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爬普娃+懶散媽,3年多樸實無華的英語啟蒙經驗

2021-02-18 珍珠媽

不知不覺已經英語啟蒙3年多了,一些剛入坑的新手媽媽們希望我能說說英語啟蒙。

遲遲不肯動手寫英語啟蒙經驗,主要是跟牛娃們的進度一對比,有點自慚形穢,這個水平確實還有點拿不出手。

網上都是「2歲牛蛙詞彙量1500」 「牛蛙6歲通過PET」 的文章。

牛蛙的進度,令人望塵莫及,也讓我自愧不如,很佩服牛蛙爸媽們主動學習的能力和強大的執行力。

但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牛娃們的方法和路線也沒有辦法完全複製。

今天分享一下我家普娃+懶散媽的英語啟蒙經驗,不知道對大家有沒有借鑑和參考的意義。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到了給孩子英語啟蒙才後悔,以前沒有好好學習。我大學學的專業是日語,英語四級也是低空飄過,主要是由於工作的原因,畢業後說了很多年日語,發音完全帶偏,導致現在一開口說英語,就有一種日本人上身的既視感。母慈子孝時,也想著應該努力跟娃用英文對話,除了說一句「This is apple」,就不知道下一句該說啥。室友常常指望不上,除了工作比較忙碌外,空閒的時候,孩子對著他說一句英語,也一臉茫然。好在翻閱了幾本與英語啟蒙相關的書籍,了解了一些學習外語的套路。父母英語不好也不是關鍵,重要的還是給孩子提供正確的方法和學習資源。

《美國國家地理》第二階段

 《發現科學》第二階段

 《馴龍高手》

 《牛津樹》第9階

 《小豬梅西》 

可以和外教FreeTalk(自由交談)

會說一些有語法錯誤的句子。

可複述讀過的書,故事和動畫片

目前寫的能力比較薄弱,因為手部細小肌肉和骨骼發育還沒成熟,之前也沒有特別加強寫的方面。

利用資源

《super simple song》

《小玻翻翻書》

《pat the bunny》

每天花費時間:   5~10分鐘

側重:接觸,讓孩子了解有另外一門語言。

在孩子0~2歲的階段,我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來應付孩子的吃喝拉撒上。那時候網絡環境還沒這麼成熟,雞娃群也沒有這麼火熱,完全沒有意識到孩子需要那麼早的開始學習東西。這個階段剛開始接觸到外語,輸入方面完全是隨心所欲,非常佛系,也就偶爾聽聽英文兒歌和讀了僅有的兩套英文繪本。

誤打誤撞買了《小玻翻翻書》和《pat the bunny》

關於幾歲開始英語啟蒙最好,網上有很多不同的說法,看到最多的答案都是說越早越好。
對於2歲前英語啟蒙幾乎一片空白的我們,聽到這個說法,不禁有點擔心是不是因為我的無知耽誤了孩子的語言啟蒙。0~2歲的階段,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正是孩子學習母語的關鍵時期。我們雖然沒有做英語啟蒙,但是把這個時間留給了母語,讓孩子先建立起了良好的母語思維,這也是一種最好的安排吧。

利用資源

書單:

《廖彩杏書單》一二季

《海尼曼》 GK

《餅乾狗》

《皮特貓》

《卡倫卡茨翻翻書》

動畫:

《藍色小考拉》

《小老鼠波波》

每天花費時間:  1.5小時

側重:有計劃的磨耳朵

無意中在網上道聽途說了廖彩杏的英語啟蒙方法,讀完她的書後便躍躍欲試,一腔熱血買回來她推薦的所有繪本。剛開始按照廖的方法,先用一口螺獅粉味的英語,陪孩子讀完繪本,然後這一周內會洗腦式地循環聽這本書所對應的歌曲和音頻。那時候還沒有上幼兒園,時間相對寬裕。早上會用英文兒歌把孩子叫醒,吃飯時也會播放英語,玩玩具時播放英語,洗澡時播放英語,睡覺前播放英語.每周只聽固定的那2、3本繪本, 每天播放至少三遍,每次15到30分鐘。這樣堅持了一段時間,發現孩子基本無動於衷,幾乎得不到什麼反饋。而且信息繁多,網上接收到各種專家的觀點,眾說紛紜,這樣不對那樣沒效果....可我心裡還是有一些信念,就是應該給孩子更好的陪伴。雖然孩子不會說也不會唱,至少每天陪孩子讀書時光我很享受,孩子聽著歌曲也覺得很有趣。語言本來就是個長時間輸入的結果,我們總是以為有更好的方法能儘快達到目標,但學習語言真的沒有什麼捷徑。如果有,那在孩子語言敏感期,開始英語啟蒙已經是最短的捷徑。這個是廖單的表格,我們執行得馬馬虎虎,沒有百分百按照她說得節奏去執行。這個表格可能看上去很枯燥,但廖繪本的音頻大多都是非常輕快有韻律的歌曲,只要把它當作在享受音樂,而不是任務,就不會覺得是一種負擔。我和大家一樣,也有過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對英語不感興趣,排斥英語。
因為我們所處的語言環境,接觸最多的是中文,中文在他的大腦裡會處於比較強勢的地位,所以一開始不願意接受外語,也是孩子外語啟蒙的必經之路。我試著偷師學藝培訓班外教的方法,用玩具、遊戲、跳舞、唱歌的形式來吸引孩子。和孩子讀繪本的時候用一些誇張扭曲的表情,模仿各種動物的聲音(差點把自己逼成了8級口技演員),還準備一些瘋瘋癲癲與繪本有關的遊戲。蹲下來陪孩子愉快地玩到一起,孩子慢慢地發現原來英語也挺好玩的。

利用資源

《海尼曼》 GK G1

《牛津樹》1~3級

《RAZ》  AA~C

動畫:

《小豬佩奇》

每天花費時間:   1.5小時

側重:積累聽力詞彙

經過前面一整年斷斷續續地聽力輸入,看到她已經接受英語並喜歡上看英文書,我加入了一些英文分級讀物。依舊是媽媽坑坑窪窪的英語陪孩子讀書。雖說音頻的發音更專業更標準,但其實孩子更喜歡父母的聲音,而且這個時期的他們是「子不嫌母醜」的,無論發音好壞都不會嘲笑嫌棄你。一開始我們讀的是海尼曼的GK階段。海尼曼分級的優點在於,有大量地重複當句式,孩子能在不斷地重複當中使句子和圖片對應上,就慢慢地理解了書的內容。海尼曼GK之後,開始讀牛津樹,牛津樹的情景非常貼近生活,故事也很有連貫性。孩子很快就讀的津津有味,音頻聽得多了,還能假模假樣的讀完一本書,旁人看著挺像那麼一回事,其實一個字也不認識,只是依靠聽力的記憶和畫面建立了對應關係。這段時間網上的英語牛娃滿天飛,看到他們3歲讀完牛津樹9,老母親焦慮不安。甚至有點自責,是不是我太懶散了,或許努力一把孩子也能拔高一下。興衝衝帶著娃讀到牛津樹5,結果被啪啪啪打臉。娃不肯讀下去,因為她一看書裡的畫面就害怕。

3歲半時珍珠害怕的女巫和怪獸

牛津樹5級別,在國外也是小學生的閱讀材料,但為了盲目攀比,我硬把一個3、4歲的孩子拔高到那個水平。娃本來就很膽小,在幼兒園看個大灰狼都會嚇哭。當她看到牛津樹裡面的神奇探險和一些女巫,她覺得這些奇奇怪怪的人物真可怕,於是哭著讓我快把書藏起來。我也開始反思。每個孩子的節奏和認知不一樣,我們不該一味的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更應該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不盲目地攀比和拔高,把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孩子喜歡才是最重要的。拔高計劃打臉後,橫向選擇了另外一套分級讀物——RAZ,選讀了一些比較符合她心智和認知的級別。RAZ這套書的分級更為細緻,總共20多個級別。如果說海尼曼的人物有點土味,畫風有點年代感的話,RAZ的畫面色彩比較符合現代審美,而且涉及的話題較為廣闊。這個階段主要還是繼續加強聽力,也會給她看一兩集英文動畫片。(孩子2歲前不建議看任何電子屏幕。)孩子看動畫片,基本是被它的畫面吸引。雖然聽不懂,也能猜個大概。如果孩子第一次看動畫片時,塞給他的是英文版的動畫,孩子一般會很容易接受。
珍珠從一開始看的是全英文的動畫,在很長一段時間,她幾乎不知道有中文動畫片這件事。潛意識以為所有動畫片都是英文的,直到去朋友家看到中文版的小豬佩奇,她才恍然大悟,原來小豬佩奇也會說中文。迷上了動畫之後,就開始充分利用動畫資源,也會把當天看過的動畫音頻經常循環播放。2~4歲這個階段,基本把《小老鼠波波》和《藍色小考拉》,《小豬佩奇》的動畫音頻都聽得滾瓜爛熟,熟悉到下一句臺詞是什麼,都心中有數。

