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享:婚禮拜堂中「三拜」的寓意和新娘為何要蒙上「紅蓋頭」?

2020-12-18 娛樂八卦新鮮說

  006■婚禮拜堂中"三拜"的寓義

  在我國的傳統婚禮上,新郎、新娘都要拜堂,其程序一般是一拜天地,二拜父母,然後夫妻對拜。它是我國婚禮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普通百姓所接受並深度認同。

  那麼,拜堂中的三拜有什麼寓意呢?

  我國古代思想家把世界上的事物概括為天、地、人三類。人雖然是萬物的主宰,但在先民的哲學思想和生活經驗裡,天地才是生產生活的承載者,我們的一切都來源於天地,例如風調雨順、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空氣清新、河水純淨、陽光明媚等,都是天地給我們的恩賜。既然我們得到了天地這麼多的恩賜,那麼我們在結婚時就應當首先拜天地,以表達對天地的感謝,同時也祈望天地能夠保證我們生兒育女能平安健康、幹事業能夠一帆風順。

  除了天地,父母也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因素。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是他們撫育我們長大成人。我國傳統文化中對孝親都極其重視,甚至通過法律條文把孝敬父母規定下來。所以,我們結婚時也要拜父母。

  夫妻是建立新家庭的基本要素。要保持家庭和睦,夫妻間就要做到相敬如賓、互敬互愛,因此夫妻對拜也就成了結婚拜堂中的重要一環了。

  所以,拜堂中的三拜,包含了新郎、新娘對天、地、人的感謝,是一種樸素而虔誠的思想,值得提倡。

  趣味連結:拜天地的習俗

  據說,遠古時期的女媧剛開始造人時,只造了一個俊俏的後生。因此,後生常常備感孤單寂寞,整天唉聲嘆氣的。

  無奈之下,後生只有把他的寂寞向月亮傾訴:"月老啊月老,給我找個知心人吧!如果你能幫我如願以償,我世世代代都領你的情!"月亮忽然一閃,傳來了一個老人的聲音:"後生不要愁,我給你找個伴。"

  這時,只見一個白眉長鬚老人拄著一根龍頭拐棍,領著一個姑娘飄飄悠悠地來到這位後生的面前,對他說:"我讓女媧造了一個女人,給你領來了,你們先認識一下。過一會兒我就給你們辦喜事。"說完,老人就不見了,只留下他們兩人在那裡四目相對,默默傳情。

  然後,月老又領著兩個白髮白須的老人出現了。月老說要為他們舉行婚禮,他指著兩個白髮白須的老人說:"這是天公和土地,你們以後的生活都離不開他們,所以你們首先要拜一拜天公和土地。"

  007■新娘為何要蒙上"紅蓋頭"

  古時候的婚禮中,新娘頭上蒙著一塊別致的大紅綢緞,被稱為紅蓋頭,這塊蓋頭要入洞房時由新郎親自揭開。

  最早的蓋頭約出現在南北朝時的齊代,當時只蓋住頭頂,用以避風禦寒。以後各族人民紛紛仿效,成為一種社會風氣。到唐朝初期,便演變成一種從頭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

  據說,唐朝開元天寶年間,唐明皇李隆基要求宮女以"透額羅"罩頭,也就是在唐初的帷帽上再蓋一塊薄紗遮住面額。

  從後晉到元朝,蓋頭在民間廣為流行,已成為新娘不可缺少的裝飾,而且新娘的蓋頭一般都選用紅色的。

  關於新娘蒙蓋頭的習俗,有一個神話傳說。

  據唐朝李冗的《獨異志》載,宇宙初開的時候,天下只有女媧兄妹二人。為了繁衍人類,兄妹得配為夫妻。於是,兄妹倆上到山頂,向天禱告:"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為夫妻,就讓空中的幾個雲團聚合起來;若不讓,就叫它們散開吧。"

