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 Embassy共享辦公空間

2020-12-23 人民資訊

Brain Embassy中的共享辦公空間試圖挑戰人們普遍認知的工作環境。它力圖通過創造一種超凡的、獨具特色的工作空間來改寫此類空間的標準。

▼空間概覽,overall view of the space Itay benit

業主委託Roy David工作室在Adgar大樓中設計一個新的共享辦公空間。設計的過程複雜而獨特。首先,設計師需要學習品牌的文化和精神,考察已經在波蘭建成的Brain Embassy空間。他們與波蘭團隊合作,深入研究了Brain Embassy的獨特功能、設計方針和設計語言,了解品牌和場地背後的故事和想法。兩個團隊不僅是一起工作,更是一起創造、相互分享,試圖打破常規的思考框架。

▼豐富的共享工作空間,rich spaces for co-working Itay benit

這是該波蘭品牌在以色列的第一家分店,需要適應當地的文化和使用者。如何用品牌自己的敘事來講述當地故事,對於設計師來說是一大挑戰。什麼是以色列式的空間?什麼樣的地方可以讓我們舒適地待在一起?以色列公共空間的主要特點是什麼?是否有一種場所可以讓所有人賓至如歸?答案就是以色列市場,它是項目的靈感來源。「Shuk」是一種文化體驗,每周都會在家庭中出現。每個市場都有自己的氣味、顏色、聲音,以及最重要的:人。市場創造了一種社區感,成為了項目設計的出發點。這個想法貫穿了整個空間,創造了不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工作區和房間,將人們聚集在一起。每一個空間都代表了以色列思想歷程上的某個群體,例如:會議室的靈感來自祖母的客廳,另一個房間則收到愛因斯坦的啟發,等等。

▼不同風格的空間將人們聚集在一起,open space bringing people together Itay benit

樓層的平面布局將每個辦公室臨窗設置,使其可以接受到最多的自然光照。其餘空間設置公共區域和會議室。一座樓梯連接上下兩層空間,同時還是會議的講臺,是以色列體驗的高光時刻。門窗採用古式軌道,延續成為下層空間的天花,圍繞其設置的講臺邊擺放活動吧椅,人們可以在這裡休閒辦公,也可以觀察下層空間中的活動。在兩層附加空間中,Be Yourself的設計理念被分別運用在小單元中,包括供10~12人使用的小型和中型辦公室,以及根據情況可以容納22人到48人的空間。這些房間包含開放的工作站、一個行政間、一間三到四人的小會議室、一間小廚房、以及一間列印室。四層空間中的每一層都設有一間供員工使用的大廚房。

▼窗邊設置辦公室,滿足採光需求,office adjacent to the windows, receiving most natural light Itay benit

▼公共空間和走廊,public space and corridor Itay benit

▼導視系統,way finding system Itay benit

▼開放辦公空間,open office space Itay benit

▼不同規模和風格的會議室,meeting rooms in different scales and styles Itay benit

▼廚房,kitchen Itay benit

在Brain Embassy,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地方去思考、創造、認識其他人。空間為成長和發展而設,從單獨的空位,到書房,再到一間小辦公室,最後成為一個供成熟的、不斷發展壯大的公司使用的辦公空間。

▼富有遊戲感的空間,playful space Itay benit

▼私密空間,private space Itay benit

設計中的元素經過精心挑選,符合品牌的語言。部分材料使用回收紅磚、型鋼和橡木地板,搭配以古式的門、彩色瓷磚、地毯、豐富的植物、玻璃和以設計概念為基礎的壁畫。此外,項目僅採用了少量定做物件,包含特殊設計生產的隔音錫制天花,適應空間、可以通過遙控器調節角度的燈具,以及安裝在天花上的金屬條和獨特的木藝元素。

▼材料和裝飾細部,details of the materials and decorations Itay benit

對設計師來說,項目的設計十分複雜,沒有參考以色列任何其他的辦公空間。它創造了一個工作空間,同時也是一個家,不同於任何已知的工作空間。它是一個創意和靈感的空間,每個想要加入Brain Embassy的人都可以在這裡發揮自己的特長。

