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路上滾,哪有不挨扎
但是補過的輪胎
到底能不能上高速呢?
合升吉利負責任的告訴大家
這個問題還是要分情況的
什麼情況能上高速?
01
受損面積小於6毫米
6毫米大概有多大?就是小拇指指甲蓋那麼寬。如果小於6毫米的話,我們就要看補胎的方式了。
02
採用冷補或蘑菇釘補胎
補法有很多種,我說兩種可以上高速的補胎方法。
第一種是冷補
就是內補貼片,跟修復自行車輪胎一樣。冷補是對輪胎傷害最小的方式。
還有一種叫蘑菇釘補
無論是外面還是裡面都能很好的保護。用蘑菇釘補胎是最安全、最靠譜的方式。
03
以上兩種都要滿足
通過這兩種修補方式,並且這個傷口是小於6毫米的,基本上是可以上高速。
什麼情況不能上高速?
01
受損面積大於6毫米
如果破洞大於6毫米的,無論哪種補胎方式都不建議跑高速了。
02
輪胎側面受損
側面受損,要麼是裂開了,要麼就是被蹭掉一塊皮。這種情況下,是不可以上高速的。小保君建議各位朋友還是換個輪胎,再上路會比較好一點。
03
輪胎鼓包
胎側出現這種情況必須馬上更換輪胎,更換不及時很可能會出現爆胎的危險。
03
補了超過兩次
你補了一個洞洞還好,如果洞洞多了,它的風險是非常大的,我們說得誇張一點,什麼叫漏洞百出,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你這個輪胎補了超過兩次,最好不要上高速。
說了那麼一堆
小編給大家總結一下
敲黑板,劃重點
1、看受損面積大小
輪胎受損面小於6MM,可以
輪胎受損面大於6MM,不可以
2、補胎方式、次數和受傷位置
補胎一次,可以
補胎兩三次,不可以
冷補或者蘑菇釘補胎,可以
火補或者外補,不可以
輪胎側面受損,不可以
補過的輪胎要放在負荷較輕的地方
輪胎補好了還要注意的什麼,位置要放對。
英國Motor books出版了個《車輪與輪胎性能手冊》,它說,補過的輪胎應該放在負荷相對較輕的地方。
平時開的時候,驅動輪的磨損和負荷,相對是會更大一些,根據摩擦定律,靜摩擦是大於滑動摩擦的。
建議前驅車放後輪,後驅車放前輪
舉個極端點的例子,電影裡面不是有些後驅車燒胎起步,煙都飄起來的,往往都是後輪在那邊原地打滑。
就是因為後輪滑起來摩擦力更小,相對來說磨損也就比較快,所以說補過的輪胎,建議前驅車放後輪,後驅車放前輪。
四驅車一般放前輪
那四驅車呢?奧迪第7代quattro四驅系統,正常開的時候,前後扭矩分配比是40:60,我是指正常開,40:60,後輪的負荷相對較大。
大部分的四驅車考慮到省油、城市開,也大概都是類似的設定對吧,放前輪。
那如果損傷的傷口大於6mm呢?這就是另一個層面上的問題了。當輪胎胎面的傷口過大時,會影響到輪胎內部的鋼絲、帘布等結構,會對輪胎的性能產生影響,這個時候就不建議各位車主用修補後的輪胎上高速了,發生爆胎的風險會大大增加,威脅到我們的行車安全。
還有一點就是輪胎的胎壁受到損傷的時候,因為輪胎的胎壁是沒辦法進行修補的,如果傷口過大,是不建議車主們去高速行駛的。以及輪胎的修補次數大於兩次的時候,也是儘量不要去高速行駛,安全始終要放在第一位。
總結:
在用車過程中,對於修補過的輪胎,我們需要多加注意,多觀察輪胎有沒有再次出現漏氣的情況,當然,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還是進行輪胎安全升級更為有保障。
資深汽車人士針對汽車行業聯袂打造的汽車資訊入口,專注於汽車行業數十載,關注飛哥學車,獲取專業、實用、新鮮、夠味的汽車資訊(新車點評、保養知識、駕駛技巧、免費汽修資料/案例分享等) 報導行業資訊,深挖車界猛料;有趣、有料、有用盡在飛哥學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