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工義務理髮 服務社區居民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3月10日,北京市東城區海運倉社區社工任海燕對理髮用具進行消毒。 近日,在北京市東城區北新橋街道海運倉社區,四位社區工作者利用工作間隙輪流為社區老人免費理髮。據介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運倉社區附近的理髮店暫停營業。從農曆二月初二開始,在做好防疫安全的前提下,這四位社工利用工作間隙給社區老人義務剪髮,社區老人可以通過電話聯繫社區預約。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3月10日,北京市東城區海運倉社區社工姚紅豔為一位社區老人理髮。 近日,在北京市東城區北新橋街道海運倉社區,四位社區工作者利用工作間隙輪流為社區老人免費理髮。據介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運倉社區附近的理髮店暫停營業。從農曆二月初二開始,在做好防疫安全的前提下,這四位社工利用工作間隙給社區老人義務剪髮,社區老人可以通過電話聯繫社區預約。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3月10日,北京市東城區海運倉社區社工任海燕為一位社區老人理髮。 近日,在北京市東城區北新橋街道海運倉社區,四位社區工作者利用工作間隙輪流為社區老人免費理髮。據介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運倉社區附近的理髮店暫停營業。從農曆二月初二開始,在做好防疫安全的前提下,這四位社工利用工作間隙給社區老人義務剪髮,社區老人可以通過電話聯繫社區預約。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3月10日,北京市東城區海運倉社區社工姚紅豔(左一)和任海燕(右一)為預約前來的社區老人理髮。 近日,在北京市東城區北新橋街道海運倉社區,四位社區工作者利用工作間隙輪流為社區老人免費理髮。據介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運倉社區附近的理髮店暫停營業。從農曆二月初二開始,在做好防疫安全的前提下,這四位社工利用工作間隙給社區老人義務剪髮,社區老人可以通過電話聯繫社區預約。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相關焦點

  • 北京這個社區居民義務理髮,33年堅持不懈,手藝媲美託尼老師
    在城市不斷的發展和變化中,曾經社區裡紅紅火火的小理髮店逐漸消失,託尼老師們開辦的「美發」店如雨後春筍湧現出來。不過,在很多上了年歲的居民眼裡,託尼老師們的美髮店並不太適合他們。去哪兒理髮,成了不少老人們的難題。
  • 三代社工接力十餘年義務理髮 剃頭刀「剃」出大愛心
    通訊員 陸敏 攝昨天是重陽節,也是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姑蘇區金閶街道石路聯合工作站站長許堅根沒有閒著,他認真擦洗用了好幾年的理髮工具,準備節後上班就去為兩位老人理髮。義務為老人理髮這件事,許堅根是從社區老書記那裡接過的接力棒,一做就是6年。
  • 朝豐家園社區便民服務日義務理髮活動
    為弘揚志願者精神,給社區居民提供貼心便利的志願服務,11月25日上午,朝豐家園社區開展便民服務日義務理髮活動。理髮師們嫻熟的手藝,社區工作人員熱情周到的服務,現場一片溫馨和諧的畫面。義務理髮活動讓居民感受到社區的溫暖,提升社區居民的幸福感,同時也弘揚了傳統美德。朝豐家園社區會繼續努力,為轄區居民提供更多的惠民、便民服務,讓居民真切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來源:豆各莊地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常年堅持為社區老人義務理髮(圖)
