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睿宗李旦:膽小怕死,三次讓位,換得一生富貴!

2020-12-15 深度歷史觀

文丨深度歷史觀

武則天當權對唐朝李家的人來說是一場不可避免的災難。武則天心狠手辣,為了得到皇權連親生的孩子都不放過。李旦作為她選中的傀儡皇帝,在政期間十分悲慘,經歷數次政變,多次讓位後,竟歪打正著,不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還獲得一生的富貴。

李旦第一次當皇帝是因為她的母親武則天為了廢掉他的皇兄李顯。李顯是一個有謀略,不屈服於武則天的皇子,所以李治死後立下聖旨,由李顯繼承皇位。武則天也知道李顯不好控制。但是現在朝政還沒有完全掌握在她的手裡,如果她貿然即位,可能引起朝中大臣們的極力反對,成為眾矢之的。所以,她還是需要一個李家的皇子即位,作為她的傀儡。而她的親生兒子李旦,向來膽小怕死,不善謀略,成為了她的首選。

就在李顯被廢的第二天,李旦就在武則天的控制下登基當了皇帝。當了別人夢寐以求的皇帝,李旦並不高興,他心裡明白自己這個皇位是搶了兄長李顯的,而自己也只不過是母親武則天的傀儡罷了。所以在位期間,李旦雖為皇帝,但朝中大小事都是由武則天決斷,他本人也每天都活得戰戰兢兢的,害怕武則天一個不高興就把他殺了。

沒過多久,武則天對朝政的把控已經到位了,朝中的大臣大部分都是她的人。武則天感覺是時候了。這時候朝中很多人開始說李旦無能,請求武則天上位。李旦也知道這是武則天的計劃,為了保住小命,李旦自己也請求武則天上位,並強烈表示自己改姓武。李旦的行為讓武則天十分滿意,不僅給了她成功上位的藉口,又堵住了天下悠悠之口。李旦的主動禪位,讓武則天的登基合法性。假意推脫後,武則天在眾情難卻的情況下即位,還同意為李旦改名字,於是李旦有了一個武姓名字,叫武輪。成功地保住了自己的小命。

第二次讓位是讓出太子之位。武則天成功登基做皇帝以後,可能出於對李旦主動讓位的回饋。武則天就封了李旦做太子。李旦深知自己不是做太子的料,也沒有那個心智,更不想和兄長李顯爭搶太子之位。於是李旦就拒絕了。他多次稱病不能上朝,無辦法履行太子的職責,請求武則天封李顯為太子。在李旦的退讓下,李顯在武則天登基的第二年,成功當上了太子。

在神龍政變之後,武則天被迫退位,把皇位還給了唐朝李家。作為太子的李顯順利從武則天手裡接下皇位。登基之後,李顯對李旦十分的不放心,怕他有奪取皇位之心。但是這些年的膽戰心驚,早就讓李旦失去了當皇帝的興趣。可是李顯不願相信,多次試探,甚至還把他封為皇太弟。但是李旦堅決地拒絕了。畢竟但是李顯早有兒子,太子也有了人選,他不願再陷入這個陷阱,只想保全性命。

後來,李顯去世,韋皇后想要專權。於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聯合皇家勢力打敗了韋氏黨羽。但是因為武則天即位,讓太平公主也有相當女皇的心思。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在這次撥亂反正中都有功勞,兩人都手握軍馬。雙方僵持不下。這個時候李旦就被推出來做了皇帝。李旦登基後,朝政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兩人把控,政黨之爭厲害。李旦完全沒有自由,非常厭倦這樣的生活。

做了不到兩年的皇帝,李旦就把皇位讓給了李隆基。自己做一個逍遙的太上皇。但是太平公主卻不肯因此放棄。想要和李隆基爭搶皇位,得天獨厚的李隆基先發制人,把太平公主逼到自殺。李隆基登基後,李顯剛開始還不放權,兩人和平制定了權力協議。後來李旦徹底放棄了權利,好好地做自己太上皇,一生無憂!

