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生活?可能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
小時候自詡讀了幾本書,就認為自己是高雅的人,再也看不起那些市井之語,凡塵俗事,殊不知,生活就應該有煙火氣。
家長裡短,討價還價,嘮嗑閒聊還有隨時隨地都會出現的廣場舞,這些才構成一份有充滿人情味兒的生活。
很多名師大家都很會生活,他們的生活不僅高雅而且也會有濃濃的煙火氣,比如蘇軾。
蘇軾一生宦海沉浮,但他心胸豁達,總能做到隨遇而安,他的生活是詩意與煙火氣並存的。
蘇東坡曾拿妹妹的長相開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額凹眼是:
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
幾回拭淚深難到,留得汪汪兩道泉。
蘇小妹嘻嘻一笑,當即反唇相譏:
一叢哀草出唇間,鬚髮連鬢耳杏然;
口角幾回無覓處,忽聞毛裡有聲傳。
這詩譏笑的是蘇軾那不加修理、亂蓬蓬的絡腮鬍須。
似乎又還沒有抓到痛處,蘇小妹再一端詳,發現哥哥額頭扁平,又一幅馬臉,五官搭配不合比例,當即喜孜孜地再作一詩:
天平地闊路三千,遙望雙眉雲漢間;
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
蘇軾一聽樂得拍著妹妹的頭大笑不已。蘇家兄妹戲諺起來,可說百無禁忌。然而,也只有真誠相待的家人才經得起這樣開玩笑吧。
蘇軾也曾對從表兄文與可寫過這樣的詩:
漢川修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籜龍?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
漢水一帶長竹繁茂賤如蓬草,斧頭何曾將鮮嫩的竹筍輕饒?料想你這個清貧嘴饞的太守,定把渭濱千畝青竹吞進肚了。
詩意戲謔,調侃之意不言而喻,然而還是讓文與可「失笑噴飯滿案"。
長大後讀了蘇軾,懂了蘇軾,才發現小時候的自己果然不知道天高地厚,背了幾首小詩,看過幾篇文章就覺得自己應該過高雅的生活,真是可笑。
覺得討價還價很丟臉,覺得廣場舞太平民,覺得在門前高談闊論一點都不紳士,但其實,這才是生活啊。
生活,最讓人流連忘返的就是那份市井煙火氣。阡陌相聞中,讓人念念不忘的就是那份平素切實的人情味。
才華橫溢如蘇軾,也有一肚子的不合時宜,他愛吃紅燒肉就親自下廚,因為有荔枝吃就「不辭長作嶺南人」,這樣的人才了解生活的真諦吧。
現在開始想做一個有煙火氣的人,囿於廚房,固於閒談,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把詩和遠方暫且拋開,活出生活本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