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生向我提問,說語文就是一門玄學,自己什麼都看了背了,成績還是考不好,有的時候什麼也不看,自己卻能考高分。
我搖搖頭,給他看了4篇學霸做的文言文預習筆記。
這是我們學習《蘇武傳》,要求學生仔課前自主預習畫的人物關係圖。我們可以看到,這幾位學生畫的很好。
一.邏輯關係清楚
讀過《蘇武傳》的人都知道,《漢書》寫的實在是詰屈聱牙,可讀性和藝術性都不如《史記》。課文節選的文章更是人物關係錯綜複雜。第一二段交代出使背景,後幾段交代蘇武回漢朝。中間幾段寫蘇武的遭遇和勸降不屈的過程。
在這篇文章裡,向匈奴和漢朝投降的分別有好幾個人。我們看到上面幾幅圖,將兩邊陣營的人全部交代的很清楚。學生用了不同的符號,交代了過程和結果。
二.自學考證史料
學習不能死學,一定要不斷的鑽研。我們看到第一幅圖,實在是令人感動。這個學生不僅將地圖畫出來,而且將每一件事的具體時間全部考證了一番,這不花點時間是做不到的。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學霸的學習態度。為什麼學霸能把成績搞好,其中很重要一點,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三.內容理解與批判
這幾個學生畫完圖之後,根據圖,向我提出了幾個問題,為什麼李陵要投降?為什麼衛律遭人憎恨?為什麼蘇武一開始求死,之後卻要堅定的活著?蘇武在草原上娶了少數民族的女人作為妻子,算不算叛國?
這些問題,如果不以理解原文為基礎,是思考不到這一步的。
那麼,如何在平時的語文課上學好文言文呢?這幾位同學給我們的啟發就是:
1.上課之前認真預習,不要直接看翻譯,先儘量自己讀懂。這點很重要,因為平時的閱讀訓練,是為了高考。高考試卷上的文言文,可沒有白話文翻譯,全憑自己去看。
2.迅速畫出文言文中的人物,理清楚主要事件。再去探究傳主的品質。
3.積累文言文知識,將不懂的,或者課下注釋重點提示的,標在書裡。
4.知識遷移,學習了一段時間文言文後,自己去歸納和總結文言文知識點,包括重點實詞,虛詞,特殊句式。
後來我再問這個學生,你平時讀文言文,是只靠老師講,還是自己先去閱讀理解呢?你在聽老師講的過程中,有沒有記筆記,課後歸納呢?如果讓你畫這樣一幅圖,你能不靠資料,以什麼樣的態度畫成什麼樣的程度呢?
學生沒有接話。所以,包括語文在內的任何一門學科,都不是玄學,需要實打實的苦功夫,積累之後思考提煉,才能厚積薄發,量變引起質變。
希望這幾幅人物關係圖,也能為我們的廣大的學生,有所啟發。
我是一名省重點高中語文教師,專注於分享閱讀寫作,學習經驗,教育心理等乾貨。希望得到你的關注,也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