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未來會被人民幣取代嗎?

2020-12-15 野史也是事

肯定會,但不是現在。

從美元取代英鎊的過程看,人民幣可能在64年後取代美元地位。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一取代過程可能縮短至50年。

有人可能會說,根本用不了這麼長時間,15年或者20年內就可實現。但筆者想說的是,理想很豐滿,而現實很骨感。

人民幣要想完全取代美元地位,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中國GDP反超美國,二是中國在金融貿易領域全面超越美國。

如果這兩個條件達不到,那幣種取代一事就不從談起。這是一種怎樣的取代過程呢?我們先了解一下美元取代英鎊。

美國GDP在1872年完成對英國GDP反超,但這並不意味著英鎊從此跌下霸主地位。當時英鎊統治地位還持續了50年。

在這50年內,雖然美國GDP一直領先,但美元還無法挑戰英鎊的統治地位。人民幣取代美元應該也逃不脫這種過程。

單純的GDP超越,並不代表經濟領域的全面超越,尤其是金融和貿易方面。直到一戰結束後,美國才完成全面超越。

這種超越是經濟領域全方位的超越,至此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第一強國。直到這時,英鎊仍未衰落,依然是霸主貨幣。

這一過程大約持續了10多年,直到上世紀20年代末期,美元才真正取代英鎊成為世界貨幣霸主,這一地位保持至今。

從上述整個過程來看,美國GDP反超英國近60年後,美元才完成對英鎊的超越。那人民幣取代美元又會是哪一年呢?

要具體推選哪一年,必須得知道中國GDP何時反超美國。根據IMF預測,中國GDP超越美國的時間點應該在2024年。

但經濟領域全面超越的時間點卻難以推測,只能依照美元取代英鎊來推測,最終可以得出人民幣在64年後取代美元。

之前曾看到過2014年的一篇文章,說中國在未來15年內人民幣將取代美元,如今6年已過去,剩餘9年能有希望嗎?

希望可能不大,接著來了解一下美元與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情況,下面將從國際支付市場和外匯儲備幣種來說明。

據來自SWIFT發布的報告稱,國際上以美元支付的佔比已升至44.1%,這是美元支付佔比在近4年來創的最高水平。

緊隨美元之後的支付幣種是歐元、日元、英鎊、加元,佔比分別是29.6%、5.1%、4%及2.4%,之後是瑞郎和澳元。

人民幣的支付佔比排名第八,份額為1.23%。什麼是國際支付佔比,通俗的講,就是國際貿易中所用幣種的佔比。

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美元的霸主地位是非常牢固的,對排名第二的歐元具有絕對的優勢,其餘幣種幾乎沒可比性。

僅從支付佔比看,人民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首先要能成為國際主流的結算貨幣,才有可能完成後續的超越和取代。

那各國外匯儲備幣種佔比又如何呢?據IMF最新數據顯示,在全球1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美元佔比高達60.9%。

緊隨美元之後的是歐元、日元、英鎊,佔比分別為20.5%、5.7%及4.6%。而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佔比為1.96%。

從以上兩類數據可以看出,人民幣包括其它貨幣還無法撼動美元的霸主地位,至少在目前來看,可能性可忽略不計。

我們應該正視這一差距,只有搞清了差距在哪裡,才能逐步縮小差距。如果僅是一味地強調取代,那肯定不太現實。

理論的東西就不再分析了,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很多都是在空談。正因如此,才有了人民幣15年內取代美元的說法。

