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小兒子李旦,三次讓位之前兩次緣由

2020-12-15 情感紙鳶

在陝西這個文化名城,有著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聞名世界的唐朝盛世的都城就是在這個地方。陝西省還有個橋陵,橋陵又叫橋冢,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墓,在蒲城縣城西北方向15公裡的豐山上面。李旦是武則天的第四個兒子。橋陵排中國十八陵第一,埋葬著武則天的第四個兒子李旦,唐睿宗,還有「橋陵石刻甲天下」這一說。

在陵園的最前面是望天柱,也就是華表,這塊石刻很是華麗,而且還很逼真,曾經有個小孩兒說唐睿宗是一個膽小鬼,可能孩子還小,根本不明白任何人在做決定的時候內心想的是什麼,對於孩子們來說只知道看到的對錯,所以他會發出這樣的感嘆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為他不明白李旦的放棄是為了保全。其實有很多人都是為了權利的鬥爭不擇手段,在一場腥風血雨之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像李旦就不一樣了,他的放棄使得他的子女們免於打打殺殺,免於一場血仗,所以才有了後來三子李隆基才登上了皇位。可是,究竟是為什麼李旦三讓天下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先說前兩次為什麼讓位。

第一次,讓天下給母親武則天。在唐高宗去世之前武則天就已經管理朝政很多年了。去世以後武則天怕有壓力所以才立了自己最小的兒子李旦。雖然李旦是皇帝,但是他只是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所有的事情都是母親做主,李旦肯定知道母親想幹什麼,要不然不會讓李旦當一個有名無實的皇帝,或者是他感覺到了哥哥們的下場會在自己身上重演,可能就是不想變成他們那樣的結局,所以李旦跟著那些和武則天站一條戰線上的大臣們附和著,也說因為自己管理天下無能,就把皇位給了武則天。在武則天當上皇帝以後,黃嗣這個稱號不是太子也不是王爺,當李旦無奈之下隨了母親的姓氏以後,武則天覺得將來傳位又是一個問題,不能傳給李旦,不然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就沒意義了,於是決定給侄子武承嗣。

第二就是堅決辭讓皇太弟。然而武則天的後代都沒有皇家禮儀的薰陶很沒形象氣質,武承嗣為了權利還害死了李旦的兩個妃子,兩個妃子生前就知道了自己的宿命,還和孩子們囑託了很多。作為李旦來說,他沒能力保護好她倆,對武則天還從不問妃子的事,武則天知道這一切是武承嗣搞的鬼,而且最後沒立武家人為帝還是多虧了狄仁傑。但武則天還是擔心李旦的事,武則天怕李旦當上皇上以後,她娘家人會遭殃,最後只能讓李顯回來繼位了。然而這個韋後不是什麼善良的,千方百計阻止李顯讓位給李旦,李旦又怕招來殺身之禍,於是第二次讓位給哥哥。

關於第三次又讓位給誰,小編下次給大家介紹哦......

