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料理在國內也是一種不僅受歡迎的食物,有很多的人很喜歡吃,不過很多的人都覺得日本料理實在是太貴了,吃一頓起碼得花上好幾百塊錢。日本的料理在國內主要指的還是壽司、生魚片之類的食物,日式拉麵倒不是很貴。大家都知道,日本料理的價格比較貴,不過有一位女子在一間日本料理店裡吃了一頓飯,居然花費了1萬4千多塊錢。把日料店當成自助餐廳,女子一頓吃了1萬4千元,看到帳單就懵了。
原來是因為這個女人誤以為這裡是一間日式自助餐廳,一次只需要三百塊錢就可以任意的吃日本料理了,於是就進去裡面猛吃了一頓。結果結帳的時候,看到帳單她就懵了,因為這一頓飯居然要1萬4千多塊錢。一開始她還不敢置信,詢問店家,難道不是一個人300塊錢嗎?原來她是在外賣平臺上看到這間店鋪的信息,上面寫著人均302元,就以為是302元一個人的自助價格。
雖然這也是她自己理解有誤導致的,但是這位女士依然很生氣,將帳付清之後,就將外賣平臺投訴到了工商部門,希望能夠尋求幫助。該女士表示,如果不是因為平臺的關係,讓她產生了誤會的話,她是不會到店裡面無節制的消費的。對此,外賣平臺的客服表示,「人均302元」指的是到店裡消費的顧客花費的價錢加起來後,再除以總人數,只是一個平均值,這個就是人均消費,並不是定價。
日本料理在國內的價格是比較貴的,有些人表示,在一線城市的日料店裡面,600塊錢的壽司拼盤,裡面只有6個壽司,平均下來,一個壽司的錢都要100塊錢了。而這位女士進去用餐的這間日料店,差不多也是同樣的價位,不過總共就花費了1萬多塊錢,聽起來也是怪嚇人的,也不知道這位女士到底吃了什麼,又吃了多少。
在為日本料理的價格而咋舌的同時,也要想一想,該平臺的人均消費到底可不可靠,在你看來,這屬於女子自身的問題,還是平臺沒有將人均消費寫得更加明確,讓人產生了誤會而導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