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深入學校,研究規律,探究本質,共謀教育的新發展。
為了不斷深入推進教學改革,開闊教師視野,積極汲取先進的教育理念,12月19日,在十二中校長王建華及十五中等校領導的陪同下,「差異勢能教學」創始人遼寧省濱海實驗中學楊寶臣校長來到第四中學開展經驗交流活動,為第四中學96名骨幹教師和領導帶來了一次前沿教育的頭腦風暴,與大家分享了系列化、個性化、精緻化的實踐探索經驗和一線教師充滿教育智慧的頗具創新性、實效性與普適性的紀實性案例,講座的精彩之處贏得了領導老師們的陣陣掌聲。
會後,十二中校長王建華對楊校長交流的內容進行了細緻整理,結合十二中工作實際與第四中學進行了交流:
楊寶臣校長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改革及班主任管理經驗,指導我們班主任老師在工作中 ,一是要有把班級凝聚成一個團體的魅力,二是要有為班級預設起共同奮鬥目標的能力,三是要有充分相信學生敢於放手的魄力。他總結提煉出班級管理五原則,即:安全高於一切,休息高於一切;心靜高於一切,穩定高於一切;以人為本定班規,和諧發展促進步;會學比學會重要,終身發展為目標;服務意識常在,感恩之心永存。班主任工作五方法,即:兩主、兩輔、兩面向、兩培養、兩樹立。兩主兩輔是:鼓勵為主、教育為輔,服務為主、管理為輔;兩面向是:面向基礎薄弱的學生、面向全體同學;兩培養是:培養尖子生、培養尖子生帶動全體同學進步的能力和思想;兩樹立是:樹立全班學生自信心、樹立學生間的互助合作意識。他強調,班主任的工作做起來真的是細微瑣碎中蘊含著技巧,點滴小事中蘊含著智慧。班主任的責任大於天,要站到高處,胸懷要寬似海,俯瞰過去,放眼未來,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強調班主任老師要用智慧與藝術性的工作,走進學生的心靈,引領學生的心靈,鍛造學生的心靈。 楊寶臣校長的「差異勢能教學」理念強調學會是基礎,會學是關鍵,創新是目的,會學比學會更重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這種最大程度煥發學生學習熱情,最大限度還時間、空間給學生,最大幅度釋放學生間的差異勢能,最大效度調動學生間的講和練的模式與第十二中學的「三導四學五課型」存在著許多相通的地方,都注重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轉變,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和信心,提倡師生間相互交流,合作探究。這種「在展示中學習,在互助中發展,在質疑中提升,最終實現合作共贏」 的改革模式,一定能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最終實現我校教育教學上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新局面。
四中校長於鐵柱因公外出,通過微信平臺對本次交流活動進行了關注。他表示,「差異勢能教育」是一種教育理念,又是一種教育行為,讓我們的教師開拓了視野,激發了熱情,也學到了經驗。建議大家要「學人所長,為我所用;立足校情,活學活用,發展自我!」同時,我們也了解到,「差異勢能教育」 是瀋陽市教育研究院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寧煒老師在對楊寶臣老師教學經歷和教學故事有了全面了解、把握和深度分析後所進行的理性概括和總結提煉,現已被教育界廣泛認可和推廣。這一做法非常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關注教育教學一線,把握和理解一線教師的工作需求與智慧,是一件很有意義、也很有意思的工作。本土性教育經驗的總結提煉,可以引導大家眼睛向內,幹自己的事,想自己的招,悟自己的理;可以提震士氣,打造本土的教育經驗群,「讓教師故事走向教育品牌」,開創出烏市教育科研工作的新局面,提升全市教育人總結提煉教育經驗的能力,以促進基礎教育的內涵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