相關焦點

  • 唐睿宗李旦:膽小怕死,三次讓位,換得一生富貴!
    李旦作為她選中的傀儡皇帝,在政期間十分悲慘,經歷數次政變,多次讓位後,竟歪打正著,不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還獲得一生的富貴。李旦第一次當皇帝是因為她的母親武則天為了廢掉他的皇兄李顯。李顯是一個有謀略,不屈服於武則天的皇子,所以李治死後立下聖旨,由李顯繼承皇位。武則天也知道李顯不好控制。
  • 唐睿宗李旦為何三讓天下?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又名李旭輪,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子,武則天幼子,唐中宗李顯為其兄長。睿宗一生,兩次登基,三讓天下,堪稱傳奇。李旦作為武則天的小兒子,有機會登基稱帝,本身就說明他生活在一個政治動蕩的環境。
  • 變動不斷的朝局,心狠權大的母親,李旦的讓位在無奈中意義重大
    文/說歷史談古今變動不斷的朝局,心狠權大的母親,李旦的讓位在無奈中意義重大說起李旦,人們並不會有太多印象,更別提對他有足夠的了解,唯一可知道的便是他的兒子是唐玄宗,一位創造開元盛世的帝王。李旦和其哥哥李顯有相同的讓位經歷,最被人熟知的就是他的「三次讓出皇位」,也是由此人們推斷他的皇帝稱號是由這個得來的。因為在他所處的時候朝堂形勢十分不穩定,武媚娘在朝堂中的勢力不斷增強,對他的控制逐漸增加,因此他更要採取一種方法來使自己活下去。
  • 她是唐睿宗李旦親妹妹,武則天最寵愛的女兒,李隆基為何逼死她
    簡介:李旦,武則天和李治的第四個兒子,也是活到最後的一個兒子。在兒子李隆基和妹妹太平公主的幫助下,第二次登基稱帝,史稱唐睿宗。太平公主,武則天最小的女兒,大女兒安定公主據說被武則天掐死了,太平公主知道真相以後應該瑟瑟發抖吧。
  • 史上最明智的皇帝,先後兩次登上帝位,3次主動讓賢,死後揚美名
    可是歷史上還真就有這麼一個皇帝有如此的心胸,捨得把自己坐穩的皇位讓給別人,他先後兩次登上帝位,卻有3次將到手的權力拱手讓出,而這三次讓賢,成就了他史上最明智的皇帝的美名!他就是唐睿宗李旦,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四個兒子,在唐朝那種政治格局變化的迅速之下,能夠三次主動退位讓賢,這樣的魄力估計絕大多數人是沒有的,著實令人佩服。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的神奇退位過程吧。
  • 這皇帝太軟弱,3次讓位,卻讓出了2個千古一帝,4兄弟唯他得善終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因為他當皇帝不是當傀儡就是被讓位。似乎就是一個任人宰割的羔羊。李旦的一生中,兩次登上皇帝的寶座,三次把這個寶座讓了出去。歷史於是給了他一個很中肯的諡號:睿。也就是明智的意思。接下來就給大家說說這個三讓的故事。
  • 李旦為什麼要把皇位二上三退,難道只想聽從別人的差遣嗎?
    他開創了貞觀之治,但是因為安史之亂唐朝開始走向了衰落,唐朝有一個二上三退的皇帝,雖然是上去了又下來了,但是他通過自己的聰明讓後人記住了他,這個皇帝就是唐睿宗李旦,那麼為什麼說他是二上三退,是因為被別人控制了嗎?,他讓位的第一個皇帝是給他的母親武則天,雖然他是第一次登基,但是直接由他的母親控制!
  • 兩次登基的李旦,為什麼在壯年的時候,卻把皇位讓給了李隆基呢?
    首先自從李世民殺了自己的兄弟,逼著自己的父親退位,而自己成為皇帝後,所以後來的很多唐朝皇室的人都效仿李世民,最典型的就是李世民的大兒子李承乾了,後來把李泰給牽扯出來了,在唐朝沒有儲君的情況下,李世民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選擇了自己最小的孩子李治當皇帝。後來發生的事情,我們都比較熟悉了。李世民去世後,把武則天接回了宮裡,在李治去世後,武則天掌握了權利。
  • 唐睿宗李旦為什麼要多次把皇位給讓出去,他是真的不想做皇帝嗎?
    唐睿宗李旦是唐朝第5位皇帝,唐高宗第8個兒子。他的廟號裡有個「睿」。 睿代表很聰明,李旦為何能得到這個字的頭銜呢?其實這個李旦和李顯一樣,都是武則天的兒子。都曾被武則天推上皇位,隨後又被蹬下去了。但李旦與李顯不一樣的是,武則天從來沒有像對李顯那樣對李旦施加過「壓迫」。
  • 武則天決定傳位於子,李旦近水樓臺,為何卻讓給三哥李顯?
    武則天與高宗李治育有四子,長子李弘與次子李賢此時均已去世,只能在三子李顯與幼子李旦之間做出選擇,這可讓武則天犯了難。因為李顯與李旦在此之前都當過皇帝,都具備成為儲君的資格。李治駕崩後,李顯登基。他上位之後勢頭很猛,急於培植自己的勢力,獨掌大權。這嚴重影響了武則天與首輔宰相裴炎的利益,只在位五十五天便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貶往均州、房州,過了十四年囚徒生活。
  • 武則天身後,孫子李隆基上臺,政變高發,期間經歷幾位皇帝?