在這場權力的角逐中,李旦三次讓位,成功在權力的紛爭中活力下來。有人說他膽小怕事,其實仔細琢磨他這是大智若愚。能在武皇、李顯、李隆基三位皇帝的手下全身而退,安度晚年,不就體現了他的大智慧嗎?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舊唐書》】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武則天:小兒子李旦,三次讓位之前兩次緣由
    陝西省還有個橋陵,橋陵又叫橋冢,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墓,在蒲城縣城西北方向15公裡的豐山上面。李旦是武則天的第四個兒子。橋陵排中國十八陵第一,埋葬著武則天的第四個兒子李旦,唐睿宗,還有「橋陵石刻甲天下」這一說。
  • 唐睿宗李旦為何三讓天下?他最後是怎麼死的?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又名李旭輪,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子,武則天幼子,唐中宗李顯為其兄長。睿宗一生,兩次登基,三讓天下,堪稱傳奇。李旦作為武則天的小兒子,有機會登基稱帝,本身就說明他生活在一個政治動蕩的環境。
  • 也得一生富貴,死後被追封為帝
    唐朝李世民雖然創下「貞觀之治」,可是他發動玄武門政變奪取帝位,終是他一生的屈辱史。而在他的後人當中,卻有一位和李世民哥哥李建成一樣位置的嫡太子李成器,選擇了讓位與弟弟李隆基做太子,當皇帝。自己甘願做弟弟的臣子,也得一生富貴,死後被封為帝。
  • 唐睿宗李旦為什麼要多次把皇位給讓出去,他是真的不想做皇帝嗎?
    唐睿宗李旦是唐朝第5位皇帝,唐高宗第8個兒子。他的廟號裡有個「睿」。 睿代表很聰明,李旦為何能得到這個字的頭銜呢?其實這個李旦和李顯一樣,都是武則天的兒子。都曾被武則天推上皇位,隨後又被蹬下去了。但李旦與李顯不一樣的是,武則天從來沒有像對李顯那樣對李旦施加過「壓迫」。
  • 這皇帝太軟弱,3次讓位,卻讓出了2個千古一帝,4兄弟唯他得善終
    他就是唐睿宗李旦。李旦的一生是平凡得幾乎可以忽略的一生。因為他當皇帝不是當傀儡就是被讓位。似乎就是一個任人宰割的羔羊。李旦的一生中,兩次登上皇帝的寶座,三次把這個寶座讓了出去。這李旦是武則天的第四個孩子。其實按理說,這個李旦當皇帝基本上是沒希望的。可是偏偏就遇到了這麼一個強悍的母親,武則天。武則天的野心日益增長。唐高宗李治已經對她無法約束了。
  • 她是唐睿宗李旦親妹妹,武則天最寵愛的女兒,李隆基為何逼死她
    簡介:李旦,武則天和李治的第四個兒子,也是活到最後的一個兒子。在兒子李隆基和妹妹太平公主的幫助下,第二次登基稱帝,史稱唐睿宗。太平公主,武則天最小的女兒,大女兒安定公主據說被武則天掐死了,太平公主知道真相以後應該瑟瑟發抖吧。
  • 李隆基不是嫡長子,為父親李旦立下功勞,才當上了唐玄宗!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個兒子,母親是竇德妃,唐玄宗李隆基並不是李旦的嫡子,最後還是嫡長子李憲主動讓位,所以唐玄宗李隆基才能順利登基,並且當了44年皇帝。李隆基諡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廟號為「玄宗」。
  • 為何李旦比李顯更適合稱為「六味帝皇丸」,因他一生詮釋了一字
    我們都知道,唐朝皇帝唐睿宗李旦有個特別的稱呼,叫做「六味帝皇丸」,他爹唐高宗是皇帝,他媽武則天是皇帝,他哥哥李顯是皇帝,他侄兒李重茂是皇帝,他兒子李隆基是皇帝。(六味帝皇丸李旦)和他有相似命運的是他的哥哥李顯,也是爹是皇帝,媽是皇帝,弟弟是皇帝,侄兒是皇帝,兒子是皇帝。不過,李旦和李顯有個很大區別,就是李顯最後是被毒死的,李旦卻得善終。
  • 李旦為什麼要把皇位二上三退,難道只想聽從別人的差遣嗎?
    他開創了貞觀之治,但是因為安史之亂唐朝開始走向了衰落,唐朝有一個二上三退的皇帝,雖然是上去了又下來了,但是他通過自己的聰明讓後人記住了他,這個皇帝就是唐睿宗李旦,那麼為什麼說他是二上三退,是因為被別人控制了嗎?,他讓位的第一個皇帝是給他的母親武則天,雖然他是第一次登基,但是直接由他的母親控制!
  • 變動不斷的朝局,心狠權大的母親,李旦的讓位在無奈中意義重大
