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號:錦時閱讀,主筆李巧兒。寫人間故事,閱情閱人閱世微,歡迎關注。
文
01
每天早上起來,習慣性地聽首歌,或者閱讀一些情詩,為每天即將展開的工作醞釀情緒。
很多人說寫作需要天賦,需要才能。而以我的經驗,寫作不僅需要以上要素,還需要你的勤奮和情緒控制力。
寫劇本,內容架構和結局一般按照控制好的節奏寫。
但寫小說和故事,絕大部分內容和結局,會隨著寫作者的情緒和寫作能力隨機發生和終結。
不知道別的寫作者寫作時是什麼狀況,
有時候我在寫一個故事或者小說時,如果當天負能量過多,有可能是會把它寫成一個悲傷的故事。如果當天正能量不錯,那麼有可能會寫的陽光喜悅。
02
今天早上閱讀幾首詩,其中一首,作者不知道是誰,但寫得頗有情味:
哪天我老了,還跟小孩一樣桌前給你寫信,窗外風雨千檣。第一句講很想念你,最後寫見字如面。有時有月亮,我就做一個與你有關的夢。你對我笑了一下,醒來我就發上一天的呆。現在我在長滿星星的夜裡,階前紅豆墜滿枝,無物抵相思。
03
於是,我想起前幾天,和父親聊天時,恰好談起的寫信話題。
父親說起以前的航空信封,以及一周甚至一個月才能收到的信件,滿滿都是對往事的嚮往和溺愛。
我就想,等我到了父親這個年齡段,也許已經極少人知道和體會到收到紙質信件的那種感覺了,到了那個時候,我們的信件確定肯定以及一定是以超光速發送,這一秒發出,下一秒對方就能收到了。
我在中學時代,有在遠方的筆友,寫過很多信。成年離家工作後,也給父母親寫過很多信。這個時候的信件內容,絕大分部是吐槽個人生活和情緒,非常個人化。
後來,隨著電子郵件的普及,也寫過很多電子信件,絕大部分是投稿郵件,完全沒有個人私生活的交流,公事公辦的感覺。
張愛玲曾經說:「他們的過去像長城一樣,在地平線上綿延起伏,但是長城現在沒有用了。」
04
我愛你七分,三分留給自己。這是很多人在情感方面的處理方式。
智利詩人聶魯達曾經說:「愛情太短,而遺忘太長。」
如果是給親近的人寫信,寫信經常能讓我們的各種情緒得以釋放,不僅能看見自己內心的一面,也能讓收信人看見你的一面,如果信寫得好,還能讓你從膚淺的形象走向更深層次。
如果在你的人生中,能邂逅這樣的人:「桌前給你寫信,第一句講很想念你,最後寫見字如唔。」
祝福你,
因為,這也許就是你人生中的一大幸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