  結果那幾個雲團聚合為一。於是,女媧就與兄成婚。女媧為了遮蓋羞顏,"乃結草為扇以障其面"。扇與苫同音。苫者,蓋也。

  以扇遮面,終不如絲織物輕柔、簡便、美觀。因此,執扇遮面就逐漸被蓋頭蒙頭代替了。其他許多關於人類起源的傳說中,都有用樹葉、獸皮或編織物遮面避羞的描述。也許,新娘蒙紅蓋頭就是由這演變過來的。

  趣味連結:娶新乘花轎的由來

  早期,迎娶新娘多是用車,而不是轎子。這是因為,車要比轎子出現得早。

  封建社會早期,士大夫家庭娶親的禮儀很講究。有"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六項規定。每項規定中,又有極為細緻的要求。

  譬如,男子到女家"親迎",要穿黑色衣服,要在黑夜裡用黑漆車子,打著火把前去。新媳婦是坐在車子裡的,車上有蓋,裡面有帷幕,以免被人看見。因為古人認為婦女代表陰氣,迎陰氣入室,宜在晚上進行。

  轎子起源大致從唐朝開始,南宋孝宗曾為皇后製造一種"龍肩輿"。上面裝飾著四條走龍,用朱紅漆的藤子編成坐椅、踏子和門窗。內有紅羅茵褲、軟屏夾幔,外有圍幛和門帘、窗簾。可以說,這是最早的"彩輿"(即花轎)。這以後,歷代帝王都為后妃製造彩輿,而且越來越華麗。

  轎子娶親這個儀式出現在宋代,並漸漸成為民俗。這主要和"親迎"儀式出現了一系列變化有關。例如這時親迎已改在早晨進行,新郎要披紅插花,所以新娘坐的轎子也改成鮮豔的花轎。