利用資源

海尼曼 G1 G2

牛津樹4~6級

RAZ D~G

蘭登2

我的第一圖書館1

每天花費時間:   1小時

側重:創造練習口語的機會,引導輸出。

到4歲已經積累了2年的聽力詞彙了,雖然媽媽僅限於初中生的口語交流水平,但還是準備了一些道具和遊戲,為孩子創造更多說英語的機會。有的媽媽像我啟蒙初期一樣,陪孩子讀了幾本書,就開始著急孩子怎麼什麼都說不出來,也不會讀書。孩子不會說不會讀的根本原因就是聽得太少了。首先必須保證足夠量地聽音頻的時間,才會有後續說的能力。如果娃已經聽了1、2年音頻,還不肯開口,可以學著引導一下孩子的輸出。輸出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可以分開一步步來進行:

第一步,提問,讓孩子只回答一個單詞(yes,no)。

第二步,簡單提問,再讓孩子回答一些簡單詞組。

第三步,簡單提問,讓孩子回答一個句子。

第四步, 鼓勵孩子複述讀過的繪本。

第五步,   鼓勵孩子複述一集動畫。

利用資源

國家地理

科一科二

奇先生妙小姐

小豬梅西

馴龍高手

牛津樹6~9級

RAZ G~J

每天花費時間:  40分鐘~1小時

側重:掃盲認字,開始外教課。

5歲之前,孩子基本是文盲,會聽會說但是不識字。5歲後就開始進入掃盲階段。網上看了一圈,最後還是覺得用分級最適合掃盲,國外的小學生也利用分級來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為了讓她學習認識單詞,又退回到所有分級最簡單的級別開始讀。每天讀20分鐘英文分級,堅持讀了大半年,現在正在自主閱讀牛津樹6和RAZ G。個人覺得掃盲最重要的方法還是多讀,語言的學習當中,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海量閱讀來解決。孩子的學習能力常常超過大人的想像,慢慢地發現我的英語能力已經跟不上她了,陪她讀一本書時,很多單詞需要查字典。於是就加入了點讀筆,發現點讀筆真的非常能解救英文不好的老母親。而且需要去忙的時候,扔給她一支點讀筆,就可以給自己騰出來一些時間。到一定階段,渣媽在口語方面也有一種無力感,跟娃說來說去還是那幾句話。加上疫情閉關,就開始藉助於線上的外教課。經過一通的試上和對比,選定了兩個外教課,一個是系統地跟著外教老師學課文和拓展思維,另一個是跟菲教Free Talk。因為前面一些聽和讀的積累,適應上課節奏後,雖然說的句子也有些語法錯誤,但基本不影響她勇敢的用英語表達。另外,孩子的天性都喜歡表現,希望得到大人的關注和誇讚,我們也可以給他們多創造一些凡爾賽的機會。這是今年聖誕節活動,她自己準備的故事表演《醜小鴨》。得到了大人的誇獎和外教老師的蓋章認可,她也有了更多的動力繼續學習英語。回首英語啟蒙這3年多,雖然比不上那些能讀哈利波特牛娃。但能自己閱讀英文書,能和外教自信的交談,我已經很欣慰了。畢竟也沒有想過她要多麼出類拔萃,只是希望她可以掌握這個工具。不過,任何一門技能,想要真正熟練掌握都需要大量時間投入,我們都聽說過有名的「一萬個小時理論」。英語雞娃鼻祖蓋老師說,英語的學習,應該是攤開10年來規劃和安排。我們才剛剛邁出第一步,現在正帶著娃緩慢爬向章節書和落實寫的路上,想必孩子越大父母的挑戰就越大。同時也想跟各位媽媽們共勉:只要堅持和行動,任何孩子,無論智商高低,相信我們最終都會有不錯的成果。