    作為中國古代唯一女皇帝,身後到底傳位侄子還是兒子很是困擾當年武則天,後來在狄仁傑勸導下,終於決定傳位兒子。那個兒子就是她的第三子李顯。李顯被韋後毒死後,韋後又立了一個傀儡皇帝李重茂,不過只做了幾天又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聯合趕下臺,武則天第四子李旦又當了皇帝。也就是說武則天駕崩後,到唐玄宗上臺,期間經歷三位皇帝。
  • 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發動了第四次玄武門之變,李旦第二次當了皇帝
    唐朝總共發生了四次玄武門之變,第一次由李世民發動,殺死了太子李建成,逼退了高祖李淵,李世民當了皇上;第二次是在武則天后期,宰相張柬之發動,逼迫武則天退位,由唐中宗李顯復位;第三次是由李顯的第三子太子李重俊發動的,雖然殺了武三思武崇訓父子,但最後功敗垂成,自身被殺;最後一次的玄武門之變,是在唐中宗景龍四年(公元710年)由李隆基發動的。
  • 為何李旦比李顯更適合稱為「六味帝皇丸」,因他一生詮釋了一字
    我們都知道,唐朝皇帝唐睿宗李旦有個特別的稱呼,叫做「六味帝皇丸」,他爹唐高宗是皇帝,他媽武則天是皇帝,他哥哥李顯是皇帝,他侄兒李重茂是皇帝,他兒子李隆基是皇帝。本來可以交給李旦的,因為他是皇嗣嘛,但是李旦在這時候,多次稱病不朝,最後,武則天把李顯找回來,立為太子。這樣,李旦又把太子(皇嗣)之位讓給了哥哥。李旦只當相王。後來,張柬之等大臣逼宮,迫使武則天傳位給太子李顯。這時候,李顯要封李旦為「皇太弟」,也就是將來接替皇位的人,不過,李旦再一次推辭。
  • 李隆基不是嫡長子,為父親李旦立下功勞,才當上了唐玄宗!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個兒子,母親是竇德妃,唐玄宗李隆基並不是李旦的嫡子,最後還是嫡長子李憲主動讓位,所以唐玄宗李隆基才能順利登基,並且當了44年皇帝。李隆基諡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廟號為「玄宗」。
  • 唐睿宗李旦是個什麼樣的人?幾次被廢還能安然度過!這個人不簡單
    李旦是武則天最小的兒子,他跟他的哥哥李顯一樣都當過兩次皇帝,比起他哥哥他要幸運許多,因為李顯最後是被他的老婆女兒給毒死的,李旦是因病去世的,所以從這一點來說,李旦要比他的哥哥李顯好很多。李旦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是怎麼躲過皇宮中的危機的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三次被推上皇位,又三次主動讓賢,封號和本人一樣睿智
    在歷史上發生過這樣一件趣事,有這樣一個人當上皇帝又讓出皇位反覆兩次,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武則天的四兒子李睿,接下來就講講他當皇帝的坎坷之路的故事。當時唐高宗還沒去世,在他上位之前他的哥哥被廢,接著兩個哥哥被廢賜死,他看著自己的哥哥的遭遇,在武則天面前都恭恭敬敬的。
  • 為什麼李旦只傳位給李隆基不傳位給其他兒子?
    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個兒子,按照常理他既非嫡又非長,太子、皇帝輪不到他坐,但那是正常情況下,如果情況不正常,可就一切憑實力說話了! 李旦本人並無突出才幹,能當上皇帝純屬命好。
  • 李旦不幫李隆基,對太平公主言聽計從,血脈為何比不上手足?
    唐睿宗李旦是武則天第四子,先後兩次登基為帝,是唐朝最傳奇的皇D之一。武則天死後,李旦第二次登基為帝,可他卻不向著自己的親兒子李隆基,反而對妹妹太平公主言聽計從,難道血脈比不上手足,李旦為何要這麼做?
  • 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唐玄宗簡介
    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的女皇帝武則天,卻又有著不可不說的關係!武則天既是唐太宗的妃嬪,也是李隆基的奶奶!論資排輩,武則天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親奶奶!
  • 唐睿宗在位時已立太子,李隆基僅為嫡三子,為何李旦傳為給他?
    作為武則天的兒子,唐睿宗一共有六個兒子,他自己先後兩次為帝,特別是第二次能登上帝位,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居功至偉,沒有他們,輪不到他復位。李隆基要成為太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至少從當時的環境來看,他的競爭者還不少。唐朝從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開始,一直到李旦再次復位,可以說每一位新帝登基的背後都有一場或大或小的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