相關焦點

  • 搞笑:為何古代拜堂新娘要有人扶?腦筋急轉彎
    為何古代拜堂新娘要有人扶?---請您猜一腦筋急轉彎古代結婚中國新娘一般穿紅衣,外國新娘喜歡穿白紗,從顏色上看就很不同。還有,古代拜堂新娘子還要蓋上蓋頭,為什麼要有紅蓋頭呢?如果新娘長得太醜的話,那男方看到了中途反悔,不拜堂了,那怎麼行呢?所以,新娘子還沒有入洞房之前把頭蓋住,不讓新郎看到,等到入洞房揭蓋頭時,新郎想要反悔已經晚了,已經拜過堂了,大家都可以證明呀。生米煮成熟飯了,那只能罵媒婆欺騙了自己。當然,如果新娘很漂亮的話,那新郎就像是中大獎一樣呀。嗯,不管怎麼樣,情人眼裡出西施,老公眼裡的老婆會越來越漂亮的。
  • 為什麼叫做婚禮?婚禮有哪些儀式?這裡統統告訴你
    看古裝電視劇,常常聽說「三書六禮」這個詞彙,這是電視劇中很難有鏡頭告訴我們何謂三書六禮,今天我想為大家分享下,「三書六禮」是什麼?直到新婚夫婦進入自己的房間,有新郎用秤砣挑開蓋頭,新娘是不能自己取下蓋頭的。為什麼要蓋蓋頭,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古代的的姑娘總是羞於見人,他們需要用一些事物進行遮擋;第二種說法是,有點寓意了,說的是用蓋頭遮擋,新娘看不到路,只能由新郎指引,所以這輩子新娘都要依靠新郎,一輩子生活在一起。
  • 古代結婚講究多,每一種都有說法,漲知識了!
    蓋頭新娘子通常會以一邊長三尺的正方形紅圍巾蒙在頭上,這紅色的圍巾稱為叫「蓋巾」,俗稱蓋頭。對於蓋頭這種婚俗,一般有兩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說蓋頭是為了遮羞;而另一種說法是說源自於古代的掠奪婚,表示新娘子蒙上蓋頭後就永遠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 從明星到富豪,婚禮越來越多,關於中西式婚禮的特點你知道多少?
    新郎、新娘就位後,由兩位男賓引導,行三跪九叩禮,參拜天地、祖宗和父母。然後女東男西,行夫妻對拜禮。拜堂之後,即正式結為夫妻。拜堂因為古代婚禮中的交拜禮都是在堂室舉行的,所以這才被稱為拜堂。又稱拜天地、拜花堂、拜堂成親。
  • 結婚拜堂,為什麼要一拜、二拜、三拜?
    拜堂成親那麼結婚的時候,一拜、二拜、三拜到底在拜什麼?為什麼要這麼拜?還是很有講究的。標準的拜堂有四拜,從上天拜到個人。二拜祖先第二拜:二拜祖先拜祖先現在有些地方給省略了,有些地方另設供臺專門上香祭奠,而不出現在婚禮現場;但有很多地方卻一直放在第二拜,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上
  • 為什麼古時候結婚要「拜天地」?
    在形式上,拜堂也較為隆重:要設香案、點花燭,地上要鋪紅地毯或紅布,夫妻要鄭重其事地下跪磕頭。解放後,拜堂的儀式在我國城鄉大部分地區仍有所保留,但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有很大改變,如已基本上沒有拜祖廟或祖宗神位、拜花燭、拜鏡臺的內容,而只有拜天地、拜高堂、夫妻互拜和拜親朋賓客,而且有的地方只有前三項或後三項,甚至只有後兩項。
  • 農村傳統婚禮上,新人拜天地5分鐘磕40個頭
    在農村新人舉行的婚禮上,大多數都是中式婚禮,拜天地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儀式。2017年最後一天,在山東濱州進行的一場婚禮上,由於親戚眾多,5分鐘內新人磕頭多達40餘次。拜天地又稱拜堂,在舉行婚禮時,新郎新娘參拜天地後,復拜祖先及男方父母、尊長的儀式。
  • 江西玉山官溪古村的這場中式婚禮,轟動了整個村……
    3月23日下午,江西玉山仙巖鎮官溪社區胡家大院內鑼鼓喧天,熱鬧非凡,一場別開生面的傳統中式婚禮熱鬧舉行,新人父母端坐高堂,新人跪拜行禮。大紅蓋頭和鳳冠霞帔取代了婚紗,新郎三箭定乾坤、新娘跨馬鞍、邁火盆……這些傳統的中式婚禮習俗一一展現,讓圍觀鄰裡鄉親親朋好友看得過癮。
  • 婚禮:傳統婚禮和現代式婚禮大PK
    現代式的婚禮,新人穿婚紗與西裝,在酒店或者是教堂舉行這一生做隆重的婚禮儀式,雖然流程單一,但是婚禮現場還是蠻多的。清新的草坪式背景最適合小年輕的喜愛,還有家庭成員簡單親朋又不是很多的人覺得舉辦婚禮很冷清,就直接來場旅遊結婚也是不錯的選擇,既玩得開心,又有一次不錯的婚禮體驗。
