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的傳統裡,春分和清明節都是比較重日。這兩個節日,都是後人用來祭祀後人所設立的。轉眼間,清明節又快到了。每年的這個時候,各種各樣的紙錢都會迎來「熱銷」。雖然說近年國家提倡環保祭祀,但是大多人都不為這些要求所影響。最傳統的祭祀方式,例如在墳頭上燒紙錢,用家禽祭祀祖先,均還在沿用。
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地祭祀的方式也發生了些許變化。尤其是祭祀所用的紙錢,可以說五花八門。從最開始的黃皮紙,發展到後來的冥紙。這些冥紙比較接近現在風氣,加上顏色鮮豔,便於攜帶等原因,廣受消費者青睞。現在一些酷似人民幣的冥紙,甚至在部分地區成了主流祭祀品。
然而,今年的清明節也有新要求了,有一種紙可能不能再燒了,農民要提早知曉!
早在3月18日,央行發布了《人民幣圖樣使用管理辦法《修訂稿》》,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提出祭祀用品禁用人民幣圖樣。也就是說,如果該徵求意見稿順利實施,以後帶有人民幣圖樣的祭祀紙錢可能就不能再燒了。為什麼要這樣規定呢?原因有下:
1.有損人民幣形象
大家都知道,人民幣上帶有特殊圖案的,代表一定意義。市面上其他的紙錢不可以隨意仿製,在祭祀用品上使用人民幣圖案,無疑將有損人民幣形象。
2.容易將冥紙誤認為人民幣
現在市面上的冥紙走俏,很多商家為了冥紙銷量提升,吸引消費者目光,不惜將冥紙仿製得越來越像人民幣。冥紙的大小,顏色,圖案,都和人民幣極為相似,有時候真假難辨。在市場上,甚至出現過用冥紙行騙的案例。
毫無疑問,央行出臺的這一舉措,對避免以上2種情況是極為及時的。修訂稿還出臺了相關要求,以後使用人民幣圖案還需要符合一定規範要求,例如單面使用,不能使公眾誤認為人民幣。
所以,農民要提早知曉,避免惹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