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譜童書每周推薦 ▲ 孩子免費聽故事神器
點擊標題下 愛讀童書媽媽小莉 關注
600多個經典故事任意聽
周末有個閨蜜到家裡來看老三lisa,一眼瞅到寧寧正在自己翻英文繪本。她驚詫得不行,眼睛瞪老大地問:「你家寧寧已經自己會看英文了?!」
我哈哈大笑:「哪有這麼誇張,她就是喜歡看圖,隨便翻翻而已。」
聊到英文,似乎一下子就戳到了閨蜜的「死穴」,她有點焦急地說:「我家娃已經三歲了,還沒接觸過英語,囤了一些英文繪本,沒講兩句,他就不聽,估計也是覺得我講得不好,搞得我想要給他英語啟蒙,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我一邊要她放寬心,一邊回答她說:「小拍也是2歲多開始英語啟蒙的,那時候她的中文就已經很強勢了,我想要她接受英文,也費了挺大勁的。」
也就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血淚教訓」,我對寧寧的英語啟蒙從她四五個月大就開始了。
在她懵懵懂懂,你給她什麼,她就接收什麼的嬰兒期,英語啟蒙顯然會起步得輕鬆些。
那英語啟蒙到底應該如何開始呢?孩子的中文強勢,又該怎麼辦?這也是不少媽媽反覆問我的問題。
其實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英語啟蒙的起步會有不同策略,小莉根據自己的經驗,跟大家聊聊0-7歲的孩子,如何開始英語啟蒙吧。
這個年齡段,在我看來,是英語啟蒙起步最好的時機。
之前我寫過一篇關於嬰兒學習第二外語的美國一項科學研究,表明8-10個月是關鍵時期,其實也是因為這個時候的聽力辨音能力最強(複習請戳☞科學給的答案)。
學習一門語言,「聽說讀寫」四項能力,總是把「聽」擺在最前面。
在孩子辨音能力最強時,就開始語言輸入,會比辨音能力越來越弱時再來輸入,起到更好的效果。
所以從寧寧四五個月開始,我就試著給她讀一些英文繪本。這時候的讀英文和說中文,對小嬰兒來說,沒什麼區別。
不用在乎她是不是能聽得懂,也不要在意自己的英語口音是不是準,因為我們不是在教孩子如何說英語。
而是通過親密的親子閱讀,讓她對英語混個耳熟,培養出最基本的語感(複習請戳☞如何給孩子讀英文繪本)。
當我在給寧寧讀這本經典的英語啟蒙觸摸書《pat the bunny》時,她醉心於摸摸兔毛,照照鏡子,聞聞花香,愜意得不要不要的。
英語在她心裡,就是媽媽的呢喃暖語而已。
當然,除了親子閱讀,我也會給寧寧播英文兒歌和童謠磨耳朵,在她心情好,玩耍、吃飯或者洗澡時,都會放個三四首。
廖彩杏力推的《鵝媽媽童謠》《WeeSing》,安妮鮮花推薦的《清華幼兒語感啟蒙》都是很經典的資源。
因為兒歌的韻律節奏感非常好,對培養孩子的語感也有極大的好處。中國人說英語,總被老外吐槽「Chinese English」,有一部分就是因為語感完全不對。
孩子的這個時期,幾乎都是以家長為主導的起步,所以不論是讀英文繪本,還是播童謠磨耳朵,加在一起花的時間不用太多,一天累計有1個小時,就已經很不錯了。
這個階段的孩子,如果從來沒有接觸過英文,中文就已經開始佔強勢地位了,就像小拍當年一樣。
她一看到我拿出英文繪本,就跑到書架前,換過一本中文的說:「媽媽,我要看這本!」
孩子會有這樣的反應其實也很正常,她對沒有見過的語言有本能的恐懼,覺得自己聽不懂,也理解不了。
越大的孩子,對故事情節理解要求越高,對中文思維也越依賴。
那時,我依照汪培珽在《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裡寫的辦法,給小拍讀英文繪本,採用的是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的方式,讓她慢慢也開始接受了。
▲換了最新版的封面都快認不出了
但要注意的是,中文不用照著英文逐字逐句的翻譯,用口語化的中文大概解釋一下就行。
如果有的孩子,還是很排斥,那也可以先從讀圖開始,和孩子一起用中文猜圖上的意思,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圖畫上,直到把整個故事了解了之後,再來試試讀英文。
