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將對539項臺灣產品降稅

2020-12-22 第一財經

據商務部網站報導,海協會與海基會專家已就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相關業務議題達成一致,大陸將對539項原產於臺灣的產品實施降稅;同時,臺灣將對267項原產於大陸的產品實施降稅。

海協會與海基會6月23日-24日在臺北舉行第五次兩會領導人會談的預備性磋商。期間,兩會專家就ECFA的文本及其5個附件進行了商談,就相關業務議題達成一致。至此ECFA磋商工作已全部完成,將在第五次兩會領導人會談時籤署。

另據新華社昨日報導,第五次兩會會談將在6月29日於重慶舉行。

其中,就外界關注的兩岸早期收穫計劃,經協商,在貨物貿易早期收穫方面,大陸將對539項原產於臺灣的產品實施降稅,包括農產品、化工產品、機械產品、電子產品、汽車零部件、紡織產品、輕工產品、冶金產品、儀器儀表以及醫療產品等十類。

臺灣將對267項原產於大陸的產品實施降稅,包括石化產品、機械產品、紡織產品及其他產品等四類。

雙方將在早期收穫計劃實施後不超過2年的時間內,分3步對早期收穫產品實現零關稅。

而在服務貿易早期收穫方面,大陸將對會計、計算機及其相關服務、研究和開發、會議、專業設計、進口電影片配額、醫院、民用航空器維修,以及銀行、證券、保險等11個服務行業擴大開放。

在銀行業開放方面,大陸將出臺6項具體措施,包括允許臺灣地區銀行在大陸設立的營業性機構,建立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在大陸開業1年以上且提出申請前1年盈利的臺灣地區銀行,可申請經營對大陸臺資企業的人民幣業務。