短期內唱衰美元的聲音可以休矣,不切實際的口號對人民幣發展沒有好處。只有正視二者差距,才能完成最終超越。

美元未來會被人民幣取代嗎?答案是肯定的,但不是現在,可能在2084年,也可能會更早,就看如何完成全面超越。

相關焦點

  • 美元影響力減弱,人民幣地位提升,未來或將取代這些貨幣?
    有專家還表示,一個國家的流通貨幣強弱以及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等,和該國的經濟實力有著很大的關係,一個國家只有足夠強大了,流通貨幣才會被其它國家認可,同時流通範圍也會比較廣,也會有更多的國家願意將其當成儲備貨幣,那麼,未來人民幣會取代哪些貨幣呢?
  • 人民幣取代美元國際地位,還需多久?
    ——華春瑩(校長渣翻譯)美國股市熔斷,美油期貨跌到負數……見證歷史的事太多,中國網友目瞪口呆之餘,不免開始琢磨人民幣取代美元的可能性。然而奇怪的是,很快就有「理中客」站出來謾罵,一頂「白日做夢」的帽子就扣上去了。要校長說,做夢有什麼不好呢?
  • 美元未來的崩盤會是什麼樣的?
    來源:金十數據原標題:美元未來的崩盤會是什麼樣的?(圖源:子圖網)長期以來,那些膽敢質疑美元全球主要儲備貨幣地位的人一直受到嘲笑。近日,耶魯大學高級講師、摩根史坦利亞洲前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撰文指出美元可能將急劇下跌,亦受到了讀者的激烈反駁。反駁的理由基本可以歸結為所謂的TINA言論——一提到美元可能崩盤,很多人就會覺得不可能,因為「別無選擇」(there is no alternative),即美元崩盤了,那有其他貨幣可以取代它的地位嗎?
  •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會跌破6.5嗎?人民幣持續升值是什麼原因?
    從今年5月開始,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就開始持續下跌,從最高位7.2一路大跌到6.5,港幣由於是盯住美元的浮動匯率制度,走勢也如出一轍。歐元、英鎊、日元等其他主要貨幣也從8月份開始持續對人民幣貶值,說明人民幣匯率從一開始的被動貶值已經轉化為主動升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還會不會繼續下跌?下面,陳生和大家一起分析下這個問題。
  • 清研智庫: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不斷上升,但短期內不會取代美元的地位
    人民幣短期內不會很快取代美元的地位,但是人民幣在全球儲備和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不斷上升。由於美元在最近幾周大幅走弱,因此關於美元失去其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主導地位的說法很多。 不過分析師否認了這一說法,稱目前沒有可行的美元替代方案。他們認為,美元的兩個最接近的競爭對手歐元和人民幣都有各自的缺點。
  • 美元指數如何影響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
    原標題:美元指數如何影響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   儘管開年兩天人民幣匯率的走強與美元指數的疲軟關係並不大,但從去年全年的情況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升幅卻與美元指數的降幅相當,表明美元價格的變動依然是決定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主導力量。  「去年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升幅達6.9%,美元指數同期下跌6.7%,兩者幅度大體相當。
  • 2%和40%的差距,說明人民幣和美元不是差之毫厘,或是差之千裡
    因此,人們認為美元不行了,未來全球將會實現真正的"去美元化",還說美元霸權地位不再,美國第一強國的名號也將消失等等。但這真的不是一種揣測嗎?美元可能走到這種地步嗎?事實上,這很難。美元的地位不會因為一年兩年的經濟走低就被撼動,它畢竟是全球主要儲備貨幣。而且疫情期間,作為國際貨幣的美元依舊是佔據市場主導地位的第一貨幣。
  • 2021年美元兌換人民幣匯率會跌破6元嗎?
    如果我們以黃金參照物,黃金是從1500美元/盎司上漲到了1900美元/盎司,上漲幅度達27%。而人民幣相對於黃金也就是貶值了18%,人民幣相對美元升值了7%。這是一個不是誰最強的時期,而是誰最慘的時期。2021年,應該是一個最難以預測的時期,無論人民幣未來的走向如何!
  • 黃金連續大漲,未來會取代美元嗎?歷史上美元是如何替代黃金的?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主要內容就是: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鈎,1盎司黃金價格為35美元;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鈎,美國政府承擔各國政府(中央銀行)以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義務;實行固定匯率制,各國貨幣與美元的匯率,一般只能在平價1%上下幅度波動,各國央行有義務在超過規定界限時進行幹預。簡單說,你們把黃金給我美國大佬,大佬就給你們美元,你們拿著美元更好更容易買賣東西。