可想而知,我們引入的英文繪本,情節就要簡單和幽默啦。這樣更能引起孩子的興趣,覺得這個故事真有意思,對英文也不會那麼排斥了。
假如真的完全不接受英文繪本,也可以試試和孩子一起看英文動畫片(複習請戳☞千萬別錯過這些英文原版動畫片)。
前提是,不要讓孩子知道有中文版或者看過中文版哦。
連英文動畫片也不行,那就試試放英文兒歌吧。那時,我們每次帶小拍出去玩,都會在車上放幾首英文兒歌,後來她越聽越喜歡,也促進了她對英文的好感度。
我有一個朋友米爸,想給當時2歲半的女兒英語啟蒙,但女兒完全不接受英文繪本,米爸只好抓住他女兒喝奶十分鐘的空檔,每天堅持在她眼睛旁邊嘰哩哇啦讀10分鐘英文故事。
沒想到,就在這樣的堅持下,他的女兒越來越愛看英文繪本了,兩年時間,就已經可以自主閱讀了(複習請戳☞英語弱爸兩年教出英文牛娃)。
不知道大家看出來沒,2-4歲英語啟蒙的開端,是在一直尋找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任何強迫式的手段,都只會適得其反。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想要英語啟蒙,那一定是高難度動作。
如果孩子能接受一些故事情節相對簡單的繪本,就可以繼續試試2-4歲的啟蒙方法,像牛津樹這類的分級讀物,有些五六歲的孩子也很喜歡。
但如果已經不滿足於故事簡單的繪本,喜歡看情節稍微複雜一些的,難度級別就真是加大了。
因為故事情節複雜的英文原版繪本,句子更長,生詞更多,無形當中也提高了英文啟蒙的門檻。
但是親們別忘了,孩子7歲之前,都是第二外語啟蒙的黃金時間,我們還是不要輕言放棄吶。
如果孩子已經有了比較明顯的興趣愛好,我們可以試著從動畫片、電影入手「投其所好」。
比如有的孩子特別喜歡看動畫電影,什麼《功夫熊貓》《獅子王》《馬達加斯加》《瘋狂動物城》,如果哪個沒看過,就找出英文原版給孩子看看。
利用孩子本身已有的興趣愛好作為橋梁,可以讓英文變得友好起來。而且不是一上來就看書,先從電影入手,孩子會更願意接受一些。
當然,看完動畫片或者電影,最好還是要回到圖畫書上來,找找相同主題的英文繪本,和孩子一起看圖猜意思,用誇張的語氣讀給孩子聽,繼而引發對英文的興趣。
也可以把電影的音頻提取出來,當孩子心情好,看準時機放出來給他聽,和他討論。
當孩子真的能夠聽懂一部英文電影,他的成就感會讓他一發不可收拾,對英文的興趣也成了燎原之火。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鮮明的個性和主見,如果有更好的讓孩子喜歡上英語的方法,也歡迎媽媽們在評論裡留言分享哦。
英語家庭啟蒙是一個漫長而需要堅持的過程,我們急不來,也強迫不得。在比較強勢的中文環境下,更不要著急讓孩子「說」英文。
起步階段最重要的兩個關鍵詞,是「興趣」和「輸入」,讓孩子不斷地保持對英語的興趣,讓孩子不斷地保持輸入的狀態,挖掘他們感興趣的英文資源,找準引入的時機,摸索孩子能接受的方式。
也許有人要問,那要「輸入」到什麼時候,才會見到效果?
汪培珽說:「專心走好眼前的那一步,就好。」
我也想說,先走好現在的這一步,你就會知道走下一步。別想了,趕緊行動起來吧。
PS:本來還想繼續推薦一些適合零基礎的英語啟蒙書單,但是文章已經太長啦,先在這裡寫個欠條哈,過兩天補上,等我喲
親愛噠,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就是緣分,我是三個女兒的媽媽小莉。
我畢業於播音專業,和三個娃一起讀了2000多本繪本,在這裡,我每天都會更新一個故事音頻,分享我的育兒故事,這個小小的公號也因為媽媽們的傳播,吸引了近百萬媽媽關注。
做媽媽的路上,讓我們彼此依偎,共同成長。
小莉這幾年為大家精挑細選的書單
在公眾號回復「書單」可以看哦!
0-3歲 | 那些我和孩子看了100遍的書
3-6歲 | 78本經典繪本缺了一本都不行
6-10歲 |休想從孩子手上奪下來的50本書
科普書單 | 1000個小時陪讀才磨出的泣血推薦
數學書單 | 看過不愁孩子將來學不好數學
童詩書單 | 詩一樣年華的孩子不能錯過
家長書單 | 隨時用這20本家教書武裝自己
想看更多育兒乾貨,就戳「閱讀原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