與此同時,臺灣將對研究與發展、會議、展覽、特製品設計、進口電影片配額、經紀商、運動及其他娛樂、航空電腦訂位系統以及銀行等9個服務行業進一步放開。

相關焦點

  • 大陸對臺539項產品降稅 臺灣年省關稅10億美元
    第五次「陳江會」相聚重慶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籤署  大陸對臺539項產品降稅  昨天9時,第五次「陳江會」在重慶召開。  在之後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雙方代表都表明將成立「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來處理ECFA的執行等事宜。另外,第六次「陳江會」將於今年下半年在臺灣舉行。其間,將籤訂《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並商談兩岸投資保護協議。  根據ECFA的早收清單,大陸對臺539項產品降稅,臺灣每年更可望省下一共約10億美元關稅。
  • 蔡英文不希望中斷ECFA,高孔廉:臺灣商品外銷大陸十年省67億美元
    臺灣海基會前副董事長高孔廉接受訪問時表示,2010年兩岸籤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至2020年2月止,臺灣出口大陸產品享受的免關稅金額達67.41億美元,而大陸出口臺灣產品的免關稅金額為6.52億美元,因為有成效,包括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及民進黨官員紛紛表示不希望中斷
  • 連戰大陸行——「破冰之旅」開啟兩岸交流新篇章
    2008年6月,大陸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重啟中斷近10年的兩會協商。此後兩會領導人先後舉行8次商談,籤署18項協議、達成兩項共識。2008年12月15號,兩岸空中直航、海運直航和直接通郵正式啟動,這標誌著兩岸三通基本實現。從此,兩岸同胞自由往來、經貿投資等活動有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條件。
  • 學者:大陸若停止採購臺灣農漁產品,島內農民將血本無歸
    希望民進黨當局把握機會,本著維護臺灣民眾根本利益的精神,回歸「九二共識」,如此,則兩岸幸甚,臺灣幸甚,中華民族幸甚!陳士良表示,自2016年5月民進黨蔡英文上臺以來,特別是今年初臺灣選舉結束之後及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民進黨當局不斷操縱「反中、仇中」情緒,兩岸關係始終處於低迷和緊張的狀態,為此,很多臺灣各界人士對兩岸關係的發展越來越悲觀。
  • ECFA將滿十年 為變局做好準備
    目前兩岸關係不佳,且欠缺溝通互信和渠道,大陸若真要廢除ECFA以限縮兩岸經貿往來,臺灣也只能接受。  若ECFA終止,其核心早期收穫計劃也將停止。兩岸自2011年開始實施早收計劃降稅,大陸對臺灣開放539項早收產品,包括農產品、石化、紡織、機械及運輸工具等。臺灣則對大陸開放267項產品,包括機械、石化、運輸工具、紡織等產品。
  • 大陸專家:終止ECFA對大陸利大於弊,臺灣民生將受較大衝擊
    「因為,當初應臺灣方面提出的要求,ECFA本身就有終止條款,不需要理由。第16條規定,兩岸雙方可以單方面提出終止。」廈大臺研院教授唐永紅表示,民進黨「執政」後,大陸基於善意的良好用心,讓ECFA等協議繼續運行,以聽其言觀其行,希望民進黨當局迷途知返。但近4年來,民進黨大肆推動「臺獨」分裂活動,還勾結國際勢力呼籲形成聯盟對抗大陸。
  • 臺灣地區宣布對大陸鞋徵收「反傾銷稅」
    銷臺溫州鞋近年增勢迅猛,亦將被徵稅43.46%   商報訊(記者  朱則金)據新華社消息稱,臺灣「財政部」3月13日晚發布新聞稿表示,初步調查認定,除東莞興昂鞋業初步無傾銷事實外,大陸鞋靴已對島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因此將從3月16日起,對自大陸進口鞋靴進行最長時間為4個月的臨時課徵反傾銷稅,稅率為43.46%。
  • 江永雄:目前的大陸企業絕對競爭不過臺灣企業
    臺灣在產品的創新、研發、還有很多產品上面,其實一直是領先的,包括很多國際的像IT產業,或者新能源,包括一些環保產品,在臺灣技術上相對是要領先的,再加上臺灣的政策跟方向,其實老百姓的思維更開放一些。所以臺灣有很多很多商品,其實很適合到大陸來的。  但是臺灣最大的缺點是什麼,就是市場規模太小,臺灣和大陸之間兩邊的市場規模相距是60倍,就是兩邊的差距最大是在這裡。
  • 中韓中澳自貿協定正式生效 下月將實施第二次降稅
    其中,中韓自貿協定項下,6108個稅號項下中國原產貨物、1649個稅號項下韓國原產貨物將在對方立即享受零關稅;中澳自貿協定項下,5662個稅號項下中國原產貨物、2402個稅號項下澳大利亞原產貨物將在對方立即享受零關稅。
  • 臺灣學者:ECFA是大陸讓利給臺灣的「不平等協議」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將在9月屆滿10年,針對ECFA是否續籤,逢甲大學合作經濟暨社會事業經營學系教授楊坤鋒表示,蔡政府曾指ECFA沒有期滿問題,且稱中止協議須經雙方協調,說法過於樂觀。事實上,臺灣毫無話語權,ECFA反而是大陸優渥的政治籌碼。
  • ECFA籤署十周年,臺媒:對臺灣經濟貢獻重大,蔡當局不廢止了?
    兩岸ECFA籤署已10周年,ECFA對臺灣經濟貢獻重大,尤其農漁產品及傳統製造業,助益更大。ECFA由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與前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於2010年6月29日於重慶籤署。影響最大是「早收清單」,大陸給予臺灣539項工農產品,臺灣給予大陸269項工業品但排除農產品,初期免關稅。根據統計,從2011年起ECFA早收清單全部產品降為零關稅,至今年3月臺灣出口到大陸早收清單貨物總計減免關稅達68.03億美元。至於服務貿易早收部分,至今年2月金管會核准16家臺灣銀行赴大陸設立分行及子行,其中24家分行已開業。
  • 臺灣毛巾業建議對越南課反傾銷稅
    臺灣毛巾業建議對越南課反傾銷稅 2008-05-27 00:00:00
  • 臺前高官憂綠營執政廢ECFA:臺灣將被國際邊緣化
    原標題:臺前高官憂綠營執政廢ECFA:臺灣將被國際邊緣化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臺灣前「經建會」主委尹啟銘10日表示,ECFA籤署給了臺灣機會,起碼開一扇門,一旦綠營執政廢除ECFA,無法完成貨貿服貿籤署,臺灣地區將無法與海外國家洽談經濟合作協議,如TPP、RCEP等,等於宣告被國際邊緣化。
  • 臺灣水果香飄大陸
    12月13日,營銷人員在廈門市中埔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整理貨架。2011年以來,廈門進口臺灣水果仍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據廈門海關統計,前11個月,廈門口岸進口臺灣水果6259.5萬噸,同比增長11.5%,佔到大陸進口總量的47.7%。從2005年8月1日起,大陸正式對原產臺灣地區的菠蘿、番荔枝、木瓜、楊桃、芒果、番石榴、蓮霧、檳榔、柚、棗、椰子、枇杷、梅、桃、柿子15種水果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
  • 蝨目魚「遊」進大陸 價格不再是「貴」字當頭
    在大陸不為人知的蝨目魚,在臺灣卻是家家離不開的日常食品。在不久前舉辦的北京「臺灣大集」上,記者曾與這來自寶島臺灣的特產有過近距離接觸。那時候,蝨目魚的價格是每600克30元。  將蝨目魚帶到「大集」上試銷的學甲食品董事長王文宗非常看好大陸市場,他說,隨著關稅的降低,臺灣的商品會越來越多地進入大陸,價格上也不會是「貴」字當頭了,憑藉蝨目魚自身優勢,一定會快速打開市場!
  • 大陸商品在臺灣很吃香
    該公司董事長孫志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目前臺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每年高達200多億美元,隨著兩岸先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臺灣市場上大陸商品的品項與種類勢必增多。現在這個時候來承擔代銷服務的角色,他認為是恰到好處。他說,大陸有太多的商品在臺灣有競爭力。
  • 臺灣億光電子兩項產品榮獲大陸綠色產品獎(圖)
    臺灣億光電子兩項產品榮獲大陸綠色產品獎(圖) 2012年11月24日 10:14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商務部:對原產於臺灣地區、馬來西亞和美國的進口正丁醇徵收反傾銷稅
    調查機關對被調查產品是否存在傾銷和傾銷幅度、被調查產品是否對中國大陸產業造成損害及損害程度以及傾銷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係進行了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和《反傾銷條例》第二十四條的規定,2018年9月3日,調查機關發布初裁公告,初步認定原產於臺灣地區、馬來西亞和美國的進口正丁醇存在傾銷,中國大陸正丁醇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