    ,充分挖掘社區資源,社區邀請志願者趙永才師傅,於每周四上午在社區開展義務理髮服務。每次活動,前來理髮的居民絡繹不絕。趙師傅嫻熟的技術和熱情的服務贏得了居民朋友們的交口稱讚。電推子、剪子、梳子、鏡子、布……趙永才每次都是帶著全套理髮工具。每個月,社區裡的老人、殘疾人都能享受到免費的上門理髮服務。趙永才老人是社區的優秀志願者,憑藉專業的理髮技能和對公益活動的赤誠之心,漸漸的,「愛心理髮」服務隊贏得了居民的廣泛好評。
  • 製圖、理髮、翻譯……北京東城社工防疫一線展「特技」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有人說:「自己見得最多的除了家人,就是社工。」「理髮師」、「翻譯官」、「製圖員」、「程式設計師」、「粉刷匠」……北京東城社工化身各類行業能手,奮戰在社區防控一線。
  • 「義務理髮日」志願服務暖人心
    「義務理髮日」志願服務暖人心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12月7日上午9點,雖然天氣寒冷,一家理髮店的理髮師、志願者謝鵬宇仍帶著理髮工具,準時來到豐潤區燕山路街道新城社區居委會,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引領下,開始為社區60歲以上的老人義務理髮
  • 金口路社區居民義務理髮 近2年服務600餘人次
      半島都市報12月28日訊(記者 高曉飛) 「周大爺,快過年了,我要不要去給你理理髮啊?」28日大清早,八大關街道金口路社區居民崔福起給金口路社區居民周先生打去電話。作為八大關街道的愛心理髮人,崔福起近兩年已經免費上門理髮600餘人次。  崔福起是金口路社區居民,今年65歲,已為管區行動不便的居民提供免費理髮兩年之久。
  • 服務從"頭"做起 體育館路街道義務理髮活動受歡迎
    千龍網訊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之際,為了更好地關心、關愛基層勞動者,街道從「頭」做起,凝聚地區各方資源,以義務理髮和文藝演出等志願服務形式,為轄區一線勞動者開展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專場慰問服務。
  • 懷柔志願者為社區防控一線工作者義務理髮
    臨近「二月二」,絕大多數理髮店卻因為疫情的影響尚未開始營業。為了滿足社區防控一線的理髮需求,懷柔團區委組織理髮志願服務隊,到街鄉值守點為社區防控人員義務理髮,把貼心服務送到了一線。「不用說謝謝,大家滿意,我太開心了。」
  • 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進社區,義務理髮暖人心
    為弘揚志願服務精神,營造愛老敬老的濃厚氛圍,切實解決老人的生活難題。近日,潞源街道在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愛心義務理髮活動。活動現場,志願者們剛布置妥當,就迎來了兩位居民。在理髮的過程中,志願者時不時地徵詢老人的意見,並親切地介紹日常護理頭髮的注意事項。理髮結束後,還不忘「調查」老人們的滿意度。「這個長度我特別滿意,清爽了很多,看起來也有精氣神了,真是謝謝您。」張秋雨老人笑著摸了摸剛剪好的頭髮,滿意地說道,「家門口有這麼好的服務,我得通知街坊鄰裡,讓他們也來體驗體驗。」
  • 社區青年匯:社工服務青年的優質平臺
    北京團市委副書記王洪濤、團市委社區部部長林宇、團市委社區青年匯運營支持中心主任錢蓉暉等陪同參觀了牛友聯盟社區青年匯的創新部落、球迷吧、桌球室、多功能廳等。隨後參與體驗牛友聯盟社區青年匯特色清真烘焙課程。參訪期間,劉京秘書長還與青年社工進行交流,深入了解社區青年匯工作運行的實際情況。
  • 「疫」期微服務 昆明雙鳳社區志願者為居民免費理髮