▼燈具細部,details of the lighting fixtures Itay benit

相關焦點

  • 華藝辦公空間設計|共享辦公空間設計如何才能具有品牌意識
    華藝辦公空間設計公司|共享空間品牌個性化設計的意義以品牌化理念設計共享辦公空間使得室內辦公環境形象統一化、規範化,有利於 項目視覺系統在空間 語言上得到充分表達。此外,品牌化設計方案可以快速提升品牌調性,打造項目特色標籤 ,從而在潛在客戶心目中的留下記憶點,為設計公司的宣傳與拓客開展創變 。
  • 共享辦公空間高入駐率,到底因為什麼?
    近年來,企業對辦公靈活性需求持續增加,選擇共享辦公成為了企業的策略之一。企業青睞共享辦公,為共享辦公市場注入強勁動力。廣州城的辦公項目平均入駐率超過八成,在逆市中交出了高入駐率的成績單。成績背後,到底是哪些因素產生了影響?
  • 在美國經營困難的在日本大肆擴張 建共享辦公空間
    東京澀谷站前的「We Work」共享辦公空間。(圖片來源:日本《朝日新聞》網站)人民網東京12月6日電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美國共享辦公企業「We Conpany」的子公司「We Work」2日在東京澀谷站前對外開放了日本國內最大規模的新建共享辦公空間。當天,新宿和晴海也對外開放了新的共享辦公空間。至此,日本國內的We Work共享辦公空間達26處。
  • 打破常規的國外共享辦公空間裝修設計案例
    退伍的老兵們與建築事務所Corso Interior Architecture合作,致力於將這裡打造為一個先進的、友好的、氛圍輕鬆友好的Creative Cubes Co共享辦公空間。該空間既要有一定的連通性和協作性,又要具有家和咖啡廳一般的氛圍,從而為所有的企業負責人、員工和客戶提供一個更具參與感的、更高效的活力辦公環境。該設計的核心是一條500米長的連續跑道。該跑道圍繞著空間布置,為企業家們創造了一個打破常規的、有趣且誘人的工作空間,有助於促進其業務的發展。室內植被、自然光線和極具工業感的飾面等都賦予了該辦公空間一種溫馨而現代的氛圍。
  • 美國網際網路租衣平臺 Rent the Runway 與共享辦公空間巨頭 WeWork...
    美國網際網路租衣平臺Rent the Runway宣布與美國共享辦公空間巨頭WeWork達成合作,將在 WeWork 的共享辦公空間中設立「衣物回收箱」。本次合作預計將極大地擴張 Rent the Runway 的線下銷售渠道。
  • 商務中心的客人少了 酒店向共享辦公學習打造新空間
    這裡是北京新國貿酒店三層的眾社空間,中國第一個五星級酒店內的共享辦公空間。在工作日下午相當忙碌的眾社,不少桌位是被公司預訂的。全球第一個共享辦公空間自2006年在美國舊金山問世後,目前已經有超過4000個共享辦公空間,而且還在不斷壯大。共享辦公空間和酒店、咖啡館、餐廳以及商場的「嫁接」故事,一直就沒有停。
  • 女性共享辦公空間,男士禁止入內
    12月19日,起家於美國的女性共享辦公空間The Wing宣布已完成7500萬美元C輪融資。此次融資的領頭方為紅杉資本;參投方為在線旅遊房屋租賃服務Airbnb和風投公司Upfront Ventures,以及現有投資者NEA、共享辦公鼻祖WeWork參與。
  • 雙井橋南辦公空間 共享工位、精裝大小面積滿足各類企業的需求
    正如預期的那樣,中國企業家已經發展出了各種各樣的商業模式,其中突出的是「共享經濟」。從共享單車到共享汽車,再到共享充電寶,再到共享雨傘,共享風越來越大,每個人都想搭上共享的快車,之後,這些企業家,給他們帶來了一個創業孵化器,一個共享辦公室。當然,共享辦公不僅僅是為了企業,它也是對個人開放的,所以會看到很多人在這裡獨立工作。
  • 在會議室旁打桌球,共享辦公空間WeWork將健身房搬進辦公室
    WeWork,一個提供共享辦公空間的創業公司,默默地開了個跟辦公不相關的業務——健身房。從去年開始,WeWork 就在自己紐約的幾個共享空間裡提供了動感單車、瑜伽、冥想、舞蹈、自由搏擊(或稱踢拳)等健身課程。
  • 共享經濟跨界創新,共享辦公掀起風潮
    隨著共享經濟的發展,共享辦公打破了傳統辦公空間的局限,也讓員工不再局限在狹小格子間工作,而變成了更自由、開放、輕鬆的新型工作方式。共享辦公在一線城市裡已司空見慣,現在共享辦公模式已經很精細了,作為一個新興的辦公行業,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企業解決了成本過高的問題,舒適的工作環境和好的工作氛圍,實現了資源整合。
  • 創意辦公空間"辦公棲息地"亮相設計上海
