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關於磨耳朵的傳說越來越盛的,一夜之間磨耳朵仿佛成了英語學習的唯一方法,似乎你的孩子沒有磨耳朵都不好意思與人打招呼。市面上關於磨耳朵的書單也越來越多,什麼安妮鮮花啊、森林城堡啊、廖彩杏啊等等,使人應接不暇。一個個繪本分級閱讀的名詞也紛紛出現,什麼牛津閱讀樹呀、典範英語呀、蘇斯博士的ABC呀等等,讓人搞不清東南西北。
甚至出現了很多專門磨耳朵的手機軟體,什麼嘰裡呱啦啊、喜馬拉雅啊,都不知道安裝什麼好。一批批牛爸牛媽們也開始在各大論壇曬娃,什麼今天聽了walking,walking,明天看了word world,讓人在羨慕嫉妒恨之餘,仍然一頭霧水。
信息大爆炸時代,碎片化閱讀的後果,就是缺少一個系統化的總結,將各種有用的知識串起來,使得各位爸爸媽媽在培養孩子英語啟蒙時能夠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我對孩子(一年級,7歲)英語啟蒙,就是從這麼一個混亂的資訊時代中摸索出來。上面所提到的、未提到的書籍我都買過(正版),上面所提到的、未提到的資源我都下載過。一路走來,從最初的懵懂,到現在的精通,幸好我損失的只是金錢,得到的孩子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和不菲的成績。現在我的孩子能夠看得懂純英文動畫片《peppa pig》,能自己閱讀簡單的英文繪本,平時說話也會時不時無意識得蹦出幾句純正英語。
接下來,我就講述一下我在孩子英語啟蒙走過的彎路和現在對英語啟蒙的總結。
一 細數我在孩子英語啟蒙教育中走過的彎路
(一)大意失荊州
我們家是開英語培訓學校的,主做出國英語培訓,比如託福、雅思、賽達等,同時也做高考英語培訓。我自己的英語水平一般,也就是4級水平。但我愛人,以前是新東方的集團名師,後來由於身體原因(腿部殘疾,無法長時間站在上課),創業創辦了自己的英語培訓學校。為了避免站著上課,就主打VIP1對1和小班教學——在這種模式下,老師和學生都是坐著的。對於成年人,我們有太多成功的案例。而朋友們又時常羨慕的說:「你們家是搞英語培訓的,小孩子英語能不好嗎!」。成人教育的成功,朋友的羨慕,再加上工作的繁忙,我們忽視了對英語啟蒙的研究,總以為要等孩子讀小學後再上英語課,而且加上家庭的薰陶,就可以把英語學得棒棒的。總之,輕敵加繁忙,導致了孩子沒在6歲前進行磨耳朵的訓練,錯失了英語啟蒙的最佳時期。現在挖空心思尋找孩子小時候的英語啟蒙的痕跡,也只能找到這樣一些碎片:
1、2-3歲
無數遍播放《英語小天才》,其實就是夾心英語,諸如「爸爸爸爸dad,dad,dad,dad」之類。孩子每每不吃飯,爺爺奶奶就會把碟片放出來,於是孩子一邊看一邊吃。現在回想真的很後悔,如果當時播放《peppa pig》、《鵝媽媽》之類的該有多好啊。得到的教訓是:夾心英語要不得,只能聽純正的英語。
2、4-5歲
孩子就讀於一個價格不菲的雙語幼兒園,使用的教材是布朗英語。書非常多,常常不到一周,就拿回一本英語教材+碟片回家。短短兩年,家裡就累積了一大堆。按理說上這樣的幼兒園英語水平應該很好才對。但實際情況是,孩子英語水平相當的一般,一般到與普通幼兒園一樣。而且孩子極其不願意去上學。我經過仔細觀察,發現是幼兒園的問題:這個雖然幼兒園貴,但是教學水平著實一般。教師都是剛畢業人員,責任感非常之低下,就想著怎麼把一天混過去。時常要求孩子們集體站立,以維持安靜的狀態。我孩子總是告訴我,老師今天又威脅說,誰不聽話就把誰的桌椅丟出去。孩子在幼兒園非常孤僻,不喜歡跟人交流,只默默一個人呆著,活著自己的世界裡,因為這樣老師就不會懲罰。至於英語教學,只不過是每天的一個例行公事而已。得到的教訓:要介入孩子的教育,別妄想別人全權把你的小孩教好。