魔都珍珠媽,資深全職媽媽

主業吼娃揍娃,副業分享育兒溼貨。

相關焦點

  • 一個真實「普媽」的英語啟蒙心得:娃的超大詞彙量這樣練成
    中國孩子英語學習的領域,早已經「內卷」成墨西哥雞肉卷了。那咱們普媽、普娃是不是就沒有活路了?其實絕大部分,包括正在看文章的你和我,都是普媽,我們的娃不出意外的話,也會是普娃。今天就為大家帶來漢娜媽的「普媽英語啟蒙心得」,接地氣的實操經驗,毫無保留分享給你們。
  • 3年半的英文啟蒙之路,丸子媽是如何收穫一枚熱愛英文的小牛蛙?
    (畢竟,在媽媽眼裡自家的娃總是最好的)3歲5個月的女娃,熱愛英語,更愛閱讀的水瓶座,目前raz E 可以跟讀,裸聽佩奇女孩子四部曲在讀,白雪公主AR 2.2,灰姑娘AR 2.3 ,拇指姑娘AR 2.7, 美人魚AR 3.9(註:AR指數,是通過分析單詞、句子長度和複雜程度來衡量,英語課文的綜合難度指數,它可以直接反映為美國的年級概念,例如:AR 3.5.難度適合小學三年級五個月的學生閱讀
  • 一個普媽對小娃的英語啟蒙之路,跟著做就對了!(4~6歲小娃)
    首先,我不是一個牛媽,無留學背景、無外企經驗,大學英語六級水平,平時日常用到英語的地方就是看美劇、看電影,和偶爾出國用到的啞巴英語。既談不上自身有多好的英語起點,也沒有任何先進的英語啟蒙經驗,這可能和大多數媽媽一樣。只是在我的教育意識中,學好英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可什麼時候學,如何學,也是在陪伴Ocean長大的過程中,走過了這幾年(4~6歲)之後,現在慢慢總結的。
  • 英語啟蒙1年多,這是我們的理念、路線、覺得好用的各種啟蒙資源…
    先說理念和路線為什麼要英語啟蒙?我的媽媽,娃的姥姥是學英語專業的,但是年輕時忙於工作,奉獻事業,而且,她和大部分80年代的家長們一樣,都是把孩子交給老人和學校,只懂吃飽穿暖,考100分。「啟蒙」似乎是大家都沒聽說過的詞語。
  • 2~6歲是娃英語啟蒙黃金期,但這3個坑家長經常踩,娃只會事倍功半
    」寶媽樂樂看到娃一學習英語就無精打採,內心十分惱火,她直接把手中的單詞卡片摔到桌子上:「你多大了知道不?你4歲了!人家楊冪的女兒小糯米3歲就會用英語跟媽媽交流了,你呢?連單詞都記不住幾個!」「我又不是糯米,我是小甜甜。
  • 2~6歲是娃英語啟蒙黃金期,但這3個坑家長經常踩,娃只會事倍功半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來,孩子,今天我們學習以c開頭的單詞,別磨磨蹭蹭,快過來!」寶媽樂樂看到娃一學習英語就無精打採,內心十分惱火,她直接把手中的單詞卡片摔到桌子上:「你多大了知道不?你4歲了!人家楊冪的女兒小糯米3歲就會用英語跟媽媽交流了,你呢?
  • 英語啟蒙孩子不肯學,試試美國小學都在用的教學法,普媽一學也會
    懶散了好久沒有更新英語啟蒙的文章了,坐在那碼字實在是一件耗費心力的工程,以前讀書寫論文差點沒把自己整死先看個學員案例:最近有個4歲男娃樂樂的媽媽諮詢我「怎麼給孩子啟蒙」。他們家的情況是:爸爸上海交大副教授,設計院的很忙很忙,一年最多50天能在家很不錯了,所以教育孩子的事情完全交給了孩子媽。
  • 四年多帶娃英語啟蒙實踐經驗,不走彎路就比其他人領先一大步!
    經常有媽媽問,高端英語3年課程是怎麼設置的?分別學哪些內容?
  • 4年時間,不放棄的媽媽,終於帶娃成功英語啟蒙
    讀繪本感謝黃子媽邀請我,來分享這段英語啟蒙的經歷。Elsa的英語啟蒙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無目的混沌階段,第二階段是目標明確、按部就班。下面,聽我一一道來。說到給娃做英語啟蒙,要很慚愧地承認一個事實,就是娃媽——我自己著實吃了啞巴英語的虧。學了將近20年的英語,在課堂上用到一個英文術語的時候哼哧半天,學生目瞪口呆,最後被好心的學生用流利的口語解救。
  • 0-6歲寶寶英語啟蒙怎麼做? 2個孩子,3年實戰經驗,5千字超強攻略送給你!