    共享辦公是新趨勢對於共享經濟這個詞,大家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共享辦公則是共享經濟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據了解,在2005年全球範圍內的共享辦公設施僅有3家,而到了2015年,建成並投入使用的聯合辦公場所數量達到了7800處,預計到2018年底,這個數字將增長到37000,增長形式是非常喜人的。
  • 什麼是共享辦公一站式創業服務?
    共享辦公裡面的辦公室設計簡約,乾淨,創意十足,不同於傳統辦公室模式的狹窄,閉塞的格子間,將文化融入到生活空間,打造一個更為開放、自由、舒適的環境。這是共享辦公的設計理念。在工作中,每個人都需要這樣一個獨立的空間,能夠心無旁騖地思考、專心致志地工作。
  • 荷蘭共享辦公空間Spaces上演精彩活動 社區平臺匯聚盎然商業活力
    近日,位於上海西藏南路569號的荷蘭共享辦公空間Spaces·Base復興內迎來了兩批特殊的來賓。2018國際設施管理協會年會現場Spaces創立於2008年,是源自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高端共享辦公空間品牌,旨在為全球各地的創業人士打造激發靈感的高品質辦公環境,並創造充滿活力的商業社區。
  • 荷蘭共享辦公品牌Spaces加大在華布局 攜全新空間入駐上海無限極大廈
    4個空間。Spaces·無限極大廈將協同位於上海中心、BASE復興以及凱濱國際的3個共享辦公空間,更好地為本地用戶提供靈活便捷的辦公模式,傳遞充滿活力的社區文化。母公司IWG集團接手氪空間(KR Space)在無限極大廈的辦公空間。
  • 共享辦公空間WeWork獲軟銀集團30億美元投資
    近日,共享辦公空間WeWork宣布獲得軟銀集團30億美元權證投資。而就在不久前,WeWork還曾獲得過軟銀集團10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投資。由消息稱,本次投資過後,WeWork的市值已經達到420億美元。此外,軟銀集團下屬的願景基金也曾對該公司投資44億美元。
  • 王可嬌新作首發:FCGGER科高霧化辦公空間 - 科技&自然&共享&繁茂...
    >竣工時間:2020年06月主筆設計:王可嬌 COCOA WANG技術指導:黃廣城設計團隊:唐小冬、廖雅璐、劉智、江玉果、孫時譜項目策劃:IDFS品牌中心多媒體策劃剪輯:陳滔主要材料:木紋金屬板、水泥漆、藝術玻璃、仿真綠植TAGS:科技、自然、創意、共享
  • 星巴克進軍共享辦公領域,動了誰的奶酪?
    店內所有的座位都會配備充電口,同時還提供移動電源租賃服務,並且整個空間都有 Wi-Fi 覆蓋。除了常規的配備之外,這家店最獨特地方在於空間劃分上,考慮到每個用戶不同的需求,比如說個人或多人、辦公或休息,將空間分為窗邊單人座位區、半封閉式包廂、付費私人包廂以及可供多人商談的共享會議桌,滿足了從私密辦公到小型會議的過渡需求。
  • 聯合辦公「輕」模式發展論壇開幕暨馬上辦公共享辦公市場報告重磅...
    馬上辦公2017年Q3季度上海共享辦公市場透析報告發布馬上辦公拓展總監李嬌表示2015年是中國聯合辦公的發展元年。兩年半的時間裡,通過雙創的引領和資本的助推,中國共享辦公行業正在進行一個飛速的發展。這次報告對馬上辦公平臺上入駐的636家共享辦公進行分析,通過數據展示2017年第三季度上海共享辦公的數據的市場發展。報告顯示上海各個區域的數量分布不均,越向外輻射,它的需求度也就越低。如何提升開放式工位的產出和利用率,是空間精細化運營的課題,例如出售會員卡、跨區域移動搬動、日租辦公等等。
  • 中景恒基裝飾公司:共享辦公空間裝飾工程的引領者
    中景恒基投資集團於2017年12月參與了共享空間獨角獸「優客工場」的C輪投資,投後的「優客工場」估計接近100億元,雙方的合作意味著未來中景恒基是「優客工場」共享辦公領域的裝修設計施工運營商,中景恒基將會引領未來的共享辦公(聯合辦公)領域,寫字樓辦公領域的裝修工程施工。
  • 透露一個共享辦公的驚人事實:空置率70%-90%
    中關村某共享辦公空間的負責人表示,這裡的工位基本都是七折「甩租」。為了吸引租客,他們屢屢給出優惠條件。「我看看能不能給您弄臺電腦,讓您在這免費用。」儘管如此,這家共享辦公空間的空置率還是在60%-70%之間。第二個徵兆是想盡辦法提高面積使用率。「疫情過後,辦活動的少了,有的共享辦公空間乾脆把活動場地改成工位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