3、5-6歲
我們把孩子從爺爺奶奶手中接了回來,孩子也換了一個優秀的公立幼兒園,遇到了非常優秀的老師。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孩子不再孤僻,變得大方、開朗多了——貌似跑題了!3歲看大,7歲看老。我的孩子3歲孤僻、7歲開朗。新的幼兒園給了他重生的機會,當然父母的付出也同等重要。每每談起,我都會忍不住要感謝孩子的幼兒園——新幼兒園不學英語,所以我們也報了一個泡泡英語班,上了兩個學期,每周只是周末上一次課,平時在家也沒有聽英語。後來由於不想每周接送,同時也未看到培訓效果,就沒有繼續報班了。
(二)夢醒時分
孩子讀幼兒園時,有一個同事家的小孩,比我的大一歲,但她的口語非常純正的,還去參加全國的英語朗誦比賽。這其實就是磨耳朵的差距,只是當時我沒有引起警覺,錯誤的認為只是幼兒園拔苗助長的營銷手段。
孩子讀小學了,為了實現孩子的留學計劃,提高孩子英語能力就變得非常迫切。但是如何提高,我仍然停留於成人學英語的階段。直到有一天,我的一位大學同學在自豪的介紹她的小孩(比我小孩小兩歲)可以看懂原版英語動畫片,能夠看著繪本用英文講故事,我才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我周邊認識的幾十個朋友,他們都是一個英語俱樂部的,俱樂部在全國都有人,使用了磨耳朵的方法,他們的小孩英語水平只高不低!」同學又對我來了一劑猛藥。我這次驚醒,原來不知不覺之間,我孩子的英語水平已經被別人落下了十萬八千裡。
別一味的認為自己的孩子還小,不著急學英語。其實英語啟蒙越早越好,不信,你去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三)如饑似渴
我從同學那裡第一次了解到磨耳朵的英語啟蒙方法,但很多地方仍然是一頭霧水。比如閱讀樹是什麼書,自然拼音又是什麼東東,搞得我雲裡霧裡。看別人的育兒日記,裡面層出不窮出現的英語資料更是使我迷惑,光是動畫片的名字就有十幾種,完全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於是我就去買書,《父母英語不好,孩子照樣行》、《不可錯過的英語啟蒙》等等,其實看了之後還是迷糊,但我是行動派,想太多不如做起來。「買買買」,繪本故事、《朗文幼兒英語圖解詞典》等等。然後又在網上看到了「廖彩杏「書單,下載資料後又買了書。
當然,這個購買的過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從某種意義上,我和孩子都是小白鼠。我按照網絡中學到的指導方法把資料買回來,然後與孩子一起商量。我常常問孩子:「這個你喜歡嗎?喜歡就看,不喜歡我們就換一個」。
如果在學習中碰上了我們商量也解決不了的迷惑,我就會帶著問題去查找書、去諮詢同學、去論壇爬樓。不可否認,我購買了一些孩子沒有看的書,別吝嗇,給孩子買一些他不讀的書,如果浪費幾本書就能讓孩子學到知識,我覺得這不叫浪費。
持續關注,持續福利!
長按識別二維碼,訂閱【童蒙英語學堂】
聽說:只有2%的人的指紋可以被識別喲!
敬請關注:
荔枝FM電臺:搜索「劉爽親子英語」
喜馬拉雅電臺:搜索「李龍老師」
李龍老師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razyli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