    文/說歷史談古今變動不斷的朝局,心狠權大的母親,李旦的讓位在無奈中意義重大說起李旦,人們並不會有太多印象,更別提對他有足夠的了解,唯一可知道的便是他的兒子是唐玄宗,一位創造開元盛世的帝王。李旦和其哥哥李顯有相同的讓位經歷,最被人熟知的就是他的「三次讓出皇位」,也是由此人們推斷他的皇帝稱號是由這個得來的。因為在他所處的時候朝堂形勢十分不穩定,武媚娘在朝堂中的勢力不斷增強,對他的控制逐漸增加,因此他更要採取一種方法來使自己活下去。
  • 唐睿宗在位時已立太子,李隆基僅為嫡三子,為何李旦傳為給他?
    但如果去細究唐睿宗李旦的波折人生,卻有透露出很多稍縱即逝的瞬間,如果走偏了軌道,可能後來的歷史就不一樣了。李隆基即位,並非是上天的恩賜,而是他個人的奮鬥,以及周圍一群人的協助,特別是已經貴為太子的李成器(後改名為李憲)禮讓太子,成就了一個盛世,書寫了一段佳話。
  • 史上最明智的皇帝,先後兩次登上帝位,3次主動讓賢,死後揚美名
    可是歷史上還真就有這麼一個皇帝有如此的心胸,捨得把自己坐穩的皇位讓給別人,他先後兩次登上帝位,卻有3次將到手的權力拱手讓出,而這三次讓賢,成就了他史上最明智的皇帝的美名!他就是唐睿宗李旦,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四個兒子,在唐朝那種政治格局變化的迅速之下,能夠三次主動退位讓賢,這樣的魄力估計絕大多數人是沒有的,著實令人佩服。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的神奇退位過程吧。
  • 唐玄宗是唐睿宗第三子,那唐睿宗的長子和次子是誰?
    唐玄宗李隆基作為唐睿宗李旦第三個兒子,還沒做皇帝的時候在政治舞臺上相當活躍,做了皇帝之後又開創了唐朝極盛時期開元盛世,所以在歷史赫赫有名,在後世家喻戶曉。相對於唐玄宗來說,唐睿宗的長子和次子則鮮有提及,甚至被遺忘,那唐睿宗的長子和次子是誰?
  • 兩個兒子是皇帝,另外三個兒子是太子,父子六人都是富貴善終
    唐睿宗李旦生活在帝王之家,耳聞目睹了太多兄弟父子相殺的事情。唐高宗李治殺了親兒子李忠,則天大聖皇帝武曌殺了親兒子李賢。李旦作為李治和武則天的兒子,不僅耳聞目睹了這兩場慘劇,也差點被母親殺了。 李顯被武則天趕下皇帝寶座之後,李旦被趕鴨子上架,成了名義上的大唐天子。
  • 唐肅宗戀父情結,唐睿宗戀母情結,爺孫倆兒還真挺像
    (3)唐肅宗和唐睿宗也就是說,李亨只是在名義上「消滅暗示叛軍」的統帥,實際上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通過李亨的一生,某種程度上更像唐睿宗。唐睿宗李旦是唐玄宗的父親,武則天的四兒子。之所以說,唐肅宗很像自己的爺爺唐睿宗,其關鍵點就在於:他們都成長在「強勢陰影」下。
  • 唐睿宗李旦是個什麼樣的人?幾次被廢還能安然度過!這個人不簡單
    李旦是武則天最小的兒子,他跟他的哥哥李顯一樣都當過兩次皇帝,比起他哥哥他要幸運許多,因為李顯最後是被他的老婆女兒給毒死的,李旦是因病去世的,所以從這一點來說,李旦要比他的哥哥李顯好很多。李旦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他是怎麼躲過皇宮中的危機的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唐朝擁有大智慧的李憲,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讓他兄弟和富貴兼得?
    李憲原來的名字是叫做李成器,出生於公元679年,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一個孩子,年輕的時候非常有才氣,後來還慢慢的精通了音樂,並且對西域的一種樂器有著獨特的見解,當然這樣優秀的李憲很受唐高宗李治的喜愛,所以很早的時候他就已經被冊封為了永平郡王,後來更是在六歲的時候被立為了皇太子。
  • 李旦不幫李隆基,對太平公主言聽計從,血脈為何比不上手足?
    唐睿宗李旦是武則天第四子,先後兩次登基為帝,是唐朝最傳奇的皇D之一。武則天死後,李旦第二次登基為帝,可他卻不向著自己的親兒子李隆基,反而對妹妹太平公主言聽計從,難道血脈比不上手足,李旦為何要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