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近日,有微博博主(@兔撕雞大老爺)在網上爆料稱,疫情期間,北京共享廚房頭部企業熊貓星廚在場地方已免租的情況下,未向承租商戶返還對應的租金。而這一爆料與此前蛋殼公寓「兩頭吃」租金風波極其相似,有網友甚至將熊貓星廚稱為「外賣界的蛋殼」。
熊貓星廚成立於2016年,作為國內共享廚房企業之一,主要是為餐飲企業尤其是外賣商戶,提供商業地產、運營管理、供應鏈、品牌推廣等一體化的解決方案。2019年2月,公司獲得由老虎基金領投的5000萬美元C輪融資,目前已布局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四個城市。
商戶反映遭租金「兩頭吃」
從去年7月起,商戶葉女士承租了熊貓星廚北京某門店裡的一個檔口,檔口面積約20平,主營外賣快餐。按照當時雙方籤訂的合同,有效期為1年,葉女士以房租「押三付一」的方式交納了押金,此外還交納了進場費,合計近9萬元。
葉女士檔口所處的熊貓星廚門店位於北京一國企場地中,在疫情期間雖然保持營業,但基本入不敷出。「一個月一家店虧損約4萬左右,房租物業約2萬,員工費用大概1萬多,還有水電等基礎的費用」,葉女士表示。
而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月初發布的文件規定,中小微企業承租京內市及區屬國有企業房產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按照政府要求堅持營業或依照防疫規定關閉停業且不裁員、少裁員的,免收2月份房租。
但葉女士並未收到熊貓星廚免租的通知。另一北京商戶金先生也表示,其檔口所在的商場已通過官方公眾號發布了疫情期間免租的信息,但是熊貓星廚,作為「二房東」,亦未減免其租金。
場地方與共享廚房之間的關係,類似大房東與二房東。有餐飲行業從業人士表示,共享廚房企業會與大房東,也就是場地方籤訂租賃合同,以相對便宜的租金租下大面積的場地使用權,租金一般每六個月支付一次,租賃期一般為三年。
而作為「大房東」的場地方和作為「二房東」的熊貓星廚在免租動作上的不一致,讓像葉女士和金先生這樣的商戶覺得,熊貓星廚存在租金「兩頭吃」的嫌疑。對此,熊貓星廚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新浪財經採訪時澄清,上述的「指控」並不屬實。
熊貓星廚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全國共有20多家門店申請到第一批租金扶持,由於場地方免租的錢尚未到帳,熊貓星廚將先墊付,3月底完成與商戶的帳單核算後,熊貓星廚將會從4月起分批將減免的租金下發給商戶。」
但這樣的先公關再落地,沒有解決準備開工的商戶資金的「燃眉之急」。不堪重負下,葉女士萌生了提前退租的想法,並已向熊貓星廚方面提出申請。按照熊貓星廚相關負責人的說法,如果商戶申請退場,公司與商戶核算清楚後,押金當月就能退還。但是葉女士表示,「現在已經和公司協商了一個多月也沒有回覆。」
上述微博博主也爆料稱,有部分商戶申請緩交房租,熊貓星廚則直接要求商戶清場,「不解約,還想要清退申請延遲繳納租金的商戶,不準備返還押金和損失」。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熊貓星廚商戶表示,一方面頂著復工止損的壓力,一方面看到熊貓星廚各種需要解釋的「小動作」,著實讓他堅定不續租、換場地的想法。
根據新浪財經從商戶處獲取到的合同顯示,商戶當月的應付費用如逾期支付,熊貓星廚會在次月1號出具催款單並按照逾期費用的千分之五計算滯納金;如逾期10日仍未繳納相關費用及滯納金,熊貓星廚有權對檔位進行斷水斷電處理;如逾期15日仍未交齊,熊貓星廚方面有權解除合同。
廣東斌發律師事務所韓斌律師表示,如果商戶在疫情期間能夠進入經營場地正常經營,即使場地方已經免除了熊貓星廚的租金,熊貓星廚是否返還這部分租金給商戶,雙方應當綜合考慮疫情影響程度進行協商。
「而如果商戶以疫情為不可抗力為理由,要求熊貓星廚減租或者免租,應當根據公平原則,結合實際情況確定。此外,商戶也需要舉證說明在疫情期間無法進入經營場所,導致絕對意義上的停業」,韓斌表示。
商戶關係緊張源於資金鍊困難?
共享廚房概念最早起源於美國,而在國內,自2016年起也陸續出現了各種共享廚房品牌,目前比較知名的頭部企業除了熊貓星廚,還有吉刻聯盟、食雲集、黃小遞幾家。
簡單來說,共享廚房企業在前期完成門店選址,為商戶提供場地、獨立廚房設備、基礎能源設施和供應鏈支持,後期則提供各種許可證辦理、外賣平臺上線運營、市場推廣、數據分析等餐飲運營管理服務。
有餐飲從業者表示,商戶大概8-10萬就可以在共享廚房新開一個檔位,與共享廚房企業籤訂合同後最快5-7天就可以在外賣平臺上線。由此可見,省時、省力、品牌效應好,是不少外賣商戶選擇共享廚房的原因。
而對於「熊貓星廚們」來說,目前整個行業還處在早中期的發展階段,入場費和租金收入仍然是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根據從業者的透露,目前行業內大部分共享廚房公司尚未實現盈利,而新開一家門店費用約500萬左右,擴張資金更多依賴融資支持。
這就意味著,企業想要營收增長、實現盈利,就必須要進行規模化擴張,企業因此也面臨運營資金及現金流的壓力。如果以熊貓星廚100家門店,每家門店平均20家商戶,每家商戶押金5萬元來計算,熊貓星廚帳戶上就積累了上億元的商戶押金。
但從公開的法律訴訟資料來看,近兩年來熊貓星廚曾因為房屋租賃和服務費用的問題,多次與場地方和商戶對簿公堂,加上疫情期間租金「兩頭吃」嫌疑,讓人質疑其資金鍊實際狀況。
天眼查數據顯示,自成立以來,公司已完成5輪融資。最近一輪5000萬美元C輪融資發布於2019年2月,由國際基金組織TigerGlobal領投。而在2018年8月完成B輪融資時,熊貓星廚曾定下一年內拓展至200家門店的目標,但截至目前該目標尚未完成。據業內人士透露,熊貓星廚在2019年下半年已經基本撤出深圳市場。
根據微博博主(@兔撕雞大老爺)爆料,熊貓星廚疫情期間「瘋狂找投資人談收購」,意指公司資金壓力巨大,高管團隊希望儘快套現走人。
商戶葉女士對此則表示,「我們理解熊貓星廚不斷擴張,在運轉過程中需要用到資金,但是發生疫情的時候是大家共同擔當的,而不是把所有的責任和壓力都壓到商戶身上,我們希望公司能拿出積極的態度協商解決問題。」(新浪財經 徐苑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