  • 國人辦婚禮幾乎不再拜堂 日韓婚禮儀式一覽
    文章說,某些無關緊要的儀式仍然得到保留,但是自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來常見的拜堂儀式已大多被民事程序或西式禮儀所取代。拜堂通常要求夫妻二人站在神靈或祖先的牌位前,按照監禮人的指示拜天地、拜高堂和對拜,然後進入洞房。完成了拜堂,兩個人才算正式結婚。  這篇文章所說的是否就是普遍現實,我們暫且不討論。
  • 為什麼要頂紅蓋頭?新娘有哪些禁忌必須記牢?
    而新娘子則穩坐在花轎中,頭頂紅蓋頭,想看也看不了。越是看不到,大家越是攆著嚷著要看新媳婦!而花轎中的新娘雖然有些害羞,不好意思的,也只能默默地不敢亂動,因為花轎和紅蓋頭彰顯了新娘身份;在這大喜的日子裡,有許多的講究和忌諱,新娘子是要萬分小心地,不能有任何的差池!新娘子上轎前,是忌踏土地的。相傳是怕出嫁女帶走娘家的福氣。
  • 中式婚禮布置效果圖 打造喜慶婚禮
    紅地毯   喜慶的紅地毯自然也是傳統花轎婚禮中不可缺少的物件,而即使是一些別的什麼宴會,也少不了紅地毯的裝飾。在西式婚禮中,新人需要走過有著路引的一條通道才能到達儀式臺,而在中式婚禮中,新人則需要走過這條紅地毯,想必也是寓意著這對新人將走向幸福的婚姻生活,是對新人最美好的祝願吧。 喜字   既然是辦喜事,那自然是免不了大紅喜字的裝飾了。
  • 農村結婚的拜堂,原來也有很多講究,這些忌諱需要注意
    農村結婚的拜堂,原來也有很多講究,這些忌諱需要注意農村結婚的時候,有非常多的文化禮儀要遵循,現在的年輕人,在結婚的時候,都喜歡搞什麼西式婚禮,其實這種婚禮在農村是根本不受歡迎的。農村人認為只有傳統婚禮才是最好的,西式婚禮中,新娘穿的一身白,那才是老人家們最忌諱的。
  • 唐朝有哪些有趣的婚禮習俗?傍晚舉行婚禮新娘不蓋蓋頭用團扇遮面
    在婚禮儀式方面,承襲了古代傳統的婚禮習俗,但也根據社會現實需要而有新規定。上起天子 ,下至庶民,都以」六禮「為基本習俗辦理婚事,只不過因為尊卑、貧富不同,繁簡排場因而不同了。最基本的習俗」六禮「中的 前五禮所謂」六禮「,即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及親迎。
  • 古代婚禮搶親你知道嗎,為何要用葫蘆共飲合歡酒,還要綁在一起呢
    古代婚禮婚禮是怎麼來的呢?據史書記載,最早的婚禮出現在春秋時期的《儀禮.士昏儀》。大家發現沒有裡面有個「昏」字,原因是古人認為人生中兩對新人婚禮儀式,稱之為「昏」。婚禮最重要的一項是拜高堂和拜天地,這個儀式也一直延續至今。說到拜高堂和拜天地,在古代婚禮也是很重要一項。拜天地呢,是對天地神明敬奉。拜高堂,是我們對孝道的一種體現。02古代拜堂儀式說到拜堂風俗,最早出現在唐朝時期,兩位新人首先要拜公婆稱之為拜堂。
  • 拜堂造句和解釋_拜堂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拜堂(bài táng)。近義詞有:成親,交拜。舊時婚禮的一種儀式指新郎新娘參拜天地及其後的拜舅姑和夫婦交拜。[吳祖光《闖江湖》:「客人都到了,就等著接靈芝拜堂成親啦!」]拜堂參考例句:1、一個甕聲甕氣的嗓音宣布拜堂開始,樂隊開始吹打。
  • 拜天地、揭蓋頭、咬蘋果……46對新人在協和醫院舉行中式集體婚禮
    (原標題:拜天地、揭蓋頭、咬蘋果……46對新人在協和醫院舉行中式集體婚禮)
  • 傳統「結婚禮儀」的這三個階段,你一定要知道哦!
    婚禮,無論在古今中外,都被認為是人生儀禮中的大禮,經歷代的發展,使各種各樣的婚禮儀節更趨繁縟、熱烈。婚禮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頭霧水。現在很多人結婚都西式的,那麼我國的傳統婚禮是怎麼樣的呢?我國傳統婚禮大約分為婚前禮、正婚禮、婚後禮三個階段。
  • 福州郊縣婚禮習俗差別這麼大 你肯定不知道
    用一條長9尺的紅帶子綁住雞腳,「九」與「久」諧音,有「常常久久」之寓意;紅帶子,「紅紅火火」之意。更是一種寓意,把新婚夫婦引向幸福生活的意思。這是父母希望女兒嫁出去後,能和女婿和睦相處,相親相愛,不僅長相廝守,白頭偕老,而且還能「好命」。4.婚床擺上火鉗,火鉗意味著新人結婚後要孝順公婆和家中長輩。5.接親時要撒大麥,祝福新娘在婆家越來越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