    看了7.8本英語啟蒙的書籍,總結了3點:一是學英語要趁早;二是爸媽英語不行也能教出英語牛娃;二是英語啟蒙找對方法事半功倍。
  • 盈媽總結2歲娃天文地理啟蒙經驗
    這類問題之前,先給娃他們來個天文地理知識啟蒙吧.太陽系可以結合啟蒙書籍來學習,兩歲左右寶寶的太陽系啟蒙書籍我推薦多多英語的第四輯(46-60)第55本 《outer space》和凱迪克正版太陽系探索科普繪本《
  • 少兒英語培訓中心教學主管英語啟蒙經驗分享1
    最近經常看到一些文章或者群友說,某些家長介紹孩子英語學習的成功經驗,長篇大論好像很有經驗的樣子,但用到自己的娃身上卻不管用。究其原因是某些人的孩子聽話又配合,換個調皮點的孩子,這類經驗的實用性就不強了。 想想這樣挺有道理。
  • 普娃的英語學習經驗
    摸石頭過河娃是14年10月份的,從今年3月疫情期宅家裡才正式開始系統學習英語,算是啟蒙晚的了。很早就跟隊友說,以後娃的英語自己教(英語專業,半吊子水平),但是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18年入手了牛津樹1-9階全套點讀版,打算開始教時發現對娃來說有點難,然後計劃擱淺,書也束之高閣。
  • 適合「普娃」的英語啟蒙路線,孩子英語學習少走彎路!
    近日,大麥看到一則新聞:剛剛6歲上一年級的小姑娘羅凌熹,從3歲半開始在媽媽有效而有趣的家庭英語啟蒙下,閱讀了上千本英語繪本和分級書;4歲半她獲得「希望之星」全國星路風採英語大賽省賽一等獎、國賽幼兒組三等獎;5歲半她取得了Star測試GE5.8,這代表其閱讀能力與美國5年級學生的中等水平相當。
  • 抗拒英語培訓班的四歲娃,在家三月自如開口,還能給倆娃同步啟蒙
    二寶八悅,現在1歲,9個月開始有意識的做英文啟蒙,中英文同步。歡迎到公號文章中觀看七喜和媽媽英文互動的視頻~英語啟蒙走過的坑大寶七喜,從3歲的時候開始英文啟蒙,但也僅僅是給她看些英文動畫片,某瓜的英語錄播課,看了大半年也就只會了幾個顏色動物的詞,沒什麼長進。
  • 【經驗】一位英語老師的啟蒙經驗和教訓
    一個個繪本分級閱讀的名詞也紛紛出現,什麼牛津閱讀樹呀、典範英語呀、蘇斯博士的ABC呀等等,讓人搞不清東南西北。甚至出現了很多專門磨耳朵的手機軟體,什麼嘰裡呱啦啊、喜馬拉雅啊,都不知道安裝什麼好。一批批牛爸牛媽們也開始在各大論壇曬娃,什麼今天聽了walking,walking,明天看了word world,讓人在羨慕嫉妒恨之餘,仍然一頭霧水。
  • 我的英語不好,如何給娃啟蒙?
    同為人父人母,我們都期望孩子不輸於起跑線上,談到孩子英語啟蒙問題多數家長皺起眉頭。為什麼呢?家長們有說到「我的英語不好,如何給娃啟蒙」?想必寶媽寶爸們有想到借力,想給孩子找合適的英語培訓班、找一對一外教、拼班學習等等。當然這些方法都是可取的,但興趣是最大的學習動力。寶媽寶爸們如何培養孩子學英語的興趣呢?平日裡如何引導孩子呢?
  • 抓住「寶媽」人群,英語小神童瞄準少兒英語啟蒙市場
    抓住「寶媽」人群,英語小神童瞄準少兒英語啟蒙市場 作者:阿新 發布時間:
  • 6歲零基礎啟蒙, 8歲讀到《哈利波特》,來說說我家大童進階心得 …
    我的英語也不太好,四級低分飄過、剛過及格線… 啟蒙到現在快兩年,完全就我這麼個英語渣媽帶娃在家英語啟蒙,現在娃已經讀到《哈利波特》了。比起咱們小花生社區 裡的牛娃、神娃,我家這已經是很普的普娃了。本文由花友 @sunshine08 發布於小花生寫作計劃其實說起來還要怪我,我的英語啟蒙意識來的太晚了,娃小一了才給開始給娃英語啟蒙。
  • 帶娃折騰了好久都無效,這篇"英語零基礎啟蒙帖"真是及時雨!
    今天照例,給大家帶來一篇亮眼的英語學習經驗帖。 現在爸爸媽媽們都有了「語言學習敏感期」的概念,知道孩子學英語越早學得越輕鬆,但是真正零基礎啟蒙之初該怎麼做呢?恐怕很多人並不是特別清楚。 和孩子多用英語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