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的醫療設備增加到100餘臺、轉診率由原 來的25%下降到1%以下、貧困病人的轉診率目前仍然保持零的記錄……短短三年來,這些給山西省介休市人民醫院帶來無上榮耀的領路人就是介休市醫療集團理事長樊金榮。
樊金榮,出生於1964年5月,199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文化程度,兒科副主任醫師。於1983年參加工作,先後擔任介休市婦幼保健站站長、介休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主任、介休市人民醫院院長、介休市醫療集團理事長。
從一名普通醫師到縣級醫改的領軍人物,樊金榮始終以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以無限的忠誠踐行著對黨和對人民的諾言,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眾的廣泛讚譽。
硬體設備達到全省縣級醫院第一
2017年,藉助介休市「拆違治亂提質」攻堅行動的東風,樊金榮決定徹底解決醫院存在多年的「髒亂差」問題。在他的領導下,全院上下行動起來,僅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醫院整體環境煥然一新,新顏舊貌相比可謂是天壤之別。如今走進住院部,曾經斑駁的牆壁、陳舊的設施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明亮嶄新的病房,同時新的病房配備基本達到三級醫院條件,為患者提供更溫馨舒適的就醫條件。
在修繕過程中,樊金榮天天蹲守在施工現場,每個改造方案都要過目,每個細節都要認真抉擇,大家都笑稱他為極為嚴格的「監工頭」。在他的努力下,施工方嚴把質量關,加快工程進度,完成了 16000平方米的修繕工程和7000平方米門急診樓擴建工程、徹底清除了30年前建成的住院大樓地溝內淤泥和積水共計300餘立方、更換水、暖、電管網1萬餘米、增加了消防設施、 將原來的水泥地板全部鋪設了地膠、破舊的門窗全部換新。
醫院環境改善了,設備必須跟得上。樊金榮召開院長辦公會,決定採用「借雞生蛋」的辦法,配置世界一流水平的醫療設備。2017年,在樊金榮堅持不融資、不貸款的原則下,6個潔淨手術間的層流手術室和內鏡中心建成了。前來參觀的山西省心血管病醫院的專家表示:「介休人民醫院的心臟介入設備比省醫院的還先進、還好用。」山大一院的神經外科專家在介休人民醫院實施手術完畢後高興地說:「在這樣的手術室環境、 用這樣的設備,做手術真是一種享受。」這些先進的設備,為介休市人民醫院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奠定了強大的物質基礎,同時解決了由於沒有好的醫療設備,造成病人大量轉診的問題。
截至目前,介休市人民醫院裝備有3.0T核磁共振成 像系統、64排128層螺旋CT、C型臂全數位化血管造影 系統、G型臂X射線機、鈥雷射、手術顯微鏡、電子椎間孔鏡、電子關節鏡、纖維輸尿管鏡、電子支氣管鏡、四維彩色超聲診斷儀、高端胃腸鏡、腹腔鏡等世界一流的醫療設備100餘臺,設備總額達1.2億元。介休市人民醫院從硬體設備上達到全省縣級醫院第一,並基本達到了三甲醫院的水平。
著力解決貧困人口「生不起病、住不起院、看不起 病」的問題
2017年6月27日,介休市正式啟動了「健康扶貧」工程,核心內容是解決相對貧困人口有病不看、看不起病的問題,特別對孤寡老人,住院期間為他們提供一日三頓的免費營養餐及派出護工免費陪護。
「不讓一名患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介休市啟動健康扶貧工程時的承諾,讓每一名貧困患者都能感受到我們在用心扶貧、真心扶貧。」樊金榮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為此,他在介休人民醫院門診大廳專門設有愛心服務窗口,專門辦理貧困群眾入院登記手續,開啟「綠色通道」並由專人引導到住院科室;在各科室設有「愛心病房」,有專門的健康扶貧責任護士,還有健康扶貧志願者不定時前來關愛、關心他們;同時還有熱情周到的心理諮詢、全面細緻的病後回訪……一系列的舉措切實解決了貧困人口「生不起病、住不起院、看不 起病」的問題。