    原標題:「疫」期微服務 昆明雙鳳社區志願者為居民免費理髮陳偉團隊為居民理髮 社區供圖「疫情期間沒出門,頭髮都長了,需要理了,正好社區有免費理髮活動,剪得很好,合意還安全!」3月18日,在疫情期間這特殊的日子裡,昆明市官渡區關上街道雙鳳社區組織轄區志願者,開展為老年人免費理髮義剪活動,理完髮的居民逢人便誇,社區開展的細微服務,為居民解決「頭等大事」。「阿姨,您想剪個什麼髮型?」在關上街道雙鳳社區大院內,記者看到,前來理髮的居民按照之前預約的時間,戴好口罩,配合社區工作人員測好體溫,陸續在理髮點等候理髮。
  • 佛山探索「社工+志願者」聯動 推行社區志願服務自助互助模式
    桂城街道黨工委還將社工工作方法融合到黨員志願服務和基層黨建工作中,將黨員志願服務者提升為黨員社工,還鼓勵基層黨員參與、指導和幫助社區內的社會組織開展活動,使黨員社工和黨員志願者成為社區志願服務的骨幹,引領社區志願服務文化的潮流。
  • 大南街道怡靜園社區百米服務圈誠信大集
    怡靜園誠信大集自2013年創立,已持續三年時間,獲得廣大居民及駐區單位的大力支持,此次大南地區社會組織培育指導中心聯合樞紐型社會組織慈恩坊社工服務中心在原有基礎上引進「愛集集」社區惠民大集旗下30多個商家和社會組織為社區居民帶來了「米、面 、油、綠色農副產品、日用品、營養品」等20多個品類的的惠民商品。
  • 南山桃源街道峰景社區開展愛心理髮活動,服務居民600多人
    疫情防控期間,不少理髮店歇業,社區居民理髮成了個難題。隨著復工復產有序恢復,不少居民表示出去理髮還存擔憂;一些殘疾人、行動不便的老人也不方便出門。為解決居民理髮「難題」,南山區桃源街道峰景社區黨委開展「愛心理髮,情暖家園」民生微實事活動。
  • 白銀路街道黨建引領社區治理 「管家」服務社區 居民生活更精彩
    在連續開展了幾期志願服務活動後,參與的轄區單位日漸增多,服務內容逐漸豐富、規模逐漸壯大、影響逐漸增強,社區志願服務的品牌效應日漸顯現,也增進了鄰裡感情。  目前,「共享集市」的合作成員單位目前已擴展到70多家,每月「共享集市」穩定參加的至少有20家服務單位,包括社區黨組織、轄區單位和企業,還有理髮餐飲、金融醫藥、家政物業等從業者、社會工作機構等社會組織。
  • 社區攜手商家 免費為居民理髮 - 株洲傳媒網 - 株洲第一視聽門戶網站
    株洲傳媒網09月07日訊 (新聞綜合頻道記者 譚韜 廖智勇)9月6日上午,天元區嵩山路街道辦事處白鶴社區攜手愛心理髮店開展了義務理髮活動,將便利送到了小區,送到了居民的身邊。聽說是免費理髮,居民們紛紛前來光顧。唐女士帶著87歲的母親也聞訊而來,她說,母親腿腳不利索,平時很少出門,義務剪髮活動走進小區方便百姓,這樣的活動值得點讚。理髮師們揮動著他們手中的「魔法棒」,很快為居民們剪出清爽、利落的髮型。72歲的曾奶奶就住在附近,起初還有點擔心免費的理髮會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可剪完了頭髮後,從她的言語中和臉上的笑容不難看出,她對理髮師的手藝很滿意。
  • 讓「垃圾」變廢為寶 彈子石街道裕華街社區社工小組活動引領居民...
    讓「垃圾」變廢為寶彈子石街道裕華街社區社工小組活動引領居民自治共享本報訊 (記者 舒永兵)一個個閒置和廢棄的紙杯、紅包,通過一雙雙巧手的摺疊拼接,再插上燈珠,就變成了既能照明又能作裝飾的燈籠……近日,彈子石街道裕華街社區社工小組舉辦了一場「垃圾換新顏」的手工藝品製作活動,將家中常見且重複使用率低的一次性用品「變廢為寶
  • 文明實踐,從「頭」開始,孖嶺社區開展暖心義剪活動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巫偉敏 通訊員 葉永蓮9月27日,在福田區孖嶺社區黨委的指導下,孖嶺社區服務中心社工邀請了4位義剪義工在富國工業區開展便民義剪服務,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有20多位社區居民接受了理髮服務
  • 石獅仁裡成鳳裡首個引進社工服務的社區
    ­  7月14日,記者從仁裡社區獲悉,經過1個月的試用,仁裡社區居委會與石獅樂愛社工服務中心正式籤訂合作協議,成為新型社區試點的合作夥伴。這意味著仁裡成了鳳裡街道首個引進社工服務的社區,也是我市第二個引進社工服務的社區。