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五官科護士。科裡需要選派一名護士去發熱門診科隔離區參加救治新型冠狀病毒病人行動。根據科室安排我被編為備崗人員,為此我時刻做好準備,隨時進入崗位。不巧的是當時被選派的護士,在進入隔離區時感冒了,我聽到這個消息,就義無反顧地跟護士長說:「我去」。經過了科室肯定和院方的培訓,我成為了自己心中想要的樣子,一名光榮的「戰疫戰士」
披上白袍,我們就是戰士
2月6日,我踏著激動而又堅定的腳步的來到了發熱門診科,和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同事們一起度過了一個多月的艱辛、疲憊、緊張而又欣慰的日日夜夜。只有在脫下防護服的時候,才給家人發個信息,報一聲平安,他們此刻並不知道我已請戰到發熱門診科。
對不起,護士
我主要負責導診,有時候人手不夠,也會接替一些留觀室護士的工作。在導診臺面對每一位前來詢診的患者,都要做出詳細的信息登記、測量體溫和簡單的詢問病史,然後按患者分類引導就診。
有一次,遇到一個發熱的病人來檢查,在引導他進行信息登記、測量體溫之後,準備陪他去做檢查。就在繳費的時候,他突然非常生氣,態度很惡劣。原來他聽新聞上說發熱來醫院是可以報銷的,我為什麼還要繳費?
面對這樣的患者,我耐心的給他解釋,如果你確診了是新冠疫,那麼你是可以報銷。最後患者還是很不情願地交了費。接著我送他去做胸部CT,他做完出來的時候,看見我還在門口等他,有點內疚地跟我說:對不起,護士!
沒關係,護士
在發熱門診戰「疫」的第一天令人最難忘:穿上防護服和隔離衣,戴上眼罩和防護面罩,裡裡外外裹得嚴嚴實嚴實,外不透風,內不透氣的,還得帶雙層手套,讓熟練的護理工作變得異常艱難。手套下的手有些麻木,平時三下五除二搞定的動作得花十倍時間來完成。
我記得在留觀室需要給一位病人打針,護目鏡就起了一層霧,面屏被霧水遮擋視線,看不清東西也不能摘下來擦一擦。我拉著這位病人的手摸了半天找血管,扎了兩次才扎進去,我很抱歉的看著他,他卻微笑著對我說:沒關係,護士!
謝謝你,護士
我們雖然就診病人都是發熱的,但陪同家屬有什麼不舒服,他們向我們諮詢,我們都會耐心回復。有個家屬來的時候有點頭痛,擔心是不是新冠疫,於是我先給他量了血壓,發現原來是血壓偏高。向他解釋頭痛原因有哪些,並且對他進行飲食指導,告知他日常注意事項。他們臨走時不停地跟我道謝,謝謝你,護士!
在隔離區,除了日常護理,我還需要不斷鼓勵患者樹立信心,主動到隔離病房看望他們,陪他們聊天,告知他們病情的進展。在我的陪伴下,他們的心態越來越好。在給一個病人換完藥後,戴著口罩的患者激動的豎起大拇指,雖然很累,但此刻我的心是暖的。
患者那句「謝謝你,護士,是你的關心和全力救治讓我感到溫暖,不再害怕」,讓我覺得,每一份辛苦與付出都是值得的。能成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的一名白衣戰士,我深感驕傲和自豪。
辛苦了,護士
在疫情暴發期間,按照規定我們每班工作6小時,但實際上從到醫院準備、消毒、穿防護服下班後再次消毒、脫隔離服、清潔、交接班的整個程序算下來有近10個小時。完成一天工作後,脫掉一身「盔甲」走出緩衝區,我們每個人都是汗流浹背、疲憊不堪,臉上的壓痕深淺不一,鼻梁上刻著暗紅色的瘀血印跡。
每天我們都是腳底生煙,像個陀螺一樣高速運轉,幾乎承包了微信運動排行榜冠軍。不停歇的預檢分診、問診、搶救……已成醫護人員的常態。
為了節約物資,發熱門診護長黃紅星親自為我們縫製小布包,便於我們裝筆和記錄本;護士長和主任擔心我們熬夜加班容易感冒,每天晚上都會燒好薑湯給我們喝。隔離區一個男醫生,患有腎結石,為了避免浪費防護服,減少上廁所的時間,一天下來基本不敢喝水,在工作期間腎結石犯了,依舊堅守工作崗位……
在此,我想對和我一樣奮戰在一線的護士和醫生們說一聲:辛苦了!
一線護士的工作崗位是平凡的,工作任務也是繁重的,但我們的使命與擔當又是不凡的,正是因為使命、因為擔當,才有了「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誓言,才有我們滿腔的熱血和抗疫勝利的決心。
經過戰「疫」一線的洗禮,我鄭重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即使汗水浸溼了衣衫,也阻擋不了我們不懼疫情永向前的步伐;臉上的勒痕、乾裂的口唇、泡白的雙手,也影響不了我們戰勝病魔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心!
今天是護士節,祝願所有經歷過戰疫洗禮的護士和醫生們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