據統計,介休市農村共有相對貧困人口7595名,截 止2018年6月27日,該院共收治貧困病人1345名。包括 為34名貧困病人進行了血管造影、支氣管鏡檢査,28名腎衰病人長期血液透析,10名病人置入心臟支架,11名貧困病人更換了關節或椎間盤。為解決貧困人口聽天由命、消極無為,安於現狀的精神貧困問題,樊金榮積極組織心理治療師開展對住院貧困病人的心理治療,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通過樊金榮採取的多項舉措,介休市貧困人口看病的問題徹底解決。
首創「病人不跑、專家跑」的模式,為群眾節省一億元
「看病難、看病貴」,普通百姓們習慣了用這六個字概括他們對醫療保障的集體焦慮。為讓病人不出縣就 能治好大病和疑難病。樊金榮通過與省城各大醫院、北京的安貞、阜外、宣武、中日友好醫院、天津腫瘤醫院、上海同濟、四川華西、西安西京等醫院優秀學科建立專科聯盟和專家合作,又與301醫院專家與介休人民醫院開展「隔空會診」、首架醫療救援直升機在介休市 人民醫院降落。僅今年上半年,就有300餘名國內、外專家在介休市人民醫院講學、坐診、手術,院內病人的轉診率由原來的25%下降到1%以下,貧困病人的轉診率目前仍然保持零的記錄。
人民醫院的巨變,引起了在外從醫的介休籍專家的關注,樊金榮利用這一醫療資源創建了「一方水土」介休籍醫學群,請在外介休籍醫療專家回鄉引進優質技術,通過坐診、手術、講學快速提升各科室業務技術水平……
今年以來,心梗病入的死亡率下降了近90%。不到一年的時間,在樊金榮的帶領下,介休市人民醫院開展了包括心臟支架、先心病介入治療、腦血管支架、顱內和脊柱微創手術、置換關節和椎間盤、支氣管鏡下冰凍治療、ERCP、膈疝腹腔鏡手術、胰腺癌手術、腎動肪狹窄擴張、顱底手術、鈥雷射腎臟碎石等新技術100餘項,解決了過去老百姓不能看大病、疑難病的問題。
通過實施「病人不跑、專家跑」的模式,解決了過去患者求醫花費過大和舟車勞頓問題。專家只需跑一天,就省下幾個病人拖家帶口地跑一個月。一年可減少轉診病人5000名左右,每年為病人節省外出就醫費用1億元以上。正如許多病人所講的,在自已的家門口就享受到了國家級醫院的醫療服務。
這樣長期合作不僅為介休市人民醫院帶來了先進的診療技術,也對相關學科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理念。同時也開闊了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的眼界,學習了新理論、新技術。樊金榮創新這個模式的最終設想也達到了預期的理想效果。
科學推進縣鄉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
2018年1月,介休市醫療集團正式開始運行,醫療集團由人民醫院、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中醫院以及17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成,共有醫護人員2156名。通過集團的組建,20個醫療衛生單位由原來的競爭者變為合作者,成為了服務共同體、責任共同體、管理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通過實行行政、人員、資金、業務、績效、藥械「六統一」管理,形成市鄉村一體、三級聯動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新體系。
為提升整個集團醫療保障水平,樊金榮決定從2018年6月起,實行面向全集團的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三線總值班,並由一部120救護車負責運送值班醫師,24小時為集團20個成員單位提供醫療保障。
不僅如此,樊金榮為了讓廣大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 受到專家的醫療服務,組織開展優質醫師「下基層進百村」大型巡回醫療活動,並現場指導村衛生室的建設, 手把手帶教鄉村醫生,服務人口達2萬餘名,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當下,縣級醫改已涉入深水區,樊金榮帶領他的團隊啃硬骨頭、攻堅拔寨,「讓醫生有價值、患者降負擔、社會得發展。」這就是他要實現的最終標目標。
樊金榮正在參與
山西醫改「十大新聞人物」評選
快來為他投上神聖的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