  • 美元在石油的統治受到人民幣挑戰,未來石油將走向何方?
    另一方面,儘管沙特阿美的操作不會立即引發遠離美元的趨勢,對屬於傳統石油交易結算貨幣的美元的地位造成影響。 目前而言,儘管阿美籌集人民幣的時期和規模截至目前並未透露,但這對人民幣的國際化來說,是一件裡程碑式的大事。
  •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是翹翹板關係嗎?
    比如,美元弱勢,大宗商品的價格全面上漲,非美元貨幣全面升值,資金則從美元貨幣體系流出;如果美元強勢,就可能讓大宗商品的價格下跌,非美元貨幣全面貶值,資金則流回到美元貨幣體系。所以,最近美元升值,自然會導致大宗商品的價格下跌,非美元貨幣下跌。人民幣作為非美元貨幣,儘管中國管理層希望建立一套人民幣匯率加權體系與美元匯率指數脫鉤,但實際上非常不可能。
  • 為啥國際貿易都只認美元結算,人民幣啥時候可以取代美元?
    首先說明一點,貨幣結算是指在國際貿易中的支付方式,例如你從一家日本公司那裡買了一批貨物,對方要求你必須使用美元結帳,否則是拒絕發貨的。而如果該公司從你手中購買商品,你也會要求對方使用美元結帳。(美元是當前最主要的國際結算貨幣)之所以雙方都堅持要求美元結算,是因為雙方都不認可對方貨幣的價值,大家都只信賴美元,這是由於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 比特幣突破兩萬,美元會被驅逐嗎?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達瓴智庫原文標題:比特幣突破兩萬,美元會被驅逐嗎?數字資產的出現將威脅美元在全球的主導地位,但要推翻目前的全球儲備貨幣美元並非易事。然而,CBDCs的崛起可能會對美元的地位構成切實的威脅,因為它們可以提供一種更快、更方便的交換媒介。一些觀察家指出,如果中國成功地利用其不斷擴大的經濟影響力和其未來數字貨幣基礎設施的可用性,中國也許最有可能挑戰美元的主導地位。
  • 中國人把美元叫做「美金」,那外國人怎麼稱呼人民幣?很少人知道
    世界上的錢幣有很多,我國用人民幣,美國用美元,日本用日元,韓國用韓幣,英國用英鎊。此外,還有很多國家擁有自己的錢幣,而不同國家的錢幣在國外的「姓名」是不同的,就拿美元來說,中國人經常喜歡把美元叫做「美金」。
  • 伊朗正式用人民幣替代美元,人民幣在非洲火了,英國人也喜歡用
    比如,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在日前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的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5.8萬億元人民幣(5.45萬億美元),佔該國GDP的36.2%,該報告證實,數字經濟已成為減輕新冠狀病毒對經濟市場造成的影響,並成為重塑經濟和改善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
  • 人民幣未來會貶值還是升值?升值和貶值對房貸有影響嗎?
    所以,雖然我國總體經濟體量不小,但依然不敢讓人民幣升值,這是我國經濟過去大而不強的結果。不過這種情況現在正在改變,隨著我國製造業升級,高科技產品在出口中的比重越來越大,比如現在的5G技術,就屬於不可替代的一類,你可以不用,但你不用就會落後,這也是美元持續強勢的原因,因為美國出口中高科技產品佔比很高,就算美元升值,對進出口影響也不大。
  •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6.5時代是好還是壞 人民幣匯率還有希望破7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6.5時代是好還是壞 人民幣匯率還有希望破7嗎?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6.5時代是好還是壞?最近以來人民幣匯率總是在頻繁的波動之中,近日人民幣匯率重回6.5時代,這意味著什麼呢?人民幣匯率有望破七嗎?匯率破七是好是壞呢?
  • 花旗銀行劉利剛:弱美元將持續至2022年,人民幣國際化將會加速,2030...
    「多因素助推之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會加快,到2025年,人民幣在國際主要支付貨幣中會取代日元,變成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到2030年,人民幣會逐漸取代英鎊,變成全球第三大支付貨幣
  • 從中國美元換人民幣收手續費嗎?
    從中國美元換人民幣收手續費嗎?在銀行將外匯或者外幣換成人民幣都是不需要單獨另外收取手續費的,因為銀行的手續費收取是隱含在外幣的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價差裡面了。 銀行對於外幣是低價買入,高價賣出的。從中國美元換人民幣收手續費嗎?
  • 2020年美元走勢解讀:為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漲?
    9月2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報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8376,較上一個交易日調升122個基點,至此人民幣中間價已經連續七個交易走高,創下自2019年5月14日以來的最高值。匯率大漲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