旅遊帶,成為吸引國內外遊客的一張「大名片」,此刻,京杭大運河再一次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
  • 京杭大運河背景介紹——運河開鑿
    目前已知的上最早的運河是在公元前4000年由西亞美索不達來亞人開挖的運河。中國開鑿運河也很早,廣西靈渠鑿成於公元前214年,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除靈渠外,我國在內河航運佔有重要地位的,還有一條著名的運河,就是上最長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米,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縱貫南北,是我國重要的一條南北水上幹線。
  • 運河博覽|世界知名運河簡介:京杭大運河、伊利運河、蘇伊士運河簡介
    運河自然承襲了水的這一特質滋養著河畔生命訴說著古老的故事京杭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且最古老的運河,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千米。京杭大運河最早始於春秋時期吳國為伐齊國而開鑿邗溝。
  • 杭州京杭大運河的起點,3元乘坐水上巴士,遊覽400年的拱宸橋歲月
    在西湖畔乘坐畫舫遊覽西湖,風中賞荷的遊人不在少數,但懂得乘坐杭城水上巴士,穿行過京杭大運河的大多還是本地人。位於杭州拱墅區的武林門碼頭始建於1978年,時至今日依舊是杭州水上交通的客運中心。武林門碼頭建築面積3925平方米,碼頭運行著多條水上巴士線路。1號線往返於武林門碼頭與拱宸橋之間,2號線往返於武林門碼頭與西溪之間,每日定點發船,節假日更有增航。
  • 京杭藝術家泛舟大運河:以雅之名 集河之蘊
    王剛 攝戲曲表演、書法繪畫、詩朗誦、藝術交流……8日,大運河京杭雅集活動在浙江杭州大運河畔舉行,京杭兩地藝術家泛舟大運河杭州段,以雅之名頌古今,集河之蘊流新芳,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大運河文化交相輝映。運河畔,曲韻流觴。「南碼頭,北碼頭,戲班日日隨水流。中國戲曲自古就有『水路傳播』的說法。」
  • 歷史性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
    同時,京杭大運河也展現出我國古代技術發展水平的先進,因為京杭大運河橫跨北京,山東,浙江等六個省份,其長度肯定不用說了,以當時社會的發展水平來看想要開鑿如此長度河流是非常困難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當時的社會發展和技術水平是在世界都是遙遙領先的,技術是非常先進的。而且也顯示出我國當時航運交通發展的也是非常先進的。那麼,當時大運河是為什麼開創的呢?
  • 讀徐則臣《北上》:京杭大運河裡的另一個人間
    京杭大運河,一個古老而力量十足的名字。河,在中國人的文化與生存裡,不可或缺。河水湯湯,這片古老的土地,傍水而生,京杭大運河,勞動者的智慧造就了中國大地的動脈。沿著它,找尋過往的時光,徐則臣潛心四年,圍繞運河,展現了幾個家族之間的百年「秘史」。
  • 北京遠洋樂堤港:一場跨越千年的京杭對話|商業地產
    作者丨吳林 排版丨李楚薇 來源丨地產資管網(ID:thefutureX) 世界上很多聞名城市的商業發展史,都可看作是一部運河發展和傳承的歷史。
  • 每經午時丨央視:「五眼聯盟」快瞎了,日本還想湊熱鬧當「第六眼」;以「隋唐運河高鐵」對接「京杭運河高鐵」?安徽省發改委回應
    每經編輯:王鑫1丨央視:「五眼聯盟」快瞎了,日本還想湊熱鬧當「第六眼」?據央視,日媒報導,日本防衛相河野太郎近日公開表示想與「五眼聯盟」擴大合作。「五眼聯盟」,即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五國分工監控全球,早已臭名昭著,近期更是在美國的煽動下封殺華為。五眼聯盟欲變六眼,將給世界製造更多鬥爭因素。
  • 京杭大運河上兩千年歷史的村莊,水鄉古城,乾隆御賜天下第一莊
    京杭大運河上兩千年歷史的村莊,水鄉古城,乾隆御賜天下第一莊,臺兒莊,很多人知道這個名字在中國近代史中是抗戰時期的「臺兒莊戰爭」,那場戰鬥對抗戰起著很大的作用,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臺兒莊之戰也摧毀了臺兒莊的千年古城, 歷史上的臺兒莊古城始於秦漢,形成於唐宋,繁榮於明清,被幹隆皇帝授予
  • 「京杭對話」北京開幕,詩詠京杭大運河北京遺產點
    近日,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在北京開幕,眾多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
  • 大運河可不等於京杭大運河 通州運河號子為啥成北京文化符號?
    2014年大運河申遺成功,成了全世界認可的中國寶藏。然而,時至今日,關於大運河的重要文化遺產點還存在很多模糊的認知。比如,這條世界文化遺產的大運河就是京杭大運河嗎?北京域內的大運河文化帶有哪些遺產點有待保護和挖掘?與北京大運河文化帶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又有哪些?
  • 三千裡京杭大運河何日實現申遺夢
    編者按:京杭大運河是中國惟一南北走向的長河,也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它與長城一起被視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兩大工程奇蹟。然而,這條大運河一直徘徊在世界文化遺產的門外。    前不久,全國政協召集了200多位全國政協委員及文物、水利、古建築、歷史學等學科的專家學者,對大運河進行了全面考察。5月22日至24日,專家學者們與運河沿線18個城市的官員聚首杭州,達成《京杭大運河保護與申遺杭州宣言》。此舉標誌著京杭大運河的申遺行動邁出實質性一步。
  • 論京杭大運河區域生態基礎設施戰略和實施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東部溝通南北的重要水系,其本身在長期參與和影響河域的生態演化進程的情況下,已經成為中國東部區域生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其流域所面臨的快速城市化影響下的景觀生態問題在東部地區也有著廣泛的代表性。因此,以京杭大運河為骨架建立區域生態基礎設施,對中國東部區域國土的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關鍵意義。
  • 百年榮華:自大運河而來,沿河而去
    序言  大運河奔流千裡的水路,也是傳唱千年的戲路。  大運河的通航,為南北戲曲藝人的交流提供了便捷,藝人們在為運河沿岸的百姓送去歡樂的同時,也在沿岸的城市鄉村播撒了戲曲的種子。  在這個意義上說,大運河是中國戲曲的母親河。
  • 「淮左名都」揚州市,一座因京杭大運河興起,也因運河衰落的城市
    「淮左名都」揚州市的興衰我們先來看看揚州市的現狀,揚州市是江蘇省的一個地級市,地處長江和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位於江蘇省陸域地理幾何中心,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遺產城市、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風景旅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